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章 互 罵

“朱成章,誰在找死,你真不知?”楊繼業笑起來,“之前,我就問過你,讓你拿出聖旨來。可你有嗎?沒有聖旨,你私調邊軍,私調國之重器,都是抄家滅族之重罪。

朱成章,你說誰在找死?小王爺在這裡,就是要阻止你繼續爲惡,維護地方安寧。呈送朝堂,呈送到皇家面前,你朱家都是死罪。”

實際上,朱成章帶來的這些人馬,很可能是左丞相府從邊軍裡抽調出最精銳的人,然後超規格裝備,讓朱成章帶着人到這裡來,威壓蠻族。

這時候,蠻族的主要核心都集中在這裡,只要突襲而至,將蠻族核心抓住,挾持之下,真有讓蠻族俯首的可能。

“楊繼業、楊呆子,”朱成章突然狂笑起來,“你以爲還是你楊家在右丞相府之時?哈哈哈哈哈,告訴你,真讓你失望了。我與王孫到這裡來,你以爲是好玩?不說其他,只要我一聲令下,在場的所有人‘砰——’都解決掉,包括你。”

朱成章說話時,用手做擡槍瞄準之狀,繞一圈,自然包含了蠻族所有核心人物,最後,他的槍勢對準了楊繼業。

楊繼業也哈哈哈地笑,隨即搖搖頭,說,“朱成章,我說你是狗,還真不對。你是豬腦子啊。

你信不信隨你,只要你敢動,你帶着這些人,不過是土雞瓦狗而已。只不過,這裡是蠻族祭祖聖地,所有蠻族心中的聖地,不該在這裡流血的。”

“我真不信。”朱成章說,“右丞相府已經沒了。”

“朱成章,你說錯了。我雖然五年沒去京都,但右丞相府還是好好地在那裡。你不想想,爲什麼?聖心難測。這句話說出來確實不該,但跟你這頭豬,不說透你是不會明白的。是不是?你怎麼不想想,爲什麼右丞相府五年來還在原地不動?

朱成章,有句古話說,欲使其滅亡,先使其瘋狂。你和你朱家上下,已經瘋狂了。不然,怎麼敢打着皇孫的名號,爲非作歹,敗壞皇家基業?莫非,朱子善還想登天不成?”

“楊呆子,你胡說。”朱成章對楊繼業說其他言語都不在意,他有猖狂的本錢,但說到朱子善欲登天,那是真正的死罪。這個念頭一旦在皇孫劉世博心裡有這樣一個念頭,那都不得了的。

左丞相府與二皇子之間的關係並不牢靠,真讓皇孫將楊繼業這句話傳回京都,哪怕朱家今後歸附於二皇子,最後朱家也是滅亡一途。

“我朱家對皇上盡忠盡責,萬死不辭。皇孫自然瞭解我對皇家的忠心。”

“想巧言善辯,掩飾自己的罪行嗎?”楊繼業說,“朱成章,左丞相府禍國殃民,舉國上下,誰人不知?皇上不過是讓朱子善等人盡情表演,然後才一網打盡朱家黨羽。這一點,你沒看到吧?我提醒你一句,回去問問你老子吧,他應該比你聰明。我想,皇孫也會將你一切禍害我朝的所作所爲,看得透徹。”

楊繼業對於朱成章,自然毫無顧忌,一些有的沒的話,都拍給左丞相府。如此,劉世博在對朱成章的信任上,多少打一些折扣。同時,也讓劉浪這個鎮邊王府的小王爺,心裡多少有些膽氣。蠻族各支,如果有些人想屈從與左丞相府,也會多一些疑慮。

“楊繼業,你休要血口噴人。”朱成章這時候,也看到在場人的一些變化,這對朱成章而言,是非常危險的。偏偏他在口才是,無法跟楊繼業對抗。

“右丞相府纔是禍害文朝的禍根,皇上仁慈,顧念舊情。這時候,倒讓你以爲楊家還不該死?楊家一族,勾連蒙匈族,叛國作亂,纔是皇上發配楊家的根本原因。你們楊家,慣於虛仁假義,無惡不作……這天下,誰人不知?”

“朱成章,誰爲惡,不是你我說了算。你舉頭看看吧,三尺之上,神明對你發怒了。你朱家在文朝,已經是天怒人怨。”楊繼業很輕鬆地說,手指向天。

朱成章見楊繼業這時候,已經有主導全場進程的勢態,對他極爲不利。當下也明白,繼續進行口角之辯,對他只會越來越不利。

隨即手一揮,喝道,“來人,將這隻蠻狗帶走。”朱成章手指着巫豹,此時,巫豹坐在戰臺邊,一直在恢復自己的氣息。不過,他受到的傷可不輕。

聽到朱成章發話,立即有兩個持槍戰兵上戰臺,朝巫豹走去。

“且慢。”楊繼業說,“朱成章,之前你說過,三哥擋住三十招,你放兩人回去。怎麼,說話不算數?”

“楊呆子,我說話算數不算數,不是你說了算,而是我說了算。”朱成章惡狠狠地說。“你算什麼東西,敢在我面前囂張。”

“朱成章,我知道你不是東西。”楊繼業沉聲說,“你讓兩人下去,其他的事情,我們再說。”

“我們再說?說什麼?剛纔我說過,這個蠻狗,他要麼給我當三十年狗,要麼死。就這麼簡單,他不說話,我幫他選。我心慈手軟,給他選做三十年狗。還不帶下去?”朱成章兇惡地看着楊繼業,知道這時候要掌控主導權,必須發狠。

“朱成章,巫豹是我三哥。不可能讓你的人帶走。”楊繼業平靜地說。

“你說了不算。”朱成章說,“楊繼業,告訴你也沒關係,做人做事,就是要狠。只要敢狠,就沒有做不到的事情。你敢狠嗎?”

“你想怎麼樣?”楊繼業還是平靜,可劉浪這時候就有些擔心,要說比狠,他覺得沒有誰能夠跟朱成章比。

“我想怎麼樣?你看着吧。”朱成章說了,往下面喊一聲,“都帶上來。”

隨着朱成章的話,持槍戰兵邊疆戰臺前幾個蠻族少蠻主都用槍指着,要將他們押上戰臺。

“誰敢反抗,立即殺了。”朱成章說。

楊繼業見朱成章發瘋,也是預料之中。但蠻族各支,見朱成章這樣做,要將少蠻主都帶上戰臺,不由地擔心。叫喊的人羣,逐漸往戰臺擠。

朱成章壓着聲音,對楊繼業說,“楊呆子,我得謝謝你啊。你知道,我今天來這裡,是來做什麼的嗎?”

第428章 各方反響第6章 過 關第16章 你賴皮第419章 論蘇杭局勢第207章 年少英傑第376章 護牆交戰第328章 知兵張濤第105章 二皇子劉偉第106章 民壯兇猛第474章 少爺少爺第660章 了心願第702章 佳人有染第229章 失 寵第72章 平叔現身第567章 韃子增兵第703章 誰家相公第211章 不用勉強第508章 教學理念第20章 曲解經典第334章 兵額有缺第37章 劉浪出題第425章 一棍放倒第706章 要見太子第561章 阿德說楊家子第261章 還是談不攏第606章 強攻唐家第527章 文朝周邊外族第173章 衝上去第672章 心與善第586章 再臨垣武城第74章 露臺上第514章 一起嫁第719章 皇室之戰第343章 耍蠻氣第206章 謝禮和情誼第40章 端陽詩會第27章 笨死了第572章 換角色第675章 陳家的後門第193章 二管家叫門第6章 過 關第183章 議定攻山第233章 嫁或破家第282章 考後不能鬆第626章 徐金勝運氣差第399章 民力運用第17章 夜校之議第675章 陳家的後門第460章 運送大隊第526章 到底有多強第457章 女兒心難猜第54章 逃得掉嗎第516章 找王爺第132章 談不攏第548章 初戰韃子第16章 你賴皮第339章 挽 留第497章 誰來主持第316章 大喜大喜第505章 韓立仁隨行第89章 一屋不掃第443章 傳假令第262章 難選擇第120章 山洞有礦第470章 誘敵深入第50章 倩影再現第194章 小六出戰第546章 是走還是打第443章 傳假令第627章 再出手第382章 槍來——第407章 標靶五十步第23章 亂鬥及旁觀第153章 六十招,命還在第436章 讓我活命第175章 斬馬腿第278章 九個一第674章 論攻與守第281章 進場與考試第703章 誰家相公第276章 舊詩鋪墊第163章 竹 詩第659章 七字真言第665章 無戰損第8章 闖王府第458章 仇深是個執念第631章 楊平京的曾經第190章 精銳之基第333章 楊詠石的曾經第660章 了心願第66章 多寶和尚第405章 出兵寧府第553章 邀入夥第392章 奇襲見湖鎮(四)第683章 先走一步第585章 劉銘回京第93章 初進縣衙第487章 機會不可失第581章 韃子退走第574章 太子行跡
第428章 各方反響第6章 過 關第16章 你賴皮第419章 論蘇杭局勢第207章 年少英傑第376章 護牆交戰第328章 知兵張濤第105章 二皇子劉偉第106章 民壯兇猛第474章 少爺少爺第660章 了心願第702章 佳人有染第229章 失 寵第72章 平叔現身第567章 韃子增兵第703章 誰家相公第211章 不用勉強第508章 教學理念第20章 曲解經典第334章 兵額有缺第37章 劉浪出題第425章 一棍放倒第706章 要見太子第561章 阿德說楊家子第261章 還是談不攏第606章 強攻唐家第527章 文朝周邊外族第173章 衝上去第672章 心與善第586章 再臨垣武城第74章 露臺上第514章 一起嫁第719章 皇室之戰第343章 耍蠻氣第206章 謝禮和情誼第40章 端陽詩會第27章 笨死了第572章 換角色第675章 陳家的後門第193章 二管家叫門第6章 過 關第183章 議定攻山第233章 嫁或破家第282章 考後不能鬆第626章 徐金勝運氣差第399章 民力運用第17章 夜校之議第675章 陳家的後門第460章 運送大隊第526章 到底有多強第457章 女兒心難猜第54章 逃得掉嗎第516章 找王爺第132章 談不攏第548章 初戰韃子第16章 你賴皮第339章 挽 留第497章 誰來主持第316章 大喜大喜第505章 韓立仁隨行第89章 一屋不掃第443章 傳假令第262章 難選擇第120章 山洞有礦第470章 誘敵深入第50章 倩影再現第194章 小六出戰第546章 是走還是打第443章 傳假令第627章 再出手第382章 槍來——第407章 標靶五十步第23章 亂鬥及旁觀第153章 六十招,命還在第436章 讓我活命第175章 斬馬腿第278章 九個一第674章 論攻與守第281章 進場與考試第703章 誰家相公第276章 舊詩鋪墊第163章 竹 詩第659章 七字真言第665章 無戰損第8章 闖王府第458章 仇深是個執念第631章 楊平京的曾經第190章 精銳之基第333章 楊詠石的曾經第660章 了心願第66章 多寶和尚第405章 出兵寧府第553章 邀入夥第392章 奇襲見湖鎮(四)第683章 先走一步第585章 劉銘回京第93章 初進縣衙第487章 機會不可失第581章 韃子退走第574章 太子行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