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先破一陣

渾身浴血的項羽正在策馬疾進,斜刺裡忽從一座山丘上涌下來十餘騎。馬上之人,皆穿着厚厚的皮襖,高鼻深目,容貌與中原人迥異。

項羽初以爲是秦軍的埋伏,一看卻又不像。這十幾個人在數萬楚軍面前,便像汪洋中的一滴水,能成什麼氣候?

只聽對方一人高聲大叫:“項寶兒!”這聲音好生熟悉,卻是曾與他並肩作戰過的烏赫巴獸。

項羽猛勒住馬,驚喜交加:“左谷蠡王,你怎麼來了?”又聽一爽朗的聲音從左谷蠡王身後傳出:“寶兒王弟,大哥在此!”

若說看到烏赫巴獸是個意外,看到冒頓絕對是意外中的意外。冒頓貴爲匈奴大單于,草原中的主宰,居然會活生生地出現在這趙國境內!

項羽大喜,一躍下馬,高聲喚道:“單于大哥!”疾步上前。冒頓到了他面前,也躍下馬來。項羽將冒頓一把抱起,熱淚盈眶道:“弟弟想死你了!”

項羽離開大漠後,就再也沒有與匈奴人接觸。此番與冒頓久別重逢,剎那間萬分激動。

從楚軍陣中馳出一位老者,正是那軍師範增。范增望着冒頓,滿腹狐疑問道:“羽兒,這位是——?”項羽轉頭道:“這是我結拜大哥,匈奴冒頓大單于。”

范增聞言一驚,“羽兒怎這般喜歡同人結拜,先是劉邦,現在又來了匈奴單于。那匈奴單于不老老實實呆在大漠,怎會來到中原?”拱了拱手,說道:“久仰單于大名,老夫乃是羽兒的亞父,不知大單于爲何會蒞臨此處?”項羽一聽也奇怪,問道:“大哥,你怎會在這裡?”

那冒頓微微一笑,說道:“大哥聽說你在這裡與秦軍交戰,特地來爲王弟你助威。”

這冒頓也是剛知道項羽便是項寶兒,隨口便被他找出一個理由,反應也是相當的快。項羽信以爲真,也未深想冒頓如何會知道自己就是項寶兒,感激道:“大哥爲給弟弟助威,冒着生命危險來到中原,不怕被秦軍知道麼?”冒頓嘿嘿一笑:“你看大哥不是好好的嗎。”

又是一騎衝出,馬上乃是一位英姿颯爽的女將,到了冒頓身前,高聲叫喚,聲如黃鶯出谷:“單于哥哥,真的是你麼?”

冒頓一看,卻是項追,笑道:“咱們草原上的敖登公主,一年不見,居然長成大姑娘啦。大哥看你,可是越長越標緻了喔。”

項追臉上一紅,嗔道:“單于哥哥怎一見面就取笑人家,好不正經。”

冒頓哈哈大笑:“敖登公主,你可爲我草原找了一個駙馬沒有?”項追聞言更是大羞,滿面通紅。

范增望了望項追,也爲老不尊笑道:“追兒已有一位心上人,早晚由老夫作主,成爲她的如意郎君。”冒頓喔了一聲,問道:“是哪位英雄能得到我妹子的芳心?”

范增高聲向楚軍陣中喚道:“韓信何在?”

便有人傳話英布軍中,韓淮楚縱馬衝出,問道:“軍師喚我何事?”范增一指冒頓,說道:“這是匈奴大單于冒頓,你過來見見大單于。”

韓淮楚乍聽冒頓二字,滿腦子都是驚歎號,“這便是令大漢子民聞之色變的匈奴一代雄主冒頓!”

別人不知道冒頓是何許人,韓淮楚這個穿人卻是再清楚不過。

“這傢伙連老子都敢殺,小生的未來老闆劉邦領三十萬大軍出征北伐,卻在白登山被這傢伙團團圍住,最後靠師弟陳平賄賂單于的閼氏纔算勉強逃過一劫。自此之後。漢朝對匈奴就畏敵如虎,再不敢妄動刀兵,還要送公主給人家糟蹋,美其名曰‘和親’。”

劉邦死後,冒頓發書調戲羞辱把持漢家朝政的呂雉,說你一個寡婦,恐怕耐不住寂寞。我這個君王,生於沮澤之中,長於平野牛馬之域,想去中原一遊,與你耍子玩玩。那呂雉竟卑躬屈膝地回答:老身年老色衰,大單于哪裡看得上眼。我漢朝絕色美女大大的有,如大單于想要,老身就送幾個去侍奉您。說得冒頓也不好意思,送良馬來道歉。

就靠這種謙卑和親的手段,以公主嫁單于,每年給匈奴進奉大量絲綢、糧食、美酒,才保住北疆一時的和平。

“冒頓深入中原,究竟來幹什麼?”韓淮楚忍不住滿腦的疑問。

胯下的馬已將韓淮楚帶到曼頓身前,韓淮楚還未開口,冒頓已滿臉堆笑,說道:“原來是韓將軍。韓將軍龍武坡一戰大敗秦國上將軍蒙毅,滎陽之戰兵不血刃拿下城池,邯鄲一戰一首琴曲斥退燕軍,臨沂魯運河一戰斬殺秦軍數萬,本王對將軍之名早已如雷貫耳。今日得遇將軍,本王榮幸之至。”

韓淮楚聽得訝然,心想冒頓對自己打的幾場仗瞭如指掌,看來他對中原的戰局無不清清楚楚。這麼一個關注中原局勢的梟雄,親自涉險來到中原,又能安什麼好心?

他謙虛一笑,跳下馬躬身施禮,說道:“大單于過獎。”

項追親暱地拉起韓淮楚的手,說道:“信哥哥,這是我與羽哥哥認的結義兄長單于哥哥。”

韓淮楚知道項羽兄妹都來自大漠,曾助冒頓攻滅東胡,只以爲他們出身飛燕門,在那時跟隨項梁,也未疑其他。乍聽項追居然會認冒頓爲兄長,驚異有加。

“項羽居然與冒頓是結義兄弟!冒頓有了項羽這個兄弟,會對中原的大好河山是個什麼態度?”

冒頓看着項追拉着韓淮楚的小手,恍然大悟,笑呵呵道:“原來我妹子的心上人就是韓將軍啊。你既是我匈奴公主的如意郎君,便是我匈奴的駙馬。駙馬當佩金刀。今日本王喬裝而來,身邊沒帶有金刀。他日定遣人送金刀一把給將軍。”

“我居然成了匈奴的金刀駙馬!”韓淮楚聽得一愣。

貌似那本那本著名的武俠鉅著,大俠郭靖就是蒙古的金刀駙馬。

正說話間,一騎飛馳而到,稟告項羽:“上將軍,前方秦軍已經列陣。”

項羽拱手道:“今日小弟戰事要緊。等打完此仗,再與大哥訴舊。”

冒頓道:“寶兒王弟何須孤軍與秦軍拼命,且先罷戰。我匈奴有帶甲二十餘萬。只須兄弟點點頭,知會那燕王韓廣一聲,大哥便可從燕國直下長城,助你一臂之力,殺敗秦軍。”

他話音一落,范增冷冷說道:“只怕是請神容易送神難。我中原的事情中原人自己解決,大單于好意吾等心領。”

項羽雖然見到冒頓十分激動,卻也並不糊塗,做出引狼入室的事情。聽范增一說,立即說道:“不勞大哥費心,我楚軍不用大哥幫忙。”

冒頓滿臉的失望,隨即哈哈一笑,說道:“好,我就在一邊爲你助威。”

※※※

大軍繼續前行,來到秦軍陣勢之前。

項羽看那秦軍磅礴的陣勢,頗顯踟躅。

他雖然豪氣干雲,不畏與秦軍一戰,可也不能讓弟兄們白白去送死。

那秦軍魚麗九陣第一陣弩手早挽弓以待。若貿然出擊,迎接楚軍的必將是一場漫天的箭雨。仗還沒打,就損失慘重。

冒頓在隊伍中,與項追在一起說說笑笑,看了項羽的神態,向韓淮楚一招手:“韓將軍,到本王這邊來。”

韓淮楚應道:“韓某還要上陣殺敵,無暇陪伴大單于。”

冒頓笑道:“有你一人也多不到哪去。我妹子說了,讓你過來陪陪她這個哥哥。”

韓淮楚望着項追,只見她正在對自己擠眉弄眼。心中一動,策馬馳了過去。

果然,一到冒頓身邊,冒頓便道:“聽說韓將軍有經天緯地之才,說說看,要是你來統兵,這一戰該怎麼打?”

韓淮楚想也不想,說道:“要是我來統兵,就以箭對箭,用繳獲的秦軍強弓射還秦軍,全體壓上,沖垮他的陣勢。”

大凡作戰,必是主將身邊留有備用兵馬,以防敵軍有包抄突襲,戰局有所不測。韓淮楚居然要全體壓上,不留一點後手,大出冒頓意料之外。

冒頓問道:“若是秦軍從身後或兩翼突然殺出一彪人馬,如何應敵?”

韓淮楚答道:“而今秦軍全部用在防守,王離之意便是要用這魚麗九陣消滅我軍實力,哪會分兵包抄。”

冒頓又問:“如此一來,這第一陣貴軍必損傷慘重,後面還有八個大陣,這一戰如何能勝?”

韓淮楚道:“飯要一口口地吃。先聲奪人,收拾掉第一陣,秦軍士氣大餒,我軍士氣大振,有了一陣之勝,還怕沒有第二陣,第三陣的勝利麼?彼敗則會逃向第二陣,我軍乘勝追趕,秦軍夾在中間,可不懼對手放箭。”

他話一說完,冒頓還將信將疑,項追已策馬馳向曠世佳人虞芷雅。

隨後的事情是項追連說帶笑對虞芷雅說了幾句話,虞芷雅又來到項羽身邊道出幾句。

果然,項羽一聲高喊:“手中有秦軍長弓的兄弟到前排來!”

楚軍兩敗蘇角,章邯,繳獲了秦軍專用的大量強弩,分配給衆弩手。那弩手得令,一起涌上前排。

項羽厲吼一聲:“盾手掩護,弩手在後,騎兵跟上,全體壓上,沖垮敵陣!”

※※※

“咚咚咚咚”,佳人虞芷雅用纖手提起棒槌,爲視死如歸的楚軍將士擊鼓助威。每一下敲擊,便像爲秦軍奏響的喪鐘。

楚軍將士,生死早已置之度外。號角長鳴,吶喊聲如山崩地裂,腦中只想兩個字:向前!

項羽一馬當先,楚軍以排山倒海之勢,如同一股紅色的洪流,注向魚麗九陣第一陣。

到了射程之內,那第一陣主將尉齊忙不迭下令放箭,可楚軍手中也有強弓。正是以牙還牙,以眼還眼,雙方矢箭如雨,展開了一場漫天的對射。

秦軍顯然沒有料到在如此射程內,楚軍還能用箭來還手。他們還以爲那強弩是秦軍的專利,能夠在楚軍衝鋒之時先射殺一半。配備用來防守的盾手兵力不足。在楚軍的箭雨打擊下,不僅未佔到便宜,還吃了點小虧。雙方在對射之下折損的兵力,秦軍居然比楚軍多了一半。

楚軍士氣大振,奮勇先前。在交付了三千個年輕的生命的代價之後,楚軍已衝到秦軍陣前。此時再放箭,便毫無意義。接下來的便是一場血淋淋的肉搏戰。

戰場上血肉橫分,喊殺聲響成一片。

楚國和楚國,自楚懷王被騙客死在秦國,那仇恨可說是傾三江都洗不清。以至於楚國滅亡之後,楚人發下重誓:楚雖三戶,亡秦必楚!

而今的楚軍,在項羽的率領下,向着世代積怨的秦人發起一場復仇的血戰。個個渾身浴血的楚兵,那不像是一幫士兵,而是一羣從地獄中走出的魔鬼。

被長矛挑破腸子的楚軍,臨死時抱住殺死自己的敵人,用牙齒咬斷敵人的脖子。失去了下肢,死死抱住對手的大腿,好讓戰友來砍上一刀。武器折斷了,就用身體當武器。只要一口氣還在,就要同秦軍拼命。真正是生命不息,戰鬥不止。

項羽的天龍破城戟下幾乎無一合之將,在萬軍叢中直如入無人之境,連斬牙將二十餘名。秦軍見到他烏騅馬殺到,不是去迎戰,而是拼命地逃竄。

一向聽說有仗打就頓足赤膊急不可待,根本無所謂生死的秦軍,被楚軍更加不要命的氣勢完全震懾住了。他們壓根就預料不到,楚軍在經歷一天苦戰之後,還有如此昂揚的鬥志。戰場上狹路相逢,爭的本就是一股氣勢。一方害怕,帶來的就是戰場的失利。

只用了半個時辰,人數不佔優勢,氣勢不如對手的秦軍全部崩盤。一退再退,退了又退。

那秦軍主將尉齊見敗戰已不可避免,而第二陣的援兵還未見到來。心想這麼打下去不是辦法,就由第二陣的師寮來對付楚軍這幫瘋子好了。

剛將令旗一舉,準備下令退到第二陣中去。一匹漆黑如鍛的寶馬,載着一位如魔鬼一般的血人如離弦之箭殺到,大戟一搠,尉齊翻身下馬。

失去了指揮的秦軍一涌而退,倒過頭來向着第二個大陣亡命而逃。越戰越勇的楚軍,彷彿忘記了渾身的疲憊,踩着敵軍的尾巴,一路追殺,就勢殺入魚麗九陣第二陣。

第十章 勞燕分飛第三十三章 斬斷情絲第十六章 君權爲重第三十五章 賣國密謀第三十三章 釜底抽薪第三十四章 萬妙清音第十一章 風雨欲來第四十三章 魔王娶妾第十四章 商山四皓第二十二章 吸血狂魔第十五章 極樂之鄉第五十章 大雁北歸第十二章 秦營下書第十八章 異姓兄弟第三十五章 雲霄脫困第三十七章 先斬後奏第二十三章 墮入情網第四十一章 燒得正好第十三章 風起雲涌第四章 化腐爲奇第十六章 密林擋道第十三章 陳平贈畫第十六章 冤家路窄第二十四章 斷尾求生第五十五章 左右丞相第二十六章 勝利會師第四章 身有隱疾第四章 前車之鑑第十九章 激戰龍武第五十一章 單于立誓第五十六章 剝繭抽絲第六十七章 放虎歸山第二十二章 敲山震虎第五章 水涌獻弓第三十三章 一箭未發第二十八章 力拼英布第十六章 色膽包天第九章 生死未卜第三十二章 魔帝出世第八章 流水無情第三十五章 穿人無後第五十一章 火攻降敵第三十八章 垓下鏖兵第四章 焚天大陣第二十五章 符合聽令第十章 愛莫能助第二十八章 詐死之計第二十八章 隱龍護身第二十五章 軍師瘋了第十一章 截江弒君第七章 風月迷魂第八章 佳人入宮第五十四章 反客爲主第五十四章 破泣爲笑第四章 領袖羣倫第六章 張耳逃生第三章 三晉盟主第十六章 萬千波瀾第三十五章 見醢而反第九章 竊令盜關第十一章 張良拾鞋第二章 又生一計第四十四章 風聲鶴唳第三十八章 國士無雙第四十九章 反出天國第十二章 舌戰八方第三十二章 指天盟誓第十二章 各展妙手第五章 胎息大法第十七章 捉襟見肘第二十五章 軍師瘋了第十八章 借兵塞外第十八章 異姓兄弟第三十四章 萬妙清音第二十四章 高陽狂生第五十四章 貪贓枉法第二十章 困獸猶鬥第一章 風雲突起第十五章 突破瓶頸第十三章 陳平贈畫第三十八章 十大罪狀第三十章 英布求官第二十章 無米之炊第十九章 霸王上弓第二十六章 見面就打第十九章 霸王上弓第三十二章 梨花帶雨第三十七章 三年之期第四十一章 燒得正好第一章 千年倚夢第六章 不知好歹第三十三章 一箭未發第八章 聖劍掌門第五章 胎息大法第三十六章 伍君當盟第六章 張耳逃生第三十九章 天大人情第四十三章 決一死戰第十七章 滕公救駕
第十章 勞燕分飛第三十三章 斬斷情絲第十六章 君權爲重第三十五章 賣國密謀第三十三章 釜底抽薪第三十四章 萬妙清音第十一章 風雨欲來第四十三章 魔王娶妾第十四章 商山四皓第二十二章 吸血狂魔第十五章 極樂之鄉第五十章 大雁北歸第十二章 秦營下書第十八章 異姓兄弟第三十五章 雲霄脫困第三十七章 先斬後奏第二十三章 墮入情網第四十一章 燒得正好第十三章 風起雲涌第四章 化腐爲奇第十六章 密林擋道第十三章 陳平贈畫第十六章 冤家路窄第二十四章 斷尾求生第五十五章 左右丞相第二十六章 勝利會師第四章 身有隱疾第四章 前車之鑑第十九章 激戰龍武第五十一章 單于立誓第五十六章 剝繭抽絲第六十七章 放虎歸山第二十二章 敲山震虎第五章 水涌獻弓第三十三章 一箭未發第二十八章 力拼英布第十六章 色膽包天第九章 生死未卜第三十二章 魔帝出世第八章 流水無情第三十五章 穿人無後第五十一章 火攻降敵第三十八章 垓下鏖兵第四章 焚天大陣第二十五章 符合聽令第十章 愛莫能助第二十八章 詐死之計第二十八章 隱龍護身第二十五章 軍師瘋了第十一章 截江弒君第七章 風月迷魂第八章 佳人入宮第五十四章 反客爲主第五十四章 破泣爲笑第四章 領袖羣倫第六章 張耳逃生第三章 三晉盟主第十六章 萬千波瀾第三十五章 見醢而反第九章 竊令盜關第十一章 張良拾鞋第二章 又生一計第四十四章 風聲鶴唳第三十八章 國士無雙第四十九章 反出天國第十二章 舌戰八方第三十二章 指天盟誓第十二章 各展妙手第五章 胎息大法第十七章 捉襟見肘第二十五章 軍師瘋了第十八章 借兵塞外第十八章 異姓兄弟第三十四章 萬妙清音第二十四章 高陽狂生第五十四章 貪贓枉法第二十章 困獸猶鬥第一章 風雲突起第十五章 突破瓶頸第十三章 陳平贈畫第三十八章 十大罪狀第三十章 英布求官第二十章 無米之炊第十九章 霸王上弓第二十六章 見面就打第十九章 霸王上弓第三十二章 梨花帶雨第三十七章 三年之期第四十一章 燒得正好第一章 千年倚夢第六章 不知好歹第三十三章 一箭未發第八章 聖劍掌門第五章 胎息大法第三十六章 伍君當盟第六章 張耳逃生第三十九章 天大人情第四十三章 決一死戰第十七章 滕公救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