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時末,越哥兒一家纔回到家裡。
行李自然送到了北新橋那邊的江家去,越哥兒和囡囡帶了一雙兒女到徐家來團聚。
江夏帶着嬛娘接到二門裡,鄭氏也一併跟着過來迎接。
囡囡帶着女兒從車上下來,一看見江夏就紅了眼,牽着啓娘快步上前,深深福身下去:“大姐……”
江夏一手一個,拉住這母女倆,嘴角明明扯着大大的笑容,卻同樣紅了眼,嗓子裡哽着說不出話來。
天冷,又帶着孩子,可不敢在外頭多做耽擱。思哥兒裹着襁褓,不敢敞開。嬛娘伸手招了暖轎來,直接將抱着思哥兒的奶孃塞進暖轎,又抱了啓娘,然後招呼着江夏和囡囡道:“知道大姐和大嫂親近,可天寒地凍的,也別站這裡挨凍了,咱們快回屋再說話吧!”
江夏和囡囡抹把淚,也過了重逢的激動,兩人拉着手相視一笑,江夏這才轉眼跟越哥兒招呼。囡囡也看到了鄭氏和嬛娘,上前給鄭氏見禮。嬛娘也匆匆給囡囡見了禮,然後幾位女眷匆匆上了暖轎,江越隨行,一起往西院裡去見姜老太太。
囡囡成親前,臨時認了鄭氏爲義母,鄭氏還專程帶了瑞霆瑞震去湖州給這個臨時認下的義女送嫁,做得極爲周全盡心。江夏和囡囡越哥兒都頗爲感動。如今,囡囡回來,自然要先拜見‘祖母’。
來到姜老太太屋裡,見過禮,姜氏將啓娘也拉過來攬在自己懷裡,摸着啓孃的抓髻,一個勁兒叫着心肝兒寶貝兒,把自己準備好的一隻沉甸甸明晃晃的赤金八寶項圈兒親手給啓娘戴在脖子上。又讓奶孃把思哥兒的襁褓解了,把小小子放在她坐的榻上,將一隻八寶攢瓔珞金鎖給思哥兒掛上,一面拿着布偶老虎逗弄着胖乎乎的思哥兒……
江夏坐在下首,看另一邊囡囡與鄭氏挨着含笑說着什麼,頭挨着頭,不知道的,還以爲是親生母女。姜老太太待兩個孩子也親的很,真真是比親外婆也不差什麼了。
當然,這兩個孩子都是越哥兒的……不論囡囡這邊兒的義母女關係,就看江夏母親那邊看,也是不遠的親戚。只是不知道姜老太太這麼稀罕兩個小的,是不是因爲懷念當年的賀氏。
在姜老太太這邊玩了小半個時辰,姜老太太要午休,江夏帶着囡囡母子幾人就辭了出來。
鄭氏要服侍姜老太太午休,就沒有再跟過來。
只有江夏、越哥兒和齊哥兒三家人聚在一處,真真正正的骨肉至親,也不用分什麼男女主賓,就在正院偏廳的暖榻上團團圍坐了,大小老幼十幾口人,說說笑笑,鬧鬧哄哄,吃了難得的一頓團圓飯。
囡囡和孩子們一路勞累,中午飯也就沒有召唱曲兒說書的什麼人,一家人簡單地吃了些家常菜,江夏就讓連翹、芷蘭等人將幾家子一起帶下去休息。
申思和申言小哥倆都沒滿周呢,出來進去的就怕吹了風,江夏索性讓奶孃帶着兩個小的就在正院的側間裡休息,只讓越哥兒齊哥兒小兩口去收拾出來的東側院裡休息。這兩個院子,原本就是越哥兒和齊哥兒住的,如今兩人都帶着家眷回來,心中難免感慨萬千。
洗漱更衣,小睡片刻,天色向晚時分,江夏又在前院和正院兩處置辦了正式的接風宴。徐襄帶着越哥兒、齊哥兒、瑞震、朗哥兒等都在前院。江夏則陪着姜老太太、鄭夫人、囡囡、嬛娘等女眷孩子在正院裡。
一家至親,骨肉分離,難得團聚,自然是欣喜萬分,前後兩席上都備了上好的美酒,金華酒、桂花酒、山葡萄酒等等……不知不覺,酒意上臉,人已微醺。
越哥兒進京述職,乃是四品以上官員每三年都要經歷的。不多時,顧清芝和顧青蘭兄弟倆也回了京。隨之而來的是,三年進京述職的高峰,據說京城城門外每天都要大排長龍,各色行塵僕僕的外任官員,有的是如越哥兒這般攜家帶口的,自然更多的官員是輕車簡從,隻身一人的,總之,京城趕在年底人口驟增,街市上都熱鬧了幾分。
外任的官員最難的就是朝中關係的走動,任期內不能擅自離開轄地,自然更不能進京走動,好不容易藉着述職之機進了京,自然要上上下下打點走動一番,希圖下一任能夠升一升,或者能換一個更富庶的地方任職,或者換個更實惠的職位。
徐家這一段時間也熱鬧非凡,認識的不認識的,每天都有無數人上門遞帖子拜見。江夏特意跟徐襄借了長貴回來,又交待了紅菱姑姑,讓他們兩人去把關,該接帖子的接,不該接的,一律毫不留情地拒之門外。
徐家門上熱鬧起來,江夏也就不再留越哥兒和齊哥兒,兄弟倆帶着家眷孩子一起搬回新北橋那邊的江家去了。
隨着外官進京,自然出入往來的多起來。
江夏也在府中待了兩回客,一次爲越哥兒一家接風洗塵,帶給囡囡與小魚兒、趙寶兒等親友親近的機會。另一次則是請了幾家親近的過來賞茶花,有小魚兒、趙寶兒兩家,也有靖南王世子妃、林酈娘、鄭妡、顧青蘭、顧清芝、任川南等人家。
臘月初八,喝過了臘八粥,初九臨近晌午了,公主府的人匆匆趕過來請江夏:小魚兒發動了。
當天掌燈時分,繼長生連生一對雙生兒子之後,小魚兒又生了一個男孩,顧青茗喜滋滋地給小兒子起了個乳名:榮生。
顧家大奶奶和顧家三奶奶也在京裡,聞訊後都匆匆趕到了公主府。
大奶奶已經將近四十,兒子都要娶親了,一副太太裝扮,雍容富貴的;顧三奶奶林菀娘卻看着隱隱有陰鬱之色……江夏簡單寒暄兩句,也就扯個因頭辭了出來。
顧青茗得知劉蓉娘和她生的兒子後,就將母子倆接回了臨清顧家老宅,由家裡做主,算是替顧青蘭納了一房妾。
那劉蓉娘所出的兒子元辰極用功,天分也高,到臨清後兩年,就得了秀才功名。今年秋上,又順利過了鄉試,高中鄉試第五名舉人,已經進京準備參加來年的會試和殿試……雖說,顧元晨只是住在公主府上,並沒與林菀娘住在一起,但即便不住在一起,顧元晨是三房長子的事實也無法改變。更何況,元辰的優秀聰慧、學業出衆,無疑都讓林菀娘無法忽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