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確定人選

“報告,張統領已經到了。”門外衛士的聲音打斷了許漢青的思考。

“讓他進來吧。”許漢青坐正了身子,在屬下面前還是要有一些威嚴的。

不一會兒,張天河邁步走了進來,端端正正地向許漢青行了一個軍禮,開口說道:“大人,末將奉命來到,請大人訓示。”

“坐吧,不要拘束。”許漢青輕輕擺了擺手,在軍隊中待了那麼長時間,他非常喜歡軍姿端正的形象。

“謝大人。”張天河坐在椅子上,腰板仍挺得直直的。“不知大人喚屬下來有什麼吩咐。”

“恩,是這樣的,光復軍現在雖然有了戴雲山這個根據地,但迴旋餘地實在是不大,輻射範圍太小,這個問題,已經影響了光復軍的發展壯大。所以我準備派你帶一個旅出去,再建立一個根據地,這樣兩個根據地就能互相呼應,牽制元軍的兵力,又能擴大我們的隊伍,你看怎麼樣?”許漢青說完便注意觀察着張天河的反應。

張天河低下頭想了一會兒,說道:“大人所說十分正確,如果我光復軍侷促在戴雲山中,時日一久,光是糧食就難以保證。但不知大人要派屬下去何處再建根據地?軍需又如何解決?”

許漢青聽着張天河的分析,欣慰地點着頭,看己沒看錯人,這個張天河確實是一個能獨擋一面的將才。

“不錯,天河呀,看來你確實能當此重任。”許漢青誇獎道。“我準備在閩北的武夷山再建一個根據地,那裡東連浦城,南接邵武,西臨光澤,羣山環抱,峰巒疊嶂,附近還有什麼江源銀場,建寧金場等地,是一個建立根據的好地方。”停了一下,繼續說道:“至於軍需方面,我準備讓你帶一批工匠過去,刀槍,手雷,投石機這些能夠製造出來,至於大炮,太笨重,就不要帶了。還有就是糧草,你們走時可以帶着一批,但以後就要靠你們自己解決了。怎麼樣,還有別的問題嗎?”

張天河的眼睛亮了,出外獨立發展,雖然是困難叢叢,但卻也是一個難得的機會,如果打出了名堂,可不是留在戴雲山所能比的。況且許漢青如此看重自己,把這麼重的任務交給自己,本身就是一種讚賞和提攜,再有了工匠們的幫助,有了可以隨時補充的武器彈藥,信心立刻充足了起來。

“大人放心,此去武夷山,屬下一定完成任務。”張天河站起身,斬釘截鐵地答道。

“別急,別急,先坐下,我還有話沒說完呢!”許漢青趕忙示意道。

“天河呀,雖然你爲人穩重,又有謀略,但有些話我還是要提醒你一下。”許漢青語重心長地說道:“此次你率部進入武夷山之後,切不可急於建功,首先要站穩腳跟,再圖發展。與元軍接仗時,千萬要記住安全第一,不能硬拚。凡事要與參謀們多商量,要知道我可是把六七千戰士的生命都交到你手裡了,不可不慎啊!”

張天河感受到了許漢青那發自內心的關懷,臉上透出感動。“大人的囑咐,屬下都牢牢記在了心裡,進入武夷山後,定當穩紮穩打,謹慎行事。”

“那就好,從現在開始你便着手開始準備吧,人員如果需要從其它師抽調,你可以把名單報到我這裡,其它細節你可以隨時來找我商議,等派到武夷山打探消息、熟悉地形的人員回來,你們便動身。”

“是,大人您請放心吧,屬下定不負您所託。”

…………

挺進武夷山的事情暫時交待下來之後,許漢青便把大部分精力投到了後勤司。

手雷雖然在這幾次戰鬥中大顯神威,但它的缺點也很明顯,需要點火後再投擲出去,如果是雨天,肯定要出問題。於是,許漢青提議研製拉髮式手雷,就象現代用的一樣。經過幾次試驗,確定了一種簡單的方法:拉發裝置採用與地雷相似,拉發後引燃一根火線,火線再引燃火藥,造成爆炸。與之相配合,手雷的形狀作了改變,一個長的空心木柄,裡面是適當長度的火線,木柄前端纔是爆炸部,爲了減少重量,爆炸部用很薄的鑄鐵製成,裡面裝了很多預製破片來增大殺傷力。思路確定下來,剩下就是不斷的試驗和完善了。

再就是在牀子弩、神臂弩上加裝荊輪裝置,以減少操作的人員或減少操作人員所費的力氣。在火炮還不是很完善,數量還不是特別多的時候,這種武器在遠程攻擊上將發揮重要的作用。

看着這把精緻的十字弩,雙手輕撫光滑的木臂,許漢青心中對古人的智慧和技巧讚歎不已。自己只是拿出了幾張圖紙,講述了一些關鍵的地方。他們竟能造出這樣的利器,真是了不起呀。

經過改進後的弓弩用三尺長,近二分厚,寬寸半的鋼板做成弓,未掛弦的弓體鋼板向前捲成成圓弧,兩端尾部半寸餘打成彎管狀便於掛弦。弓弦是用多股牛筋與絲線絞合而成,兩端綁紮在兩個鐵環外。上弦時只要用些力套到弓板兩端的圓管上就成,十分方便。

弓弩全重不足十五斤,輕便得很。弩臂由彈性極佳的鋼材做成,後端壓入經過打磨的吸鐵石。弩臂最前端裝了薄鐵片做成的準星,後部豎立一塊中間開槽的厚鐵片作爲望山。在弩臂後部彎下手把的前方,裝有彈力鐵製懸刀(扳機),擊發十分輕鬆方便,弦託前方也釘了一塊壓箭片,可以牢牢地壓住裝入槽中的箭桿。掛上弦拉開弓後,只要扣動板機就能射出弓弩臂槽中的一到三支鋼鏃箭,或是可以射出數根三寸長鋼釘。

鋼鐵製的機件配合得緊密平整,卻又靈活萬分,並打磨得光滑油亮。有了吸鐵石和壓箭片的裝置,放上的箭或鋼釘被吸在槽裡,既可平射仰射,還可在奔跑中進行射擊,不用擔心槽內的箭枝或鋼釘丟失滑脫。據許漢青估計,這把弓弩約有一石二(約70公斤)左右的力道。

配合弓弩的箭是四棱箭鏃,棱邊扭成與中軸微斜並在四面開了四條深深的半圓血槽。極爲鋒銳。鏃後部一寸成管狀,套着硬木削成,一旦人被射中而沒能及時將箭拔出,這箭鏃上的四條血槽就如同四支唧筒,會把人的血液抽乾。箭鏃和鋼釘做成螺旋狀的好處,就是根本不需要裝箭羽。箭鏃上有了螺旋槽,射出的箭以自身的中線爲軸,旋轉着直線而進,受風力的影響非常小。鋼釘則每次可裝上六根,射程也達到近百步,是對付羣毆近戰的利器。這把弓弩與大軍中的神臂弓弩比,除射程稍遜外,威力相差不大。但其可靠性、靈敏度和射速方面而言,其作用實是有過之而無不及。

許漢青翻來覆去地看了一會兒,心裡想道:這與其說是殺人利器,不如說更象一件可供觀賞的藝術品。

“青山,”許漢青把後勤司的許青山招到身邊。

“這個弩造得很好,不過好象過於精緻了吧?這要浪費不少時間和材料吧?”許漢青說出了自己心中的疑問。

“這個,因爲是樣品,生怕大人不滿意,所以工匠們造得是特別精細了一些。”許青山如實答道。

“哦,這就難怪了。”許漢青恍然道:“這樣吧,讓造弩的工匠們再仔細琢磨一下,有些部件能簡化的就簡化,只要效果可以沒必要造得這麼精細,光復軍需要大批弓弩,時間很緊吶。”

“是,大人,我馬上招集那些工匠,按您的指示進行處理。”許青山回答道。

“把造弩的工匠分成幾組,一組只負責某一部分零件的製造,最後再由最可靠的人進行組裝。這樣既能提高速度,又能起到保密作用。”許漢青把後世的流水線作業法又搬了出來。

“好,大人的這個辦法好啊!”許青山略想了一下,點頭稱讚道。

“那個水泥造得怎麼樣了,出來結果沒有?”許漢青又問道。

“工匠們試驗了很多配方,現在已經定了下來,牢固程度也還說得過去。作爲粘合劑,它最大的優點就是快。”

“那就好,先生產吧,以後我們可能要大批量地使用到它了。”許漢青說道。水泥的配方雖然說是簡單,但要想達到後世的那個水平,按現在的條件還是不可能達到。

第2章 邵武戰役(一)對不起道個歉馬上改正第5章 雄心萬丈第11章 邵武戰役(十)第11章 火槍第7章 忽必烈的決定第4章 四步走第30章 忽力格的慘敗第10章 滿載而歸第10章 無奈的選擇第45章 海上決戰(七)第4章 四步走第52章 走馬觀花第24章 反圍攻(二)第21章 震動(下)第15章 臨安入城式第18章 以攻代守第7章 衆志成城第3章 兵圍福州第46章 海上決戰(八)第34章 伯顏的對策第4章 張弘範之死第20章 《賞罰令》第25章 長談受教第23章 起來 不願做奴隸的人們!第53章 出擊第37章 連環誘殺第47章 黑虎掏心(一)第58章 決戰(下)第十六章第8章 圍困潮州第27章 危機與機遇第21章 新“三光”政策第33章 試探第13章 鹽販子黃華第十七章第15章 夫人的疑問第20章 震動(上)第49章 黑虎掏心(三)第46章 一切順利第15章 大破索多(四)第1章 興化遇故人(上)第29章 敵後戰場(二)第37章 元軍的第一次進攻第4章 四步走第18章 智取泉州(三)第12章 “指路人”第8章 兩手抓,兩手硬第38章 無情殺戳第33章 停戰和談(三)第41章 軟玉溫香第40章 爭輝?第28章 大開眼界第53章 出擊第31章 停戰和談(一)第48章 瘋狂第50章 黑虎掏心(四)第2章 長談第48章 大轉折第39章 海上決戰(一)第28章 送戰友第10章 滿載而歸第14章 智取安溪第26章 反圍攻(四)第9章 敲詐第21章 潮州合兵第21章 潮州合兵第3章 忽必烈之死(一)第13章 回到泉州第42章 海上決戰(四)第10章 滿載而歸第9章 功虧一簣第30章 戰機降臨第34章 時機第25章 邵武風雲(下)第11章 戰前安排第24章 北方異動第2章 籌劃第三十五章第41章 軟玉溫香第19章 奇遇(上)第5章 雄心萬丈第24章 邵武風雲(上)第11章 戰前安排第19章 致勝之擊第30章 逼迫第48章 瘋狂第24章 反圍攻(二)第43章 夜襲第29章 敵後戰場(二)第29章 夫人來信第25章 當頭一棒第4章 張弘範之死第16章 智取泉州(一)第33章 停戰和談(三)第14章 海軍陸戰隊第28章 大開眼界第7章 衆志成城第10章 無奈的選擇第13章 鹽販子黃華
第2章 邵武戰役(一)對不起道個歉馬上改正第5章 雄心萬丈第11章 邵武戰役(十)第11章 火槍第7章 忽必烈的決定第4章 四步走第30章 忽力格的慘敗第10章 滿載而歸第10章 無奈的選擇第45章 海上決戰(七)第4章 四步走第52章 走馬觀花第24章 反圍攻(二)第21章 震動(下)第15章 臨安入城式第18章 以攻代守第7章 衆志成城第3章 兵圍福州第46章 海上決戰(八)第34章 伯顏的對策第4章 張弘範之死第20章 《賞罰令》第25章 長談受教第23章 起來 不願做奴隸的人們!第53章 出擊第37章 連環誘殺第47章 黑虎掏心(一)第58章 決戰(下)第十六章第8章 圍困潮州第27章 危機與機遇第21章 新“三光”政策第33章 試探第13章 鹽販子黃華第十七章第15章 夫人的疑問第20章 震動(上)第49章 黑虎掏心(三)第46章 一切順利第15章 大破索多(四)第1章 興化遇故人(上)第29章 敵後戰場(二)第37章 元軍的第一次進攻第4章 四步走第18章 智取泉州(三)第12章 “指路人”第8章 兩手抓,兩手硬第38章 無情殺戳第33章 停戰和談(三)第41章 軟玉溫香第40章 爭輝?第28章 大開眼界第53章 出擊第31章 停戰和談(一)第48章 瘋狂第50章 黑虎掏心(四)第2章 長談第48章 大轉折第39章 海上決戰(一)第28章 送戰友第10章 滿載而歸第14章 智取安溪第26章 反圍攻(四)第9章 敲詐第21章 潮州合兵第21章 潮州合兵第3章 忽必烈之死(一)第13章 回到泉州第42章 海上決戰(四)第10章 滿載而歸第9章 功虧一簣第30章 戰機降臨第34章 時機第25章 邵武風雲(下)第11章 戰前安排第24章 北方異動第2章 籌劃第三十五章第41章 軟玉溫香第19章 奇遇(上)第5章 雄心萬丈第24章 邵武風雲(上)第11章 戰前安排第19章 致勝之擊第30章 逼迫第48章 瘋狂第24章 反圍攻(二)第43章 夜襲第29章 敵後戰場(二)第29章 夫人來信第25章 當頭一棒第4章 張弘範之死第16章 智取泉州(一)第33章 停戰和談(三)第14章 海軍陸戰隊第28章 大開眼界第7章 衆志成城第10章 無奈的選擇第13章 鹽販子黃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