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胎息大法

此時天下紛亂,各國都城均已施行宵禁,邯鄲城也不例外。韓淮楚打聽到邯鄲開始宵禁,城門關閉的時間是酉戌之交,也就是晚上八點鐘。他一路馬不停蹄,向邯鄲城衝去,只想趕在關城之前進入城內。

一路上只見難民不斷從邯鄲城方向涌出,卻無一人似他這般還要往城裡去。韓淮楚一路逆着人流,好不容易到了南門外,卻晚了一步。只見守城軍士剛剛把城門合上。

韓淮楚見天還未暗下來,心中奇怪,“怎時辰未到,今日邯鄲城便這麼早關了城門?

城外稀稀落落幾個販賣雜貨的貨郎正在收着攤子。這些人均是城外百姓,見城門關閉沒了生意,便欲歸家。”

韓淮楚見一位賣冰糖葫蘆的老漢面色和善,下馬走上前問道:“老伯,爲何今日這般早便關了城?”那老漢答道:“聽說是奉叛將李良之令,今日提前關城。”

“是了,李良造反叛亂,城中局勢未穩,自然要早關城門。”韓淮楚便問:“城中情況如何?”

那老漢嘆了口氣,說道:“這城中幾十年了還未像這般亂過,聽說到處都在抓人。滿朝大臣紛紛出逃,稍微動身晚了,那叛軍便尋上門來,捆綁了抓到宮裡去。若有不從,便會舉家喪命在叛軍屠刀之下。真是一場浩劫!”

韓淮楚又問:“那叛將李良還有什麼舉動?”老漢道:“聽說正在大殿召集抓來的羣臣議事。至於是議的什麼事,那宮中已把守森嚴,咱們老百姓也無從知道。”

韓淮楚心想,“難道羣臣不同意迎立趙歇爲王,那李良爲難,所以不來與三師兄聯絡?”轉念一想,又覺不對。那李良陳兵朝堂,誰若不服給他一刀便是了,只要他拿定主意立趙歇爲王,哪裡還會管他人同不同意。

何況趙歇乃是趙惠文王后裔,趙人久思故主,立他爲王應該沒有這麼大的阻礙吧。

“莫非是因爲姬風?”韓淮楚驀地心中一怔。

他曾見姬風駕鶴飛去邯鄲。這魔君到此,必無好事。韓淮楚隱隱覺得,李良遲遲不與李左車聯絡,會與姬風有關。

“看來只有設法混進城中,方能打聽出箇中緣由。”韓淮楚心想。

於是他將馬栓在僻靜之處,自個徒步走到城下,到無人之處看那城牆。

※※※

他百寶囊中,本有從未來帶來的飛爪用於攀牆。只是邯鄲城乃趙國都城,那城牆夯土磊成,造得又高又厚,竟有十丈之高。韓淮楚目測了一下,頓時泄氣。

“看來小生今日只有無功而返了。”

天色已漸漸陰沉,韓淮楚無計可施,便欲折返回去。剛行了兩步,忽聽“咯吱”一聲,那兩扇城門竟打了開來。

只見十餘輛牛車,從城中馳了出來。車中坐滿着了戎裝的軍卒,卻不攜兵器,人人手中握了一柄鐵鍬。

“這麼晚了,這幫軍士還出城作甚?爲何人人手提鐵鍬?”韓淮楚看得奇怪。

還沒等他想個明白,那城門又轟然合上。

牛車一路飛馳,已去得遠了。

“這批士卒既然出城,還要進城。管他奶奶的,先跟上他們再說,看看有沒有機會混進城去。”韓淮楚心想。

於是他展開輕功,躡足追了去。

韓淮楚先天真炁已練至第七重,輕功之道也隨之高深。雖不能與他師傅在芒碭山時施展的“陸地飛騰”之術相比,追趕幾輛裝滿士卒的牛車還是綽綽有餘。不一會,已能看見最末一輛牛車。韓淮楚保持距離,銜尾跟去。

牛車到了一處停了下來。舉目望去,只見阡陌縱橫,盡是肥沃良田。

士兵們跳下車,揮起手中鐵鍬,挖掘那田中沃土,往車中裝去。

韓淮楚心中已明白,這些士兵原來是要往車中裝土。只是他不知道這些土裝來派什麼用場。

他便伏身暗處,運起玄功,凝神聽那幫士兵說話。

只聽一領頭的校尉咒罵道:“他媽的!這麼晚了,人家都在喝酒吃肉,卻叫咱們弟兄來幹這份苦差。”另一小卒道:“是啊,今日李將軍把王宮中藏的美酒拿出來犒賞大家,卻輪不到咱們,真是憋氣。”

校尉道:“快點幹,回去還趕得上喝那酒。”那小卒很鬱悶地說道:“等咱們回去,酒罈早就見底了。”校尉笑道:“那咱們就回去舔酒罈子。”小卒哼了一聲:“王宮中的美酒,恐怕酒罈子也被那幫傢伙舔幹了。”

一人忽道:“你說那池子瘮不瘮人,盡是些斷頭的,開膛的死屍。紅紅綠綠的腸子,有些都露出了肚皮。老子搬那些死屍,恐怕今晚上會做一晚的惡夢。”那校尉笑道:“老吉,你也看見了王宮中的那些美嬌娘,個個長得嬌滴滴望着都想啃上一口,不做春夢居然還會做惡夢?”一旁士兵都嬉笑起來。

那叫老吉的嘿嘿邪笑道:“那武臣已死,不知他的那些嬪妃如何發落?若能抱上一個睡上一睡,叫我死都甘心。”

那領頭校尉斥道:“別做夢了,我都想撈上一個美人呢。可咱們這般身份,怎輪得到?還是快點幹活,回頭把那池子埋了,我再向山邊討點酒給弟兄們喝吧。”

韓淮楚終於聽得明白,“原來這幫士兵挖土,是爲了填埋那被血水染紅的王宮池塘。”

衆士兵聽得有酒喝,勁頭大增,揮鏟格外有力。不多時,已裝滿了一車土。

便有人將那輛牛車牽到開處,又拉來一輛,繼續挖土。

“小生正愁無法混入城中。就算進了城,也無法混進王宮。現在可不是天賜良機,何不藏身牛車土中,隨這幫士兵進那王宮?”韓淮楚心中一動。

藏身土中,豈不是要憋死了?韓淮楚如何會想出這樣一個主意?

他那先天真炁,是用胎息大法練成。那胎息大法不用口鼻噓吸,只須伏其氣於臍下,守其神於身內,神氣相合而生玄胎,便可呼吸綿綿,生生不絕。

當然,藏身土中而不死,天底下恐怕也只有練過胎息大法的韓淮楚能做到。

韓淮楚拿定主意,悄悄潛到那輛裝滿土的牛車前。此時夜幕降臨,衆士卒均在挖掘,誰也沒留意到還有他這麼一個人。韓淮楚將身一縱,已躍到牛車之上。

他將身平躺下來,用手扒拉泥土,將全身蓋住。遂抱元守一,按平日練就的胎息大法,行起功來。

很快韓淮楚進入“空靈”境界,“涌泉”,“百會”兩端大穴開啓,天地間無處不在的放蕩聚靈之氣不斷被吸納涌入,靈臺內一片澄明。

此時衆兵丁揮鍬剷土之聲,伴隨着田壟上傳來的陣陣蛙鳴,韓淮楚聽得是格外清晰。

他的耳力若在正常之時可透達方圓五里之地。此時埋身土中,雖打了折扣,一里之內的風吹草動還是能聽得清清楚楚。

忽聽一人道:“你說今天之事豈不奇怪,我們李大將軍如何會答應擁立那姓姬的小子爲天子?”又一人道:“我看這事透着邪門。我們李大將軍本來看樣子是想與那小子幹上一場,誰知那小子拿出一個紅幡,就那麼一揮,李大將軍就改變了主意,跪地叩頭,呼那小子爲主人。”

“果然是姬風!”韓淮楚心中一震。

那魔君居然要做天子!真是不鳴則已一鳴驚人。難怪李良未派人與三師兄聯絡。

隨即又想,“不知姬風用了什麼方法,讓那連趙王武臣都敢殺的驍將李良聽他的擺佈。”

只聽先頭那人道:“我看那幡有點古怪,竟能發出火來。而且那火發綠,好像是墳頭鬼火發出的那種顏色。”後者道:“是啊,那姓姬的小子來歷有點蹊蹺,我看就不是什麼好路子。”先頭那人又道:“可他自稱是什麼周王室的後人,要復興他周朝的江山社稷。”後者道:“我們李大將軍是不是瘋了?死去的張楚王那麼多兵馬都沒坐上天子,以咱們這點人馬,想去立一個亡國公子做皇帝,去攻打天下諸侯,這不讓咱們死得快嗎?”

只聽那校尉聲音高聲呵斥道:“休再胡言亂語,專心幹活!”後者卻仍在絮絮叨叨:“頭,我一想到這事就心裡發虛。”那校尉嘆了口氣,聲音低了下來:“咱們當兵的,只管按上峰命令行事。這些國家大事不要多想。”後者“嗯”了一聲,又道:“我想過了,只要派我去攻打別路諸侯,我就去做逃兵,大不了不吃這碗行伍飯。”

衆兵丁中不少人也有同樣的想法。一時大家各懷心事,誰也不再說話。

過了半個時辰,十餘輛牛車均已裝滿。那校尉喊一聲:“回城!”衆兵丁跳上牛車,打道返回邯鄲城。

此時韓淮楚身上至少有四個屁股,八隻腳壓在上面,他心中連聲叫慘,卻又做聲不得。

馬車一路顛簸,到了城門前。守城衛士也不多問,打開城門,放衆人進來。

進了邯鄲,道路平坦,牛車已不似先頭那麼顛來顛去。韓淮楚只聽道路上一片寂靜,想是宵禁的緣故,路上已無行人。

牛車拐來拐去,終於停下。只聽一人問道:“你們土挖好了?”那校尉答道:“這些車子都裝滿了,不知填不填得滿宮中那口池塘。”

又聽“咯吱”之聲,想是宮門打開。牛車繼續前行,到了一處,又行停下。

校尉高喊一聲:“掀土!”衆兵丁齊聲應是。只聽“嗨”“嗨”之聲,想是衆人一起吆喝發力,掀起牛車,將土填入池塘。

如此過了五六番,這次輪到韓淮楚藏身的那輛。只聽“嘩啦”一聲,在衆兵丁的吆喝聲中,韓淮楚連人帶土一起倒入了池塘中。

韓淮楚一入池塘,已不能保持平躺姿勢,卻是頭下腳上倒立起來。他乘着沙礫揚塵,一個翻滾,迅速調整成坐姿。隨即眼前一黑,幾方土石傾潑下來,將他全身蓋住。

隨後又是幾車土倒下,韓淮楚已埋入土中一人之高。

衆兵丁將那土倒完,卻不及池塘的一半。那校尉道:“總算這腥氣被蓋住了。明日咱們再去運土,把那池塘填滿。”

於是衆人拉了牛車撤去,只留下形同活埋的男豬腳韓淮楚。

第十六章 黥首英布第四十三章 喂以飽箭第四十四章 風聲鶴唳第二十五章 欲取先予第十三章 情深意重第二十二章 時空明輪第四十章 仁義之師第二十四章 高陽狂生第三十七章 假詔合謀第十八章 借兵塞外第十九章 跨河而來第九章 不白之冤第四十九章 反出天國第二十九章 幹吏趙高第十四章 對天賞月第十三章 風起雲涌第二十章 四維絕戶第十五章 小吏連敖第六章 不知好歹第四十九章 大將軍印第三十三章 金蠶偷盞第十一章 風雨欲來第三十六章 伍君當盟第四十二章 九鬥突圍第五十五章 左右丞相第十章 愛莫能助第三十二章 劫後餘生第二十三章 黎山老母第四章 焚天大陣第九章 最後一式第二十章 背水結陣第二十章 肉糉作餌第二十九章 因人而異第四十三章 掀然大波第二十七章 勇往直前第二十章 易儲風波第十六章 色膽包天第四章 焚天大陣第十六章 不速而來第三十八章 鐵索橫江第二十五章 摩天巨手第十一章 風雨欲來第三十章 英布求官第十五章 自請爲王第二十九章 非我族類第二章 木罌飛渡第二十六章 勝利會師第三十九章 姐弟相會第四十二章 大河咆哮第十五章 突破瓶頸第十四章 韓信掛帥第十六章 衆魔之主第十七章 鬥智鬥勇第五十二章 決戰未央第二十一章 溫柔陷阱第五章 江湖規矩第三十三章 芒碭起義第三十六章 千里傳信第五十五章 大秦亡國第十二章 資兵救難第六十一章 齊楚烽火第三十章 修武奪軍第四十章 魚麗九陣第十二章 舌戰八方第四十一章 元帥升帳第五十一章 火攻降敵第五十九章 瞬間白頭第十五章 突破瓶頸第二十二章 天賜神斧第十二章 各展妙手第一章 霸王神功第十三章 陳平贈畫第四章 大喜之日第三十七章 奸臣授首第三十七章 月下追賢第七章 如魚得水第五章 水涌獻弓第十章 隱隱生痛第四十章 有情有義第一章 風雨欲來第一章 論戰大會第三十五章 見醢而反第五十二章 決戰未央第四章 做個看客第二章 樊氏一刀第六十二章 將軍煲湯第二十章 肉糉作餌第四十章 斬盡殺絕第六章 不知好歹第九章 引火自焚第六十四章 糖衣炮彈第三十一章 同門鬥法第十一章 辣女蒙塵第四章 前車之鑑第四十一章 陰陵迷路第二十七章 跨夫韓信第十六章 不速而來第三章 彌天大謊第十一章 欲哭無淚第十四章 孔雀明王
第十六章 黥首英布第四十三章 喂以飽箭第四十四章 風聲鶴唳第二十五章 欲取先予第十三章 情深意重第二十二章 時空明輪第四十章 仁義之師第二十四章 高陽狂生第三十七章 假詔合謀第十八章 借兵塞外第十九章 跨河而來第九章 不白之冤第四十九章 反出天國第二十九章 幹吏趙高第十四章 對天賞月第十三章 風起雲涌第二十章 四維絕戶第十五章 小吏連敖第六章 不知好歹第四十九章 大將軍印第三十三章 金蠶偷盞第十一章 風雨欲來第三十六章 伍君當盟第四十二章 九鬥突圍第五十五章 左右丞相第十章 愛莫能助第三十二章 劫後餘生第二十三章 黎山老母第四章 焚天大陣第九章 最後一式第二十章 背水結陣第二十章 肉糉作餌第二十九章 因人而異第四十三章 掀然大波第二十七章 勇往直前第二十章 易儲風波第十六章 色膽包天第四章 焚天大陣第十六章 不速而來第三十八章 鐵索橫江第二十五章 摩天巨手第十一章 風雨欲來第三十章 英布求官第十五章 自請爲王第二十九章 非我族類第二章 木罌飛渡第二十六章 勝利會師第三十九章 姐弟相會第四十二章 大河咆哮第十五章 突破瓶頸第十四章 韓信掛帥第十六章 衆魔之主第十七章 鬥智鬥勇第五十二章 決戰未央第二十一章 溫柔陷阱第五章 江湖規矩第三十三章 芒碭起義第三十六章 千里傳信第五十五章 大秦亡國第十二章 資兵救難第六十一章 齊楚烽火第三十章 修武奪軍第四十章 魚麗九陣第十二章 舌戰八方第四十一章 元帥升帳第五十一章 火攻降敵第五十九章 瞬間白頭第十五章 突破瓶頸第二十二章 天賜神斧第十二章 各展妙手第一章 霸王神功第十三章 陳平贈畫第四章 大喜之日第三十七章 奸臣授首第三十七章 月下追賢第七章 如魚得水第五章 水涌獻弓第十章 隱隱生痛第四十章 有情有義第一章 風雨欲來第一章 論戰大會第三十五章 見醢而反第五十二章 決戰未央第四章 做個看客第二章 樊氏一刀第六十二章 將軍煲湯第二十章 肉糉作餌第四十章 斬盡殺絕第六章 不知好歹第九章 引火自焚第六十四章 糖衣炮彈第三十一章 同門鬥法第十一章 辣女蒙塵第四章 前車之鑑第四十一章 陰陵迷路第二十七章 跨夫韓信第十六章 不速而來第三章 彌天大謊第十一章 欲哭無淚第十四章 孔雀明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