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脣舌退兵

魏軍大營,這一日忽來了一人,自稱是魏王使者。

那使者名喚呂假,來了一羣護從,手提魏王旨意而來。

周市身爲魏國丞相,總督軍政,卻從未聽說朝中有這麼一位呂假。但也不敢怠慢,恭恭敬敬將呂假迎入大帳。

呂假口宣魏王旨意,大意是寡人聞得秦軍攻打陳城,恐張楚將滅,請丞相輟攻沛縣,班師回都早作佈防。

周市本跪地聽旨,聽完後也不接旨,逕自站了起來,問道:“呂大人是何方人氏?在朝中擔任何職?”

那呂假當然是假冒的,乃是呂雉的兄長呂澤所扮。

原來日前張良讓利蒼潛伏於道,擒住魏王咎派來勞軍的使者蔡寅,截獲了魏咎的旨意。按照魏咎的筆跡與璽印,僞造了這道旨。連呂澤身上的官袍,也是讓裁縫連夜趕製而成。

那些扮作護從者,均是呂家莊家兵。他們身上的魏兵服飾,皆是利蒼從已經變成死屍的蔡寅隨行身上剝下。

呂澤昂首道:“吾本齊地人氏,聞魏王思賢若渴,張榜招納四方英才,故至臨濟應招。爲魏王垂詢,授以宗正之職。”

“魏咎這小子越來越不安分了,竟不經我的同意擅自任命了這麼大一個官來,我這總督軍政的丞相他還放在眼裡麼?”周市板起面孔問道:“似呂大人這般近日被大王授職者共有幾人?我朝中還有何種變故?”

呂澤笑嘻嘻道:“不多,不多。近日大王從應招而來的人才中選出一十八人,授予了文武各類官職。”

“一十八人還說不多?魏咎作出如此大的動作,莫非趁我率師遠征鞭長莫及,想提拔自己一幫親信?”周市聞言一驚,心中那無明業火直往上竄。

又聽呂澤道:“大王念丞相遠征,恐朝中大事無人料理,新任其弟公子豹爲代相。又恐丞相國事操勞,想問問相國,可否封公子豹爲輔相之職,也好爲相國分憂。”

周市聞言臉如豬肝,冷冷道:“大王要用其弟,本相有何話說。呂大人回去請轉告大王,問他可忘記當初爲臣擁立他時他曾說過的話。本相正在當年,精力旺盛,朝中事務自覺還擔當得起。”

呂澤哈哈一笑:“吾回都一定將丞相之言一字不改稟告大王。不知丞相何時班師回都?”

帳下一將忽越衆而出,卻是縱橫家弟子周叔。周叔道:“呂大人手中王命可否讓末將看看?”呂澤微微一笑:“有何不可。”將手中黃綾遞過。

這道旨意乃是儒門高手利蒼摩擬魏咎字體僞造,那璽印也是石匠仿造。爲求以假亂真,張良可下了不少工夫。周叔捧着那旨,左看右看,卻看不出絲毫破綻。

周叔便問:“秦軍現在何處?”呂澤道:“章邯大軍正在敖倉與張楚上將軍田藏交戰。”周叔道:“張楚縱然戰敗,也不是一夕之事。大王何必憂慮秦軍?待丞相攻下沛縣,盡收泗水丁壯賢才,是時吾大魏國力大增,再轉頭對付秦軍豈不更有把握?”

周市一聽,頭點得像雞子啄米,說道:“正是此理。請呂大人回都稟告大王,說爲臣不日拿下沛縣,再凱旋迴都。”

呂澤早料到會有如此結果,他原本也不指望這一道假冒的王命便能解沛縣之圍。遂哈哈笑道:“如此也好。泗水郡地大物博,丞相可別貪戀此處不想回都了喔。”說罷收起那旨,領着護從走出大帳,出營從容而去。

不到兩個時辰,又有魏王使者到來。這次假扮使者的是呂雉的弟弟呂釋之,用的假名是範雍,自稱的官乃是奉常。

呂釋之宣讀的旨意十分簡短,只有寥寥兩句:寡人想念丞相,丞相速班師回都。

這次周市聽得目瞪口呆,“這是什麼話!只爲想念我周市,便讓我這勞師遠征之舉就此作罷?魏咎又不是孩童,怎會如此孟浪輕率?”

他心中忽興起一種感覺,“莫非魏咎那小子對自己有了猜忌?先頭呂假說的什麼泗水郡地大物博,讓我不可貪戀此處,莫非話裡有話?”

當下打個哈哈道:“使者請回去稟告大王,說爲臣也想念大王。只等拿下沛縣便回到大王身邊。”

呂釋之也不多言,領衆而去。

※※※

又過了兩個時辰,營外守軍來報,雲三晉盟副盟主張良張子房先生領了魏王旨意,權充使者而來。

周市聞報心裡是格外窩火,“這魏咎究竟發了什麼神經,竟一連下了三道旨來,還勞動了張良張子房。這一次不知他又要玩什麼花樣?”

張良是三晉盟韓盟中人,也就是魏國的盟友,臨時被魏王請來作爲使者,想來也是合乎情理。

周市氣歸氣,他還是恭恭敬敬地出營迎接“魏王使者”張良。

張良手提革筒,帶了護從十人,滿面春風走入大帳。

入帳後,張良走上案桌,高聲道:“周丞相接旨!”周市遲疑一下,跪下地來。他身後衆將,也齊刷刷跪倒一排。

張良暗自一笑,展開一卷黃綾,高聲宣讀“魏王旨意”。只聽她念道:“寡人思念相國成疾,已病痾沉重。欲與相國商議儲君之事,安排後事。相國見旨速輟攻伐,班師回朝。”

張良念畢偷眼看向衆人。只見帳中一排悍將皆張大了口,面面相覷。

先頭那使者範雍剛走才過兩個時辰,魏王竟病重到要翹辮子準備安排後事了,誰能相信?周市與他又能有什麼感情,魏王竟會思念他思念得病痾沉重!

就是傻子也明白這旨意分明是胡說八道,那魏咎不過是想讓周市早點回都。只是衆人不知魏咎葫蘆裡究竟是賣的什麼藥,這麼急不可耐地要召周市回去,竟接連下了三道旨意。

便有縱橫家弟子周叔乾咳一聲,問道:“大王現下究竟病體如何?”張良的回答卻令他出乎意外。只聽她答道:“吾剛從臨濟而來,大王氣色好得很,每日在王宮花園裡耍槍弄劍呢。”

周市渾身顫抖,大聲吼道:“大王既然無恙,下此旨意莫非戲耍爲臣?”

張良嘻嘻一笑,說道:“大王之意相國此刻還不明白,不知周相國是真糊塗還是假糊塗。”

周市聞言愕然:“大王有何用意?”

張良用眼光餘角掃了掃營中衆將。周市會意,一拂手,衆人皆退出營外。

周市急問:“先生與大王深交已久,不知大王有何用意?”張良卻不回答,悠悠嘆了口氣,說道:“相國還記得當初子房勸說汝立大王之事否?”周市道:“記憶猶新。周某聽了先生之言,方能保全性命,至今感激五內。”

張良嘆道:“相國立大王固然英明,只可惜當初你做了一樁錯事。”周市惑道:“什麼錯事?”張良道:“相國還未立大王,便急於延攬軍政大權,此舉不智至極。”

周市滿臉不以爲然,說道:“吾周市將大王從一個落魄之人捧上魏王寶座,討要點權力有何不可。當初大王不是自己說的讓我總督軍政,國事大小,皆決於周某一人麼?”

張良冷笑道:“當初大王急於登上魏王之位,相國你又問得咄咄逼人,他不那樣說,你如何肯立他爲王?相國固然得償所願,但未免落了要挾君上之嫌。”

周市聞言默然,後承認道:“是周某的不智。”

張良點頭道:“汝既立此大功,還怕大王不感激涕零?這位極人臣的相國之位,還怕落到別人頭上?那軍權本是相國所有,大王怎會無端褫奪?現下倒好,自從相國走後,可有不少人向大王進獻讒言,說相國你恃功而驕,飛揚跋扈氣焰凌駕君王之上,早晚便會謀朝篡位。”

周市聞言大吃一驚。這滿朝文武絕大多數是他舊部,經他親自點頭魏咎才授職,想不到這幫忘恩負義的傢伙趁着自己不在,便搬弄出如此是非。

當下沉着臉問道:“都是些什麼人在背地裡詆譭本相?”

張良道:“詆譭相國的,首推王弟公子豹。”周市哼了一聲:“他這王弟還不是靠吾得來。聽說大王任他爲代相,可有此事?”張良道:“他們是親兄弟,看來大王對他信任要甚於丞相,想封他爲輔相呢。”

這魏豹不是周市自己人,要詆譭他周市也沒轍。周市又問:“詆譭本相的還有何人?”張良道:“大王任其弟爲代相,大臣中不少人看出苗頭,跟着魏豹上疏誹議相國者不在少數。”

周市大怒道:“這幫見風使舵的傢伙,枉吾周市提拔與他們!不知大王聽了如何作想?”張良道:“大王初時也不相信,但三人成虎,說的人多了,大王也就慢慢相信了。”周市嘆氣道:“不能見信任於大王,奈何!”

張良又道:“還有那太僕陳平,公然在朝堂毀議相國,雲相國之相魏,如田和之相齊也。大王若聽任相國總攬軍政,不加制約,這大魏的江山,早晚會落到周氏手中。”

戰國時齊國國君本姓姜,乃太公望呂尚後人。後來齊國大夫田和輔政爲相,將齊國的四家大夫都滅了,齊康公也被他放逐到一個海島上,自生自滅去了。田和便自個做了齊王,從此齊國國君姓田。

周市聽陳平拿自己與那篡位的田和相比,惱羞成怒道:“豎子安敢誹謗本相!待吾回都拿他質問。”

張良微微一笑,說道:“悠悠衆口,如何能堵?關鍵是相國是如何作想。你欲效那吐哺握髮的周公,爲後人稱道,還是效謀朝篡位的田和,背得萬世罵名?”周市想也不想道:“吾當然想效周公,盡心輔佐大王,昌大我魏國,成就吾一世英名。”

張良擊掌道:“相國有如此之志,子房由衷敬佩。”她話鋒一轉,說道:“可惜丞相之志只有子房一人知道,你魏國的君臣卻是不知。”

周市窘道:“先生見識卓越,智謀過人。請明示周某將如何處,方能消除衆人之議論,見信於大王?”

張良見時機到了,便亮出底牌:“請相國速速班師回都。”

周市惑然問道:“班師回都與衆人的議論又有何關係?”

張良長笑一聲,說道:“你道大王連下三道旨意,是爲何故?”周市正不明白,便問:“先生從臨濟而來,當知大王用心,請明告周某。”張良道:“傻子也能看出那三道旨意皆是託詞,大王實是想試試丞相忠心而已。”

周市張開大嘴,訝然道:“這大軍征伐非同兒戲,大王欲以此來試周某忠心,難道不知孰輕孰重?”張良道:“這是代相魏豹的主意。他雲一個掌管舉國軍力的丞相若是不忠,可比拿下十餘座城池,拓展一點地盤要嚴重得多。還說丞相在魏國不敢自立爲王,若據了泗水郡就說不定了。魏豹極力唆掇下此三旨,說相國若不奉旨便是欺君,必有不臣之心。”

班師不班師,已上綱上線到忠不忠的地步。周市這才意識到事態的嚴重,不由冷汗涔涔而下。

周市便問:“依先生之見,周某應該放棄這眼看要到手的沛縣,立刻回都麼?”張良猶在火上澆油:“大王已連下三道旨意,丞相還猶豫什麼,難道又要給衆人落個抗旨不遵的口實嗎?”

周市在帳中踱來踱去,陷入沉思之中。忽長嘆一句:“罷了!罷了!就讓那欺世盜名的劉邦再多活一陣吧。周某立刻領旨,撤了沛縣之圍,即日班師。”

張良見目的已經達成,心中暗喜,仍不動聲色道:“丞相雖有擁立大功,但到底份爲臣子,日後還須顧及大王的聖意,不可太過任性。”周市點頭道:“周某受教了。”張良一個棒殺過後,又一個捧殺,說道:“那周公只有到死時,大家才知其德操。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丞相之忠心於大魏,日後必爲天下人稱道。”

周市聽了這勉勵的話,精神一振,點頭道:“希望如此。”

張良哈哈一笑:“日後大家再提起周公,便有兩位了。”

※※※

於是張良便雲回臨濟向魏王復旨,離開魏營。

那周市急傳令撤去沛縣之圍,大軍拔營,班師回朝。

一干衆將皆是不解,問道:“吾軍眼看便可將沛縣拿下,這到手的肥肉怎要吐出來?”周市卻板着面孔說道:“本相自有主張。”再不多言。

※※※

待周市急匆匆領着大軍回到都城臨濟,魏咎十分奇怪,問道:“相國正捷報頻傳,怎回來了,可是那沛公劉邦已被你滅了?”

周市比他更是奇怪:“不是大王下三道旨意,急召爲臣回來的麼?”魏咎詫道:“寡人是曾派了大夫蔡寅爲使,可那是要愛卿早日攻下沛縣。只待平定劉邦,便封丞相爲泗水侯,又何曾下過如此旨意?”

周市納悶道:“三道旨上均是大王手跡,蓋了大王璽印,爲臣查驗過,怎會有假?那最後一道旨意乃是大王昔日盟友,張良張子房先生親自送來,雲大王對爲臣起了猜忌。爲臣恐擔了欺君罪名,這才急匆匆趕了回來。”

魏咎聞言大奇:“張子房?寡人自從即位以來,便再未見過他,何曾下旨與他送交丞相?寡人對丞相信任得很,怎會無端起了猜忌?”

周市又道:“大王可是已用王弟公子豹爲代相?”此言一出,衆人皆是大笑。魏咎道:“吾弟正出使齊國商議兩國結盟之事,哪有此事?”周市又問:“太僕陳平呢?”魏咎道:“他去北地買馬去了,丞相找他何事?”

周市瞬時恍然,猛一拍大腿,說道:“可恨!吾中了張子房的詭計!”

魏咎便問情由,周市將事情原委細細道出。這次魏國君臣均是大奇,“張子房身爲魏國盟友,爲何會胳膊肘向外拐,無端幫助那與他無任何關係的劉邦?”

第三十二章 指天盟誓第三十三章 博浪一擊第十二章 劫數難逃第二十五章 絕地反擊第二十一章 金針刺穴第四十九章 大將軍印第三章 三道特赦第二十九章 心有慧根第二十章 斬首行動第一章 風雨欲來第三十三章 金蠶偷盞第二十一章 山巔鬥法第三十六章 霸王別姬第二十六章 新君入城第十七章 秦軍戰陣第二十五章 天道不爽第二十九章 非我族類第四十二章 誘敵之計第五十章 袖裡乾坤第二十一章 易水送別第一章 阿房一炬第十章 出爾反爾第四十三章 濰水之戰第十三章 苦行頭陀第十章 隱隱生痛第二十章 困獸猶鬥第四十章 秘密武器第四十三章 喂以飽箭第三十章 彭越之死第四十七章 再回長安第四章 做個看客第四十八章 大漢立國第四十三章 葉落歸根第二十三章 冷槍戰法第六十章 毛遂自薦第二十章 背水結陣第四十一章 元帥升帳第三十三章 釜底抽薪第十六章 誰挽狂瀾第十章 項軍驕女第五章 子房歸來第三十一章 學萬人敵第十九章 傳檄而定第三十九章 終極決戰第三十三章 師兄出馬第三十五章 負心之徒第二十三章 小河淌水第十七章 用心何在第四十八章 謀定而動第十六章 色膽包天第二十四章 新婚之喜第四十五章 無間戰士第二十六章 見面就打第十九章 霸王上弓第二十六章 見面就打第十四章 裂土封王第十四章 商山四皓第二十五章 御駕親征第八章 鹿死誰手第四十八章 智取陳倉第二十四章 妙虛宮主第十九章 傳檄而定第四章 做個看客第二十四章 魔君再現第四十三章 決一死戰第十九章 擊其暮歸第六章 夢中情人第三十九章 政治陰謀第十一章 張良拾鞋第三十六章 霸王別姬第五章 擒賊擒王第二十四章 大失所望第四十六章 金風玉露第三十五章 四面楚歌第五章 新婚之夜第五章 名士駕到第二十二章 穿人之會第十六章 密林擋道第二十四章 魔君再現第二十四章 高陽狂生第三十六章 心如刀扎第十四章 定陶紮營第十二章 各展妙手第二十五章 欲取先予第三十章 死局成活第二十三章 貌合神離第四十七章 再回長安第三章 青青子衿第三十七章 敲詐勒索第六章 不知好歹第五章 再遇伊人第八章 韓信佈陣第四十二章 從高人遊第四十五章 二戰章邯第二十八章 詐死之計第二十二章 天賜神斧第四十一章 見面大禮第八章 佳人入宮第三十四章 古佛燃燈第五章 名士駕到
第三十二章 指天盟誓第三十三章 博浪一擊第十二章 劫數難逃第二十五章 絕地反擊第二十一章 金針刺穴第四十九章 大將軍印第三章 三道特赦第二十九章 心有慧根第二十章 斬首行動第一章 風雨欲來第三十三章 金蠶偷盞第二十一章 山巔鬥法第三十六章 霸王別姬第二十六章 新君入城第十七章 秦軍戰陣第二十五章 天道不爽第二十九章 非我族類第四十二章 誘敵之計第五十章 袖裡乾坤第二十一章 易水送別第一章 阿房一炬第十章 出爾反爾第四十三章 濰水之戰第十三章 苦行頭陀第十章 隱隱生痛第二十章 困獸猶鬥第四十章 秘密武器第四十三章 喂以飽箭第三十章 彭越之死第四十七章 再回長安第四章 做個看客第四十八章 大漢立國第四十三章 葉落歸根第二十三章 冷槍戰法第六十章 毛遂自薦第二十章 背水結陣第四十一章 元帥升帳第三十三章 釜底抽薪第十六章 誰挽狂瀾第十章 項軍驕女第五章 子房歸來第三十一章 學萬人敵第十九章 傳檄而定第三十九章 終極決戰第三十三章 師兄出馬第三十五章 負心之徒第二十三章 小河淌水第十七章 用心何在第四十八章 謀定而動第十六章 色膽包天第二十四章 新婚之喜第四十五章 無間戰士第二十六章 見面就打第十九章 霸王上弓第二十六章 見面就打第十四章 裂土封王第十四章 商山四皓第二十五章 御駕親征第八章 鹿死誰手第四十八章 智取陳倉第二十四章 妙虛宮主第十九章 傳檄而定第四章 做個看客第二十四章 魔君再現第四十三章 決一死戰第十九章 擊其暮歸第六章 夢中情人第三十九章 政治陰謀第十一章 張良拾鞋第三十六章 霸王別姬第五章 擒賊擒王第二十四章 大失所望第四十六章 金風玉露第三十五章 四面楚歌第五章 新婚之夜第五章 名士駕到第二十二章 穿人之會第十六章 密林擋道第二十四章 魔君再現第二十四章 高陽狂生第三十六章 心如刀扎第十四章 定陶紮營第十二章 各展妙手第二十五章 欲取先予第三十章 死局成活第二十三章 貌合神離第四十七章 再回長安第三章 青青子衿第三十七章 敲詐勒索第六章 不知好歹第五章 再遇伊人第八章 韓信佈陣第四十二章 從高人遊第四十五章 二戰章邯第二十八章 詐死之計第二十二章 天賜神斧第四十一章 見面大禮第八章 佳人入宮第三十四章 古佛燃燈第五章 名士駕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