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一章 所以現在的問題就是,先打誰?

公元前259年2月29日。

又一場會議在邯鄲龍臺之中召開了。

這一次同樣也並不是一次大朝議,但值得一提的是,這次趙國的六巨頭卻是全部到齊了。

新任的趙國趙國中尉李伯年紀剛剛四十出頭,乃是原先的代郡郡守,個子不高留着長鬚,整個人看上去斯斯文文,頗有幾分儒雅文士之感。

在代郡一戰之中,李伯作爲郡守發動了代郡軍民和大量的物資,給予了龐煖軍極大的幫助和支援,爲龐煖擊敗並且生擒慄腹立下了不少汗馬功勞。

除此之外,李伯在平日治理領地時也把代郡治理的井井有條,頗受代郡軍民好評,可以說是能力很強的官員。

而且李伯本身也是沒穿越之前的那位趙孝成王在上任之後發掘來出來的人才,和公族以及布衣兩派都沒有太多的瓜葛,屬於趙丹的親信。

幾番因素綜合之下,李伯的提拔也算是順理成章。

趙丹看着面前齊聚的趙國六巨頭,目光在樓昌的身上特地停留了幾秒鐘之後才移開,隨後緩緩的開口說道:“今召諸卿,實爲中牟會盟一事。以諸卿之見,待到會盟之後,我趙國該當向何處擴張?”

沒錯,今天這個會議,趙丹是打算要跟在座的親信們討論一下未來的趙國戰略問題,等到確定之後,再拿去在會盟上和韓魏兩個小弟討論。

先打誰?這是一個問題。

從地理位置來說,趙國的地理位置其實相當一般。

趙國的北邊是諸多遊牧民族所盤踞的大草原,東邊是齊國,東北是燕國,西邊是秦國,南邊還有韓國和魏國,可以說四面八方都是敵人。

以趙國如今的國力,顯然還不可能做得到同時四面出擊並且取勝,只可能主攻一個方向。

因此在這樣的情況下,率先選定一個主攻方向就成了當務之急。

趙丹並沒有先開口說出自己的意見,而是想要聽聽大臣們的看法。

國君嘛,當然是要最後拍板的。

而大臣們對此顯然也早有準備。

虞信剛剛晉升內史,此時此刻乃是風頭正盛之際,因此這一次可以說是當仁不讓,看了一眼在場衆人後便搶先開口道:“大王,以臣之見,明年開春秦王稷必發大兵攻楚,如此正乃我軍攻齊國之良機。”

虞信話音剛落,在場衆人的臉色就不約而同的產生了變化。

可能有人就要問了,齊國不是趙國的盟友嗎?

在戰國時代,盟友這種東西可不像後世一結盟就是幾年十幾年的,而是隨時隨地都可能發生變化,韓國就是其中的典型。

在伊闕之戰前,韓國和魏國經常結盟共同抵抗秦國的攻擊。

但等到被白起接連打敗幾次之後,韓國又搖身一變成爲了秦國的走狗,在華陽之戰中和秦國聯手對付趙魏兩國。

再等到長平之戰時韓國又背叛秦國,站到了趙國和魏國這一邊···

朝秦暮楚這個成語,就是對這個時代諸侯國外交政策變換速度之快而做出的諷刺。

所以虞信說出攻擊齊國這個準盟友的話,在場的任何一名趙國大臣都沒有感到意外。

對於在場的人來說,除了趙國之外其他任何一個國家都是未來的潛在盟友,同時也是未來的潛在敵人,趙國所要做的就是從裡面選擇把誰當盟友,又把誰當敵人。

由於趙丹之前已經定下了三晉結盟的基調,所以韓魏兩國就先被排除出敵人的名單了。

從第一個發言的虞信話裡看來,虞信是想要先打齊國。

趙丹看了一眼虞信,問道:“爲何攻齊?”

虞信侃侃而談:“攻齊者有三。齊國雖借糧與趙,但卻不願出兵助趙,此爲其一;齊國雖允半年之糧,但僅予五月之糧而止,此爲其二;齊國久疏戰陣,齊軍之銳遠不如趙軍,此爲其三;故攻齊則趙必勝矣。”

虞信話音剛落,一旁的廉頗也開口了:“大王,以臣之見,攻齊乃是上策!”

趙丹看了一眼虞信和廉頗這一唱一和二人組,倒也沒有太過意外。

畢竟廉頗可是出了名的“吃飯睡覺打齊國”,一個人就爲趙國攻下了齊國差不多一百座城邑,對於廉頗來說打齊國這件事情根本算不上挑戰,而應該稱爲是享受···

所以廉頗當然喜歡打齊國。

那麼···就打齊國了?

有人不同意。

廉頗話音一落,另外一邊的趙勝也開口了:“攻齊之事,絕不可行!”

衆人紛紛將目光轉向了趙勝。

只見趙勝說道:“如今天下,乃秦趙相爭也。秦雖敗於長平,卻未傷根本,仍爲趙之大敵。故爲今之策,當全力西進而破秦,取河東、上郡之地,如此趙可獨霸天下,方是上策!”

趙豹立刻也出言附和道:“平原君此言正解。若攻齊,則秦齊必聯合對趙,趙將兩面受敵,如何能當?故結三晉而攻秦,方是上策。”

虞信一聽又不滿意了,反駁道:“秦有武安君此等不世名將,若秦趙對壘,趙何能言必勝?攻齊可必勝也。且秦將攻楚,秦楚必有大戰。若趙攻齊,秦又如何有兵力援齊?”

趙勝冷笑一聲,道:“虞卿此言謬也!長平之秦,乃史上最強之秦也,然此強秦亦不能當三晉之聯軍。如今之秦,不過弱秦爾,若三晉再出,則此弱秦必敗也!且秦若攻楚,則屆時乃趙魏韓楚四國對秦,秦可能勝乎?必不能也!”

趙勝這番話說下來,虞信一時間竟然無言以對。

衆人也是大感驚訝,不知道一直以來都說不過虞信的趙勝今日爲何口才竟然犀利如此。

坐在王位上的趙丹看到衆人的表情,心中暗自好笑。

其實趙勝的這番說辭,基本上都是趙丹教的。

事實上,公族和布衣兩派對於趙國路線之爭這已經不是第一次了。

布衣派一直以來就是堅定的“先齊後秦”派,也就是先易後難;而公族派一直以來都是“先秦後齊”派,主張先難後易。

說實話,這兩派的觀點其實都有可取之處。

但是作爲穿越者的趙丹來說,趙丹是明白秦國可怕之處的,自然是要以按死秦國作爲第一要務。

所以趙丹不再猶豫,直接拍板:“平原君之言,深得寡人之心!秦國,乃寡人心頭大患也!秦國一日不滅,寡人一日不安。故待三晉結盟後,便待機而攻秦!”

直到這個時候,一直沒有開口的中尉李伯終於開口了:“大王英明!”

公族派三名大臣對視一眼,均看見對方臉上的喜色,同時高聲道:“大王英明!”

虞信和廉頗對視一眼,都從對方臉上看到了無奈的神色,但仍然只能垂首領命:“諾!”

第二十六章 趙王丹問呂不韋 3第六百六十二章 雪夜行第三百七十四章 韓非的建議第八百四十三章 戰局會議第五百六十六章 下輩子,莫信男人 第二章第四百二十四章 太醫院第七百九十章 如何割肉也是一門技術活第一百八十四章 內史爭奪戰第四百三十一章 蔡澤的屈辱求和路 一第九百四十三章 秦楚戰局第三百四十七章 春風寒夜,悽風苦雨第二十九章 廉頗第八百五十四章 初遇第三百七十七章 尉繚說魏王圉第四百一十三章 秦國人要圍殲李牧第四百二十四章 太醫院第一百八十八章 以哪一位皇帝爲鏡?這是一個問題第八十七章 藺相如之死第五百二十四章 候的陰毒計策第六百一十二章 對峙第八百六十八章 黃歇的困境第五百八十三章 關隘破,白起歸第六百五十九章 孤兒營中小孤兒第四百零九章 明目張膽的離間第三百零四章 黃歇的救命稻草第九百八十八章 破葭萌第六百零六章 父子閒聊第六百二十六章 汝妻子吾養之,汝勿慮也第一百四十七章 爲何是野王第八十一章 長平戰火 1第一千零二章 這個劇本不對啊第三百三十章 寵臣的讒言第七百九十四章 斷情第一百零三章 超人的失敗第六百零五章 郭開第二百四十五章 破解圍秦救楚,範睢有三計第八百六十四章 毛遂的計劃第九百八十五章 李牧有個大膽的想法第二百一十章 準備攀科技的趙丹第七百一十一章 轉折第七百一十八章 今個兒真高興第八百一十六章 薊都破第六百八十九章 戰爭準備第二百二十章 秦王稷的希望來了第六十八章 好消息第二百零九章 墨俠們的刺殺計劃第九百九十二章 蔡君狂第八百四十二章 果斷和猶豫第七百五十一章 陶邑亂局第六百零四章 你們這是自尋死路!第八百八十章 臣韓然,見過大王第七百八十一章 說齊第三百三十二章 殿中九鼎,五國來朝第七百八十三章 戰書第一百三十七章 莽一波第四百九十七章 後勝求和第七百八十四章 戰事起第一百七十五章 最後的掙扎第八百七十章 有點煩第四百四十八章 急報,悲報第七百四十四章 遊說諸國第四百一十六章 破秦兵第三百二十九章 趙丹的“三國演義”計劃第六十二章 燕國風雲 1第六百八十九章 戰爭準備第二百二十四章 後勝的心理博弈第五百一十一章 趙王的信到了第五百八十九章 破城門第一百三十六章 趙軍來了第八百九十五章 秦國人的爭執第七百一十三章 忐忑第五百七十章 鄭朱的獅子大開口第七百一十七章 抓住機會的呂不韋第八十三章 長平戰火 3第二百七十一章 黯然的君王后和喜怒相加的趙丹第一百八十六章 對於趙國的未來,趙丹有那麼一些想法第八百七十五章 後勝說齊王第三十章 白起第八百四十一章 秦國人的動向第五百八十四章 蒲津渡之火第二百三十章 亂賊臣子,且靜候大王處置罷第四百六十章 呂不韋帶來的驚喜第五百二十三章 蔡澤再獻計第三十三章 監察衛第一百一十八章 侯贏罵魏王第三十九章 訊息第三百七十二章 從邯鄲出發的使團第八百七十二章 呂不韋的計策第二百四十五章 破解圍秦救楚,範睢有三計第一千零二十九章 龐煖的奇兵第七百五十八章 最後一次見面第三百六十五章 曲轅犁的作用第六百五十七章 候與範睢第八百七十三章 呂不韋的理由第五百二十五章 動搖的春申君黃歇第七百七十章 六國伐趙!第四百七十九章 趙丹微服私訪記第一千零五十九章 楚王進宮第四百一十二章 君上,請忍一時之氣第七百七十九章 入宮
第二十六章 趙王丹問呂不韋 3第六百六十二章 雪夜行第三百七十四章 韓非的建議第八百四十三章 戰局會議第五百六十六章 下輩子,莫信男人 第二章第四百二十四章 太醫院第七百九十章 如何割肉也是一門技術活第一百八十四章 內史爭奪戰第四百三十一章 蔡澤的屈辱求和路 一第九百四十三章 秦楚戰局第三百四十七章 春風寒夜,悽風苦雨第二十九章 廉頗第八百五十四章 初遇第三百七十七章 尉繚說魏王圉第四百一十三章 秦國人要圍殲李牧第四百二十四章 太醫院第一百八十八章 以哪一位皇帝爲鏡?這是一個問題第八十七章 藺相如之死第五百二十四章 候的陰毒計策第六百一十二章 對峙第八百六十八章 黃歇的困境第五百八十三章 關隘破,白起歸第六百五十九章 孤兒營中小孤兒第四百零九章 明目張膽的離間第三百零四章 黃歇的救命稻草第九百八十八章 破葭萌第六百零六章 父子閒聊第六百二十六章 汝妻子吾養之,汝勿慮也第一百四十七章 爲何是野王第八十一章 長平戰火 1第一千零二章 這個劇本不對啊第三百三十章 寵臣的讒言第七百九十四章 斷情第一百零三章 超人的失敗第六百零五章 郭開第二百四十五章 破解圍秦救楚,範睢有三計第八百六十四章 毛遂的計劃第九百八十五章 李牧有個大膽的想法第二百一十章 準備攀科技的趙丹第七百一十一章 轉折第七百一十八章 今個兒真高興第八百一十六章 薊都破第六百八十九章 戰爭準備第二百二十章 秦王稷的希望來了第六十八章 好消息第二百零九章 墨俠們的刺殺計劃第九百九十二章 蔡君狂第八百四十二章 果斷和猶豫第七百五十一章 陶邑亂局第六百零四章 你們這是自尋死路!第八百八十章 臣韓然,見過大王第七百八十一章 說齊第三百三十二章 殿中九鼎,五國來朝第七百八十三章 戰書第一百三十七章 莽一波第四百九十七章 後勝求和第七百八十四章 戰事起第一百七十五章 最後的掙扎第八百七十章 有點煩第四百四十八章 急報,悲報第七百四十四章 遊說諸國第四百一十六章 破秦兵第三百二十九章 趙丹的“三國演義”計劃第六十二章 燕國風雲 1第六百八十九章 戰爭準備第二百二十四章 後勝的心理博弈第五百一十一章 趙王的信到了第五百八十九章 破城門第一百三十六章 趙軍來了第八百九十五章 秦國人的爭執第七百一十三章 忐忑第五百七十章 鄭朱的獅子大開口第七百一十七章 抓住機會的呂不韋第八十三章 長平戰火 3第二百七十一章 黯然的君王后和喜怒相加的趙丹第一百八十六章 對於趙國的未來,趙丹有那麼一些想法第八百七十五章 後勝說齊王第三十章 白起第八百四十一章 秦國人的動向第五百八十四章 蒲津渡之火第二百三十章 亂賊臣子,且靜候大王處置罷第四百六十章 呂不韋帶來的驚喜第五百二十三章 蔡澤再獻計第三十三章 監察衛第一百一十八章 侯贏罵魏王第三十九章 訊息第三百七十二章 從邯鄲出發的使團第八百七十二章 呂不韋的計策第二百四十五章 破解圍秦救楚,範睢有三計第一千零二十九章 龐煖的奇兵第七百五十八章 最後一次見面第三百六十五章 曲轅犁的作用第六百五十七章 候與範睢第八百七十三章 呂不韋的理由第五百二十五章 動搖的春申君黃歇第七百七十章 六國伐趙!第四百七十九章 趙丹微服私訪記第一千零五十九章 楚王進宮第四百一十二章 君上,請忍一時之氣第七百七十九章 入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