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0章 五年(三)

馮少君懸着的一顆心,悄然落了回去。

沈祐一走兩個月,一直杳無音信。這也怪不得沈祐。出關打仗,行蹤不定,要傳家書難之又難。

她面上若無其事,實則心裡時常牽掛。現在終於有了確切的消息,也能鬆口氣了。

馮少君將信反覆看了幾遍,確定只有最後一句,稍稍透露出了相思之意,不由得抿脣一笑。

反正,沈祐的性情脾氣就是這樣了。絕不可能在信中寫什麼甜言蜜語。便是見了面,也最多是將她摟得緊些。

這一夜,馮少君睡得格外安心踏實。

隔日,馮少君見了許氏,笑着說道:“外祖母,沈祐打了勝仗,就快回來了。”

許氏忙雙手合十:“謝天謝地,感謝菩薩,總算是平安回來了。”

這是嫁給武將必須要承受的。每一次領兵出征,都意味着長久的離別和日日的憂心牽掛。直至平安歸來,才能長舒一口氣。

沈旭兩眼閃閃發亮:“娘,爹真的快回來了嗎?”

馮少君嫣然一笑:“是啊,爹很快就回來了。”

沈好也是一臉激動歡喜:“太好了,我好想爹。”

沈祐在外是冷麪將軍,性情冷肅,不苟言笑。麾下將士人人敬畏。一回到家中,對着一雙兒女,立刻就化身爲慈父。

所以,沈旭沈好兄妹兩個,格外喜歡沈祐。

馮少君平日笑意盈盈,從來不繃着臉也不發脾氣。可不知爲何,兄妹兩個都怕她。

……

有許氏在,馮少君毫無後顧之憂,安頓好一雙孩子後,乘馬車出了門。

吉祥也在馬車上,低聲問道:“夫人,今日我還是去茶鋪裡待着嗎?”

馮少君嗯了一聲,利索地拿出易容藥物,爲彼此易容後,再換上對方的衣裙。吉祥頂着她的臉去茶樓,她悄悄去私宅裡。

密探人數衆多,每日傳來的消息也不少。馮少君進了私宅後,將這兩日間的消息一一看過,逐條下令,或是將要緊的消息再傳去京城。

忙完這些後,馮少君又去看孩童們讀書習武。

五年前買下的少年男女們,已經紛紛被派到各處去當差。每年都有新人進來,現在在眼前的,約有三十餘個。

除了這裡,馮少君還有兩處私宅。每一處私宅裡都容納了差不多數量的孩童。其中,還有一些是沈祐從關外帶回的孤童。他們本就是韃子部落的孤童,調教訓練過後,暗中送出關外,比起漢人臉孔來,顯然更易潛入各韃子部落。

忙完正事,已經小半日過去了。

回去的馬車上,馮少君再和吉祥換回原來的模樣身份。

這一切做來十分熟練,速度極快。一切如常,是再平常不過的一天。直至傍晚,一匹快馬的馬蹄聲,踏破了沈宅的安寧。

“夫人,這是宮中送來的急信。”赤霄匆忙來稟報。

宮中?

馮少君眉頭動了一動,伸手接了信,沒急着拆開,張口吩咐道:“將送信之人帶來。”

片刻後,送信的人跪在馮少君面前。

馮少君目光一掠,認出了這張臉孔。當年她在京城當差,麾下數百密探。這也是其中之一。

不過,她認得來人,來人卻不知眼前這位美麗柔婉的將軍夫人是當年風光赫赫的馮公公。

“這是誰的信?”馮少君直截了當地問道。

送信之人低聲答道:“啓稟夫人,這是楊公公親筆寫的信,令小的送到邊城來。還說一定要送到夫人手中。”

這幾年裡,馮少君和楊公公一直有書信來往。大概維持着兩個月一封。上一封信是在一個多月前。

馮少君心裡驟然涌起不妙的預感,張口吩咐道:“你先退下安置休息。”

待傳信之人退下,馮少君拆了信。一看之下,心裡咯噔一沉。

在她百般地叮囑提醒下,楊公公每隔一段時間,就暗中請太醫診一回脈。之前有些無傷大雅的小毛病,發現得早,治療得及時。楊公公安然熬過了前世的死劫。

一個多月前,楊公公忽然頭痛欲裂。

慶安帝也被驚住了,立刻令太醫爲楊公公看診。經過幾位太醫診斷,楊公公腦中生了異物。一開始是頭痛,很快就會意識模糊,神智昏迷。

還能活多久,誰也不清楚。

對慶安帝來說,楊公公是最忠心的奴才,也是相伴了幾十年的家人。楊公公患了這等不治之症,慶安帝心中悲痛難當。

楊公公自然不能再當差了,天子恩准他在宮中養病。並囑咐太醫,每日爲楊公公施針止痛。

做內侍做到這份上,楊公公也算是頭一份了。

馮少君手中這封信,是楊公公親手寫的,字跡遠不如往日工整。

“……我自幼淨身入宮,家人長什麼樣子,早就忘光了。這些年,我只收過你這一個義子。”

“三兒,義父快不行了。唯一可惜的,是不能在死前見你一面。”

馮少君鼻間滿是酸澀,眼眶發熱,攥着信的右手不停顫抖。

……

一個時辰後,馮少君出現在許氏面前。

馮少君眼睛通紅,顯然剛哭過一場。許氏一驚:“少君,出什麼事了?是不是沈祐……”

“他沒事。”馮少君聲音晦澀:“是義父病重,快不行了。”

許氏聽後,心中一陣惻然:“楊公公對你恩重如山。現在他身患重病性命垂危,還惦記着你。可惜離得這麼遠,你不能送他最後一程。”

馮少君眼睛一紅,低聲又堅定地說道:“不,我要趕回京城,見義父最後一面。”

許氏沒有反對,只低聲嘆道:“一來一回,奔波辛苦不說。楊公公在宮裡養病,你還能再進宮不成?”

馮少君點點頭:“當日我離宮的時候,將腰牌交了回去。後來,義父又悄悄將那個腰牌帶進了私宅裡。我回去之後,以馮三兒的身份進宮便可。”

“一雙孩子,就都託付給外祖母了。”

馮少君外柔內剛,極有主見。決定了的事,就一定要去做。

許氏嘆了一聲:“有我在,你不必擔心家裡。只管去吧!”

第598章 番外之歸京(四)第263章 新婦第231章 悶棍(一)第166章 遇襲(二)第85章 新宅第180章 慪氣(三)第522章 真相(二)第320章 回宮第305章 父子第21章 紅妝(二)第329章 事發(一)第512章 離去(四)第518章 了結第251章 身退(二)第101章 暖宅(二)第525章 遠行(三)第615章 番外之太孫(五)第309章 相聚(二)第85章 新宅第272章 回門第44章 投誠(一)第125章 熱血第260章 來信第29章 鬧劇(一)第398章 統領(一)第357章 算計(一)第36章 餘波(二)第315章 意外第445章 歷練第100章 暖宅(一)第315章 意外第198章 重逢(一)第538章 怒火第605章 番外之進宮(二)第56章 兄弟第54章 母子(一)第179章 慪氣(二)第539章 升職第293章 受傷(一)第125章 熱血第232章 悶棍(二)第54章 母子(一)第538章 怒火第54章 母子(一)第97章 後宮第424章 舊事第48章 燕王(二)第244章 立儲(三)第12章 舊案(一)第630章 番外之親事(二)第256章 登門第496章 傳信(二)第205章 驚馬(一)第58章 心儀(二)第121章 酒宴(一)第394章 殉葬(一)第352章 兄弟(一)第281章 風波(一)第136章 鐵證第265章 三日第194章 小喜第281章 風波(一)第7章 演技第154章 金蟬第375章 作亂(二)第576章 番外之靜好(二)第503章 霹靂(一)第342章 改變第263章 新婦第232章 悶棍(二)第262章 喜事第111章 撐腰(一)第222章 口角第384章 後續(一)第445章 歷練第140章 紛亂第426章 愧疚第305章 父子第62章 彆扭第103章 做媒第54章 母子(一)第215章 及笄(二)第546章 喪信(一)第145章 震怒第213章 佈局第220章 兄弟(二)第62章 彆扭第400章 姐妹第134章 賬本第567章 番外之死路(一)第158章 離京第155章 重逢(一)第441章 病重第232章 悶棍(二)第9章 親人(二)第628章 番外之姻緣(六)第190章 歸京第321章 收網第247章 冊封第221章 靠近
第598章 番外之歸京(四)第263章 新婦第231章 悶棍(一)第166章 遇襲(二)第85章 新宅第180章 慪氣(三)第522章 真相(二)第320章 回宮第305章 父子第21章 紅妝(二)第329章 事發(一)第512章 離去(四)第518章 了結第251章 身退(二)第101章 暖宅(二)第525章 遠行(三)第615章 番外之太孫(五)第309章 相聚(二)第85章 新宅第272章 回門第44章 投誠(一)第125章 熱血第260章 來信第29章 鬧劇(一)第398章 統領(一)第357章 算計(一)第36章 餘波(二)第315章 意外第445章 歷練第100章 暖宅(一)第315章 意外第198章 重逢(一)第538章 怒火第605章 番外之進宮(二)第56章 兄弟第54章 母子(一)第179章 慪氣(二)第539章 升職第293章 受傷(一)第125章 熱血第232章 悶棍(二)第54章 母子(一)第538章 怒火第54章 母子(一)第97章 後宮第424章 舊事第48章 燕王(二)第244章 立儲(三)第12章 舊案(一)第630章 番外之親事(二)第256章 登門第496章 傳信(二)第205章 驚馬(一)第58章 心儀(二)第121章 酒宴(一)第394章 殉葬(一)第352章 兄弟(一)第281章 風波(一)第136章 鐵證第265章 三日第194章 小喜第281章 風波(一)第7章 演技第154章 金蟬第375章 作亂(二)第576章 番外之靜好(二)第503章 霹靂(一)第342章 改變第263章 新婦第232章 悶棍(二)第262章 喜事第111章 撐腰(一)第222章 口角第384章 後續(一)第445章 歷練第140章 紛亂第426章 愧疚第305章 父子第62章 彆扭第103章 做媒第54章 母子(一)第215章 及笄(二)第546章 喪信(一)第145章 震怒第213章 佈局第220章 兄弟(二)第62章 彆扭第400章 姐妹第134章 賬本第567章 番外之死路(一)第158章 離京第155章 重逢(一)第441章 病重第232章 悶棍(二)第9章 親人(二)第628章 番外之姻緣(六)第190章 歸京第321章 收網第247章 冊封第221章 靠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