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鐵證

第136章 鐵證

秦王仗着自己是兄長,時不時地擺一擺兄長威風。

燕王心中不快,面上不露聲色,淡淡應道:“戶部什麼案子?”

“在我面前還裝什麼樣!”秦王冷笑一聲:“你暗中調查戶部的事,朝中早有風聲。聽聞四弟心中委屈,還在父皇面前告了你一狀,說你手伸得太長,連戶部的事情也要管。”

漢王也不是什麼好東西。

前腳應了燕王,轉頭就暗中放出風聲。

戶部官員們都知道燕王在查案,近來一個個繃緊了頭皮。人多口雜,這等事焉能瞞得過秦王?

燕王也不是好惹的主。

秦王咄咄逼人,燕王淡淡一笑:“大哥既有耳聞,何必再來問我。大哥聽到什麼,就是什麼吧!”

秦王:“……”

秦王目光一冷,聲音也沉了下來:“二弟,你我是兄弟手足,可別因爲一點瑣事,離間了你我手足之情。”

燕王微笑:“大哥說的是。”

閉口不提戶部一案進展。

秦王目光一閃,深深看了燕王一眼。

四個皇子中,堪爲他對手的,只有燕王。

燕王平日不顯山露水,既不籠絡朝臣,更不愛設什麼酒宴,全部的精力都放在刑部。這十幾年來,刑部幾乎沒有積壓的案子,冤案錯案少之又少。

就連秦王也不得不承認,自己掌管兵部也算盡心,卻遠不及燕王做事精幹。

年初吳閣老領着衆臣上奏摺,請立儲君,卻未奏效。隆安帝召了袁大將軍和福親王進太和殿後,將奏摺留中不發。

這個危險的信號,令秦王如坐鍼氈,對燕王愈發忌憚。

兄弟兩個等候了小半個時辰,沈公公纔來傳口諭:“皇上吩咐奴才,請兩位殿下進太和殿覲見。”

秦王燕王各自收斂心思,應了一聲,一同進了太和殿。

此時,天色已暗。

無邊無際的黑暗,籠罩着太和殿。

太和殿內燃着數十盞宮燈,將殿內照得亮如白晝。

身着龍袍的隆安帝,坐在龍椅上,眼角皺紋深深,面色透着病症初愈的蒼白。

隆安帝在兒子面前,也不肯露出虛弱疲態,強自撐着天子威嚴。

燕王和秦王並肩而入,一同拱手行禮:“兒臣見過父皇。”

隆安帝不輕不重地嗯了一聲:“都平身。”

待兒子們起身,隆安帝目光一掃,先落在秦王臉上:“這麼晚了,你不在府中設酒宴,怎麼進宮來了?”

秦王喜好設宴,十日之中有八日都是歌舞昇平縱情酒色。隆安帝此時一提,倒有些譏諷之意。

秦王暗暗心驚,忙低聲應道:“父皇龍體欠安,兒臣心中時時掛念,哪裡還有設酒宴的興致。今晚兵部落了衙,兒臣就立刻進宮,來給父皇請安了。”

隆安帝喜怒不定,不知秦王哪一句說得不合心意,臉色已沉了下來:“朕的病已經好了,離死還早得很。”

秦王心裡一個咯噔,忙拱手請罪:“兒臣只是關心父皇龍體,絕無他意。請父皇息怒。”

說來秦王也是苦~逼。年初那一波請立儲君的奏摺,非但沒讓他如願以償,反倒令隆安帝心生不滿。這小半年來,他時常受冷遇。

隆安帝哼了一聲,又看向燕王:“你這麼晚進宮,又是爲了何事?”

燕王從袖中拿出黃布包裹的冊子,恭聲道:“兒臣奉旨暗中清查戶部,查到了這一本賬冊。兒臣看了之後,也覺觸目驚心。一刻沒敢耽擱,進宮將賬冊呈給父皇,請父皇過目。”

賬冊?

什麼賬冊?

秦王一驚,心中驟然蒙上濃厚的陰影。

沈公公自燕王手中接過來,打開黃布,取出賬冊,恭敬地呈至御案上。

隆安帝神色沉凝如水,伸手打開賬冊。

太和殿裡安靜下來。

唯有隆安帝翻動賬冊的輕微聲響,還有隆安帝愈來愈急促的呼吸聲。

秦王迅速擡眼,見隆安帝滿臉怒意目閃寒光,心中又是一沉。

做了隆安帝四十年的兒子,他對隆安帝的性情脾氣十分熟悉,知道這是隆安帝大怒的徵兆。

燕王特意送進宮來的賬冊,絕非等閒!

這賬冊裡,到底記錄了什麼?

啪!

隆安帝拿了紙鎮,重重拍在了堅實的御案上。

秦王的眼皮驟然一跳,反射性地就想跪下請罪。

燕王已搶先一步張口請罪:“兒臣不該以賬冊污了父皇的眼,令父皇龍顏震怒。請父皇息怒!”

隆安帝目中射出寒光,冷笑連連:“這關你什麼事,你請什麼罪。以爲朕是老糊塗了不成!”

反正,在隆安帝這裡,受寵不受寵的皇子,都得戰戰兢兢提心吊膽。父子間的親情當然有,可在父子之前的,還有君臣。

隆安帝一怒,秦王燕王一同跪了下來:“請父皇息怒。”

隆安帝氣息紊亂,猛地咳了幾聲,一旁的沈公公忙爲隆安帝撫背,又要令內侍傳太醫。隆安帝擺擺手,待呼吸平復,才怒道:“朕如何能不怒。”

“朕自問平日待六部官員不薄,戶部掌管大齊稅賦錢糧,一個個住着大宅吃着山珍海味買些良田之類,也就罷了。朕還沒刻薄到要官員們清貧的地步。”

“可他們是怎麼對朕的?”

“戶部每年撥出去的銀子,少說也是千萬兩。每一筆他們都要剋扣一成。更過分的是,連撥出去賑濟災民的救命銀子,他們也敢碰。”

“要不是樑安上密摺,朕還被矇在鼓裡。他們這是拿朕當老糊塗了,想禍亂朝綱,想吸朝廷的血,想逼朕的子民們造~反!”

最後幾句,近乎怒吼。

隆安帝喊出聲後,又是一陣劇烈的咳嗽。

沈公公面色一變,立刻傳太醫。

秦王燕王跪在地上,沒有隆安帝出聲,他們不敢起身。聽到隆安帝的咳嗽聲,秦王燕王紛紛擡頭驚呼:

“父皇萬萬不可枉動心火!請父皇保重龍體!”

“請父皇息怒!龍體要緊!”

隆安帝喉間發出呼呼的聲音,目中射出怒火,咳了片刻,下了口諭:“來人,傳朕口諭,讓薛凜立刻領人去吳府,將吳郎中帶進宮來。”

(本章完)

第38章 亂麻第128章 探望第427章 百日(一)第245章 密室第627章 番外之姻緣(五)第507章 疑雲第310章 相聚(三)第447章 兄妹第512章 離去(四)第33章 憤怒(一)第93章 驚險(一)第525章 遠行(三)第55章 母子(二)第563章 油盡第318章 厭棄第384章 後續(一)第64章 大比(二)第80章 震驚第492章 隱憂第407章 重逢(一)第353章 兄弟(二)第613章 番外之太孫(三)第364章 後事(二)第422章 翻案(一)第63章 大比(一)第504章 霹靂(二)第372章 驚馬(二)第277章 說服第282章 風波(二)第451章 慘烈第47章 燕王(一)第137章 驚變(一)第456章 喪信第382章 噩耗(一)第478章 長假(二)第366章 問心第17章 出府(一)第247章 冊封第628章 番外之姻緣(六)第506章 霹靂(四)第550章 五年(三)第275章 差事第82章 紛亂第265章 三日第548章 五年(一)第20章 紅妝(一)第116章 義父(二)第472章 大勝(二)第267章 拜堂第139章 風光第352章 兄弟(一)第119章 故人第542章 秘密第571章 番外之死路(五)第2章 馮府第315章 意外第461章 覲見第148章 酒宴(一)第409章 臨盆(一)第490章 好轉第412章 發作第143章 病危第446章 花燈第255章 團聚第26章 姐妹第115章 義父(一)第111章 撐腰(一)第518章 了結第17章 出府(一)第604章 番外之進宮(一)第80章 震驚第285章 離別第217章 挑唆第633章 番外之沈好(一)第72章 恭賀(二)第136章 鐵證第290章 獻計第251章 身退(二)第556章 回宮(四)第539章 升職第402章 母女第427章 百日(一)第312章 登門(一)第47章 燕王(一)第200章 冷遇第514章 齊心(二)第549章 五年(二)第603章 番外之心思(二)第550章 五年(三)第229章 親事(一)第299章 殞命(一)第375章 作亂(二)第407章 重逢(一)第396章 夫妻第232章 悶棍(二)第173章 秘密第243章 立儲(二)第39章 隱秘(一)第128章 探望
第38章 亂麻第128章 探望第427章 百日(一)第245章 密室第627章 番外之姻緣(五)第507章 疑雲第310章 相聚(三)第447章 兄妹第512章 離去(四)第33章 憤怒(一)第93章 驚險(一)第525章 遠行(三)第55章 母子(二)第563章 油盡第318章 厭棄第384章 後續(一)第64章 大比(二)第80章 震驚第492章 隱憂第407章 重逢(一)第353章 兄弟(二)第613章 番外之太孫(三)第364章 後事(二)第422章 翻案(一)第63章 大比(一)第504章 霹靂(二)第372章 驚馬(二)第277章 說服第282章 風波(二)第451章 慘烈第47章 燕王(一)第137章 驚變(一)第456章 喪信第382章 噩耗(一)第478章 長假(二)第366章 問心第17章 出府(一)第247章 冊封第628章 番外之姻緣(六)第506章 霹靂(四)第550章 五年(三)第275章 差事第82章 紛亂第265章 三日第548章 五年(一)第20章 紅妝(一)第116章 義父(二)第472章 大勝(二)第267章 拜堂第139章 風光第352章 兄弟(一)第119章 故人第542章 秘密第571章 番外之死路(五)第2章 馮府第315章 意外第461章 覲見第148章 酒宴(一)第409章 臨盆(一)第490章 好轉第412章 發作第143章 病危第446章 花燈第255章 團聚第26章 姐妹第115章 義父(一)第111章 撐腰(一)第518章 了結第17章 出府(一)第604章 番外之進宮(一)第80章 震驚第285章 離別第217章 挑唆第633章 番外之沈好(一)第72章 恭賀(二)第136章 鐵證第290章 獻計第251章 身退(二)第556章 回宮(四)第539章 升職第402章 母女第427章 百日(一)第312章 登門(一)第47章 燕王(一)第200章 冷遇第514章 齊心(二)第549章 五年(二)第603章 番外之心思(二)第550章 五年(三)第229章 親事(一)第299章 殞命(一)第375章 作亂(二)第407章 重逢(一)第396章 夫妻第232章 悶棍(二)第173章 秘密第243章 立儲(二)第39章 隱秘(一)第128章 探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