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兵至福州

景炎三年(1278)春,帝昰在廣州灣的碙洲病死,年僅11歲。端宗死後,羣龍無首,眼看小朝廷就要分崩離析,陸秀夫慷慨激昂,振作士氣:“諸君爲何散去?度宗一子還在,他怎麼辦呢?古人有靠一城一旅復興的,何況如今還有十幾萬將士,只要老天不絕趙氏,難道不能靠此再造一個國家麼?”衆臣便又擁立年方7歲的趙昺爲帝,適有黃龍現海中,因改元祥興,升碙州爲翔龍縣。楊太妃仍同聽政。適都統凌震與轉運判官王道夫,復取廣州,張世傑遂擇得廣州外海的厓山,以爲天險可恃,奉主移駐,遣士卒入山伐木,築行宮軍屋千餘間,造舟楫,制器械,忙碌了好幾月,即就厓山瘞葬帝昰,號爲端宗,進陸秀夫爲左丞相。詔加天祥少保銜,封信國公,張世傑爲越國公。

元主忽必烈命張弘範爲都元帥,李恆爲副,再下閩、粵,一面促阿里海涯,速平湖、廣。南下元軍也分兵兩路,李恆率步騎由江南西路出梅嶺直趨粵省,張弘範由海道進兵,襲擊漳、潮、惠三州,開始征剿殘宋行朝。

杭州元軍也集結完畢,兩浙大都督范文虎稱病不出,留下心腹軍隊五萬人守衛兩浙,其餘十五萬新附軍盡由蒙古悍將索多之子百家奴率領,另有探馬赤軍一萬人,蒙古鐵騎三千人,號稱百萬,由閩北入境,過福州,氣勢洶洶向泉州而來。江南西路元軍爲策應攻打泉州,也派出兵馬向邵武進擊,牽制光復軍張天河部。呂師夔所部五萬漢軍從廣南東路入境,下龍巖,由南向北夾擊泉州。

滄海橫流,方顯英雄本色。究竟是塵世路上樹欲靜,還是古今愁內風不止。一輪腥風血雨又籠罩了江南大地,狼煙遍地,試看華夏大地竟是誰人天下。

“將軍一路鞍馬勞頓,大軍遠道而來,乃我福州百姓之幸。福建宣慰使王積翁率福州官員迎候大駕,請將軍入城歇息。”福州宣慰使王積翁早早地在城門口處迎住了百家奴的大軍。

“恩”百家奴連馬都沒下,鼻子裡哼了一聲,帶馬向城內走去。

百家奴的親衛士兵擎刀於臂,刀尖向上,在斜陽中閃出凜凜陰寒。旗定,角止,士兵與戰馬肅立不動,剎那間如雕塑一般,彷彿連呼吸也已經終止。精銳!王積翁暗自讚了一聲。畢竟帶過幾年兵,見得世面多,憑風貌就能分出隊伍好壞。

此時,一個蒙古百夫長桀驁地望向前來迎接的人羣,冷森森的目光剛好與王積翁的目光相對。呃!王積翁後退幾步,心頭無端升起一片涼意。對手目光居然象刀一樣,直刺入他的心裡。

福州城已經三百餘年沒經歷過戰火。景炎元年十一月,蒙古人大舉南下。宋福建招撫使王積翁棄南劍,走福安,遣人納款。等蒙古軍到了城下,王積翁爲內應,與知府王剛中同時投降。將這所大城作爲了晉身的資本。

未經歷過大規模劫掠,加上重要的地理位置,使這福州比起其他大宋城市來,顯得繁華了許多。鉅富商賈們的庭院,都沿着主街建造,整齊地排着。濃濃的綠意在庭院中透出來,映得街道一片清涼。

沿街兩側,密密麻麻站滿了本城的新附軍。在他們身後,各家各戶擺起了香案,有人代表家主跪在香案後,將點燃的檀香高高舉過頭頂。這是黎民對保護他們安寧者的最高禮。王積翁在幾天前就給城中士紳下了令,讓他們每家必須出人來接迎。否則,以通敵罪論處。

粉飾出來的太平,讓正在街道上行進元軍統帥百家奴嘴角微微露出了一絲滿意的笑容。

雖然在城門處受到了冷落,王積翁依然興高采烈地從人羣前走過,邊走,邊高興地向身邊的百家奴介紹,“將軍大人請看,闔城百姓聽說您前來討伐許白毛,都趕來迎接您了,下官勸都勸不回去!”

嗯,百家奴高興地點頭,馬鞭衝着人羣指指點點。剛纔他從官街上走過,路兩邊也是這個景象。只要有店鋪,大門肯定是敞開着,店鋪的主人和夥計跪在路邊,擺着香案,繚繞着已經燻黑了的順民證明。

“看來王大人很會治理百姓啊。”兩浙新附軍上萬戶範成彪笑着說道。

“那是,那是,咱王大人畢竟治理此地多年,對此地風土,人情,無一不知,無一不曉。”王積翁帳下的幕僚連忙答道。

在城正中心,是福州大都督府。當年宋主在這裡即位,改大都督府爲垂拱殿,便廳爲延和殿。宋主入海後,王積翁的宣慰使府就佔據了這裡。殿前寬闊的青磚廣場周圍,擠滿了圍觀的百姓。都是王積翁命令屬下強行驅趕來向元軍表示歡迎,展示福州對元庭忠心的。

“看,來了!來了!”有人小聲說道。細細密密的馬蹄聲從大街上傳來,街角處,閃出幾匹健馬,大元的旗號刺痛大夥的眼睛。

“跪下,跪下,點香,點香。”有新附軍在人羣中喊道。人們被推搡着,無奈地跪到地上,將點燃的香火舉過頭頂,伏俯不動。

“請”王積翁跳下馬,做了個恭請的手勢。士兵們自有專人安排,他今天要盡地主之誼,在延和殿中款待南征元軍的高級將領。

夜幕降臨了,延和殿內酒席正酣,吵吵嚷嚷地聲音傳出老遠。

“呵――啊,我趕着勒勒車走過莽原,看到一朵花在風中綻放,那溪水旁的青石板上,硃紅的果實散發着清香。妹妹你不能去貪嘴去吃啊,否則你進不得我的氈帳…。”漠北草原上代代相傳的蒙古長調響起在大殿裡,顯得那樣不倫不類。

“長生天保佑蒙古人,將太陽照得見的地方,全變成牧場。”一個醉得搖搖晃晃的蒙古千戶高叫着,用手中的酒杯和夥伴們碰了碰,將裡面的酒一飲而盡。

“長生天保佑蒙古人。”王積翁和手下官員滿臉都是諂媚的笑容,在一旁言不由衷的捧場。

百家奴一直在冷眼觀看着,酒喝得很少,馬上便要與殺父仇人許漢青在泉州戰鬥了,我一定要砍下他的人頭,掛在高杆上示衆,告慰父親的在天之靈。今天便讓這幫兔崽子再縱情地喝一次吧!

“王大人,明日大軍便要向泉州進發,福安、福州、興化是大軍的補給線,你可要守衛好福州啊!”百家奴放下酒杯,費了半天勁才勉強擠出一絲笑容衝着王積翁說道。

“將軍大人請放心,王某定竭心用力,保障福州的安全。”王積翁對着百家奴比哭還難看的笑臉,骨頭都好象輕了二兩,連忙答道:“只是城中兵微將寡,能不能………”

“可以,我抽出一千探馬赤軍,五千新附軍幫你守城。”百家奴一揮手,打斷了王積翁吞吞吐吐的話。

“那就好,那就好。王某定不負將軍所令,福州絕不會有失。”王積翁聽得有軍隊駐守,精神一振,眼前危機糊弄過去,仕途又將是一條平安大道。有了探馬赤軍前來協助守衛福州,王積翁的膽氣跟着壯了幾分。要是光復軍來攻打福州,憑他手下那萬把名新附軍,福州早不知失守多少回了,這下可再不用提心吊膽了。

“福州在王大人治理下,可是繁榮得很哪!”範成彪不陰不陽地在旁插話道:“要是大軍的補給不夠的話,還望王大人資助一些啊!”

“沒問題,王某定竭盡所能,替大軍籌措給養。”王積翁對元軍的一貫作法早已有所準備,馬上笑容滿面地答應道。

“那就有勞王大人了,待大軍剿滅許漢青,攻下泉州,本帥定向朝廷上奏,表彰王大人。”百家奴微笑着說道。

“多謝將軍大人,不,多謝都元帥大人。”王積翁忙不迭地答應道。“許白毛流賊草寇,定不能當我大軍雷霆一擊,都元帥此去定能攻下泉州,斬獲許白毛。王某在此敬都元帥大人一杯,敬大人旗開得勝,馬到成功。”

…………

第49章 血戰第24章 反圍攻(二)第2章 籌劃第33章 停戰和談(三)第52章 走馬觀花第18章 心結第35章 釣魚?第36章 霸權主義第16章 智取泉州(一)第7章 泉州城下(四)第32章 停戰和談(二)第36章 上鉤第8章 兩手抓,兩手硬第48章 大轉折第6章 泉州城下(三)第43章 夜襲第29章 敗而不覺第31章 紅豆無言第28章 敵後戰場第18章 “威鎮海門”第19章 奇遇(上)第29章 宋朝的諾貝爾?第20章 窮途末路第27章 重心轉移第40章 海上決戰(二)第10章 無奈的選擇第39章 海上決戰(一)第17章 確定人選第29章 夫人來信第20章 《賞罰令》第23章 兵至福州第27章 攻城(二)對不起道個歉馬上改正第6章 “新四軍”第37章 連環誘殺第16章 智取泉州(一)第21章 潮州合兵第33章 停戰和談(三)第20章 吹毛求疵第29章 敗而不覺第52章 走馬觀花第25章 堡壘絞肉機第46章 一切順利第10章 憧憬第40章 海上決戰(二)第22章 如畫江山第21章 新思路第24章 反圍攻(二)第18章 “威鎮海門”第2章 籌劃第4章 泉州城下(一)第41章 軟玉溫香第38章 不戰而勝的突破口第10章 憧憬第34章 作戰計劃“崖山落日”第29章 敵後戰場(二)第44章 海上決戰(六)第39章 計劃與變化第42章 海上決戰(四)第46章 一切順利第1章 強化訓練第11章 火槍第13章 鹽販子黃華第43章 海上決戰(五)第31章 紅豆無言第30章 忽力格的慘敗第9章 敲詐第51章 黑虎掏心(五)第2章 歡慶(下)第3章 忽必烈之死(一)第50章 黑虎掏心(四)第8章 兩手抓,兩手硬第十六章第40章 爭輝?第30章 免費的禮物第24章 反圍攻(二)第11章 火槍第36章 上鉤第38章 不戰而勝的突破口第13章 鹽販子黃華第16章 行朝舉動第28章 攻城(三)第24章 邵武風雲(上)第1章 興化遇故人(上)第46章 破敵第25章 反圍攻(25)第9章 功虧一簣第24章 故人重逢第45章 海上決戰(七)第19章 說教第22章 如畫江山第29章 攻城(四)第11章 火槍第11章 戰前安排第3章 應對之策第17章 確定人選第29章 夫人來信第3章 建設福建第4章 邵武戰役(三)第九章
第49章 血戰第24章 反圍攻(二)第2章 籌劃第33章 停戰和談(三)第52章 走馬觀花第18章 心結第35章 釣魚?第36章 霸權主義第16章 智取泉州(一)第7章 泉州城下(四)第32章 停戰和談(二)第36章 上鉤第8章 兩手抓,兩手硬第48章 大轉折第6章 泉州城下(三)第43章 夜襲第29章 敗而不覺第31章 紅豆無言第28章 敵後戰場第18章 “威鎮海門”第19章 奇遇(上)第29章 宋朝的諾貝爾?第20章 窮途末路第27章 重心轉移第40章 海上決戰(二)第10章 無奈的選擇第39章 海上決戰(一)第17章 確定人選第29章 夫人來信第20章 《賞罰令》第23章 兵至福州第27章 攻城(二)對不起道個歉馬上改正第6章 “新四軍”第37章 連環誘殺第16章 智取泉州(一)第21章 潮州合兵第33章 停戰和談(三)第20章 吹毛求疵第29章 敗而不覺第52章 走馬觀花第25章 堡壘絞肉機第46章 一切順利第10章 憧憬第40章 海上決戰(二)第22章 如畫江山第21章 新思路第24章 反圍攻(二)第18章 “威鎮海門”第2章 籌劃第4章 泉州城下(一)第41章 軟玉溫香第38章 不戰而勝的突破口第10章 憧憬第34章 作戰計劃“崖山落日”第29章 敵後戰場(二)第44章 海上決戰(六)第39章 計劃與變化第42章 海上決戰(四)第46章 一切順利第1章 強化訓練第11章 火槍第13章 鹽販子黃華第43章 海上決戰(五)第31章 紅豆無言第30章 忽力格的慘敗第9章 敲詐第51章 黑虎掏心(五)第2章 歡慶(下)第3章 忽必烈之死(一)第50章 黑虎掏心(四)第8章 兩手抓,兩手硬第十六章第40章 爭輝?第30章 免費的禮物第24章 反圍攻(二)第11章 火槍第36章 上鉤第38章 不戰而勝的突破口第13章 鹽販子黃華第16章 行朝舉動第28章 攻城(三)第24章 邵武風雲(上)第1章 興化遇故人(上)第46章 破敵第25章 反圍攻(25)第9章 功虧一簣第24章 故人重逢第45章 海上決戰(七)第19章 說教第22章 如畫江山第29章 攻城(四)第11章 火槍第11章 戰前安排第3章 應對之策第17章 確定人選第29章 夫人來信第3章 建設福建第4章 邵武戰役(三)第九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