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1章 番外之示好(一)

結親?

袁江反射性地皺了眉頭。

袁家子嗣興旺,從他們兄弟這一輩起,就兒郎多姑娘少。袁皇后當年是家中唯一的嫡女,到了太子妃袁敏這一輩,堂兄弟二三十個,只有兩個姑娘。到了孫輩,姑娘總算稍微多了一些,長房袁清有一個孫女,四房的袁海有一個孫女,另外,就是五房長子袁林有一個女兒了。

總之,在袁家,小子們養得粗糙,五歲習武,十三四歲了就要進軍營磨鍊。等成親有了子嗣後,就要到邊軍大營。

袁家的姑娘,卻個個金嬌玉貴,精心嬌養。

袁江數年沒回京城,其實連孫女袁月的面都沒見過。不過,一聽聞要將孫女許配出去,打從心底不樂意。

“要結親也無妨,”袁江思忖片刻說道:“不過,月兒自小養在京城,哪裡受得了邊城的辛苦。家裡有適齡的小子,娶了沈祐的閨女就是了。”

袁林無奈地看袁江一眼:“袁家的姑娘嬌貴,沈祐難道就不疼惜自己的女兒?再者,結親是爲了結兩姓之好,嫁女兒才顯誠意。哪有張口就要娶人家姑娘的道理。”

“這不是結親,是想結怨了。”

袁江沉了臉:“怎麼就成結怨了!沈祐的女兒也有七八歲了,過個數年長大成人,總得出嫁。難道我們袁家兒郎,配不上沈家姑娘嗎?”

“論門第,袁家是大齊第一將門,勢力龐大,皇后太子妃皆是袁氏女。袁家的小子,做駙馬都綽綽有餘,怎麼就不能做沈祐的女婿了?”

“到時候,適齡的袁家兒郎,任沈祐挑就是了。”

這話也有道理。

袁林思忖片刻,低聲道:“孩子們還小,此事暫且不急,過幾年再說。我先向沈祐示好,慢慢走動起來。等日後熟稔了,再提親事,順理成章水到渠成。”

袁江捋一捋鬍鬚,點了點頭。

……

三日後,太子殿下啓程離開邊軍,回了京城。

孟將軍袁江沈祐等人,一路送出了三十里地。太子殿下從馬車上下來,對衆武將笑道:“送了這麼遠,不必再送了。都回去吧!”

衆武將一一上前,和太子殿下道別。

輪到沈祐的時候,沈祐照例話語簡潔,拱手道:“太子殿下一路平安,多珍重。”

朱昀很熟悉沈祐的性情脾氣,不以爲意,笑着應道:“沈將軍日後也多珍重。孤在京城遙望,只盼沈將軍成爲大齊不世出的名將,國之棟樑。”

這一番話語,足以令所有武將熱血沸騰。換了別人,早就拍着胸膛大表忠心了。

沈祐還是平日那副沉默少言的模樣,再次拱手:“末將定不負殿下厚望。”

總之,就別指望沈祐如何慷慨激昂了。

朱昀又是一笑,目光落在沈祐身側的沈嘉身上。

沈嘉如今也是正三品的將軍,在邊軍裡足以排得上名號。朱昀目光一掃,沈嘉立刻上前,大聲說道:“末將祝殿下一路順風。殿下對末將的眷顧愛護,末將永遠銘記於心。末將願爲大齊邊關安寧付出一切,爲皇上爲太子殿下效死。”

這通馬屁,拍得震天響。和沈祐形成了強烈的對比和反差啊!

朱昀目中滿是笑意,點點頭:“你一片赤膽忠心,孤都知道了。”

沈祐忍不住瞥沈嘉一眼。

真沒看出來,沈嘉還這般會奉承拍馬。

沈嘉趁着太子殿下和別的武將說話,衝沈祐擠眉弄眼。

我這麼大拍太子殿下馬屁,還不是爲了你。誰讓你是個悶葫蘆,我這個做兄長的,可不得頂上麼?

沈祐微微抽了抽嘴角,乾脆利落地移開目光。

……

太子殿下此次來邊軍封賞,前後加起來不足一個月。邊軍大營熱鬧了一陣子,很快恢復如常。

傷勢未愈的繼續養傷,士兵們照例日常操練,孟將軍忙着安頓傷兵和陣亡將士的撫卹事宜。步兵大營那邊動靜,沈祐沒去探聽,他的全部心思,都放在了騎兵兵陣的操練上。

這一場大戰,邊軍大勝,且斬了韃子首領特力必格。不過,關外還有柔然等其餘遊牧大族。或許過個三年五載還有大戰。

而且,這一次大戰,騎兵營的士兵也暴露出了騎射猶不足的毛病。和自出生就在馬背上騎**湛的韃子一比,確實差了一籌。

這也是沒辦法的事,只能繼續操練。

個人勇武不及韃子,就得另出奇招。

沈祐便在兵陣上下功夫,以嚴格的軍紀爲先,訓練騎兵結成整齊的軍陣衝鋒,將騎兵營裡的士兵們細化,除了每人必備的弓箭之外,有長槍兵刀兵等等。

沈祐還寫了一份奏摺送去朝廷,想在騎兵營裡再設一支重騎兵。所謂重騎兵,是挑選最悍勇的騎兵,全身穿着盔甲,戰馬也要披甲。

如果說騎兵是邊軍精銳,那麼重騎兵就是精銳中的精銳。養一個重騎兵的錢糧,足夠養五個普通騎兵,五十個普通步兵。

大齊休養生息數年,國庫漸漸充盈,也有了富餘。每年多撥百萬兩軍餉出來,能練出一支兩千左右的重騎兵。

這一忙起來,沈祐很快就將太子殿下拋到了腦後。

一轉眼,就到了年末。軍營裡有慣例,有七日長假。被操練得筋疲力盡的軍漢們,穿着新發的棉衣,懷中揣着厚實的軍餉,一窩蜂地涌進邊城。

沈祐和沈嘉方鵬結伴,一同回了將軍坊,和妻兒相聚。

按着往年的慣例,新年元日這一天,沈祐在家中設宴,宴請將軍坊裡的所有人。這一大宴過後,衆人就各自回家窩着,不必再出來走動了。

誰也沒料到,今年的沈家酒宴,竟有一行主動登門的“貴客”。

“什麼?袁林那小子真的來了?”

沈祐還沒出聲,沈嘉已經脫口而出。

方鵬也擰了眉頭,低聲說道:“袁家人平日和我們騎兵營不對付,暗地裡使絆子,見了面彼此爭鋒,從來沒什麼好臉。今天怎麼主動來了?”

用死對頭來形容,有些過了。不過,這些年,袁家和沈祐一行人彼此不對付,是衆所周知的事。

第262章 喜事第525章 遠行(三)第217章 挑唆第401章 禮單第63章 大比(一)第494章 震驚第317章 探望第309章 相聚(二)第542章 秘密第328章 收尾第174章 重逢(一)第618章 番外之定親第616章 番外之竹馬(一)第78章 做主(一)第551章 歸來(一)第96章 效忠第310章 相聚(三)第418章 玩玩第106章 威逼(三)第579章 番外之建功(三)第451章 慘烈第562章 兄弟第33章 憤怒(一)第417章 洗三(二)第252章 相會第355章 天倫(一)第275章 差事第373章 扶棺第382章 噩耗(一)第36章 餘波(二)第379章 苦戰(一)第66章 皇子第441章 病重第158章 離京第293章 受傷(一)第154章 金蟬第309章 相聚(二)第565章 後事第521章 真相(一)第98章 餘波第414章 生子(一)第169章 驚濤第41章 祖孫(一)第546章 喪信(一)第212章 消息第37章 春心第175章 重逢(二)第3章 交鋒第235章 迎親第319章 酒後第69章 高下第180章 慪氣(三)第550章 五年(三)第439章 喜事(二)第575章 番外之靜好(一)第193章 潛入第237章 新婦第416章 洗三(一)第402章 母女第143章 病危第165章 遇襲(一)第158章 離京第500章 居心(一)第569章 番外之死路(三)第497章 苦熬第551章 歸來(一)第535章 正事(二)第334章 嚴懲第627章 番外之姻緣(五)第249章 功成第523章 遠行(一)第100章 暖宅(一)第61章 二夢(二)第312章 登門(一)第581章 番外之敲打(一)第426章 愧疚第622章 番外之袁月(二)第148章 酒宴(一)第13章 舊案(二)第254章 “歸京”第445章 歷練第410章 臨盆(二)第281章 風波(一)第298章 好戲(二)第62章 彆扭第114章 解決第531章 安頓(二)第318章 厭棄第118章 仗勢(二)第502章 面聖第487章 酒醉第49章 夫妻第401章 禮單第396章 夫妻第509章 離去(一)第524章 遠行(二)第375章 作亂(二)第134章 賬本第262章 喜事第591章 番外之示好(一)
第262章 喜事第525章 遠行(三)第217章 挑唆第401章 禮單第63章 大比(一)第494章 震驚第317章 探望第309章 相聚(二)第542章 秘密第328章 收尾第174章 重逢(一)第618章 番外之定親第616章 番外之竹馬(一)第78章 做主(一)第551章 歸來(一)第96章 效忠第310章 相聚(三)第418章 玩玩第106章 威逼(三)第579章 番外之建功(三)第451章 慘烈第562章 兄弟第33章 憤怒(一)第417章 洗三(二)第252章 相會第355章 天倫(一)第275章 差事第373章 扶棺第382章 噩耗(一)第36章 餘波(二)第379章 苦戰(一)第66章 皇子第441章 病重第158章 離京第293章 受傷(一)第154章 金蟬第309章 相聚(二)第565章 後事第521章 真相(一)第98章 餘波第414章 生子(一)第169章 驚濤第41章 祖孫(一)第546章 喪信(一)第212章 消息第37章 春心第175章 重逢(二)第3章 交鋒第235章 迎親第319章 酒後第69章 高下第180章 慪氣(三)第550章 五年(三)第439章 喜事(二)第575章 番外之靜好(一)第193章 潛入第237章 新婦第416章 洗三(一)第402章 母女第143章 病危第165章 遇襲(一)第158章 離京第500章 居心(一)第569章 番外之死路(三)第497章 苦熬第551章 歸來(一)第535章 正事(二)第334章 嚴懲第627章 番外之姻緣(五)第249章 功成第523章 遠行(一)第100章 暖宅(一)第61章 二夢(二)第312章 登門(一)第581章 番外之敲打(一)第426章 愧疚第622章 番外之袁月(二)第148章 酒宴(一)第13章 舊案(二)第254章 “歸京”第445章 歷練第410章 臨盆(二)第281章 風波(一)第298章 好戲(二)第62章 彆扭第114章 解決第531章 安頓(二)第318章 厭棄第118章 仗勢(二)第502章 面聖第487章 酒醉第49章 夫妻第401章 禮單第396章 夫妻第509章 離去(一)第524章 遠行(二)第375章 作亂(二)第134章 賬本第262章 喜事第591章 番外之示好(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