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六回 生枝節

姜華也不知發生了何事,他今天沒能一直跟在太子身邊。

散朝後,太子殿下應召進了後宮拜見帝后,三個人關起門來說話,一衆隨從都被遣了出來。

呆了還不到半個時辰,殿下便出來了。從出門起就是這副陰沉的樣子,連每日例行的議事都作罷,直接回崇文館去,一個人坐着不說話。

眼瞅着就是午膳的時辰,殿下還沒有用膳的意思,姜華有心問,卻不知如何開口。

他不知究竟,很怕說錯了話,火上澆油。

武承肅是真的動怒了。

父皇和母后特意叫他過去,爲的竟然是陽筱的婚事,讓他與陽筠商量一番,探探陽筠的口風,再以此推測陽曦的態度。

說得倒好聽,還不是爲了堵住他的路麼?

他看中武承思的事沒幾個人知道,也不知是誰傳了出去,讓父皇起了心思,趕在自己上奏之前開口,說寧王世子到了婚娶的年紀。

“上次宮宴,朕見過那位二王主,模樣自不必說,禮數也半點不差,難得的是有股男子般的颯爽。”武嶽笑容和藹,那態度真像與人商量一般,“你寧王叔也甚是看重,與朕提起過,被朕一口回絕了。”

“父皇既回絕了,今日怎會又提起呢?”武承肅笑着,目光咄咄逼人。

陽筱果真巾幗不讓鬚眉,就更不該嫁給寧王府那個平庸的世子了。

“還不是你寧王叔,左一次右一次來商量朕,朕被他弄煩了。”武嶽一皺眉,好像想起了寧王的糾纏似的,無可奈何道,“實在是承訓那孩子沒什麼壞處,朕不好再三折了你王叔的面子。朕細想了想,總不能虧了承訓,好歹試一試。”

“這倒爲難了!”武承肅語氣平平淡淡,一副事不關己的模樣,“父皇用心雖好,兒臣卻不好去問太子妃。太子妃既嫁了過來,哪還能干涉高陽二王主的婚事?若兒臣拿這事去問她,豈不讓人笑話兒臣不知所謂?”

武嶽自然不信武承肅毫不在意,他才聽說太子最近打聽武承思,就已經起了疑心,只不知道太子要如何拉攏廉王府。

待皇后告訴他太子的打算,武嶽便打定主意攪局,趁着太子還沒開口,一切都還沒搬到明處,他先點了鴛鴦譜,截斷太子的路。

陽筱的婚事武嶽本不甚在意,哪怕她嫁去魏國,武嶽也未必如此上心,畢竟禮重長幼,而太子娶了陽筠。陽筱身爲次女,並沒有國主長女那般重要——若此時議的是陽曦長女的婚事,武嶽倒還會急上一急。

更讓武嶽稱意的是,太子沒有娶錢惠君,而是按照他的意願,娶了一個在燕國舉目無親的高陽王主。

且正如他設計的一樣,起初武承肅是存了殺心的。

至於陽筠膽大,懂得又多,圓房一事胡亂糊弄了過去,後又得武承肅傾心,便皆出乎武嶽意料了。

所幸留着陽筠可以擋錢氏的路,或許還能讓東宮不寧,武嶽便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由着她弄虛作假。

他與皇后錢氏一樣,之所以容得下陽筠,是因爲陽筠沒什麼勢力。

而二人的不同之處,在於武嶽只想要限制太子,錢氏想的則是遲早用孃家人替換了陽筠。

他們不能操控周道昭,逼迫他去高陽提親;而高陽不是屬國,更不可能一道聖旨直接賜婚。要想阻斷太子妃勢力做大,只能從燕國內部尋找人替下武承思。

武承訓雖然是個世子,卻是個沒什麼出息的人,其父寧王的人緣更是差得離譜。與小小年紀就露出軍事才能,風評又佳的武承思比較起來,武承訓自然是更好的人選。

見武承肅故意推脫,武嶽覺得當初求了陽筠來,果真是一步好棋。

他哪能容武承肅三言兩語糊弄過去,不把這事認真提上來,恐怕太子遲早要找個機會,當着衆人的面推出武承思。

還沒等武嶽開口,皇后錢氏竟幫起腔來。

“也只是要你問問罷了!探探太子妃口風而已,看高陽國主想要給二王主尋個什麼樣的。”錢氏正色道,“寧王雖無甚好名聲,到底也是有軍功的人,至於寧王世子,從來都謙遜有禮,沒聽見有什麼不好。”

武承肅心中冷笑,他確實沒聽說武承訓有甚不好,但也從沒聽人誇讚過一句半句——除了說他“脾氣好、爲人大方”之外。

武承訓倒真是個大方的,於金錢及瑣事從不計較,所幸他交往之人不多,倒也沒見大手大腳,並非那起膏粱紈絝子弟。

所謂“脾氣好”,不過是說他不言不語,從小被人欺負了便不會告狀,長大了也呆板得很,怕是蟋蟀也沒捉過一隻,更不用說走馬鬥雞了。

武承肅覺得,這樣的一個寧王世子還不如廉王二公子,無論如何也是配不上陽筱的。

然而父皇母后執意如此,他也不好一直推脫。武承肅嘴上說着“回東宮探太子妃口風”,心裡想的卻是除小人。

看來身邊還是有人嘴巴不嚴,這樣的事也告訴了母后。

而母后果然容不下陽筠。

難得母后能與父皇聯手,恐怕還是惦記着將來,遲早要除掉陽筠,找個本家女子母儀天下,令錢氏能世代坐穩後位。

武承肅未免覺得失望。讓武承思娶了陽筱,分明是對他有益的事,只爲了所謂的家族利益,母后竟不計後果起來,令他如此爲難。

纔剛跟陽筠狠狠誇了武承思,如今忽然又要提別人麼?偏武承訓除了世子的身份,半點也不及武承思,他實難開口。

她會怎麼想?恐怕會一口回絕了吧。

武承肅知道,陽筠的意見對陽曦來講十分重要。聽說當初她嫁來臨水,陽曦本不樂意,還是她親自說服了陽曦。若陽筠覺得不好,只需書信一封,陽曦無論如何也不會答應這宗親事的。

果真不成倒也算得上是好事,免得日後筱兒過得不好,他無顏面對陽筠。

武承肅心下略安,只等陽筠拒絕便是。

靜下心來,他不禁想起那個告密的,才略緩和的臉色又陰沉了五分,手指有一下沒一下地敲着桌案。

“篤篤”的聲音全落在了姜華心上。

******我是分割線******

起點這廣告,也是沒sei了……

第二一三回 講舊聞第二十四回 賞秋梨第七十九回 鮑啓勳第二九八回 杯中物第二九三回 生嫌隙第三二九回 人之終第一三零回 精神清第三二九回 人之終第三百回 前路漫第二二七回 傳乩文第一八八回 留情面第二九二回 隔永幽第一零八回 戀繡衾第二四八回 敬如賓第三五二回 尾聲(下)第一九五回 莫輕賤第三四一回 承母訓第五十二回 神難安第一七六回 諱不言第二二零回 守不嚴第一二零回 望有功第二二五回 淚洗面第八十九回 心生鬼第二七一回 滿庭芳第一三零回 精神清第一七五回 毋擅動第一五七回 重陽日第七十三回 事違願第八十九回 心生鬼第一六八回 牽一髮第四回 聽水榭第三零四回 如雲散第一五八回 替擾煩第一三六回 神不寧第三二五回 省己身第三一零回 背所向第十六回 肺腑言第七回 丹青閣第二九三回 生嫌隙第二一一回 錯裡錯第一零七回 綺羅叢(三更)第二四八回 敬如賓第三三八回 好謀算第三零八回 心不死第二十八回 金蘭語第一五一回 力未逮(二更)第二三一回 愁無奈第二七一回 滿庭芳第七十一回 生是非第一回 陽氏女第一三八回 形於色第二八五回 引線針第二三五回 悔曾經第二十六回 慶生樂第三五零回 有誰聽第一零一回 莫如深第二九七回 不勝煩第三四三回 早籌謀第二三四回 是非多第三三一回 連陰雨第三零八回 心不死第六回 謹相詢第三十一回 遲相應第二一零回 衍腌臢(三更)第二零四回 旁敲擊第四十二回 長遠計第七十五回 意外事第三十四回 自盤算第一六零回 言棄德第一零八回 戀繡衾第二七零回 慌有悟第三四八回 哀民生第三四八回 哀民生第七十三回 事違願第一五七回 重陽日第一二零回 望有功第三零一回 分明語第二六二回 萬念灰第二二二回 先自欺(三更)第二五四回 甕中鱉第二四六回 寒徹骨第二五九回 激將法第二四二回 跳梁戲第一五九回 靜藏動第三三五回 醉沙場第三零七回 計誅心第二九七回 不勝煩第一四一回 退爲進第三零七回 計誅心第一回 陽氏女第七十三回 事違願第五十三回 證深情第三十九回 延芳殿第三零七回 計誅心第九十七回 死餘辜第二七零回 慌有悟第一八六回 當畏言第二一四回 憶驚心第一六三回 少年郎(三更)第六十一回 想當然(補加更)
第二一三回 講舊聞第二十四回 賞秋梨第七十九回 鮑啓勳第二九八回 杯中物第二九三回 生嫌隙第三二九回 人之終第一三零回 精神清第三二九回 人之終第三百回 前路漫第二二七回 傳乩文第一八八回 留情面第二九二回 隔永幽第一零八回 戀繡衾第二四八回 敬如賓第三五二回 尾聲(下)第一九五回 莫輕賤第三四一回 承母訓第五十二回 神難安第一七六回 諱不言第二二零回 守不嚴第一二零回 望有功第二二五回 淚洗面第八十九回 心生鬼第二七一回 滿庭芳第一三零回 精神清第一七五回 毋擅動第一五七回 重陽日第七十三回 事違願第八十九回 心生鬼第一六八回 牽一髮第四回 聽水榭第三零四回 如雲散第一五八回 替擾煩第一三六回 神不寧第三二五回 省己身第三一零回 背所向第十六回 肺腑言第七回 丹青閣第二九三回 生嫌隙第二一一回 錯裡錯第一零七回 綺羅叢(三更)第二四八回 敬如賓第三三八回 好謀算第三零八回 心不死第二十八回 金蘭語第一五一回 力未逮(二更)第二三一回 愁無奈第二七一回 滿庭芳第七十一回 生是非第一回 陽氏女第一三八回 形於色第二八五回 引線針第二三五回 悔曾經第二十六回 慶生樂第三五零回 有誰聽第一零一回 莫如深第二九七回 不勝煩第三四三回 早籌謀第二三四回 是非多第三三一回 連陰雨第三零八回 心不死第六回 謹相詢第三十一回 遲相應第二一零回 衍腌臢(三更)第二零四回 旁敲擊第四十二回 長遠計第七十五回 意外事第三十四回 自盤算第一六零回 言棄德第一零八回 戀繡衾第二七零回 慌有悟第三四八回 哀民生第三四八回 哀民生第七十三回 事違願第一五七回 重陽日第一二零回 望有功第三零一回 分明語第二六二回 萬念灰第二二二回 先自欺(三更)第二五四回 甕中鱉第二四六回 寒徹骨第二五九回 激將法第二四二回 跳梁戲第一五九回 靜藏動第三三五回 醉沙場第三零七回 計誅心第二九七回 不勝煩第一四一回 退爲進第三零七回 計誅心第一回 陽氏女第七十三回 事違願第五十三回 證深情第三十九回 延芳殿第三零七回 計誅心第九十七回 死餘辜第二七零回 慌有悟第一八六回 當畏言第二一四回 憶驚心第一六三回 少年郎(三更)第六十一回 想當然(補加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