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4章 論攻與守

鄭舉人雖說沒有進士功名,但才學很過硬,被太子府網羅進來後,低調,但卻處理過不少事,繼而得到太子劉靜的賞識,肯定他的能力和價值。

這幾個人雖說科考不順,才幹卻不錯,到太子府後,有更好的平臺進行鍛鍊,以後會有更大進步。他們雖說不能進朝堂圍觀,但在做事上,幕後處理事務,有大用。

“楊先生的陳條確實思慮慎密,可操作,但很多環節還需要商榷。不知楊先生怎麼看?”鄭舉人不知楊繼業的來歷,看到他年輕,但太子殿下尊稱爲楊先生,他們也不敢有輕視之舉。

楊繼業微笑着,點點頭,看了看太子劉靜,說,“太子殿下,太子府計劃經營北地,也不可能毫不付出,就收穫北地爲名下。是不是?

如何讓官衙配合行動,不算難吧。另外,導引內地的大族、大家,將陳年的米糧運送到北地,然後招攬民壯開墾、種糧,這個事情在蘇杭那邊已經有先例。殿下可召蘇杭唐知府,詢問那邊是如何做的。

今年,蘇杭開墾之事忙碌,若是緩兩年,殿下到蘇杭招呼一聲,將北地開墾種糧之政策對他們說明,肯定會有不少人願意拿出米糧來做這件事。”

太子劉靜對蘇杭平倭之事也有所指,而知府唐俊詞是這一年來得到最多表彰的人,吏部、戶部等考評雖然還沒有定論,但京都已經有意將之提拔,作爲江南四府的巡撫之職,高升一級。

楊繼業提到唐俊詞,讓太子劉靜更有信任感。鄭舉人也是參與太子府不少秘事,是知情者之一。便默默點頭,又說,“楊先生,北地不安,致使北地子民逃逸,荒蕪而至。如今開墾複耕,自然是好事,美事。不過啊,韃子侵邊之事不能消除,這些人如何敢去北地?民壯估計也沒有多少人敢在北地開墾和耕種吧。”

“韃子入寇,確實是北地一把高懸頭頂的利刃。然則沒有韃子威脅,北地復耕會讓太子府費心費力?”楊繼業說,真沒有韃子威脅,不知多少大戶、朝堂大員,爭搶着去北地了,自然輪不上太子府來主導此事。

“楊先生所言中肯,確實如此。”太子劉靜說。“不過,既然經營北地,導引民衆開墾複耕,總要設法保全這些收成,而不是給韃子搶掠了吧。”

楊繼業笑了笑,說,“太子殿下的擔憂,也是事實。過在眼前的危機,如何解決?能不能解決這危難?學生以爲,太子府確實該做出抉擇、做出努力。

何解?太子府在導引大族運送米糧去北地,大戶必然會談到韃子的危機。太子府如何迴應,這很重要。學生認爲,這取決與太子府對北地經營的根本態度。”

“楊先生如何這樣說?”太子劉靜說,“太子府自然希望抵禦韃子於關外,保境安民。”

“太子殿下,對於北地、對於關外韃子該如何應對,學生以爲這是太子府的‘攻與守’的問題。”楊繼業說,“太子府在應對韃子侵邊之事上,若是選擇守,那麼,整頓邊軍之策,就會給這些大戶於信心。太子府將接下來要如何整頓邊軍,過程怎麼做,整頓之後是什麼樣的效果,都可向外宣傳。

通過這樣的宣傳,讓人有信心的同時,也讓朝堂各方面、邊軍上下,先有心理準備。以後當真開始整頓邊軍,阻力會小一些,整頓邊軍也會得到這些大族背後的力量支撐。此其一也。

其二,開墾複耕,恢復村寨。以村寨爲單位,在北地形成一個多級的防禦框架。一層層地抵禦韃子,使得韃子無法順利縱深,也無法隨意搶掠。韃子入寇,到關內來是要搶糧搶財物的,只要關內各村寨有拼死保護自身米糧之念,以死相拼,韃子進來,無糧可搶,他們的軍心也會渙散。”

楊繼業停了停,鄭舉人說,“韃子何其兇狠,強悍,村寨如何能抗?”

“鄭前輩,文朝上下對韃子都是這觀念,才使得遇上韃子,未戰先怯啊。”楊繼業苦笑地說,“學生這樣說,估計所有人都會以爲學生是年輕不更是,年輕不知韃子之厲害,才說此輕狂之言。”

這話說的直接,鄭舉人心裡恰好這樣想,卻被楊繼業說穿,不由地看楊繼業一眼,見他神色淡漠,完全沒有輕狂之態。

“先生說得好。”皇孫劉銘這時候說了句話,之前一直在聽。

“楊先生所說是實,沒什麼不對。”太子劉靜說。

“積年之下,文朝軍民、羣臣便畏懼韃子如虎,遠遠見之,先想着怎麼逃命,如何比旁邊的人逃得更快。如此,又如何抵禦韃子的入侵?”楊繼業說,“太子府要經營北地,本身就是選擇直面韃子精騎。又如何能夠退卻?太子府必須有勇氣,也要找出戰勝韃子的辦法,纔可能將北地經營起來,否則,不人不提啊。”

“楊先生,那如何‘攻’呢。”太子劉靜也明白,事實上不容太子府退卻的,他們機會不多,時間更少,唯有拼死一搏纔會勝出。

“太子殿下,與韃子對峙,拼殺,說起‘攻’,也不是沒有機會和應對之策。”楊繼業想了想,又說,“學生沒到過北地,只聽說起長城、邊軍等,整頓邊軍是太子府無可避開之路,必定要走。我想,當年漢武能戰匈奴,得力於舉國之力,上下齊心,兼之良將猛士。

如今文朝的軍將,無法與漢武之時比較,也沒有前朝的嶽鵬舉等大將領軍。不過,若是邊軍中選擇一些精銳,專一摸近韃子區域,先針對一些弱小部落下手,所得財貨,全歸士卒個人所有,軍功升拔,軍中的野性就會釋放,這也是進攻韃子之一手段。

其次之,內地民壯在開墾之餘,也可令其操練,韃子入侵,則令其操兵甲而戰……”

楊繼業所說的這些策略,在太子府的人看來,都是一廂情願、不切實際之舉。不過,楊繼業也不在意太子府是不是去推動這些事情。

在北地,承平山莊那邊已經行動起來,這就已經在改變北地的力量分佈。

第418章 兩人見面第393章 奇襲見湖鎮(五)第615章 張洪庭之雜感第209章 遙聞楊詠石第220章 先生最尊第423章 藥浴效果第74章 露臺上第260章 再找恆源商貿第231章 上 朝第33章 看夜校第283章 良人安在第623章 初戰有功第663章 楊媽的歡與樂第220章 先生最尊第7章 鐵 叔第602章 劉浪成熟第223章 攤子大第313章 明天發榜第543章 演武與誓言第476章 全殲宮左部第671章 十萬人爲根基第80章 單 挑第307章 辦學堂第698章 殺無赦第639章 活不過三天第676章 豫南潰堤第229章 失 寵第374章 積怨在心第580章 鏖戰寨牆第709章 新仇舊恨第217章 玉滿懷第427章 殺伐果敢第646章 三部表態第138章 仿製成功第362章 想不透第55章 冬梅落陷第491章 進 城第439章 幾種作物第433章 三段式第99章 研討槍第32章 蘿蔔乾第169章 交戰規則第193章 二管家叫門第108章 信任訓練第572章 換角色第305章 柳河縣城來了快馬第289章 擡價與競爭第542章 親自下場第189章 拿下小寨第541章 完 勝第582章 各方得失第398章 流民出路第64章 巫虎逞威第42章 太子劉靜第474章 少爺少爺第53章 混亂起第154章 朱成章和劉世博第438章 珍稀的奇物第559章 用意有二第381章 無需明證第40章 端陽詩會第348章 了無蹤跡第39章 刺殺術威力驚人第417章 你在逼我第4章 詭 異第11章 一拳之威第291章 各家選邊第593章 進宮面聖第164章 先走一步第441章 直接斬殺第114章 與生蠻的第一份協議第65章 匪衆逃散第475章 逃跑或迷惑第544章 承平山莊第599章 見湖鎮彙報1第255章 客人稀少第657章 女兒心思第605章 外圍肅清第78章 啞 巴第42章 太子劉靜第283章 良人安在第672章 心與善第706章 要見太子第501章 殿試中榜第516章 找王爺第454章 韓新勇新崗位第477章 臨戰休整第190章 精銳之基第528章 赴北地第540章 一戳難防第125章 非同小可第14章 巫 家第167章 誰出戰第253章 榮盛鏢局第358章 勢如破竹第579章 挖 坑第57章 攻 殺第65章 匪衆逃散
第418章 兩人見面第393章 奇襲見湖鎮(五)第615章 張洪庭之雜感第209章 遙聞楊詠石第220章 先生最尊第423章 藥浴效果第74章 露臺上第260章 再找恆源商貿第231章 上 朝第33章 看夜校第283章 良人安在第623章 初戰有功第663章 楊媽的歡與樂第220章 先生最尊第7章 鐵 叔第602章 劉浪成熟第223章 攤子大第313章 明天發榜第543章 演武與誓言第476章 全殲宮左部第671章 十萬人爲根基第80章 單 挑第307章 辦學堂第698章 殺無赦第639章 活不過三天第676章 豫南潰堤第229章 失 寵第374章 積怨在心第580章 鏖戰寨牆第709章 新仇舊恨第217章 玉滿懷第427章 殺伐果敢第646章 三部表態第138章 仿製成功第362章 想不透第55章 冬梅落陷第491章 進 城第439章 幾種作物第433章 三段式第99章 研討槍第32章 蘿蔔乾第169章 交戰規則第193章 二管家叫門第108章 信任訓練第572章 換角色第305章 柳河縣城來了快馬第289章 擡價與競爭第542章 親自下場第189章 拿下小寨第541章 完 勝第582章 各方得失第398章 流民出路第64章 巫虎逞威第42章 太子劉靜第474章 少爺少爺第53章 混亂起第154章 朱成章和劉世博第438章 珍稀的奇物第559章 用意有二第381章 無需明證第40章 端陽詩會第348章 了無蹤跡第39章 刺殺術威力驚人第417章 你在逼我第4章 詭 異第11章 一拳之威第291章 各家選邊第593章 進宮面聖第164章 先走一步第441章 直接斬殺第114章 與生蠻的第一份協議第65章 匪衆逃散第475章 逃跑或迷惑第544章 承平山莊第599章 見湖鎮彙報1第255章 客人稀少第657章 女兒心思第605章 外圍肅清第78章 啞 巴第42章 太子劉靜第283章 良人安在第672章 心與善第706章 要見太子第501章 殿試中榜第516章 找王爺第454章 韓新勇新崗位第477章 臨戰休整第190章 精銳之基第528章 赴北地第540章 一戳難防第125章 非同小可第14章 巫 家第167章 誰出戰第253章 榮盛鏢局第358章 勢如破竹第579章 挖 坑第57章 攻 殺第65章 匪衆逃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