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挺進普魯薩

接着,扎哈斯把弓放下,豪情地繼續大笑起來,“來人,再給我備一份用諾曼語寫的書信,我的盟友這時候也應該要動手了!”

雖然扎哈斯下定了侵擾拜占庭海域島嶼的決心,但喬治典廄長往尼西亞挺進的決定也絲毫沒有改變,兩支軍隊就像互相背離的粗大箭頭,在小亞細亞各行其道。

在前進普魯薩城前,羅姆蘇丹吉利基.阿爾斯蘭,遵守了當初約定,帶着整整七千名突厥士兵,自科尼雅城周邊的肥沃呂底亞平原,穿過了綿長荒蕪的奧哈斯峽谷,來到了典廄長的營地前,表示願意追隨作戰,而後他還對喬治表示,自己同時派出了另外四千名士兵,前去幫助皇帝本人,先滅佩徹涅格人,再滅諾曼匪幫。

羅姆蘇丹的援軍(雖然是另外股突厥人)的到來,讓整個營地歡騰起來,拜占庭羅馬帝國並不看重什麼人種和部落,反正國家的權柄是操控在希臘化貴族的手中,其他的異族蠻子都是來打工的,只要能出力就能領取軍餉。

“因爲在阿拜多斯攻取了一座塔樓,後來在草甸之戰裡護衛了戰旗的功勳,在此拔擢斯蒂芬.高文爲紅手分隊的軍旗官,掌握指揮一個列的步兵。”營地前,法羅夫當着所有分隊戰士的面,下達了這項委任書,上面不但有他的印章,還有皇家典廄長的筆墨簽名。

接着,法羅夫提醒接過委任書的高文,“很多人在擔任‘軍旗官列長’的時候就停滯了腳步,有的因爲魯莽而戰死了,有的無所建樹而湮沒無聞,這個指揮三十名士兵的職務,是所有榮耀的起點,也可能是災難的終點,好好施展你的才華,看看是不是塊真能經受鍛造的好鐵。”

浩浩蕩蕩的,面向普魯薩城的行軍隊伍當中,高文騎在了薩賓娜的背上,監察指揮着自己所屬的第六列行進。他將在草甸之戰裡被殺死的那名突厥奴兵的鎧甲,贈送給了埃裡克森,並且配給他一把鋒利的單刃軍刀,讓他在自己旁邊擔任執旗的任務。

按照拜占庭的軍制,一個三百人的分隊,最多可以分爲二十四列,若是騎兵的話則一般分爲四列,每列都配備一名基層的“軍旗官”擔任指揮。後來在馬其頓皇朝的利奧六世規定下,一個步兵分隊採取了相對中庸的方法,分爲八列作戰,每列三十人,剩下的六十名最有戰鬥力的老兵,分給分隊指揮官擔任預備的“旗下兵”。另外,以利奧六世的觀點來看,步兵分隊必須是依靠那六十名“旗下兵”擔當與敵人刀刃相交的突擊任務,而其餘八列說白了就是炮灰,排着密集陣型,互相抱團阻滯敵人用的;而騎兵分隊,排成四列,在戰場上也要同時連續對敵人進行突擊,利奧之所以所以強調“分列”的重要性,也就意味着對於這個時代的羅馬人來說,大部分人已經喪失了與蠻族和異教徒正面用刀刃交戰的勇氣,只能依靠一列列的隊形,墨守着歷代皇帝制定的兵法、戰術,“服從”與“忍耐”配合着宗教,成爲瀰漫整個軍隊的精義,而非“果敢”和“勇氣”,遠不復當年古代先祖的威風了。

那麼,同樣也就是說,高文所統率的紅手分隊第六列,理論上也是炮灰肉盾裡的一部分。但好在紅手分隊,畢竟是最精強的內宮瓦蘭吉亞衛隊,所以“炮灰肉盾”這個詞彙,對於這支部隊來說亦不存在,在先前的草甸之戰裡,所有分隊的武士們,幾乎都是使用重型武器,前赴後繼,撕開了穆塞託軍隊的防線,引導己方走向勝利的。

此外,每一列三十名士兵,還共用兩輛輕便的騾車,一輛運載盾牌、鎧甲與武器(古羅馬的士兵都是直接揹負這些東西行軍的,足見而今吃苦之風的式微),另外一輛則運載工具、糧秣、鍋竈和磨盤等。此外,還有兩匹騾馬和驢子,可供額外的調度,但是喬治典廄長的軍隊裡的馱獸實在是稀缺,這兩匹也就淪爲了紙張上的數字而已。

大軍在普魯薩城西南十個古裡外的荒原上立營,就在菲特亞斯吊着隻手,扛着小旗飛跑去,和其他軍僕爭吵,搶奪靠近水源,供主人們休憩的營帳地點時。一道嚴厲的軍令,直接經由法羅夫的手,轉達到了高文這裡。

“在整個營地東側,有片溪流和沼澤,重裝的步騎很難行動,但橫跨其上的有座古老的石橋,我們可以經過這道橋,取得從科尼雅蘇丹運來的補給——當然,從尼西亞到來的扎哈斯的軍馬,也可能會攻擊這橋。你帶着本列的同袍,前去掃蕩這座橋頭的敵人,並建立個前哨。”這就是法羅夫口中的作戰任務。

站在輜重騾車前的高文,看看伯爵指揮官,又看看他所言的那片一眼看不到邊,到處長着彎曲大樹,和霧氣繚繞的廣袤溼地,確實有個堅實的黑色的石橋,看起來是古羅馬時代的遺產,橫跨其上。

“我需要輔助,指揮官。”高文要求。

“那我再調配一列貝內文託輕裝弩手給你。”法羅夫表示,這是他力所能及最大的幫助了,“還有,額外給你增加四頭騾馬和兩輛騾車。”

一支松明在趁機無聲地燃燒起來,照亮了沉重的夜色,也閃爍了高文身上所着的同樣沉重的鎖子甲,他順着光亮,往後面望去,三十名瓦蘭吉亞衛隊武士,二十名來自意大利的弩手,跟隨着他的旗幟,沉穩地順着橋樑而行,最後面是五十多名根本沒有武裝的軍僕,押着四輛粼粼的騾車,車輪聲音綿長綿長,在根本無法辨清方向的沼澤地裡,沿着那道灰白色如蛇般的石橋,寂寞地遊走着,再往遠處望去,篝火點點的大軍營地,儼然如同浮游在夜色當中的星辰般了。

“這支分遣隊伍就交給你了,記住,別完蛋了。”這是法羅夫臨行前,對他說的一句完完全全但特別可怖的廢話。

第79章 擲火兵們的交談第65章 密友第75章 殺俘第93章 災難和罪第54章 拆夥第24章 西奧多羅成聖第20章 大彗星第66章 大埃米爾的慘劇第78章 暴怒第86章 瀉湖都市第93章 敵在名單第57章 蒸汽迷霧第19章 蘇丹夫妻第22章 大牧首被俘第69章 梅洛特遣軍第67章 巴里城保衛戰(中)第1章 新航路規劃第9章 皇子的希冀第74章 王室包廂和克里特代表第103章 五月十八(上)第63章 現實裡的戰場第24章 第九杯酒第13章 綠瓶子第59章 幕後人第45章 帝王最後之證據第35章 刺客末路(下)第35章 默契第89章 典禮(下)第10章 幽靈的聲音第55章 騎兵懟騎兵第12章 天鵝騎士第35章 殘忍的逼迫第71章 卡帕多西亞易幟事件(上)第30章 聖母面紗第52章 新兵支隊與駐屯地第88章 奧興采邑第79章 御旗的丟失第3章 魔鬼的卵第80章 襲擊水門(下)第72章 高文狂想曲第90章 會盟碑第78章 犬獵狐第86章 澤菲利姆之戰(中)第98章 燃火的雪第87章 滅宋者第28章 塔爾蘇斯女凱撒第67章 蘇特里之變第65章 Sebastocrat第77章 女子會第10章 決鬥之所第62章 普拉西狄絲第82章 暴力遷徙第19章 人人都愛雷蒙德第20章 突矛第44章 縱火第17章 潛行的守捉官第122章 高文歸來第26章 艨艟與騎矛第13章 聖妹到來第33章 伯爾納第3章 片刻之箭第84章 攻守易位第35章 羽檄交飛第6章 殘骸和石碑第4章 小安條克堡第106章 計中計第109章 契丹突火管(上)第102章 用餐第79章 回返第39章 兇險第107章 聖墓第51章 魯本出軍第20章 骯髒協議第20章 突矛第29章 阿爾蘇第108章 米利奧塞法隆野營第78章 偵測第87章 斯基亞沃尼第69章 紅隼第102章 更改命令第71章 第三條路第80章 冰釋第10章 血戰拒馬牆 下第2章 找晦氣第33章 好轉第86章 撒馬爾罕的河第26章 執拗的母駒第33章 第二次梅登斯密議(上)第14章 宮城之落第83章 再生第57章 野戰營壘第44章 守捉官的決意第45章 夜風暗鬥第69章 馬尾旗標第91章 十萬火急第42章 信德的敗亡第54章 以梅桑德之名第36章 第三個門第5章 慈愛之畫第12章 伊庇魯斯君王
第79章 擲火兵們的交談第65章 密友第75章 殺俘第93章 災難和罪第54章 拆夥第24章 西奧多羅成聖第20章 大彗星第66章 大埃米爾的慘劇第78章 暴怒第86章 瀉湖都市第93章 敵在名單第57章 蒸汽迷霧第19章 蘇丹夫妻第22章 大牧首被俘第69章 梅洛特遣軍第67章 巴里城保衛戰(中)第1章 新航路規劃第9章 皇子的希冀第74章 王室包廂和克里特代表第103章 五月十八(上)第63章 現實裡的戰場第24章 第九杯酒第13章 綠瓶子第59章 幕後人第45章 帝王最後之證據第35章 刺客末路(下)第35章 默契第89章 典禮(下)第10章 幽靈的聲音第55章 騎兵懟騎兵第12章 天鵝騎士第35章 殘忍的逼迫第71章 卡帕多西亞易幟事件(上)第30章 聖母面紗第52章 新兵支隊與駐屯地第88章 奧興采邑第79章 御旗的丟失第3章 魔鬼的卵第80章 襲擊水門(下)第72章 高文狂想曲第90章 會盟碑第78章 犬獵狐第86章 澤菲利姆之戰(中)第98章 燃火的雪第87章 滅宋者第28章 塔爾蘇斯女凱撒第67章 蘇特里之變第65章 Sebastocrat第77章 女子會第10章 決鬥之所第62章 普拉西狄絲第82章 暴力遷徙第19章 人人都愛雷蒙德第20章 突矛第44章 縱火第17章 潛行的守捉官第122章 高文歸來第26章 艨艟與騎矛第13章 聖妹到來第33章 伯爾納第3章 片刻之箭第84章 攻守易位第35章 羽檄交飛第6章 殘骸和石碑第4章 小安條克堡第106章 計中計第109章 契丹突火管(上)第102章 用餐第79章 回返第39章 兇險第107章 聖墓第51章 魯本出軍第20章 骯髒協議第20章 突矛第29章 阿爾蘇第108章 米利奧塞法隆野營第78章 偵測第87章 斯基亞沃尼第69章 紅隼第102章 更改命令第71章 第三條路第80章 冰釋第10章 血戰拒馬牆 下第2章 找晦氣第33章 好轉第86章 撒馬爾罕的河第26章 執拗的母駒第33章 第二次梅登斯密議(上)第14章 宮城之落第83章 再生第57章 野戰營壘第44章 守捉官的決意第45章 夜風暗鬥第69章 馬尾旗標第91章 十萬火急第42章 信德的敗亡第54章 以梅桑德之名第36章 第三個門第5章 慈愛之畫第12章 伊庇魯斯君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