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咽喉

“一個旅團?可是我丈夫已經統帥國內所有的主力,朝着更西北部進了啊!”安娜微微皺起眉頭來,接着她開始盤算着,很快得出答案,“這樣好了,我在平定羅德島後,就糾集四千名士兵送往克里特島去幫助你們的義舉。”

“不勝感激,偉大的帝國凱撒和血裔君王,真正的羅馬繼承者。”來自克里特所有代表在得到這樣肯定而鼓舞人心的答覆後,喜不自勝地集體鞠躬致敬。

待到他們離去後,安娜繼續在榻上躺了會兒,又看了其下塵土飛揚的競技場工地,忽然伸着懶腰,大喊了句“閒下來啦,閒下來啦!大蠻子又不在身邊,真是的......”

這時的高文已經指揮從伊科尼烏姆出來的右路軍,憑藉着兩千頭大夏駱駝和千餘輛改造後的篷車的幫助,冒着初夏的暑氣,一路穿過了漫長的峽谷,自阿菲永城爲跳板,僅僅疾馳了四日便如神兵天降那般,出現在了比提尼亞和安納托利亞高原的節點——多利拉愛姆城下。

此刻,五個騎兵團的戰馬卻已死亡病倒了近三分之一,不由得讓高文痛惜不已,但銅鐵鑄造的火炮卻是不受這樣天氣影響的,“開始攻堅,構築炮壘,礦工挖掘坑道!”

高文的進攻目標,正如泰提修斯當初所預計的那樣——他的左路軍在攻陷勞迪西亞這個中樞後,趁機吞併降服佈雷努斯夫婦的領國,而後順着薩迪斯河與馬席卡圖斯河(現土耳其的錫馬伕河,也即是蘇蘇爾盧克河),迂迴切入到君士坦丁堡的海峽門戶咽喉普魯薩城側翼,掐斷其和通往高原的門戶咽喉多利拉愛姆城(現土耳其的埃斯基謝希爾一帶)之間的通道;而高文的右路軍則順着伊科尼烏姆—阿菲永—多利拉愛姆一線推進(基本和第一次東征是反着來的),先拔除掉多利拉愛姆,而後和左路軍會師,圍攻奪取普魯薩。

而普魯薩城若是失手,高文便能直接渡海衝到加利波利,也可順手將比提尼亞和密西亞.呂底亞給撕成互不聯繫的兩塊,而後他左可掃蕩富饒的密西亞濱海平原,右可蠶食掉比提尼亞地區,至於後者一旦淪陷的話,還屬約翰統治下的更內6的帕弗拉哥尼亞地區便等於是徹底斷絕與皇都的聯繫,可算是“砧板上的魚肉”了。

高文爲什麼要徑自奪佔普魯薩呢?

理由很簡單,這是由整個小亞細亞的地理面貌決定的:安納托利亞高原通往四周平原區的路線很多,但大多都是斷崖式的,落差基本在一千米朝上,只有普魯薩到多利拉愛姆間的地帶是臺階式的,是三百米到五百米再到一千米緩緩升上去的,這種地貌特別利於軍隊行動。

故而從高原直驅普魯薩,就是要有塊躍往萬城之女皇榻上的跳板。

這也是真實位面當中,奧斯曼崛起的道路。

多利拉愛姆位於出入高原的要道當中,但絕不富裕肥沃,它實質處在三處峽道的交匯之處,後面靠着山峰,正面對着不大的處荒野。

城中的戍守力量雖然因先前泰提修斯的方案而有所加強,但絕對數依舊很少,畢竟此只不過是座小城堡,內裡的帝**隊只有五百人不到,其中兩百人是新軍士兵,配備有火銃和小銅炮,其餘三百人是僱傭來的突厥人。

探查清楚對手的底氣後,高文連構築圍城工事的興致都沒有,“在城前原野上設下兩處大營,一處向西佈置爲騎兵駐屯,一處在其側爲步兵駐屯,並在峽道兩側的高阜上設下炮壘和兵砦。三日後留下守衛者旅團攻城,其餘隊伍跟隨我直接向普魯薩城繼續突擊!”

爲了左路軍儘快和自己的步伐協同上,高文送了道催促的手諭,交給快馬朝呂底亞地區急送。

此刻在普魯薩城,泰提修斯親自趕赴這裡,以大區公爵的身份督辦城防和戰鬥,趕來的斥候騎兵告訴他,“往東的高原上已經出現塔爾蘇斯逆賊的輕騎兵,他們的主力也許就在數日內會抵達。”

他的副手,也是原本普魯薩的城防指揮官梅里塞洛斯詢問,“多利拉愛姆還救援否?”

劓鼻將軍直接搖搖頭,“現在只能指望它能多堅持一天再陷落。”

於是梅里塞洛斯將軍沉默了,接着便問了第二個問題,“現在要如何抵禦高文的奇襲?”

“將新軍裡接受過火銃訓練的選出來,列在城牆外的壕溝處,豎起營柵由我來親自指揮。高文最先衝過來的,應該是他的騎兵隊伍,他的那種轟擊城牆的大銃軍纔是我們的噩夢,但那種隊伍的行進度太慢,可能要一個禮拜才能到這裡。一旦讓高文的大銃從容轟擊,普魯薩城誰都是守不住的。所以我們要藉着這段寶貴的時間,改變修繕這座城堡的防禦。”

現在約翰手頭的機動兵力僅有一萬人上下,除去米哈伊爾的千餘外宮衛隊留守皇都,還有三千人在加利波利修造新式堡壘外,其餘六千人全部蝟集在普魯薩由泰提修斯統一指揮。

“打開城中的倉庫,把所有金錢全拿出犒賞士兵,並徵募人丁加修!”普魯薩複式的城門塔前,劓鼻將軍揮着手急促命令道,“現在要將對着東面的城牆和塔樓都加以改造——選擇四到五處塔樓,增修處凸出的土臺,土臺築爲花瓣形,其上豎起狗腳木(泰提修斯模仿了高文的野戰工事)和樹枝,而後將皇都軍械大工坊裡造出的青銅大銃佈設其上,每處土臺設一門大炮位,伴隨三門輕炮位,並留八十人固守,取下掘出藏兵洞,敵人炮我方就躲在裡面,敵人進攻我方則出來炮。此外同樣擴寬護城壕,把掘出的土方斜着壘齊到城牆的半腰處。”

指令剛剛結束,普魯薩以東的地平線上,伴隨着一聲聲的號角和應和聲,黑色河流般的塔爾蘇斯騎兵隊伍出現了。

“梅里塞洛斯你負責按照我的方案修築工事,我下去指揮新軍打退這羣騎兵,不要慌張,他們不過是高文先派遣出來動搖我們陣腳的。”說完,泰提修斯就衝下城門,開始指揮新軍往前佈陣起來。

第25章 魯莽的羅伯特第6章 煙火槍第58章 宗主教的愉悅旅程第87章 滅宋者第62章 普拉西狄絲第66章 瑪蒂爾達離婚第92章 聖馬可的決心第54章 一日落城第9章 高文的金蘋果第13章 坦克雷德之怒第37章 Logothete第2章 高文之橋第76章 公主禁臠第35章 風車.水輪(上)第4章 兩岸對陣第62章 孤懸第64章 猛獸之眼第51章 牛角第95章 中央之戰第94章 九天玄女第45章 烏賊戰術第26章 啓程命令第59章 大潰逃第19章 雪中之炭第77章 女子會第44章 王子的埋伏圈第61章 守捉官求援第38章 大方舟山稱帝第98章 應援第23章 分割安條克第76章 公主禁臠第81章 更遠的目標第40章 各人的心思第3章 麝香第38章 大方舟山稱帝第51章 驚恐的卡貝阿米婭第14章 門禁第90章 箭矢下的驚恐第100章 禍水引流第7章 五分一津貼第9章 贏得死亡第99章 泉谷第92章 劇烈動搖第1章 馬拉什的策略第44章 守捉官的決意第87章 南風和鹽第105章 博希蒙德的部署第46章 虛妄安慰第4章 化鹿第47章 出現在莫夫的大公平王第61章 胸脯第37章 女嬰第81章 庫德卜的捷報第26章 艨艟與騎矛第47章 大盞車第86章 塹壕戰第13章 坦克雷德之怒第47章 出現在莫夫的大公平王第16章 交替進攻第71章 控鶴虎翼第81章 敵意第28章 隱中的託孤第82章 大衛塔(上)第61章 共浴第106章 果醋第65章 去庫塔伊西的信第44章 亞吉.西揚第9章 費萊耶出手第8章 大土王伯丁第72章 卡帕多西亞易幟事件(下)第35章 皇親第18章 溫水第44章 “嫁妝”第65章 第三封國書第85章 博希蒙德的孤獨第8章 河原地血戰第46章 兩邊接頭第55章 晨拜第24章 露布第34章 皇家大船塢第73章 火銃夾心第9章 替代第69章 黛朵.科穆寧第12章 退回城中第65章 宣戰第43章 梅登斯計劃第77章 教廷使節第30章 經行漫記第69章 四教宗第92章 御墨官的詫異第13章 贖罪錢第3章 此消彼漲第39章 亞美尼亞親王第15章 角力第78章 犬獵狐第77章 聖阿特金斯門第32章 女將軍第66章 巴里城保衛戰(上)第123章 自新會館驛中第62章 女霍爾姆剛加
第25章 魯莽的羅伯特第6章 煙火槍第58章 宗主教的愉悅旅程第87章 滅宋者第62章 普拉西狄絲第66章 瑪蒂爾達離婚第92章 聖馬可的決心第54章 一日落城第9章 高文的金蘋果第13章 坦克雷德之怒第37章 Logothete第2章 高文之橋第76章 公主禁臠第35章 風車.水輪(上)第4章 兩岸對陣第62章 孤懸第64章 猛獸之眼第51章 牛角第95章 中央之戰第94章 九天玄女第45章 烏賊戰術第26章 啓程命令第59章 大潰逃第19章 雪中之炭第77章 女子會第44章 王子的埋伏圈第61章 守捉官求援第38章 大方舟山稱帝第98章 應援第23章 分割安條克第76章 公主禁臠第81章 更遠的目標第40章 各人的心思第3章 麝香第38章 大方舟山稱帝第51章 驚恐的卡貝阿米婭第14章 門禁第90章 箭矢下的驚恐第100章 禍水引流第7章 五分一津貼第9章 贏得死亡第99章 泉谷第92章 劇烈動搖第1章 馬拉什的策略第44章 守捉官的決意第87章 南風和鹽第105章 博希蒙德的部署第46章 虛妄安慰第4章 化鹿第47章 出現在莫夫的大公平王第61章 胸脯第37章 女嬰第81章 庫德卜的捷報第26章 艨艟與騎矛第47章 大盞車第86章 塹壕戰第13章 坦克雷德之怒第47章 出現在莫夫的大公平王第16章 交替進攻第71章 控鶴虎翼第81章 敵意第28章 隱中的託孤第82章 大衛塔(上)第61章 共浴第106章 果醋第65章 去庫塔伊西的信第44章 亞吉.西揚第9章 費萊耶出手第8章 大土王伯丁第72章 卡帕多西亞易幟事件(下)第35章 皇親第18章 溫水第44章 “嫁妝”第65章 第三封國書第85章 博希蒙德的孤獨第8章 河原地血戰第46章 兩邊接頭第55章 晨拜第24章 露布第34章 皇家大船塢第73章 火銃夾心第9章 替代第69章 黛朵.科穆寧第12章 退回城中第65章 宣戰第43章 梅登斯計劃第77章 教廷使節第30章 經行漫記第69章 四教宗第92章 御墨官的詫異第13章 贖罪錢第3章 此消彼漲第39章 亞美尼亞親王第15章 角力第78章 犬獵狐第77章 聖阿特金斯門第32章 女將軍第66章 巴里城保衛戰(上)第123章 自新會館驛中第62章 女霍爾姆剛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