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倩影再現

經過兩天的緊張角逐,三十六支龍舟隊已經決出前八強。巫小陸很興奮,一直與楊繼業說着,他看到巫家寨兩隻龍舟隊獲勝的心情。

熟蠻三支龍舟隊,就是沿江三個村子組建的,巫家寨自然是三支龍舟隊裡,最強的。這一次,果然不負衆望,殺入八強。

龍舟隊裡,巫虎親自雷鼓、指揮,巫家寨的隊員也都是精細挑選,訓練上也很得力。另外六支隊伍,王府那一支也是實力最強一支,另外是官府的一支龍舟隊、駐軍的一支龍舟隊,商會的一支龍舟隊,說到底,實力的高下與背後的經濟實力是緊密相關的。

第三天才是端陽節最熱鬧、份量最重的一天。

今天的端陽祭天,時間安排是在午時,荊蠻楚地重要角色都會參與,包括巫家寨熟蠻的蠻王。主導今天的活動,則是地方官府,王府的人進行協助。實際操作則是商會的人,和各方面的人。

縣學和荊蠻楚地有名望的儒士、名宿,則會在端陽文會上,給所有學子的詩文進行品評,論出優劣。

文無第一,可真正能夠那得出來,影響力能夠出柳河縣城的,大家心裡都會有一個論斷。

早早地,巫小陸就到楊家來,在這邊早餐。楊父不參加文會,也不會去看龍舟賽,但他會去參與祭天活動。

楊繼業和巫小陸要去參加文會,出門要早一些,文會與八強的龍舟賽同時進行,而文會上,大多數的詩文也都是描寫龍舟賽、端陽節這樣的主題。

文會的地點,是在江對岸的一塊空地上,搭建了樓臺。荊蠻楚地的文士、書生、學子,齊聚於此,但總名額卻也有限定,有邀請函的,到臺上可有座位。其他的文人士子,甚至蒙童也都可參與,只是旁觀,還沒有位子。

在這樣的盛大文會中,也沒有誰敢做無禮的事情,倒是不擔心有人搗亂。

準備出門,楊盛文看着兒子,心裡有些擔心。這些時候家裡也接收到一些消息,但事情會有什麼也的演變,此時也不好說透。

“繼業,出門在外,要小心自己的安危。”

“爸,楊猛跟着我啊,另外還有小六呢。”

“請伯伯放心,我很機靈的。”巫小陸急忙去表現自己一下。楊猛不多說,臉上顯露着堅定之態。

楊家這邊,已經有十五個人在天亮前就到了,潛伏在一些重要處,守護者家。楊盛文本想讓幾個人跟在兒子身邊,但也明白,這樣的情況下,楊家這邊確實不適合派人在楊繼業身邊,到處跟着走。

楊繼業知道的事情,並不比家裡少,他最擔心的,反而是老爸。知道老爸在文朝受到多方關注,矚目的目標,往往會讓敵方安排更強的手段。

老爸身邊有鐵叔,但終究人單力薄,而對手也會考慮到鐵叔的能力,進行預設應對措施。

“爸,你也要小心哦。王府那邊估計更安全一些,不過,巫家寨的人是最信得過的。”雖然巫小陸多次到楊家,但楊盛文一直沒有直接與巫家寨往來,不過,如今卻不同了。

“我會小心的。”楊盛文對而自更滿意一些,說,“去吧,有什麼詩文,記得回來告訴我。”

“放心吧,我知道該怎麼辦。”楊繼業故意笑了笑,不想讓家裡擔心。

等三個人走後,鐵叔說,“老爺,如今的少爺不是之前那個樣子,一般人想要接近他,不會容易的。巫家那邊也有安排,真出亂子,巫家寨會將少爺保護起來的,他們也有這樣的實力。”

對於巫家寨,鐵叔同樣沒有直接接觸,但知道巫豹、巫虎等人在荊蠻楚地的戰力。

今天可能發生什麼事,楊繼業沒跟巫小陸提起,但暗中對楊猛有過交流,讓他切勿大意,對於任何懷疑的人與事,都要留意,嚴防出差錯。

今天,楊猛的背上就藏有早準備好的三截槍,每一截之間有鐵鏈連着,三節之間還有螺絲接口,只要旋緊,接上,就是一把短刺槍。

這些天,楊猛對刺殺技的練習不少,手中有這麼一杆刺槍,會讓他的武力值翻倍,殺傷力大增。

沿着街道去北門,出北門,有一浮橋,也有專門的船來接參加文會的士子。三個人到北門外碼頭,正好有一船在等,還沒滿。有人見了楊繼業,便招呼,“楊兄,快過來,再過一會就開船了。”

楊繼業聽到招呼,見是縣學裡的同窗,這些人實際上都比他大幾歲,作爲秀才羣體,楊繼業是年齡最小的學霸。之前,大家覺得楊繼業不過是書呆子,也不怎麼在意,但上次他的《詠石》詩出來後,名動府城,所有的同學對他的態度也就有了根本改變。

“張兄好,沒想到遇上張兄,好運氣啊。沾一點張兄的文氣,等會我也作一詩來。”楊繼業笑呵呵地說,態度極好。

“楊兄,你如今詩名怕是傳到京都了。文朝士子,都以你爲傲。我能夠跟在楊兄身邊,時日久了,說不定真會學有寸進。”

文人相見,要麼相互擡高彼此,要麼相互貶斥對方。文人相輕,自古已然,都不肯認可別人的強處,纔會顯示自己更勝一籌。

到船上,巫小陸也同其他的人招呼,只是,他如果沒有巫家寨蠻王血脈,確實不會讓人看在眼裡。如今,跟在楊繼業身邊,又是巫家嫡子,大家也客氣幾句。

等一陣,眼見差不多要走,卻見城門口出來兩書生,面生,船上的其他書生學子,均不認得他們。兩人能上船,楊繼業站立不願,看着兩人走踏板時,似乎女扮男裝,心裡一動,會不會是上次街巷遇上的兩人?

兩人間楊繼業看他們,進船後又不能往裡擠,便立即轉過身,背對着楊繼業。如此,楊繼業更確定這兩人是女子,極有可能就是上次遇到的兩個。

這兩人,對自己是有敵意的。楊繼業對楊猛表示了下,楊猛隨即悟過來,準備上前抓她們。

楊繼業忙制止楊猛,這兩人顯然是認出自己的,卻故意躲着,倒要看看她們有什麼打算。

第252章 連遭失利第113章 產業規劃第56章 各方反應第622章 鏢旗的威力第10章 三拳決恩仇第553章 邀入夥第370章 升山鎮李家第159章 血有多少第540章 一戳難防第5章 抄 詩第628章 無路可上第78章 啞 巴第13章 到 手第576章 王師對峙韃子第526章 到底有多強第324章 能做到嗎第577章 少爺秘事第151章 削勁的血性第82章 我是他的大姐大第165章 竹 石第446章 籌劃新粥場第633章 信誠苑第70章 攻楊家第60章 大火阻路第137章 耶律鍾玉的蹤跡第448章 去皇宮第18章 縣學內第161章 楊猛出戰第555章 追擊與反殺第404章 知府有請第276章 舊詩鋪墊第667章 北地耕織第314章 名次不高第270章 離家赴考第562章 韃子來了第674章 論攻與守第342章 七嘴八舌第35章 認死理第370章 升山鎮李家第269章 欺負人第37章 劉浪出題第494章 未來三年第681章 前往豫南第294章 各方態度第271章 提前的中秋第476章 全殲宮左部第305章 柳河縣城來了快馬第573章 失蹤了第482章 前無路第217章 玉滿懷第445章 可曾懺悔第619章 殺上去第708章 有多強第703章 誰家相公第35章 認死理第582章 各方得失第410章 一語驚夢第607章 破祖宅第31章 逃 學第121章 回都蠻寨第639章 活不過三天第79章 磨刀石第386章 新年新家第503章 朱子善三策第396章 奇襲見湖鎮(八)第157章 互 罵第211章 不用勉強第174章 獵殺楊繼業第580章 鏖戰寨牆第119章 高福高壽第137章 耶律鍾玉的蹤跡第691章 什麼來路第280章 百十斤第307章 辦學堂第514章 一起嫁第581章 韃子退走第49章 鷹巢山匪第610章 西湖傳說第271章 提前的中秋第650章 互相揭短第606章 強攻唐家第382章 槍來——第504章 親赴幽州第326章 住涇延鎮第251章 證據齊全第630章 有喜啦第447章 發酵與演變第193章 二管家叫門第585章 劉銘回京第577章 少爺秘事第569章 分頭跑第379章 領軍需第292章 飛鴿傳信第582章 各方得失第570章 命不該絕第67章 一聲炮響第68章 決戰起第530章 新婚了第486章 謊報軍功
第252章 連遭失利第113章 產業規劃第56章 各方反應第622章 鏢旗的威力第10章 三拳決恩仇第553章 邀入夥第370章 升山鎮李家第159章 血有多少第540章 一戳難防第5章 抄 詩第628章 無路可上第78章 啞 巴第13章 到 手第576章 王師對峙韃子第526章 到底有多強第324章 能做到嗎第577章 少爺秘事第151章 削勁的血性第82章 我是他的大姐大第165章 竹 石第446章 籌劃新粥場第633章 信誠苑第70章 攻楊家第60章 大火阻路第137章 耶律鍾玉的蹤跡第448章 去皇宮第18章 縣學內第161章 楊猛出戰第555章 追擊與反殺第404章 知府有請第276章 舊詩鋪墊第667章 北地耕織第314章 名次不高第270章 離家赴考第562章 韃子來了第674章 論攻與守第342章 七嘴八舌第35章 認死理第370章 升山鎮李家第269章 欺負人第37章 劉浪出題第494章 未來三年第681章 前往豫南第294章 各方態度第271章 提前的中秋第476章 全殲宮左部第305章 柳河縣城來了快馬第573章 失蹤了第482章 前無路第217章 玉滿懷第445章 可曾懺悔第619章 殺上去第708章 有多強第703章 誰家相公第35章 認死理第582章 各方得失第410章 一語驚夢第607章 破祖宅第31章 逃 學第121章 回都蠻寨第639章 活不過三天第79章 磨刀石第386章 新年新家第503章 朱子善三策第396章 奇襲見湖鎮(八)第157章 互 罵第211章 不用勉強第174章 獵殺楊繼業第580章 鏖戰寨牆第119章 高福高壽第137章 耶律鍾玉的蹤跡第691章 什麼來路第280章 百十斤第307章 辦學堂第514章 一起嫁第581章 韃子退走第49章 鷹巢山匪第610章 西湖傳說第271章 提前的中秋第650章 互相揭短第606章 強攻唐家第382章 槍來——第504章 親赴幽州第326章 住涇延鎮第251章 證據齊全第630章 有喜啦第447章 發酵與演變第193章 二管家叫門第585章 劉銘回京第577章 少爺秘事第569章 分頭跑第379章 領軍需第292章 飛鴿傳信第582章 各方得失第570章 命不該絕第67章 一聲炮響第68章 決戰起第530章 新婚了第486章 謊報軍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