第十八章 成敗得失

項家軍衆將士牽着馬匹,一個緊接一個,隨着韓淮楚在密林中穿來梭往。

不多時,衆人已出了那密林。只見天空已泛出魚肚白,原來已到了清晨。

出得林外,便見到一處平緩的坡地。那坡地上現出一條道路,直通上山。道上俱用方磚鋪就,一級一級,連成一條長達千米的石階。石階上苔痕爬滿,凝着那清晨的朝露,又溼又滑。

“這范蠡果然是大手筆,在迷宮之後,又修築了這麼一條山路,也不知要花多少財力人力。”韓淮楚心想。

“自己過了這迷宮,按道理那個范蠡的後人,盧生的師兄該當現身了,卻仍不見半個人影,不知是何緣故。”

他正疑惑間,只聽那山徑之上飄來一音。卻是那盧生在說話,經山谷迴響,遠遠傳來。盧生遙遙道:“韓少俠果然高明,竟過了這兩百來年無人能過的迷宮,闖到了此間,沒有讓吾等失望。請諸位上來吧。”

“是了,他師兄原來在山上。”韓淮楚一揮手,說道:“大家隨我上山。”

那山徑十分的溼滑。衆將士小心翼翼牽着戰馬,一步步魚貫登山。

去到高處,卻見路旁地勢漸陡,巉石聳立,視野越來越是狹窄。到了山徑的盡頭,兩邊岩石如同劍鞘一般挺直,向中逼迫,路寬只容下一匹馬通過。

迎面只見一塊巨大的青石擋住了前行的去路。那青石似乎經過人工開鑿,方方正正,正好塞在兩陡岩石之間。方石的正面,龍飛鳳舞用硃筆勾畫,鏤刻了三個大字——斷龍石。

那斷龍石又厚又沉,望去怕不有萬斤之重。也不知當初是如何把這巨石弄到這山上來的。

韓淮楚一陣愕然,“這算什麼?請我們上山,卻又擺下這斷龍石擋住去路?”遂提氣高聲喊道:“盧道長,爲何不將道路打開?”

只聽一聲長笑,一年邁卻不失清朗的聲音從斷龍石後傳出。那石後之人說道:“聽聞韓少俠棋藝高超,冠絕當世。老夫不才,願向少俠討教一局。若是少俠得勝,這斷龍石自然會開。”

韓淮楚聞言嘿嘿一笑。以他業餘四段的棋藝,連師傅鬼谷懸策也是不如,居然還敢有人來向他挑戰,枰上較技那還不是手到擒來小菜一碟。於是朗聲道:“既是先生有意,小可奉陪便是。不知先生爲何要同小可對弈?”

那老者道:“戰場如棋,能將這棋擺弄好,想必叱吒沙場亦非難事。老夫聞少俠有經天緯地之才,雖未見過少俠運籌帷幄於疆場,亦可以一局棋觀之。”

韓淮楚方知這老者原來是要考較自己軍事才能。遂笑道:“不知先生想怎麼個弈法?”

老者慢悠悠道:“讓老夫九子。”

讓九子是什麼意味?

要知道現代專業九段與專業初段之間,至多也只能讓兩子。有時活躍於一線的初段與九段對弈,一子不讓也能將九段幹翻。那老者一開口就讓韓淮楚讓他九子,不是剛剛學棋的初販子,就是要扮豬吃老虎了。

韓淮楚淡淡一笑道:“兵法有云,知己知彼百戰不殆。小可不知先生實力,不敢託大。先生讓小可九子何如?”

老者乾咳一聲,說道:“那麼就讓老夫一先吧。”韓淮楚搖搖頭,說道:“寸步不敢讓。”老者沉默一陣,又道:“那麼讓老夫先行如何?”韓淮楚連連搖頭:“先下手爲強,這戰場的先機是萬萬不可失去的。”

老者聲音中透着嘉許,讚道:“少俠不驕不躁,這棋未下,老夫已知你之才也。既然少俠不肯相讓,咱們就以下棋爲題賦詩一首。老夫出上句,如少俠能接下下句,則由你執先。”韓淮楚點點頭道:“如此也好。”

小妮子項追睜大一雙杏眼緊盯着韓淮楚。韓淮楚的統兵之能她早領教過,而他的文采卻沒有見識。聽說要賦詩,頓時興趣盎然。

她卻不知韓淮楚在穿越時空之前便是文學高材生,後來在鬼穀道場學了一年的文言文,寫得一手好策論。他胸中裝着兩千年來的佳句妙辭,熟讀唐詩三百首,那是不會吟詩也會吟了,又怎會怕這賦詩。

只是他明白這賦詩也有高下之分。詩由心生,胸襟開闊者,作出的詩有感而發大氣磅礴,就像李白所寫的“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一般。而識見淺薄者作出的詩則無病呻吟,讀起來平淡無味,徒然浪費紙張筆墨而已。

老者要賦的詩,自然是來考較自己的胸襟,當然不是來與自己咬文嚼字作那無聊的遊戲的。

老者道聲好,起了一句:“黑白分兩色。”這句說的是棋子分黑白兩種顏色,起句倒也平凡。

韓淮楚略微思索,便接下下句:“天地割四方。”

老者撫掌贊聲好,說道:“當今之世,諸侯割據一方,又喻棋盤方方正正,正是這句天地割四方了。老夫的下句是‘逐鹿爭中原’,少俠可接得出麼?”

“看來這老者心中也不甘寂寞,早有出山爭霸天下之志。要不然怎作得此句?”韓淮楚心中一笑,遂笑着吟道:“扶枰論短長。”這一句又回到對弈上來,倒也點題。

老者又贊聲好,快速說道:“入以蛇行竇,”韓淮楚略微沉思,續道:“出則鷹翱翔。”

老者連連咳嗽,吟出最後一句:“輸贏皆一笑,”韓淮楚不假思索接上:“成敗又何妨?”

只聽一陣哈哈大笑,老者道:“輸贏皆一笑,成敗又何妨。聽了此句,老夫患得患失之心盡去矣。范增啊范增,你只要轟轟烈烈地來過一場,又何必計較什麼成敗得失?”

“范增?這老者居然就是范增?”韓淮楚一聽那老者自報姓名,心頭劇震。

別人不知范增是誰,身爲穿人的韓淮楚是再清楚不過。

那范增是項羽的亞夫,有安邦定國之才,匡扶社稷之能。項羽的稱霸之策,皆出自范增之口。若非劉邦用離間計讓項羽對范增產生猜忌,最後范增灰心失望稱病歸隱,這楚漢爭霸的最後結局還不知如何。

“原來這位老者,便是那西楚霸王項羽的智囊,亞父范增。想不到他竟是范蠡的後人。”韓淮楚心想。

“剛纔自己與他賦詩一首,倒勾起了他的萬丈雄心,萌生出山之志。這未來老闆劉邦的帝王之路,又平添了一個巨大的障礙,倒是小生無心之過了。”

他又一想,“聽范增賦的詩,這老先生早盟出山之意。就算自己不來此間,范增那顆不甘寂寞的心,也會讓他離開林泉,捲入到現下風雲起伏的天下爭霸中去的。”

韓淮楚想到此間,心中一片釋然。說道:“小可接上了下句,這棋是否該當吾執先?”

范增慢悠悠道:“不必了。這棋未下,老夫已知少俠也。”

韓淮楚又道:“那麼就請範先生啓開這斷龍石吧。”范增沉默一陣,說道:“老夫要啓開這石只是舉手之勞。但不知少俠能否自己爲之。”

“這老頭竟如此不乾脆,這當口還要來考較小生的智力!”

韓淮楚聞言心下雖有點不豫,但人家出了這個難題,他還是有心接受挑戰。於是拿眼向四周張望起來。

“聽范增之意,這斷龍石雖重,定能從外間打開。然而這石几乎有萬斤之重,又豈是人力能舉起?想起來對付它的只有用機械之類的東東了。但它與在萬載谷見過的千斤鐵閘又有不同。那鐵閘是在上部鑄有吊環,用粗繩借絞盤之力吊起。這大石表面卻無一物,未見有繩索繫於其上,這辦法貌似行不通了。而且要吊這萬斤大石,又怎能用繩索?按力學分析也該用上鋼纜才穩妥。”

韓淮楚在高校學的是理工,一時之間在書本中學過的種種工程機械浮現於腦海之中。

“要想啓開這大石,只有用上千斤頂。壓強在液體中是不變的,而受力的面積則可大可小。只要有那麼一個機械,這力便可放大到成百上千倍了。只是以這地勢來論,此處位於高坡之上,又怎會有水這種液體出現?”

韓淮楚略一低頭,一眼便瞥到石前一處裂縫滲出的一絲水痕。頓時心中一喜。

“看來這次小生又蒙對了,這巨石果然是用千斤頂之類的機械啓開。現下里還差一口液缸,一隻活塞。”

要知道千斤頂這種機械,那活塞與液缸必須配合緊密,不能有太大的泄露。韓淮楚已悟出了開啓巨石的道道,便細心尋找那石前可用作活塞液缸的東東了。

他拿眼一掃,便看見山徑左面岩石之上,雜草之下掩藏着一口小洞。那小洞雖說隱藏不易察覺,但在韓淮楚這“有心人”的細心觀察下,便無所遁形了。

韓淮楚舉足上前,撥開雜草,只見那小洞開得圓圓溜溜,不像天然生成,似有人工鏜磨的痕跡。向內一望,只見洞內尺許以下,黑呼呼難辨虛實。

他信手摺了一根樹枝,用匕首削盡枝上的枝椏殘葉,變成了一根光禿禿的木杆。韓淮楚操起那木杆,插入圓洞之中。那木杆深入一尺,似乎抵到了什麼物事,再難向下伸進。

他猛一用力,只見那巨石微微一顫,“咔嚓”一聲,手中的木杆已經摺斷了。

幸而那斷處不深,韓淮楚一邊挑出斷枝,一邊打眼望向那巨石。

“好傢伙!看來這木杆還不夠結實。那活塞就塞在洞裡,剛纔我用了一下力,那活塞便向下移動了一點。這巨石的一顫,便是受那液力的傳動所致。只是小生又該去哪找個又長又結實的稱手的東東呢?”

他再一瞧,只見那岩石之上生長了一顆大樹,樹下荒榛之下,透出一絲綠色。韓淮楚一個縱身,如蜻蜓點水般騰身而上,伸手一探,從荒榛下抽出一杆青竹來。

那杆青竹瑩碧如玉,長一丈二尺,竹身上隱隱透出光華,入手比尋常的竹子沉重了稍許,顯然不是一般的竹子。

始皇在世之時,徵調了五十萬秦兵伐百越,置桂林象郡。深陷於嶺南的五十萬秦軍便與當時的嶺南大國夜朗國士兵頻頻交戰。夜朗人用墨竹製成的竹劍,鋒利程度與秦人的青銅劍比起來並不差多少,具有極強的彈性和韌勁,用於戰場搏殺的話,竹劍的柔軟性正好能彌補竹子硬度的不足,又精於叢林作戰,致使秦軍討不了好,那夜朗國至今仍傲立一隅未被秦國所滅。

而這杆青竹質地遠遠超過那夜朗人用的墨竹,也不知是什麼種類。

韓淮楚心道,“是了,似此風吹日曬電閃雷劈,只有這竹,才能歷經久遠而不腐。那范蠡也不知哪裡尋來這寶貝,只用在操縱巨石開啓而不用來做兵器,倒是大材小用了。”

只見他將那竹向圓洞內一插,吐氣開聲叫一聲:“起!”這一次再沒有折斷。那擋道的巨石一陣搖晃,慢慢吞吞升了起來。

隨着巨石的緩慢上升,那石下的一個鐵鑄托盤現了出來。

衆人看得瞠目結舌,“韓信只用了一杆青竹,便托起了這麼重的傢伙,簡直是不可思議!”那小妮子項追更是用杏目朝韓淮楚頻閃,那神態彷彿像看大神一般崇拜。

陰魂一般的季布也不知道什麼時候湊到了近前,這次他再不說風涼話了,而是舉起雙手拍掌,讚道:“韓少俠果然有一套,俺季布對你現在是心服口服。”

韓淮楚嘿嘿一笑,心想,“小生何止有一套,要把這兩千年後的科技一一展現出來,你這小子眼睛不掉下來我韓字就倒着寫。”

那青竹插入了一丈,巨石已升高到了頂端。只見石後一位道人手提一根碗口粗鐵棒,在托盤下燒鑄的一處橫栓下一插,那巨石便穩穩當當停了下來不往下墜。這道人臉上橫肉突兀,不是那盧生又是誰?

斷龍石之後,眼前驟然開朗,出現一個莫大的峽谷,羣峰環抱,峰巒疊翠。一丈之外一張藤椅中,坐了一位老者,鬚髮如雪,臉如刀削一般顴骨分明,眼光如電彷彿歷經滄桑能識透世人。身着一件寬鬆的布袍,包裹着他那如寒竹般瘦削的身軀。雖年邁卻有一身錚錚鐵骨,支撐着他將上軀挺得如標槍般筆直。

韓淮楚越過那巨石,躬身行了個大禮,問道:“先生可是范增?”

還未等老者回答,從側方閃過一人,一把將韓淮楚抱住,欣喜道:“韓將軍真是你麼?可想死我了!”

只見那人赤膊袒胸,魁梧健碩,正是韓淮楚的老朋友——丐幫幫主呂臣。

第十五章 天下結盟第三十章 修武奪軍第二十七章 跨夫韓信第二十七章 好生震驚第三十章 死局成活第六十章 毛遂自薦第二十六章 木馬屠城第三章 叛徒雍齒第六章 恩斷義絕第十三章 崤山三義第九章 竊令盜關第三十九章 天大人情第九章 圍城打援第十一章 風雨欲來第三十六章 萬世基業第二十三章 鳴鏑弒父第三十三章 保駕護航第二十六章 新君入城第十六章 密林擋道第二十五章 軍師瘋了第五章 待字呂雉第九章 最後一式第十一章 鳥出樊籠第十五章 天池真人第五十一章 周勃奪軍第十八章 推陳出新第十六章 衆魔之主第二十章 肉糉作餌第十二章 八千子弟第四章 身有隱疾第四十一章 元帥升帳第二十四章 魔君再現第二十三章 陷身魔門第六十章 大風起兮第三章 久別重逢第七章 風月迷魂第六章 近在咫尺第二十一章 絕不言走第五十章 關門打狗第八章 聖劍掌門第二十章 分而化之第十六章 大封文武第四十五章 邪惡到底第十六章 大封文武第三十四章 古佛燃燈第五十章 大雁北歸第十一章 風雨欲來第二十一章 絕不言走第二章 婚宴重逢第十章 愛莫能助第三十六章 心如刀扎第二十四章 新婚之喜第三十五章 負心之徒第十九章 世外桃源第四十章 仁義之師第三章 空降奇兵第四十九章 望塵莫及第二十九章 豔名遠播第五十九章 渭水破敵第五十二章 決戰未央第四十二章 大河咆哮第三十四章 萬妙清音第二十章 困獸猶鬥第一章 千年倚夢第四十四章 形神俱滅第三章 青青子衿第五十五章 攻敵必救第三十二章 嘔心瀝血第七章 如魚得水第三十四章 古佛燃燈第二十八章 應弦而倒第二十四章 藤杖圈嶺第二十四章 坐收漁利第五十八章 望江興嘆第五十一章 周勃奪軍第二十一章 硝煙過後第一章 阿房一炬第五章 子房歸來第二十七章 神仙妹妹第三十三章 師兄出馬第十四章 商山四皓第六章 恩斷義絕第二十九章 飛燕掌門第三十七章 假詔合謀第四章 前車之鑑第二十六章 新君入城第十六章 不速而來第二十四章 魔君再現第三十五章 陷身賊窩第四十六章 金風玉露第三十四章 將軍歸來第五十六章 約法三章第四十四章 追斬龍且第二十三章 墮入情網第二十三章 小河淌水第十九章 不解之術第二十三章 戰友對決第五章 子房歸來第三十七章 十面埋伏第四十一章 燒得正好
第十五章 天下結盟第三十章 修武奪軍第二十七章 跨夫韓信第二十七章 好生震驚第三十章 死局成活第六十章 毛遂自薦第二十六章 木馬屠城第三章 叛徒雍齒第六章 恩斷義絕第十三章 崤山三義第九章 竊令盜關第三十九章 天大人情第九章 圍城打援第十一章 風雨欲來第三十六章 萬世基業第二十三章 鳴鏑弒父第三十三章 保駕護航第二十六章 新君入城第十六章 密林擋道第二十五章 軍師瘋了第五章 待字呂雉第九章 最後一式第十一章 鳥出樊籠第十五章 天池真人第五十一章 周勃奪軍第十八章 推陳出新第十六章 衆魔之主第二十章 肉糉作餌第十二章 八千子弟第四章 身有隱疾第四十一章 元帥升帳第二十四章 魔君再現第二十三章 陷身魔門第六十章 大風起兮第三章 久別重逢第七章 風月迷魂第六章 近在咫尺第二十一章 絕不言走第五十章 關門打狗第八章 聖劍掌門第二十章 分而化之第十六章 大封文武第四十五章 邪惡到底第十六章 大封文武第三十四章 古佛燃燈第五十章 大雁北歸第十一章 風雨欲來第二十一章 絕不言走第二章 婚宴重逢第十章 愛莫能助第三十六章 心如刀扎第二十四章 新婚之喜第三十五章 負心之徒第十九章 世外桃源第四十章 仁義之師第三章 空降奇兵第四十九章 望塵莫及第二十九章 豔名遠播第五十九章 渭水破敵第五十二章 決戰未央第四十二章 大河咆哮第三十四章 萬妙清音第二十章 困獸猶鬥第一章 千年倚夢第四十四章 形神俱滅第三章 青青子衿第五十五章 攻敵必救第三十二章 嘔心瀝血第七章 如魚得水第三十四章 古佛燃燈第二十八章 應弦而倒第二十四章 藤杖圈嶺第二十四章 坐收漁利第五十八章 望江興嘆第五十一章 周勃奪軍第二十一章 硝煙過後第一章 阿房一炬第五章 子房歸來第二十七章 神仙妹妹第三十三章 師兄出馬第十四章 商山四皓第六章 恩斷義絕第二十九章 飛燕掌門第三十七章 假詔合謀第四章 前車之鑑第二十六章 新君入城第十六章 不速而來第二十四章 魔君再現第三十五章 陷身賊窩第四十六章 金風玉露第三十四章 將軍歸來第五十六章 約法三章第四十四章 追斬龍且第二十三章 墮入情網第二十三章 小河淌水第十九章 不解之術第二十三章 戰友對決第五章 子房歸來第三十七章 十面埋伏第四十一章 燒得正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