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然是當今的八王妃! 哪怕是方纔早已經從她人的耳裡聽出了這種可能性,但那如今落到這裡卻是有些不敢相信,現如今只要一提起“陶夭”這個名字,或者提起當今的“八王妃”,誰不知道是那個從青樓出來的人。 不守婦道,年輕輕輕卻已經給當今的八王爺戴上了綠帽子。當今也就只有八王爺那個病秧子纔會接受她罷了。 在座的人譁然起來,皆是面面相覷。過後卻是紛紛的交頭接耳起來,只是話語的內容桃夭卻是聽得清清楚楚。 “不是說當今的八王妃不守婦道嗎?怎麼我覺得不大像?挺正經的啊。” “你懂什麼。有些人明明是婊子還想立貞節牌坊呢,何況是她這種元帥府的千金。” “聽說這八王妃本來是未來的六王殿下妃子,卻是因爲這一次從青樓裡被退約了。” 只要一說起陶夭,在座的小姐和夫人們都有着說不完的話題。 深閨之中,若不是因爲陶華邀請她們前來,她們也只是坐在自己家中繡繡花,和自家的丈夫纏綿。 再不濟就是算計着府中的其他房妾侍,或者聽下人嘮嗑嘮嗑外面發生的事情。 最近最炙手可熱正在風浪尖上的,無疑就是桃夭從青樓裡出來然後被六王殿下退婚,再到被迎娶進八王府內的事情了。 沒有人知道這其中究竟出了什麼樣的波折,爲何居然還會有人迎娶一個出閨之前都沒有恪守婦道的人。 雖然還有另外一個版本,但這裡是元帥府,而且還是當着陶華的面,這些貴族小姐和夫人們自然不會傻傻的說出來。 不過心中雖然疑惑事情爲什麼會走這麼大一個轉折,但這些貴族小姐夫人們也不是什麼省油的燈。 只要細細想來就知道桃夭能夠嫁進八王府中的原因。無非就是因爲元帥府權勢大並且聖恩正寵。 再加上當今的八王爺是個病秧子,也只能任由別人爲所欲爲了。 所謂的“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在八王爺和桃夭的身上是表現得淋漓盡致啊。 衆人在竊竊私語之
時,無一不是把視線放到桃夭的身上,似乎都戴着一副有色眼鏡一般。 直讓桃夭身邊的扯葉都忍不住的有些氣急。 她就知道叫她家小姐前來沒好事,原來是在這裡等着呢!果真是不要臉,這其中事情究竟怎麼樣其實陶華是最清楚不過的了。 如今卻是在衆人的面前揭露小姐的身份不說,更是把小姐推到風浪尖上! 扯葉在心裡爲桃夭打抱不平,可是她也知道自己不能輕舉妄動,只能當做什麼事情都沒有發生過,靜靜的陪在桃夭的身邊。 若是她真的因爲這般就站出來,倒是應了某些人的願。 感覺到身側扯葉的變化,桃夭也只是在心裡笑笑。雖然說扯葉年齡也不大,可好歹也是在元帥府中生活了十幾年的人。 有些事情縱然不用她說,扯葉也能夠明明白白。這倒是讓她省了許多麻煩。 桃夭明白,扯葉這是在爲她打抱不平呢。可依舊注意着自己的身份,也知道有些話語出口會給她惹來不必要的麻煩。 所以察覺到扯葉的變化之後,桃夭在心裡也是覺得暖暖的,好歹自己身邊也是能夠有一個懂事的人兒。 只是給了身邊扯葉一個眼神,示意扯葉放寬心,桃夭這才擡起頭來看着面前的陶華。 臉上倒是沒什麼變化,只是話語間卻是一針見血,“我還以爲方纔長姐不知道我前來呢,原來只是在忙着喝茶呢。” 說這話時,桃夭看了一眼陶華面前的茶杯,卻是告訴衆人,是陶華請她前來的,可不是她自己主動前來的。 她可不是那種受虐的人,喜歡伸着自己的脖子讓人家砍上兩刀。 陶華又是怎麼能不明白桃夭的話呢,感覺到坐在四周的人都紛紛把目光移放到自己的身上來。 心裡也是未免有些尷尬。 可她能夠請桃夭前來自然也說明了她做了準備。畢竟她昨天晚上可是墊高了玉枕想了幾乎一宿。 “是姐姐的錯了。”陶華很是謙遜道歉,“一時忘了妹妹已經出嫁,倒是把妹妹當未出閨了。” 桃夭微微挑眉,她
自然能夠聽懂陶華話語中的諷刺。無非就是在向衆人說明,她能夠出閨只是個意外。 嘖嘖。 桃夭不由的在心裡砸了咂舌,看來這人哪,果然嘴賤到一定程度了連喝下的水都變成尿了吧。 “長姐這話說的。”桃夭面不改色,和陶華拉起了家常,“我既然嫁與了八王爺,自然是需要服侍八王爺起的。” 說着這話時,桃夭的臉上頗是不自然的浮上了一絲紅暈,好像和八王爺正是是恩愛沐浴之間。 坐在周圍的小姐和夫人們自然是看得清清楚楚,一時都分辨不清這話語間的真假,忍不住的多看上兩眼。 瞧着這臉色,可是白裡透紅,也就說明這小日子過得滋潤着呢。 再瞧瞧這身板,好歹比之前在元帥府中好啊。 這麼看來,這桃夭在八王府中不但沒有遭到白眼和責難,反而是過得如魚得水? 夫人們都是經歷過事兒的人,她們自然知道貞潔是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能夠嫁給一個真心實意愛自己的男人。 像她們,哪怕是清白之身嫁與自己喜歡亦或不喜歡的人,在成親之後哪個不是變了模樣。 而男人的藉口卻是很多,而她們卻是明白,妻不如妾妾不如偷,偷不如得不到。 像桃夭這種情況,在出嫁之前就已經被人傳言不守婦道。可是到了八王府中依舊能活得這麼瀟灑。 看樣子這八王爺還真的是真心待她。 陶華又是怎麼看不出來衆人看向桃夭的眼色中都有些變化,忍不住的開口道,“我以爲妹妹不用侍候八王爺呢。” “畢竟妹妹曾經從那種地方出來。” 話語落下之後,陶華有些驚慌,好像自己說了什麼不該說的話一樣,連忙的掩住了自己的嘴,“對不起妹妹,我,我不是有意說的。” 陶華那欲蓋彌彰的模樣反倒讓人生疑,衆人的心思再一次的放在了桃夭的身上。 想起桃夭從青樓裡出來,再加上陶華這麼一說,一些貴族的小姐們都不由的紛紛猜測,“這八王妃難道真的不是清白之身嗎?”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