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憧憬

“文丞相,我乃蒙古漢軍都元帥張弘範,部下魯莽,多有冒犯,還請丞相務必見諒。”張弘範親自爲文天祥解開綁繩,以禮相待。

“敗軍之將,承受不起如此禮遇。”文天祥並不假以辭色。

“不,相公乃是南朝丞相。賢名聞於海內,自稱敗軍將領等等實在太過謙卑了。”張弘範將文祥向上座讓去。

張弘正以不滿的表情在一旁觀望着。在他的眼中,哥哥的態度簡直到了低聲下氣之地步。對於這個文天祥簡直是太過寬容了,就算是禮遇也無須過分到以賓客之禮奉請至上座呀。

雖然注意到弟弟的表情,但張弘範直接予以漠視。

“文丞相大才,大元陛下是思賢若渴啊•您若有什麼希望的話,請儘量吩咐。”

“但求速死而已。你應該做得到吧!”文天祥故意激怒張弘範道。

“既然他本人提出這個要求,爲何不乾脆殺了他?這個人的部下,每個都態度乾脆地只求一死!”忍無可忍的張弘正終於跳出來大聲說道。

“放肆!禮遇文丞相是皇帝陛下特別吩咐的。你身爲臣下,竟敢違背聖命嗎?”張弘範大聲喝斥道。

被哥哥一喝之下的張弘正,立刻滿臉通紅退到一旁。

“文丞相,舍弟無禮,請別在意。”張弘範對文天祥說道:“我軍就要出發,先委屈丞相在船上暫時跟隨,有何要求,我當盡力滿足。”

此時張弘範的兒子張硅亦在軍營之中,此子聰慧絕頂,深受張弘範喜受。等文天祥被元兵押解出去後,張弘範對兒子說道:“你可仔細地看清楚了,何謂真正的士大夫。氣勢高傲之勝者與搖尾乞憐之敗者,爲父見得多了。然而戰敗之後仍然昂首闊步勇敢向前,氣勢甚至壓倒勝者之人物,爲父也是頭一次得見啊!”

張硅深有同感地點了點頭,“照顧文丞相的事便交給孩兒吧,孩兒只是擔心文丞相自殺。”

張弘範點了點頭,“文天祥是士大夫,而士大夫信奉儒家訓示,傷害身體之事是嚴格被禁止的。因此士大夫從未以刀劍自殺,而是採取服毒、上吊、投水、絕食餓死等等手段。比如陳文龍選擇餓死,李庭芝選擇投水,原因都在於他們不想以武人的身份,而想以士大夫的身份就義。所以說,只要注意這點的話,應該就沒什麼問題了。”

“是,孩兒明白了。”張硅恭敬地答道。

(史載:天祥被縛,與弘範相見,左右叱天祥拜謁,天祥毅然不屈。弘範欲羈縻天祥,親爲解縛,待以客禮。天祥一再請死,弘範不許,令處舟中。凡天祥族屬被俘,概令還伴天祥。天祥早具死念,因尚存一死灰復燃的希望,聊且在舟中寓着,滿腔忠憤,盡付詩歌,後世有文信國公集。)

梅雨季節在持續了一個月後終於結束,李恆見張弘範破了潮州,抓住了文天祥,便引兵退回廣南東路進行休整,陳吊眼率軍駐紮於龍巖、漳州一帶,鎮守閩南。

北元與福建雙方暫時進入了對峙,各自調兵遣將,擴充兵馬,準備進行下一輪的廝殺。

“大哥,這個孫夫勝能行嗎?您爲什麼要派他去行朝呢?”許漢文不解地問道。

“人盡其才,物盡其用。”許漢青望着港口外漸漸遠去的帆影,笑着說道:“泉州現在官員中能實心辦事的人有,但象孫夫勝那樣見人說人話、見鬼嘮鬼磕的老油條卻不多,此次我便是看中了他那油滑的官場經驗,讓他去與行朝那幫形形色色的人去打交道吧!”

“這段時間孫夫勝還算老實,每天過手的銀子雖然多,也沒見他伸手,帳目弄得清清爽爽,要不是我見到他就生厭,也確實該提拔提拔了。”許漢文搖了搖頭說道。

“這種人如果不時常敲打,就要犯毛病,所以不可大用。”許漢青邊說邊轉身向港外走去。

此次許漢青派出一支小型船隊,繞道前往崖山行朝,主要的目的有三個,一是想將跟隨行朝的非戰鬥人員撤出來,接到流求或福建進行安置;二是給行朝送去些軍械物資,包括二十門火炮和百人的炮兵,用以加強行朝的力量,在即將與張弘範的戰鬥中最起碼能支撐得久一些;三則是打探一下行朝的情況,畢竟好久沒與那邊的聯絡官聯繫了,畢竟現在許漢青還需要打着中興大宋的大旗。

思來想去,許漢青纔想到了那個滿臉諂媚的小人孫夫勝,小人也有小人的用法,要是派陳覆文去,三言兩語興許就能和行朝的那些官員吵起來,換了孫夫勝,打罵都能陪着笑臉,再加上精通送禮行賄等手段,應該是比較合適的人選。

潮州之戰過後,許漢青重新振作了起來,全身心地投入到福建的發展壯大上來。一百年太長,只爭朝夕。這便是許漢青提出的口號。泉州軍校的政務班畢業生源源不斷地被分配到福建各地,建村建鎮,開墾土地,接納流民。

而接踵而來的好消息更使得許漢青喜出望外,興化鹽場開始出鹽,戴雲山科技司借鑑許漢青的狙擊步槍,終於研製出了前裝燧發火槍,拉髮式手雷產量開始提高,正在陸續替代部隊中的點火式手雷,火炮的火門也進行了改進,有了一定的防雨功能。從雷州回來的船隊雖然暫時沒有找到黃道婆,但運來了大批棉花,許漢青將棉花都運到了戴雲山,硝化纖維可是最早的無煙火藥,無煙火藥燃燒後沒有殘渣,不發生煙霧或只發生少量煙霧。使用無煙火藥可以增加彈丸的射程,提高彈道平直性和射擊精度。如果再能使其穩定,黑火藥將被取代。

由此,許漢青制定了一個巡視計劃,準備在福建境內走一走,看一看,對於福建正在開展的各項工作有所瞭解,順便進行一下指導和督促。

當然,許漢青的第一站便是戴雲山,做爲一個現代人,他當然知道燧發火槍意味着什麼,如果燧發火槍真能夠達到他心目中的標準,廣泛應用起來必將加速淘汰冷兵器的過程。在他的引導下,火槍的研製直接跳過了明火槍的漫長摸索階段,直接進入了16世紀。舊式的步兵方陣將逐漸讓位給更能有效發揮火力的線式隊形,爲了讓更多的槍在一個正面上開火,整個步兵陣列的縱深被壓縮到了只有幾個人。而且燧發槍兵還可以緊密地排列着,然後在橫向上很長很長地延展開來……冷兵器以來的戰爭樣式將徹底改觀,打敗北元的進程將大大加快。一想到此,許漢青興奮的心情便難以遏制,恨不得插上翅膀飛到戴雲山,親眼看看,親手操作一下火槍。但是許漢青現在是事務纏身,直耽擱了七、八天才得以率領着親衛旅出巡。

厓山。

在張世傑的指揮之下,二千多艘戰船正在崖山停靠,在不甚寬廣的平地上,行宮、官衙及兵舍都已建造完成。不光是士兵,附近之居民也一起從事着這項作業。據《通俗宋元軍談》所述,儘管當時被徵調來從事作業之居民們頗有怨言,不過結果卻是“不忘大宋三百餘年之恩澤,於目下背叛幼主太后而降元者,竟無一人”。呵呵,歷史可信嗎?可信吧?誰也說不清楚。或許是心中對於年幼皇帝的同情與憐憫,超過了對於元軍之恐懼,以及對於宋軍之反感吧。經年漂泊之後,宋軍終於得以在陸地上生活,皇帝與衆人也都非常高興。

“你看,就算離開了籠子它也不會逃走了。”小皇帝興奮地指着籠子裡的小鳥說道。

“這隻小鳥也愛慕着皇上之仁德呢!”祖父俞如珪的眼睛眯了起來。這是個除了可愛的孫子之外一無所有的老人。他原本就是個權勢慾望極其淡薄之人,光是女兒進入皇帝后宮這件事情就令他極爲驚訝,產下皇子之事更是再度震驚,到了孫子即帝位之時他的驚訝已到了極限,因此反而顯得沉着平靜。即使被冠上了“國舅”這般的崇高頭銜,他的舉止行爲仍然和從前沒什麼兩樣,最期待的就是“謁見”自己的孫子,享受一下難得的天倫之樂。

“聽說鎮閩侯又打敗了元軍,連元軍的大元帥叫什麼百家奴的都被打死了。”小皇帝將小鳥放在肩膀上,問道。

“是呀,鎮閩侯已經佔領了大半個福建路,連福州都被攻下了。”祖父俞如珪笑着回答道,希望這個消息能讓孫子更加高興。

“福州啊!那裡的宮殿可比這裡的高大漂亮多了,不知道什麼時候能再回去呢?”小皇帝望着北方,滿懷憧憬地說道。

第20章 奇遇(下)第23章 江防戰略第11章 英雄遲暮第19章 奇遇(上)第九章第36章 上鉤第2章 長談第39章 計劃與變化第18章 心結第20章 震動(上)第18章 智取泉州(三)第42章 海上決戰(四)第6章 向前進,向前進!第九章第55章 痛心疾首第11章 火槍第7章 忽必烈的決定第1章 迴歸第7章 邵武戰役(六)第29章 攻城(四)第26章 攻城(一)第35章 釣魚?第39章 海上決戰(一)第9章 邵武戰役(八)第17章 決戰第13章 鹽販子黃華第1章 與文天祥的衝突第27章 重心轉移第13章 回到泉州第8章 兩手抓,兩手硬第12章 大破索多(一)第52章 黑虎掏心(六)第10章 無奈的選擇第33章 停戰和談(三)第28章 攻城(三)第30章 逼迫第1章 強化訓練第26章 危機與搶劫第33章 試探第2章 “大國風範”第23章 起來 不願做奴隸的人們!第57章 決戰(上)第28章 攻城(三)第2章 籌劃第24章 故人重逢第10章 憧憬第21章 震動(下)第26章 路上見聞第38章 不戰而勝的突破口第25章 反圍攻(25)第47章 暴怒第49章 黑虎掏心(三)第23章 起來 不願做奴隸的人們!第29章 敗而不覺第11章 英雄遲暮第57章 決戰(上)第3章 應對之策第40章 家和萬事興第17章 決戰第38章 無情殺戳第23章 吃癟第13章 進攻兩浙第37章 遼東戰事第41章 海上決戰(三)第8章 傾心第26章 危機與搶劫第12章 說服第36章 上鉤第36章 上鉤第1章 迴歸第28章 攻城(三)對不起道個歉馬上改正第39章 計劃與變化第16章 智取泉州(一)第42章 國家賠償第9章 初戰第14章 智取安溪第1章 歡慶(上)第53章 黑虎掏心(七)第54章 獲勝第53章 黑虎掏心(七)第57章 決戰(上)第13章 沒有硝煙的戰線第2章 邵武戰役(一)第26章 路上見聞第10章 邵武戰役(九)第12章 說服第42章 不自由,毋寧死第26章 攻城(一)第45章 關門打狗第2章 邵武戰役(一)第41章 海上決戰(三)第21章 潮州合兵第29章 攻城(四)第18章 心結第16章 行朝舉動第4章 四步走第10章 應變第26章 不戰而勝的設想第24章 北方異動
第20章 奇遇(下)第23章 江防戰略第11章 英雄遲暮第19章 奇遇(上)第九章第36章 上鉤第2章 長談第39章 計劃與變化第18章 心結第20章 震動(上)第18章 智取泉州(三)第42章 海上決戰(四)第6章 向前進,向前進!第九章第55章 痛心疾首第11章 火槍第7章 忽必烈的決定第1章 迴歸第7章 邵武戰役(六)第29章 攻城(四)第26章 攻城(一)第35章 釣魚?第39章 海上決戰(一)第9章 邵武戰役(八)第17章 決戰第13章 鹽販子黃華第1章 與文天祥的衝突第27章 重心轉移第13章 回到泉州第8章 兩手抓,兩手硬第12章 大破索多(一)第52章 黑虎掏心(六)第10章 無奈的選擇第33章 停戰和談(三)第28章 攻城(三)第30章 逼迫第1章 強化訓練第26章 危機與搶劫第33章 試探第2章 “大國風範”第23章 起來 不願做奴隸的人們!第57章 決戰(上)第28章 攻城(三)第2章 籌劃第24章 故人重逢第10章 憧憬第21章 震動(下)第26章 路上見聞第38章 不戰而勝的突破口第25章 反圍攻(25)第47章 暴怒第49章 黑虎掏心(三)第23章 起來 不願做奴隸的人們!第29章 敗而不覺第11章 英雄遲暮第57章 決戰(上)第3章 應對之策第40章 家和萬事興第17章 決戰第38章 無情殺戳第23章 吃癟第13章 進攻兩浙第37章 遼東戰事第41章 海上決戰(三)第8章 傾心第26章 危機與搶劫第12章 說服第36章 上鉤第36章 上鉤第1章 迴歸第28章 攻城(三)對不起道個歉馬上改正第39章 計劃與變化第16章 智取泉州(一)第42章 國家賠償第9章 初戰第14章 智取安溪第1章 歡慶(上)第53章 黑虎掏心(七)第54章 獲勝第53章 黑虎掏心(七)第57章 決戰(上)第13章 沒有硝煙的戰線第2章 邵武戰役(一)第26章 路上見聞第10章 邵武戰役(九)第12章 說服第42章 不自由,毋寧死第26章 攻城(一)第45章 關門打狗第2章 邵武戰役(一)第41章 海上決戰(三)第21章 潮州合兵第29章 攻城(四)第18章 心結第16章 行朝舉動第4章 四步走第10章 應變第26章 不戰而勝的設想第24章 北方異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