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 破臉

尉氏家老有一搭沒一搭地和張輒閒話,張輒隨口應着,郭先生有時上來插兩句,郭仲謹則像晚輩一樣,滿有興趣地聽三人閒話,有時插科打渾幾句,引得尉氏家老越發興致勃勃。只有曾季高冷,車右先生小心翼翼,全程一句話不說。

張輒對曾季越發感興趣了,在隨口應付尉氏家老的同時,也時不時瞟一眼曾季,這個曾季和在館驛中的那個曾季彷彿兩人,不,館驛中的曾季也是兩人,一個猥瑣的流浪漢和一個強大的劍客,而現在的曾季就全然是一名高高在上的全局管控者。

到了關隘前,曾季掏出一支節符,那名雖對車右先生充滿同情心,但一絲不苟、公事公辦的秦人,查驗了節符後,二話不說,直接放行,目光雖然在車右先生身上停留了片刻,但面色平靜。

出了啓封關隘,行至一處僻靜處,曾季突然對張輒道:“公子抑同道乎,抑異道乎?”

張輒看了眼眼前的道路,一條道直達前方,並無歧路,遂故做困惑地問道:“曾兄欲何適?”

曾季道:“前途多歧,願聞之於公子。”

尉氏家老插話道:“由此前至賈瓠匏處,直一道耳,並無他途。”

曾季瞟了尉氏家老一眼,不搭理他,把目光又轉回張輒。張輒想了想,道:“生本欲於啓封投親,奈秦人至,又得尉老下顧,但瞻尉老馬首。”

曾季聞言,冷笑一聲,道:“言入啓封尋親,卻尋至女閭;欲瞻尉老馬首,卻至於何地?”

張輒感到要壞事:此人非等閒之輩,自己的舉動似乎都在他的眼裡。但只這兩句話還不足以讓張輒心慌意亂,說出什麼不該說的話來,淡淡道:“若非車先生相召,但尋親耳。”

曾季轉向車右先生道:“先生與張公子通家,莫非通房?”

車右先生一路聽得尉氏家老與張輒的對話,發現其中有很深的坑,對這位無人介紹的人的問話,感到無法回答,便轉向張輒道:“敢問公子,這位先生乃是何人?”

張輒道:“亦一方豪傑也,曾兄,行三。尉氏此行,實賴其力。”

車右先生聽到字少信息量大的話,知道不能輕易應對,繼續試探地問道:“尉氏此行?不知尉老此行所爲何來。”

張輒道:“特鬻粟耳!”

車右先生遲疑道:“鬻粟於啓封?曾兄寧秦人乎?”

曾季被車右先生的話給逗樂了,道:“奈何如此之想?”

車右先生道:“秦人居啓封,而粟鬻秦人,非秦人而何?”

曾季道:“秦開市,四方來投,即大梁亦鬻糧於啓封,天下皆秦乎?不過爲利耳!”

車右先生慨然道:“天下熙熙,皆爲利來;天下攘攘,皆爲利往。天下所歸者,利乎?”

曾季道:“先生與公子通房,亦利耳。與通謀,亦利耳。”車右先生面色變更,語氣變得凌厲起來,道:“曾兄所言何意?”

張輒心中一涼,完了,不打自招了。果然,曾季哈哈一笑,道:“先生所謀者大,非匹夫所能爲也。就此辭過!”言畢縱入荒野,幾個起落,消失得無影無蹤。

事變突然,驚得幾人目瞪口呆,望着曾季消失的方向,久久沒回過味來。張輒沒有想到曾季如此決絕,行事當機立斷,真是動如脫兔,心中暗歎一聲。車右先生知道曾季的離去定與自己的話有關,但完全沒想明白哪句話有錯,引發如此驚人的變故。郭先生默然點頭,此人動作真快,自己都沒反應過來。尉氏家老呆立了半餉,額上全是冷汗,猛地翻身撲倒在地,渾身顫抖道:“公子饒恕!微賤毫無所知,毫無所知!”

張輒冷冷地看着這個喜好誇誇其談的家老,半天沒說話,直到尉氏家老疑惑不定地擡起頭。張輒道:“且隨吾來,不傷爾命。”

年前眼前這位溫文爾雅的公子,突然散發出凜然的殺氣,尉氏家老頭皮發炸。事情的始作俑者落荒而逃,留下自己頂缸,尉氏家老心中懊悔,不該聽信曾季慫恿,出頭辦這趟差,這下要擔驚受怕了。他不敢有違,站起來跟在張輒的身後,走進荒草叢中。郭先生推了推車右先生,兩人一起跟了過去。郭仲謹則悄悄趴在幾丈外的草地上,假裝睡覺,其實聽着周圍的動靜。

張、郭、車三人三面環坐,把尉氏家老鎖定在中央。張輒與他面對面,道:“吾乃何人,汝不必知。然吾不謀爾財,不害爾命,惟願知其實也。”

尉氏家老顫抖道:“公子但問,但臣所知,敢不盡言。”

張輒道:“曾季何人,汝何以識之?”

尉氏家老深吸一口氣,道:“此非少言可盡,願公子細聽。”沉默片刻,繼續道:“尉氏之地,故鄭之囚獄也。吾祖世爲獄尉,乃家焉,分枝散葉,至於今日,五百年矣。韓代鄭政,尉氏雖無官爵,亦長司鄉里,爲韓撫民。”張輒沒想到尉氏家老竟從如此長遠之期開始敘述,遂打斷道:“但言曾氏可也。”

尉氏家老道:“曾氏實不知其所從來。偶於莊客聞之,蓋鬥勇使氣之屬也;又聞好交結豪傑。臣之姊爲人所負,家主難平,得曾氏之力而報之,故相識。欲薦之於家主而不得。日前,曾氏密告臣曰,有一富貴事相托,即糶糧也,勸臣任之,言有多般利益。臣知與秦人交甚難,欲脫之。曾氏言萬事皆在其身,勿自擾也。其次日,韓相府史至,臣即言於家主,願自任之。原意秦人多障,豈知……”

張輒道:“曾氏言有何利益?”

尉氏家老遲疑片刻,答道:“軍市利高,其有交結,可保無恙。路耗等項,均可上下其手。一趟所得,不下萬錢。臣心爲財迷,誤入歧途,願公子恕之。”

張輒道:“曾氏與何者交結,可保無恙?”

尉氏家老道:“此非臣之所知,不敢妄言。依臣所見,秦諸大夫,多與其有交。”

第357章 管祭第174章 華陽四行第127章 呂氏尚父第110章 圃田徵糧第319章 請關分例第40章 勵士第21章 籌謀第198章 襲居華陽第327章 夜守第25章 仲嶽第236章 後軍議事第45章 回朝第164章 失散第259章 陳公之言第216章 義來利往第370章 新婚燕爾第26章 謀定第216章 義來利往第343章 祭祀前夜第141章 根基深淺第131章 麻太公第350章 不可富且庶也第131章 麻太公第334章 訪友第10章 麻三第192章 信陵君門客第285章 見陳公第119章 刺客者何第68章 城北驛第13章 芒家父子第192章 信陵君門客第318章 退兵第93章 故地重遊第111章 大梁門衛司莽第151章 匯合第182章 爭武卒第161章 啓封米鋪第362章 管邑初成第320章 封賞第144章 訪老第178章 驚訊第24章 調兵第218章 謀襲啓封第4章 信陵君第61章 席議第15章 升帳第322章 管邑之策第112章 以俸爲質第218章 謀襲啓封第183章 陰險狡詐信陵君第198章 襲居華陽第287章 世事難料第191章 左右爲難第228章 戰臨第15章 升帳第134章 十里不同俗第99章 義士曹包第9章 有刺客第178章 驚訊第162章 離啓封第150章 陳筮第6章 囿中第361章 車行與驛站第325章 管邑之衆第292章 書名第317章 與溫以和第227章 司莽論策第42章 失機第129章 草舍第366章 寧治第40章 勵士第293章 韓援第19章 邂逅第250章 盤點情報第192章 信陵君門客第67章 交酒第328章 張祿之助第171章 信用第89章 壯行第208章 芒氏二子第320章 封賞第230章 司勝第364章 戒備第227章 司莽論策第332章 薪資六金第72章 節鉞第5章 夜行第150章 陳筮第332章 薪資六金第132章 晉見第188章 兩府較量第77章 聚兵第271章 明勸賞罰第318章 退兵第106章 破家爲國第115章 評議三策第323章 訪夷門衛第300章 樑西驛卒第109章 啓封籌糧第238章 議兵
第357章 管祭第174章 華陽四行第127章 呂氏尚父第110章 圃田徵糧第319章 請關分例第40章 勵士第21章 籌謀第198章 襲居華陽第327章 夜守第25章 仲嶽第236章 後軍議事第45章 回朝第164章 失散第259章 陳公之言第216章 義來利往第370章 新婚燕爾第26章 謀定第216章 義來利往第343章 祭祀前夜第141章 根基深淺第131章 麻太公第350章 不可富且庶也第131章 麻太公第334章 訪友第10章 麻三第192章 信陵君門客第285章 見陳公第119章 刺客者何第68章 城北驛第13章 芒家父子第192章 信陵君門客第318章 退兵第93章 故地重遊第111章 大梁門衛司莽第151章 匯合第182章 爭武卒第161章 啓封米鋪第362章 管邑初成第320章 封賞第144章 訪老第178章 驚訊第24章 調兵第218章 謀襲啓封第4章 信陵君第61章 席議第15章 升帳第322章 管邑之策第112章 以俸爲質第218章 謀襲啓封第183章 陰險狡詐信陵君第198章 襲居華陽第287章 世事難料第191章 左右爲難第228章 戰臨第15章 升帳第134章 十里不同俗第99章 義士曹包第9章 有刺客第178章 驚訊第162章 離啓封第150章 陳筮第6章 囿中第361章 車行與驛站第325章 管邑之衆第292章 書名第317章 與溫以和第227章 司莽論策第42章 失機第129章 草舍第366章 寧治第40章 勵士第293章 韓援第19章 邂逅第250章 盤點情報第192章 信陵君門客第67章 交酒第328章 張祿之助第171章 信用第89章 壯行第208章 芒氏二子第320章 封賞第230章 司勝第364章 戒備第227章 司莽論策第332章 薪資六金第72章 節鉞第5章 夜行第150章 陳筮第332章 薪資六金第132章 晉見第188章 兩府較量第77章 聚兵第271章 明勸賞罰第318章 退兵第106章 破家爲國第115章 評議三策第323章 訪夷門衛第300章 樑西驛卒第109章 啓封籌糧第238章 議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