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心劫

小自在天的事情,對唐時來說是個很大的震動。

那天綠辭說完這句話之後就消失了。他一直覺得很奇怪,爲什麼綠辭要用一個“又”字?死人了便死人了……

當初神元上師渡劫失敗,雖然在靈樞大陸引起一定的震動,可究其原因不過是神元上師渡劫的時候動靜太大。那個時候神元上師渡劫的時候,衆人都感知到了,尤其是渡劫失敗時候,那雷劫,幾乎能被人一眼看到,消息一傳十十傳百,轉眼就遠了。

小自在天的人無論如何也是瞞不住這個消息的,更何況這一件事像是一個什麼信號,小自在天本身也沒有遮掩的消息,反而很慎重地派了人進入靈樞大陸調查原因。

唐時一面往回走,一面翻出自己那小塔來,這是在藏閣之中的修士的身份證明,可是現在這十層的小塔上,還沒有一層亮起來,唐時還在最底層。這塔的底部,印刻着一個灰色的“三十一”的字樣,這代表唐時還在地下層,這三十一就是他的排位。

現在,唐時開始考慮一個很嚴重的問題:他在沒弄清楚事情到底是怎麼回事之前,恐怕要一直與這個數字爲伴了。

說起來,綠辭不是沒有說一些很勁爆的消息的。

當時唐時問的是浩然山後面那映月古井的事情,那個時候尹吹雪是知道一些事情的。只是當時的尹吹雪,應該是在事情之中,而綠辭只是旁觀者。

很顯然,一個人的修爲不大可能長達五千年都停留在一個層次,更何況綠辭說的是最少有五千年,真正的時間比五千只多不少。資質魯鈍的人,五千年也能磨出來了,資質不過的人,興許壽命都沒這麼長。綠辭本身就古怪,正如他自己所說的那樣,他是一個怪物,並且是藏閣之中最怪的怪物。

即便是沒參與到那樣的大事之中,綠辭也應該瞭解這件事的。

更何況,現在的綠辭是在大荒之中,想必有的事情根本不能瞞過他吧?

唐時問出來的答案,有些毀三觀。

即便是有隱約的預感,卻也不曾到如此強烈的地步。

當初他上小自在天的時候,對那一幫和尚很看不慣,可不得不承認,那段時間是他少有的寧靜日子。畢竟佛門聖地,那個時候的唐時的心境,乃是不可複製的,所以也造就了那一段經歷的不可複製性。當時他尚且覺得小自在天有諸多有問題的地方,可在知道了綠辭說的事情之後,他忽然覺得小自在天當真是好得不能再好了。

這世上的事情,什麼都不怕,最忌諱的就是一個比字。

只要一比,什麼差別都來了。

綠辭所言,興許有刻意模糊的地方,可唐時已經能拼湊出一個大概了。

三千六百多年前,因爲一些奇怪的原因,映月井裡似乎出現了什麼東西——唐時很自然地便腦補了什麼絕世妖魔的出現,又想起自己當初在井下見到的封印,可想想又覺得這樣的劇情太過三流。不過下面那東西似乎還有什麼隱情,不管是上古還是遠古,都沒有記載的東西,可現在出現在了裡面,並且絕不是什麼好的存在。

這個時候,道佛兩修約定一起進入映月井,將下面的事情給解決。

到底是怎麼謀劃的,綠辭也沒有說清楚。

不過有一點很清楚,去的時候浩浩蕩蕩,大家歃血爲盟,一身的正氣,同時已經帶了一種毅然決然的赴死感。

那個時候,道修和佛修之間已經訂立盟約,這裡具體內容也不得而知。

他們下去之後,便有幾個月的時間沒有音信,佛門和道門都有人在外面等候消息,畢竟下去的人幾乎都是去探險的,出現危機的可能太高。

三個月的時候,下面出現了預警的信號,是最高等級的那一種。只不過那個時候,下面的人似乎已經將那一口井封印了起來,所有異常的波動和預警都已經消失掉。

於是在那一天,當時留在外面的佛修,以佛力將整個黑潭全部封印了起來。從此以後,只有佛修能進去加固封印,而道門鎮守大荒,卻不必再廢心思理會這邊的事情了。

原本以爲事情就這樣結束,可哪裡想到枝節橫生?

之後的事情其實比較模糊,佛修那邊的消息綠辭更是一點也不知道,只是據說那原本已經封印起來的井下,一部分道修重新出來了。

出來的這一部分人當中,有一些現在乃是大荒之中爲威望甚高的人。

到底是哪一些,綠辭也沒有說。

不過那時候聽他的口氣,似乎這些人之中頗有幾個微妙的。

綠辭的消息,其實已經到此爲止了。而他言語之間,並非沒有透露出這個事情的真相。

井外的人既然認爲是一起下去的道佛兩修共同解決了危險,對一些東西進行了封印,可最後出來的只有道修,若說這裡面沒有什麼貓膩,絕無可能。

原本都以爲這些人凶多吉少,都死了,可最後死了的只有佛修和一小部分的道修。

那個時候的道修,還以道閣的實力最強,爲正統。

小荒四山和大荒之間還沒有現在這樣大的隔閡,很多的區別都是從六十甲子這個時間點斷開的。

當初在井下看到過一些東西的唐時,立刻就想起了當初用作封印的兩道光幕。

一道在黑潭上,只有佛力能進入,那應該就是綠辭所說的佛修們下的封印;另一道則是在下井之後的地方,那一道封印極其古怪,只容許道力進出,佛力卻不能。

現在想來,若是佛道兩修同時參與到這件事之中,有兩個推測方向。

有了這兩道封印之後,若是要進去,單獨的佛修能通過上面的封印,沒辦法進入下面的封印;單獨的道修則直接被卡在了外面;若是說出去,道修能夠從最核心處出來,至於外面的封印能不能突破,唐時還不清楚,而佛修若是出去,卻是根本不能離開最核心處。

而最核心處,便是最危險處。

事情的真相其實已經很明顯了,唐時還記得當初那些有破綻的洞窟裡,一般都沒人,有的是空的,有的進了水。而打開洞窟之後,裡面只有很少部分的道修,大多數的都是坐化的僧人。如果當初進入的道修和佛修人數是一樣的,那麼少的了那些人應該都是道修。

這一點推測,恰好與綠辭所言“後來出來過一批道修”的事實相互映襯,甚至互爲佐證。

道修背叛了佛道之間的盟約。

唯一的結論。

唐時只覺得心裡有些說不出的悲哀,又覺得這些人可恥。

到底是爲了什麼?

當初那些人在下面那甬道里,剖出一個坑,自己坐進去——唐時是看到過下面產生的幻象的。那興許是長久以前的畫面,只是不知道爲什麼出現在了那裡。

人說天地有靈,有一些特殊的事情會被記錄下來,並且在某個時機巧合的時候被人知道,並非什麼令人奇怪的事情。

也許是爲了封印,也許是爲了別的什麼原因,這些人無路可走,只能進入了牆壁之中鎮守。

而後出現了危險,這個時候道修出來了,決定離開。

自私纔是本性,憑什麼他們投身於這樣的事情,旁人就要在世上享受安寧和樂?

想不開的,不是他們一個。

這樣的人,只要有一個,立刻就會帶出一股風潮。從當時那些人從絕望忽然之間點燃了希望的眼神裡,唐時就能感覺到當時的場面能有多震撼,甚至多血腥。

所有阻擋他們的人,都將成爲他們劍下亡魂。

於是一場屠殺,便這樣開始了。

有一些道修並不贊同這些人的做法,而是站在了佛修的這一邊,可是對於這些人的選擇,他們並沒有立場去指責。

沒個人都有能力選擇自己的人生,他們並沒有責任來承擔這其實不屬於他們的一切。

上上下下都是自願的,所以最後也真的隨他們走了。

只是衝突畢竟已經爆發,誰也沒想到——這些走了的人,竟然將洞口的封印重新變了一道。

畢竟當逃兵是很可怕的,這些人在大荒小荒之中,多是成名之人,當初唐時查看的那些人的名字都是這樣。他們把自己或暗淡或閃爍的名字,刻在了洞壁上,即便本身是爲了心中的理想與道義,也希望若有一天危險解除,許許多多人下來,能夠知道他們曾經付出的一切。

然而,在那刻滿了名字,坐滿了屍骨的走道的盡頭,是一個永遠也出不去的死結。

綠辭說,惟願其初心不改,奈何一朝做強梁?只讓衆道修也跟着蒙羞——這應該是指旁的道修。

這些人到底有沒有成功地從封印出去,本來是一件很難說的事情。

畢竟上面還有佛門的封印,可綠辭既然已經知道有這些人的存在,那麼不管這些人經歷了什麼事,最後總還是回到了這一片大陸上的。

而在這件事之後,佛門的所有勢力全部撤回了小自在天,六十個甲子,幾乎不曾往靈樞大陸多踏一步。

到底佛門知不知道下面發生過什麼事情,知道了之後又會怎麼處理?

想來,按照那些和尚的性子,是不會做那尋仇之事,更何況衆生平等,選擇怎樣的路無非是他們自己定的。即便出爾反爾,違背道義,卻也不過是道德污點。生死麪前,少有人能坦然。

選擇退出這一片大陸,只偏居於小自在天,一部分是傷懷,一部分卻是爲了保持佛修本性。

若計較下去,怕是沒完沒了,反而會帶來更壞的影響。

唐時的所有推測,便到這裡爲止了。

可現在的他還不曾想到,他的惡意畢竟及不上真實世界之中的人性,真實的人性。

小自在天全面回撤其勢力,又有何隱情,已經不是現在的唐時能想象的。

他從這裡走出去,便直接經過了廣場,廣場後面的地方他很少去。

不過想要進入靈池,唐時不得不從這裡經過。

是時候了——他已經到了元嬰後期,並且經過了一段時間的修煉,儘管跟了綠辭打架時候的他還不曾爆發出自己全部的實力,可他跟綠辭之間的修爲差距很明顯。

小自在天死了誰,固然在他考慮範圍之中,可他最要緊的問題還是提升自己的修爲。

綠辭說的這個警鐘的消息,更多地只是給了唐時一種無形之中的緊迫感。

六十甲子,一個關鍵的時間點。

他必須在這樣緊迫的時間之中有所突破。

靈池的存在,絕對是一個很好的選擇。

唐時選擇的時間也正好合適,元嬰後期進入靈池的話,如果順利,應該能借着靈池之力一口氣到出竅期。

這纔是真正符合大荒的境界,元嬰期——太低!

“這不是唐道友嗎?要使用靈池?”

靈池是在一個高臺上的,上了重重的臺階,卻沒見到幾個人。大多數人進入靈池的時候都是剛剛進入藏閣的時候,留到這個時候才使用這種機會的除了唐時之外幾乎沒別人了。

唐時這樣的行爲,自然也給過衆人啓發,倒是後來有不少的人效仿唐時的這種行爲。

這裡白玉臺階後面,是一道照壁,一把椅子就放在前面,負責看守靈池的人乃是隨時調換的。

看守靈池被當做是任務,隨機攤派。

有的時候,守在這裡的是五六層的高等級修士,有的卻只是地下層之中的小修士。不過沒人敢在靈池這樣的地方搗亂,出了事都是大家倒黴,沒誰這麼不長眼。

靈池的存在到底是怎麼回事,唐時現在還不清楚,不過進去了也許就知道了。

唐時拱了拱手,現在他這臉當真是公衆臉了,一說都知道他是時度大師。

“的確是想使用靈池,不過我什麼也不懂。”

那人乃是個小青年的模樣,修爲出竅期,比唐時略高,卻不敢對唐時有絲毫的怠慢。修真界的確是實力代表一切,可有的人開的外掛太厲害,你實力再強也要輸給人家一節的。比如唐時,元嬰期修爲製作出了五品靈術,雖然只有那樣的一枚,可已經足夠逆天了。

這樣的人便是高等級的修士也不敢得罪,更何況他不過是一個出竅期的小修士呢?

“唐道友,請隨我來。”

“這裡便是地下層的靈池了,我們藏閣的靈池有十種規格。地下層到第九層都有,頂層沒有。聽說到了那個境界,靈池的增幅效果就很少了。地下層的靈池,效果反而是最明顯的。上面的靈池等級高,只是前輩們的修爲也跟着拔高,相對來說效果便不是很好。”

那人順便說了說上面的情況。

“這靈池之中隨意你待多久,能吸收多少靈力或者獲得怎樣的機緣,全部看自己的。”

沒有限制,並不代表在裡面待的時間越長越好。

畢竟待在裡面也吸收不到各種靈力,還不如出來。

看唐時已經基本明白,那人便一笑,道:“你進去吧。”

“謝過道友。”

唐時道過謝,這才走進了照壁後面,一條長長的白玉甬道,頭頂懸着七寶琉璃燈,靈光閃爍之間卻有螢火蟲一樣的光點灑向四周。

看得出,這附近有一個防護陣法,這七寶琉璃燈乃是爲了探測周圍有沒有異動的。

走過去之後,便看得到,一排有三個石室,石室外面有石門,雕刻着精美的貔貅圖案。

他手按在門上,看着這猙獰的獸圖,便想到了貔貅樓。

閣主皇煜有一頭靈獸,不,或者說是神獸,便是貔貅,所以開的樓也叫做貔貅樓。商人們個個喜歡貔貅,因爲絕對的只進不出。

推開這門,唐時便看到了一個長約一丈五、寬約一丈的空池。

可以很清楚地看到,池底繪製了陣法和花紋,內中有一個圖案,在陣法的最中心,像是一把鑰匙。左右兩邊則刻着一些話,都是《道德經》上的。

唐時看了一眼對面,牆壁上突出來一個半圓的石臺,他擡手,掌心出現那小塔,便將小塔倒放,尖端朝下,忽然便像是一把鑰匙開啓了什麼鎖一樣。耳邊出現了靈光散射出去時候那種奇怪的聲音——像是風聲,又像是風鈴的聲音,不過下一刻就變成了潺潺的水聲。

這一座小塔,便是所有陣法的開端和啓動石。

這石室之中,頓時靈光翻涌起來,白光藍光交錯,唐時頓生一種眼花繚亂之感。

腳下那空池之中,陣法忽然旋轉起來,在那中心凝聚出無數的風雲。

而後,唐時便聽到了那水聲的擴大。

似乎是從四壁之中流出來的水,帶着淺藍的靈光,本身卻有一些乳白,很快充溢滿了整個空池。

濃郁而精粹的靈力氣息,便這樣出現在了唐時的感知之中。

他呼吸了一口,便覺得這靈息順着他胸腹的脈絡流淌到全身去,瞬間便暖融融的。

那感覺就像是喝醉了一樣。

只這樣吸一口,也爽快了。

唐時一笑,卻將自己外袍脫了,便坐下去泡着。

他早年從東山出來,身體強健不失柔韌,不愛曬太陽,沒事兒也不會出自己閉關的地方,修士的皮膚都很好,唐時的便尤其白。

泡進那靈池之中,乳白之中泛着藍光的**只輕柔地覆蓋了唐時的身體。絲綢一樣將他包裹起來。唐時將雙臂張開,搭在兩邊,很是愜意,鎖骨也跟着拉開,水汽沾溼他雙眸,卻讓眸中微冷的精光也柔和了一些。

從元嬰期,到出竅期,是一個坎。

唐時識海之中盤坐着的那小唐時,只仰着頭打了一個呵欠,便被這從四面八方聚攏過來的靈氣給醉倒了。

於是這一刻,唐時還沒來得及看清那四壁之上到底刻着哪些《道德經》的語句,便已經昏睡了過去。

他已經在元嬰後期了,金丹化嬰乃是一個飛躍,可元嬰到出竅,也是很難突破的。越是到後面,越是困難。畢竟低等級的修士那麼多,金字塔頂端的卻永遠只是少數。

突破的壁壘,將要遇到的心魔,揮之不去的過去,還未預料的將來,一切所知的和未知的困惑,都有可能阻擋他前進的絆腳石。

唐時需要的,不過是在這樣合適的時機,解決絆腳石罷了。

而他,此刻做了一個很長,很長的夢。

他似乎不記得自己從哪裡來,又到底要到哪裡去,他是那已經開始熟悉的海面上,一隻溺水的螞蟻。

哪裡能用螞蟻這樣的詞?

他是螻蟻。

卑微的螻蟻。

滄海何其浩瀚?他與之相比,微塵亦不如。

然後便是熟悉的船隊,他熟悉的詩歌,終於又到了那海島上。

他曾在上面看到過一塊碑,甚至還看到過詩文。

棄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不過是普通的詩文而已。

修煉,乃是要斬斷前塵往事的。

這石室之中,無數的靈光奔涌進了唐時的身體。

他的元嬰卻不知道在什麼時候醒來,逐漸地與他身體等高,頭頂的卐字印,身下坐着的太極丹青印,左手攤開的是蟲二寶鑑,右手執着的是風月神筆。

略微有幾分墨氣,從他眉心之中暈染開來,飄散在空氣之中,整個石室中,依舊安靜。

被吸收進去的靈氣迅速地被靈池補充到池水之中,高度不曾下降。

唐時的身體上,忽然浮現出無數的符文一樣的東西。他在那個熟悉而奇怪的夢裡,似乎終於找到了什麼——

碑,詩碑。

這樣的沉睡,經歷了足足十五天。

外面的人雖然奇怪,卻也沒進去問。

只是這樣的時間,已經長得讓人心驚了。

他的夢太長,戰鬥過的每一場,每一場的每一個細節,他獲得所有突破的瞬間,他此生此世的所有感悟,他認識的所有人,這些人說過的話,勸告、鼓勵、說教、知心話……太多的太多,像是他重新活過了一樣。

唐時在回顧自己這一輩子,又從這過去的人生之中,獲取了通向未來的新的力量。

這便是——出竅嗎?

在他緩緩睜開眼的一瞬間,那原來已經變大的元嬰重新凝縮到一起,卻從他識海之中冒出來,像個小人蔘娃娃一樣,盤坐在了唐時的頭上。

眼前的藍光,一如既往地柔和。

唐時渾身痠痛,有些不適應地眨了眨眼,他還在想他的碑,可下一刻便知道,劫來了。

突破,怎麼可能那麼簡單?

是非便坐在他對面的池中,僧袍有幾片飄在池水上,卻依舊那低眉斂目模樣。

作者有話要說:挖個坑填個土,數個一二三四五,還有包袱慢慢抖。大概會有第二更,接近二十四點。哎嗨喲yooooooo~~

勤奮可愛有節操的作者躺平求包養:

56第四章 藏經閣第166章第十四章 鏡像第六章 仙蹤第九章 心魔第十四章 鏡像第149章72第十章 科學地作死異世神級鑑賞大師 第十九章 洗墨幻象第166章第142章第五章 受罰戰起第十六章 選靈術51第十章 《靜夜思》異世神級鑑賞大師 第十五章 天閣印第二章 閣選第六章 開殺戒80第六章 首戰第二章 除心魔第六章 開殺戒第八章 鐘聲72第十章 科學地作死第十四章 小崑崙第十一章 天譴第143章第八章 拍賣會第三章 報上名來異世神級鑑賞大師 第十五章 天閣印第十三章 大荒加更第十五章 下藥86第十二章 化身千億第171章第二章 小荒境第二十二章 《塞下曲》第八章 湖上鵝第一章 唐時異世神級鑑賞大師 第十五章 天閣印第十四章 鏡像第七章 再遇是非第172章第150章第十二章 春眠非春夢75第一章 畫裳第161章異世神級鑑賞大師 第三章 烤魚異世神級鑑賞大師 第十五章 天閣印75第一章 畫裳第六章 妖修第141章第156章第十三章 煞氣第十一章 杏花村第八章 湖上鵝第十六章 選靈術第159章第177章 時間線和不存在的第四第九章 菜園第九章 宋詞第一第十九章 小自在天89第一章 靈之樞異世神級鑑賞大師 第十五章 天閣印第165章第六章 皇煜第158章第七章 輪空者第141章132第八章 五柳先生第十一章 杏花村第五章 受罰戰起73第十一章 衣錦而歸第二章 《詠鵝》第四章 《憫農(二)》第167章第一章 出海59第七章 出手第147章第九章 打老子啊第170章第143章90第二章 招魂礁第五章 仙門第三章 報上名來第163章第十三章 劍冢第八章 湖上鵝第十一章 詬誣59第七章 出手第八章 鐘聲75第一章 畫裳第二章 洗墨池第146章第六章 仙蹤異世神級鑑賞大師 第四章 石橋禪第十二章 後會無期第十一章 天譴第七章 再遇是非異世神級鑑賞大師 第六章 採菊東籬下第十章 詩之殿堂
56第四章 藏經閣第166章第十四章 鏡像第六章 仙蹤第九章 心魔第十四章 鏡像第149章72第十章 科學地作死異世神級鑑賞大師 第十九章 洗墨幻象第166章第142章第五章 受罰戰起第十六章 選靈術51第十章 《靜夜思》異世神級鑑賞大師 第十五章 天閣印第二章 閣選第六章 開殺戒80第六章 首戰第二章 除心魔第六章 開殺戒第八章 鐘聲72第十章 科學地作死第十四章 小崑崙第十一章 天譴第143章第八章 拍賣會第三章 報上名來異世神級鑑賞大師 第十五章 天閣印第十三章 大荒加更第十五章 下藥86第十二章 化身千億第171章第二章 小荒境第二十二章 《塞下曲》第八章 湖上鵝第一章 唐時異世神級鑑賞大師 第十五章 天閣印第十四章 鏡像第七章 再遇是非第172章第150章第十二章 春眠非春夢75第一章 畫裳第161章異世神級鑑賞大師 第三章 烤魚異世神級鑑賞大師 第十五章 天閣印75第一章 畫裳第六章 妖修第141章第156章第十三章 煞氣第十一章 杏花村第八章 湖上鵝第十六章 選靈術第159章第177章 時間線和不存在的第四第九章 菜園第九章 宋詞第一第十九章 小自在天89第一章 靈之樞異世神級鑑賞大師 第十五章 天閣印第165章第六章 皇煜第158章第七章 輪空者第141章132第八章 五柳先生第十一章 杏花村第五章 受罰戰起73第十一章 衣錦而歸第二章 《詠鵝》第四章 《憫農(二)》第167章第一章 出海59第七章 出手第147章第九章 打老子啊第170章第143章90第二章 招魂礁第五章 仙門第三章 報上名來第163章第十三章 劍冢第八章 湖上鵝第十一章 詬誣59第七章 出手第八章 鐘聲75第一章 畫裳第二章 洗墨池第146章第六章 仙蹤異世神級鑑賞大師 第四章 石橋禪第十二章 後會無期第十一章 天譴第七章 再遇是非異世神級鑑賞大師 第六章 採菊東籬下第十章 詩之殿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