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示威

三十餘名海盜被射死殺死,其餘的帶傷與無傷的還有四十人,全部被俘虜,被帶到了村落的小堡場前,村民與士兵把他們圍住,奪取了他們的武器與鎧甲,等候着伯爵指揮官前來處置。

海盜們引以自豪的頭巾與氈帽也被憤怒的村民扯下,而後所有人都發覺,這羣本來很恐怖的傢伙,其實也長着副與農民、牧人差不多的臉,臉上還有掩飾不住的驚恐表情。

看到兩名騎兵持着小旗過來後,狄奧格尼斯會意,便親自站在了村口,叫十二名特科波士兵一齊舉起了號角吹響起來,他就是要給高文的出場創造驚駭敵人的效果,在這號聲和海盜驚詫呼聲裡,頭盔聳動着紅手羽飾的高文,穿戴着拜占庭大公纔有資格的聖甲冑,騎着黑色的駿馬,在結束嚴整的特科波傭兵擁護下,步入了堡場。

“天啦,我們今天不會遇上了羅馬皇帝了吧?”甚至幾名粗蠻的海盜,看到高文的威儀,心中就是如此喊着的。

“我被瓦良格人稱爲盧塞爾,被你們突厥人稱爲akin,是得到金冊詔書冊封的伯爵指揮官與帶劍貴族,記住你們在人世間聽到的這最後一句話。”鐵盔下的高文,面目嚴峻,眼光就像他佩戴的劍般鋒利,接着他對身邊的士兵下令,“留下一個年齡最小的回去複述我的話,其餘的全部處死。”

鐵棒舞動着影子,直接敲在了海盜的後腦袋上,眼珠都凸出來了,挨個倒在了地面,抽搐着死去,那個被拉出來的最小的海盜,叉開雙腿,尿液急速瀉下,看着這面前的處刑場面,是魂不附體——高文要求,不要使用刀劍與弓箭,直接使用鐵棒,快速,節省,還有震駭性效果。

而後,那名被放歸的小傢伙,被蒙着眼睛,栓着手,抖抖地走出了村落的通道,沿着山那邊去了,“但願他還能遇到扎哈斯匪徒的巡哨騎兵,得到同黨的救贖。”高文諷刺性地說。

在這村落下平野處,很快被紮起了幾排木樁,七十多具海盜的屍體被密密麻麻拴在上面,而後高文只是一句話,“從前面一個半古裡,直到加利波利城塞,所有的農民們即刻全部都棄毀掉自己的村莊,撤往城塞與難民的兵砦。馬上我會帶着整整三個旅團(古拜占庭軍區的兵制,約合一萬人上下)的軍力,前往埃拉伊努斯去徹底征剿他們。”

這即是古代戰爭裡的“清場”,在與敵人的營壘間,製造空曠的無人區,利於己方的進擊。

在得知這處村莊的戰鬥後,其餘三四股在別處劫掠的扎哈斯海盜們,全部迅速逃回了埃拉伊努斯,惶惶的情緒瀰漫在海盜們的巢穴當中。

他們的主要隊伍前去聖海到處搶東西了,留守巢穴的不過數百人上下,還缺乏大型船隻,只有能在沿海與內河活動的小船。假如真的如同那個被放回的小傢伙所言,這位“高文.盧塞爾”帶了整整三個旅團,奉皇帝的敕令前來清剿,那麼他必然有自己的艦隊。

這羣海盜裡,有部分突厥人,也有的是從克里特島來討生活的純正海盜,還有些許海上漂流的撒拉森慣匪,除了前者外,絕大部分人主張與高文的隊伍和議,退出埃拉伊努斯地區,或者直接向帝國軍隊投降。

一番爭吵後,他們還是選出了十名代表,來到了加利波利城下,要求商議。

高文將所有的隊伍,列好帶出,五百名特科波傭兵身着緋衣,挎着刺繡的箭囊,輕騎兵也都把馬頭加上了各色羽飾,披上了從城塞與鄉鎮徵發來的亞麻布,排在隊伍的兩翼,遮擋了海盜代表的視線——後面,全是徵發來的平民與軍僕,打着旌旗,增加陣型氣勢的。

這樣一看,海盜代表們認爲,光是高文帶來商談戰和的依仗,就有兩千精銳上下。平野之上,代表全都拜倒在戴着誇張華麗紅手羽飾的高文馬前,聽着這位伯爵指揮官的要求:

“所有海盜全部無條件投降,交出首惡的扎哈斯親系軍官,其餘脅從不問;

交出埃拉伊努斯據點,交出所有大小船隻;

交出先前擄掠的加利波利、阿拜多斯等地的農民男女與財貨;

投降的海盜,願意追隨軍隊的可以登記在冊,願意務農的,可以頒發閒置的土地田產;

敢於負隅頑抗的......”

高文舉起了馬頭銅杖,當着十名海盜的面,指向了那幾排懸掛着他們同伴屍體的木樁羣,“戰鬥人員當即處死,槳手統統剁去右手——我叫你們再也無法返回大海。”

這是先前他在商界裡常用的伎倆,痛擊對手的一隅,隨後獅子大開口,不擇手段將失去陣腳對方的籌碼全打碎吞併掉。

“留給你們的時間不多了!”高文見那十人還在猶豫,便用突厥語怒喝起來,隨後指着那邊的海面,“我的艦隊已經進發了,馬上陸軍也要開撥前去攻擊你們的據點,馬上還沒有結果的話,就統一按照最後一條來辦理。”

這時候,十人隊伍裡最右側的一位,便斜着眼睛,按照高文所指,企圖看看海面上是否真的有艦隊、風帆在駛進,而後他聽到了一聲刀刃出鞘的嘯聲,接着頭腦思考了十分之一秒,便眼睜睜看着自己與脖子分了家,飛出了好遠,滾落在泥土上。

高文的長臂橫着,手中的馬其頓短戟上,還滴着鮮血。

其餘九人大喊聲,都榖慄無比,直接跪倒下來,表示願意引導伯爵閣下的大軍,前去埃拉伊努斯。

日暮時分,當七百多名海盜魚貫着走出巢穴,向高文的騎兵投降時,他們驀然發覺,高文手中的海上籌碼,就只有孤零零一艘划槳的艨艟戰艦,還是阿馬爾菲共和國所屬的。

接着,狄奧格尼斯帶着一百二十名特科波傭兵,衝入了埃拉伊努斯的營砦、水門,繳獲了十幾艘小型戰船,還有五百名被虜來準備出售給非洲地區爲奴的男女。

兵不厭詐,高文用最小的勝利,發揮了最大的威力。

第30章 聖母面紗第44章 高文的神格第97章 圍三缺一第27章 對喬治亞的處分第53章 科布哈進逼第33章 第二次梅登斯密議(上)第31章 帝國副皇帝第19章 蘇丹夫妻第16章 尼什城的選擇第9章 皇子的希冀第112章 Pronoia(下)第68章 宣戰第1章 大連隊成形第22章 神學家們第96章 高文出馬第12章 困殺第89章 賀朝歡第21章 朱昆蒂娜宮第86章 鐵牆(中)第33章 信德船隊第91章 頭盔京觀第104章 五月十八(中)第100章 斯蒂芬運河第73章 殊途第87章 連篇畫第51章 上岸第71章 一份.雙份第43章 自焚吧,巴德米婭第1章 國債第7章 掌控第6章 焦點.喀爾斯第106章 果醋第65章 雄獅之堡第44章 守捉官的決意第38章 蛾首戰斧第30章 經行漫記第22章 播種第24章 圍城伊始第32章 調停仲裁者(下)第72章 援兵第102章 別營覆滅第102章 新度量衡第46章 花海里的姐姐第9章 諸種不滿第30章 寡婦的指尖第73章 馬掌第6章 煙火槍第66章 巴里城保衛戰(上)第21章 船閘第60章 狼嗥第83章 薩勒克保衛戰第6章 羣氓第32章 調停仲裁者(下)第110章 耶路撒冷執政官第57章 新武器第64章 以劍扶犁 中第83章 大公爵的慈悲第2章 發酵第6章 言之不預第102章 新度量衡第71章 四日的進軍第8章 血戰拒馬牆 上第1章 曠野大戰第37章 女嬰第45章 離去之後第103章 裡德萬問策第1章 新航路規劃第13章 修羅場第99章 遠交近攻第50章 死守的安格拉斯第82章 大祭司頭顱第44章 王子的埋伏圈第32章 赫拉克勒斯謀略第61章 共浴第23章 利帕裡蒂斯黨的奮戰第36章 風車.水輪(下)第36章 犀利寶劍第40章 博希蒙德被俘第21章 對公主的懲罰第37章 馬駒子第98章 燃火的雪第71章 麻煩製造者第30章 聖母面紗第104章 五月十八(中)第101章 火種第65章 Sebastocrat第62章 薩鬆之雪第82章 還願第83章 射傷第85章 三百殉難勇士第45章 離去之後第94章 守捉官的落寞第54章 留在都拉佐的人第51章 斷髮第92章 正教教士的刁難第27章 尼沙普爾(下)第16章 交替進攻第106章 計中計第47章 秀髮之災第9章 皇子的希冀
第30章 聖母面紗第44章 高文的神格第97章 圍三缺一第27章 對喬治亞的處分第53章 科布哈進逼第33章 第二次梅登斯密議(上)第31章 帝國副皇帝第19章 蘇丹夫妻第16章 尼什城的選擇第9章 皇子的希冀第112章 Pronoia(下)第68章 宣戰第1章 大連隊成形第22章 神學家們第96章 高文出馬第12章 困殺第89章 賀朝歡第21章 朱昆蒂娜宮第86章 鐵牆(中)第33章 信德船隊第91章 頭盔京觀第104章 五月十八(中)第100章 斯蒂芬運河第73章 殊途第87章 連篇畫第51章 上岸第71章 一份.雙份第43章 自焚吧,巴德米婭第1章 國債第7章 掌控第6章 焦點.喀爾斯第106章 果醋第65章 雄獅之堡第44章 守捉官的決意第38章 蛾首戰斧第30章 經行漫記第22章 播種第24章 圍城伊始第32章 調停仲裁者(下)第72章 援兵第102章 別營覆滅第102章 新度量衡第46章 花海里的姐姐第9章 諸種不滿第30章 寡婦的指尖第73章 馬掌第6章 煙火槍第66章 巴里城保衛戰(上)第21章 船閘第60章 狼嗥第83章 薩勒克保衛戰第6章 羣氓第32章 調停仲裁者(下)第110章 耶路撒冷執政官第57章 新武器第64章 以劍扶犁 中第83章 大公爵的慈悲第2章 發酵第6章 言之不預第102章 新度量衡第71章 四日的進軍第8章 血戰拒馬牆 上第1章 曠野大戰第37章 女嬰第45章 離去之後第103章 裡德萬問策第1章 新航路規劃第13章 修羅場第99章 遠交近攻第50章 死守的安格拉斯第82章 大祭司頭顱第44章 王子的埋伏圈第32章 赫拉克勒斯謀略第61章 共浴第23章 利帕裡蒂斯黨的奮戰第36章 風車.水輪(下)第36章 犀利寶劍第40章 博希蒙德被俘第21章 對公主的懲罰第37章 馬駒子第98章 燃火的雪第71章 麻煩製造者第30章 聖母面紗第104章 五月十八(中)第101章 火種第65章 Sebastocrat第62章 薩鬆之雪第82章 還願第83章 射傷第85章 三百殉難勇士第45章 離去之後第94章 守捉官的落寞第54章 留在都拉佐的人第51章 斷髮第92章 正教教士的刁難第27章 尼沙普爾(下)第16章 交替進攻第106章 計中計第47章 秀髮之災第9章 皇子的希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