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敗而不覺

“開炮,開炮。”江面上硝煙瀰漫,炮聲隆隆。

光復軍的戰艦停靠在稍寬的水面上,噴吐出一團團火焰,將一顆顆炮彈砸向岸上的元軍,小型戰船和車船則在水道狹窄處來回穿梭,冒着元軍射來的弩箭,用弩炮和大銃拼命射擊。

江北的各處據點也在同時遭到了元軍的進攻,這是蒙古軍南下以來進行的規模最大的攻勢,各處都在戰鬥,都在拼殺,都在流血。

“馬上把陸軍的火炮調上來,在幾處水面狹窄的地方設立陣地,轟擊元軍。”許漢青放下手中的望遠鏡,對着代理參謀長下達着命令。

“火炮調上來後,命令大中型戰艦分頭去支援各個江北的據點,只留小型艦隻來往巡視壓制就夠了。”許漢青繼續交待道。

長江浩浩蕩蕩,乃是中國的第一大江,自西向東橫貫大陸中部,歷來被兵家視爲天塹。但江面在過了建康後,卻驟然變窄,雖然水流湍急,但有的江面寬度只有裡許,在如此狹窄的江面上,陸戰炮完全可以打過去,壓制對岸的元軍,而且這幾處適於渡江的地段,許漢青也是重兵把守,不敢鬆懈。

“蒙古軍這些日子還是想了些應對的辦法的。”張世傑在旁說道,“戰馬易在炮火中受驚,這次多數士兵都棄馬而戰,而且排的隊形也比較疏散。只是他們蒐集的船隻太少了,無法纏住水師,形成數量上的優勢。”

許漢青贊同地點了點頭,心裡卻想起了解放戰爭時期的渡江戰役,那時候國民黨以70萬兵力組織長江防禦,而且還有幾十艘現代化的軍艦沿江巡弋。而解放軍籌集各型木船9400餘隻,培訓了數千名部隊選調的水手,動員和組織廣大人民羣衆進行支前工作,僅隨軍參戰的船工即達1萬餘名,臨時民工達300萬人。在100餘公里的寬廣正面上,百萬雄師一舉渡江成功,徹底摧毀了國民黨軍的長江防線。

“沒有足夠的船隻,不能在寬廣的戰線上發起進攻,並且形成有效突破,蒙古軍的攻勢雖然猛烈,徒然增加傷亡而已。”許漢青總結道,“按照現在這個打法,即使能形成單點突破,也無法快速投入優勢兵力,不能穩固登陸場,必然會被我軍的後備力量所撲殺於沿岸水網稻田之中。”

“如果讓鎮國公來指揮,該當如何渡江呢?”小皇帝在旁好奇地問道。

“呵呵,既然陛下動問,臣便將參謀部推演說給陛下聽聽。”許漢青笑了起來,對小皇帝的發問感到非常有趣,“伯顏大軍雖然來勢洶洶,但我軍已經先於其抵達長江,所以他的選擇並不多,一是直接由長江中下游突破我軍的防線,再下江南;二是置我軍於長江南岸於不顧,由上游元朝控制區過江,在江南與我軍決戰;三便是先與我軍在長江兩岸對峙,渡江南下慢慢圖之,或者再派偏師從上游渡江,配合其渡江。”

光復軍岸上部隊的炮兵已經開到了岸邊,人推馬拉,佈置陣地,一派繁忙的景象。

“先說說第一條選擇吧!”許漢青將目光移開,嘴角掛着一絲微笑,“這是最直接最快速的方法,就象現在這樣,沒有足夠的船隻,沒有優勢的火力,根本行不通。”

“雖然行不通,可總得試試吧,不碰得頭碰血流,伯顏怎麼知道不行呢?”張世傑在旁調侃地說道。

“沒錯,不試試伯顏是不會甘心的,都說光復軍厲害,這些南下的韃子不親自領教領教,是不會服氣的。”小皇帝笑着說道。

“再說這第二條,臣和參謀部都認爲可能性非常小,因爲此次蒙古軍的統帥是伯顏而不是忽必烈。”許漢青繼續說道。

“這有何不同嗎?”小皇帝好奇地問道。

“陛下,伯顏雖然是丞相,但作戰時卻不能不考慮忽必烈的反應,江南戰局已經糜爛,他再放棄兩淮,任由我軍過江進攻,這個責任他擔不起啊!”張世傑在一旁解釋道,“而要是忽必烈領軍前來,他所做的決定是沒有人反對的,因爲他是皇帝呀!”

“分兵作戰,伯顏又沒有把握既能守住兩淮,不讓我軍過江,又能在江南取勝,如今忽必烈親征乃顏,他又哪有那麼大的膽子放棄兩淮,導致大元時局動盪。”許漢青補充道。

“那他只有選擇第三個方案了。”小皇帝說道。

“不錯,要是臣來指揮,也只能按部就班,一步一步慢慢來。先逐個拔除江北的據點,完全控制江北,再徵集工匠與水手,大批造船,讓軍隊進行適應性訓練,等待時機成熟。或者抽調一部兵力,由上游渡江,遲滯我軍在江南的攻勢。”

“看來忽必烈是高估伯顏與蒙古軍的實力了,對光復軍的戰鬥力、武器裝備的威力,瞭解不夠。”張世傑說道。

“忽必烈何止是低估了光復軍,他還低估了一個民族覺醒時所爆發出來的力量。”許漢青鄭重地說道,“江南百姓已經開始覺醒,開始反抗,這股力量豈是幾十萬大軍便可撲滅的,這個錯誤將讓他付出慘痛的代價。”

“其實從張弘範的水師被殲滅,達春的江南主力被擊破,整個天下的局勢便已經逆轉,北元雖還控制着大片土地,還能動員起上百萬大軍,可是戰爭的主動權已經掌握在咱們手裡,再加上北元並不穩固,東北有乃顏,西北有海都,沿海是咱們的海軍,江南還有越打越強、越打越多的光復軍。忽必烈與北元朝廷卻依然沒有覺察,還沉浸在橫掃天下的美夢之中,敗而不覺。”

“北元不事生產,以搶掠爲生,只知破壞,不會建設,不過是一羣強盜的組合,他們已經搶遍了能搶的地方,現在拿什麼來支撐他們繼續征戰?”許漢青指着南岸的蒙古兵,提高的聲音,“這幫兩條腿的畜生,是爲了搶掠,爲了殺人,爲了發財而來,等到他們知道這一切不過都是做夢,還要搭上自己的性命的時候,他們還會如此悍勇嗎?等到江北的漢家百姓被搶走最後一粒糧食,最後一兩銀子,他們還會逆來順受,坐着等死嗎?”

“當然不會,畜生怕死逃命的時候,比什麼都軟弱。而哪怕是一個懦弱的人,拼命的時候也會迸出出可怕的力量。”小皇帝不由得握緊了拳頭,大聲回答道。

“鎮國公思慮深遠,無畏無懼,張某欽佩萬分。”張世傑由衷地讚歎道,“如此一說,北元敗亡已不遠矣。”

“差不多吧,象北元這樣的政權如果能長久存在,那真是天理難容啊!”許漢青點了點頭,胡兒無百年運,即使沒有我,蒙古人也會被朱元璋這個放牛娃領着一羣農民給趕回漠北,我只不過是將這個歷史提前,使華夏民族少受百年的苦難罷了。

“難怪鎮國公有如此信心,一面堅守長江,一面經略江南,張某原來還納悶鎮國公爲何不盡起光復軍與伯顏決戰呢!”張世傑捋着鬍子說道。

“現在決戰還爲時趁早,等忽必烈與乃顏再打一陣子,伯顏的攻勢軟下來之後,我便要給蒙古人一個驚喜,雖然不能一舉滅其國,也要大大地動搖其統治。”許漢青信心十足地說道。

“哦,原來鎮國公率軍與伯顏隔江對峙是另有深意啊!只是不知這回鎮國公又要使出什麼奇計來。”小皇帝拍手道。

“軍事秘密,等時機成熟,自會告知陛下與越國公的。”

“開炮,開炮。”隨着一聲聲口令,架設好的火炮開始發出隆隆的怒吼,將仇恨的炮彈密集地射向北岸。

第48章 瘋狂第43章 夜襲第25章 邵武風雲(下)第37章 連環誘殺第21章 潮州合兵第12章 “指路人”第28章 大開眼界第13章 回到泉州第十六章第8章 兩手抓,兩手硬第24章 北方異動第29章 攻城(四)第13章 回到泉州第21章 海納百川 有容乃大第18章 智取泉州(三)第23章 吃癟第14章 餞行宴第28章 攻城(三)第41章 抵達基地第13章 鹽販子黃華第29章 宋朝的諾貝爾?第1章 迴歸第27章 深山秘密第40章 爭輝?第10章 應變第24章 北方異動第9章 邵武戰役(八)第47章 黑虎掏心(一)第17章 決戰第8章 傾心第39章 海上決戰(一)第21章 新“三光”政策第14章 智取安溪第4章 忽必烈之死(二)第2章 長談第28章 攻城(三)第25章 專利法第1章 迴歸第51章 黑虎掏心(五)第57章 決戰(上)第32章 停戰和談(二)第42章 不自由,毋寧死對不起道個歉馬上改正第24章 邵武風雲(上)第13章 沒有硝煙的戰線第41章 海上決戰(三)第5章 邵武戰役(四)第28章 送戰友第2章 歡慶(下)第47章 暴怒第45章 關門打狗第46章 破敵第25章 當頭一棒第7章 忽必烈的決定第40章 家和萬事興第15章 凱旋而歸第27章 深山秘密第9章 初戰第38章 要下死手了第25章 當頭一棒第2章 籌劃第8章 圍困潮州第25章 反圍攻(25)第9章 功虧一簣第25章 邵武風雲(下)第15章 臨安入城式第15章 凱旋而歸第7章 泉州城下(四)第25章 邵武風雲(下)第18章 心結第19章 智取泉州(四)第10章 應變第15章 大刀闊斧第44章 海上決戰(六)第7章 泉州城下(四)第34章 作戰計劃“崖山落日”第4章 四步走第27章 重心轉移第21章 新“三光”政策第17章 決戰第2章 籌劃第25章 堡壘絞肉機第3章 兵圍福州第19章 致勝之擊第50章 黑虎掏心(四)第17章 閒談第47章 元軍回師第3章 建設福建第48章 黑虎掏心(二)第23章 兵至福州第26章 不戰而勝的設想第55章 痛心疾首第22章 左右爲難第17章 智取泉州(二)第6章 邵武戰役(五)第9章 邵武戰役(八)第18章 心結第24章 反圍攻(二)第56章 攻取福州(下)第17章 決戰
第48章 瘋狂第43章 夜襲第25章 邵武風雲(下)第37章 連環誘殺第21章 潮州合兵第12章 “指路人”第28章 大開眼界第13章 回到泉州第十六章第8章 兩手抓,兩手硬第24章 北方異動第29章 攻城(四)第13章 回到泉州第21章 海納百川 有容乃大第18章 智取泉州(三)第23章 吃癟第14章 餞行宴第28章 攻城(三)第41章 抵達基地第13章 鹽販子黃華第29章 宋朝的諾貝爾?第1章 迴歸第27章 深山秘密第40章 爭輝?第10章 應變第24章 北方異動第9章 邵武戰役(八)第47章 黑虎掏心(一)第17章 決戰第8章 傾心第39章 海上決戰(一)第21章 新“三光”政策第14章 智取安溪第4章 忽必烈之死(二)第2章 長談第28章 攻城(三)第25章 專利法第1章 迴歸第51章 黑虎掏心(五)第57章 決戰(上)第32章 停戰和談(二)第42章 不自由,毋寧死對不起道個歉馬上改正第24章 邵武風雲(上)第13章 沒有硝煙的戰線第41章 海上決戰(三)第5章 邵武戰役(四)第28章 送戰友第2章 歡慶(下)第47章 暴怒第45章 關門打狗第46章 破敵第25章 當頭一棒第7章 忽必烈的決定第40章 家和萬事興第15章 凱旋而歸第27章 深山秘密第9章 初戰第38章 要下死手了第25章 當頭一棒第2章 籌劃第8章 圍困潮州第25章 反圍攻(25)第9章 功虧一簣第25章 邵武風雲(下)第15章 臨安入城式第15章 凱旋而歸第7章 泉州城下(四)第25章 邵武風雲(下)第18章 心結第19章 智取泉州(四)第10章 應變第15章 大刀闊斧第44章 海上決戰(六)第7章 泉州城下(四)第34章 作戰計劃“崖山落日”第4章 四步走第27章 重心轉移第21章 新“三光”政策第17章 決戰第2章 籌劃第25章 堡壘絞肉機第3章 兵圍福州第19章 致勝之擊第50章 黑虎掏心(四)第17章 閒談第47章 元軍回師第3章 建設福建第48章 黑虎掏心(二)第23章 兵至福州第26章 不戰而勝的設想第55章 痛心疾首第22章 左右爲難第17章 智取泉州(二)第6章 邵武戰役(五)第9章 邵武戰役(八)第18章 心結第24章 反圍攻(二)第56章 攻取福州(下)第17章 決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