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四十二章 果斷和猶豫

郢都。

楚王元高坐在王座之上,面前兩列大臣排開,最前方的乃是春申君黃歇和上柱國景陽。

大殿之中的氣氛非常的不佳,這也和楚國近幾年來一直都算不上太好的國運,有着十分直接的關係。

“如今趙國伐韓,韓王向寡人求救,諸卿以爲寡人應該如何去面對啊?”楚王元的聲音之中多少帶着幾絲憂愁。

大王提出了問題,那麼臣子們自然是要爲大王分憂的。

所以黃歇立刻就開口道:“大王,韓國的南陽郡就位於郢都的北方,若是韓國被滅,那麼趙國的兵鋒隨時都有可能南下進逼郢都,對於大楚來說可實在不是什麼好消息。以臣之見,大王應當速速發兵助韓抗趙,以免韓國被趙國所滅!”

黃歇這一開口,立刻就博得了一片贊同之聲,而且第一個出聲附和的就是黃歇的死敵上柱國景陽。

到了這個時候,政見什麼的倒是其次,畢竟韓國完蛋了接下來楚國也就要大禍臨頭,正所謂皮之不存毛將焉附,黃歇作爲楚王元的老師和心腹、景陽作爲楚國的公族都不可能會向趙國人投降,所以和趙國對抗就是必然的事情。

黃歇建議道:“大王,不如遣使前往臨淄,說服齊王一同出兵抗趙,齊國如今尚且保有比較完整的兵力,若是齊國一同出兵抗趙的話,把握也能夠更大一些。”

楚王元點了點頭,道:“此言有理,寡人這就派使者出使齊國。”

很快的,楚國就作出了決定,由楚國令尹春申君黃歇率兵十五萬兵馬北上援助韓國。

如此一來之下,齊國就成爲了大陸諸國的焦點。

在臨淄宮城之中,相邦後勝見到了自家的大王齊王建。

齊王建的精神看上去不是很好,對着後勝就是一通抱怨。

“後卿啊,汝可知道這些天來寡人接待了多少使者?趙國的、秦國的、楚國的、韓國的,所有人都想要寡人出兵幫助他們,汝說說,這天底下哪有這般兩全其美的事情?”

頓了一頓之後,齊王建又繼續說道:“周奮建議寡人出兵援助韓國,以免韓國滅亡之後波及寡人的齊國,汝對此是何看法,說來給給寡人聽聽。”

後勝一聽心中就是微微一跳,暗道來了來了,果然來了。

事實上從上一次和鄭朱見面之後,後勝的心中就十分的清楚,這一天終究是不可避免的會到來的。

趙國既然會選擇向韓國開戰,那麼齊王建就肯定要做出自己的選擇。

既然齊王建要作出選擇了,那麼後勝上一次答應了鄭朱的事情就應該在這時候兌現了。

後勝深吸了一口氣,緩緩說道:“大王,其實臣覺得,這個時候大王還是不要太快的表明自己的態度比較好。”

齊王建明顯的楞了一下,道:“爲何?”

後勝定了定神,說道:“大王請想想,如今諸國各懷鬼胎,都希望藉助大王的力量來消耗各自的對手。如今大王的齊國距離邯鄲是最近的,一旦大王出兵攻伐趙國的話,那麼趙王很有可能會立刻讓廉頗率兵回援,那麼到時候承受趙國兵鋒的就是大王而非韓國了,如此一來,大王豈非是代人受過?”

齊王建一聽後勝的這番話,臉色頓時微微舒展了一些,道:“這話倒是還有些道理,這麼一來的話,後卿汝說說寡人應該如何處理此事呢,就一直等着他們和趙國相互火拼嗎?只怕沒了寡人的加入,他們到時候便不是趙國的對手了。”

後勝眼珠一轉,忙道:“大王誤會了,臣的意思可沒有說讓大王不要出戰,臣的意思是大王先按兵不動,等到趙國和其他幾個國家打到最爲激烈之時再參戰。如此一來的話大王就不用擔心遭到趙國的反撲了。而且這樣也能夠麻痹趙國,讓趙國人認爲大王不敢和趙國對抗,一旦趙國人掉以輕心,那麼齊趙邊境的戒備必定有所疏漏,大王屆時只要突然發動,必定能夠打得趙國人措手不及,如此一來纔是上上之策!”

“大王請想一想,當年在圍魏救趙的時候,孫臏和田忌正是用了這樣的計策,才能夠趁着魏國和趙國拼得元氣傷的時候趁虛而入,以逸待勞的擊敗了魏國。臣斗膽以爲,只要大王願意採納成這樣的汽車,那麼重演當年之時,擊敗趙國就不是一個夢想了。”

齊王建在聽完了後勝的這番話之後點了點頭,道:“後卿的這番話,倒是很合寡人的心意,那就這麼辦吧!”

後勝從王宮之中走出來之後回到了書房之中,思考了片刻之後奮筆疾書寫了一份密信,然後喚來了心腹,讓他快馬送去邯鄲。

在信上後勝並沒有透露太多的內容,只是告訴了鄭朱說,齊國將會在這場戰爭之中按兵不動。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後勝的這封信,其實對於趙國人還能夠起到一種迷惑的作用。

畢竟要是趙國如果真的和其他的三個國家拼的元氣大傷,到時候齊王建是肯定會趁機出兵撿便宜的,趙國人也不可能用這件事情來指責後勝。

爲了保險起見,後勝是用左手寫的這封信。

“哼,吾做到如此地步,趙國人也不能要求太多了!畢竟——”後勝微微的眯起了眼睛:“現在趙國可還沒有滅掉齊國,吾也還沒有到投靠趙國的時候!”

是的,對於現在的後勝來說,他已經開始考慮齊國滅亡的可能性了。

當然啦,鑑於後勝自己的身份,如果不到最後一刻的話,後勝是肯定要站在齊國這邊的,畢竟俗話說的好,寧當雞頭,不當鳳尾,雖然說現在的齊國的確是遠遠沒有趙國強大,但是後勝則其國之中也是呼風喚雨的存在,如果沒有必要的話,後勝是絕對不會去投降,趙國將自己的命運掌握在別人的手中的。

良久之後,後勝輕輕地發出了一聲感慨。

“韓王呀韓王,汝和汝的韓國這一次可一定要頂住啊,不要讓趙國如此輕易的得逞啊!”

bq

第七百九十六章 詭異的上計第一百八十章 信陵君入趙,平原君讓賢?第五百五十八章 喜訊啊大王第七百二十七章 齊國的決定第七百三十一章 別無選擇的段乾子第四百六十章 呂不韋帶來的驚喜第六百一十六章 劫後逢生的郭開第六百四十七章 高興的儒家第六百四十七章 高興的儒家第四十二章 虞信使楚 3第七百零二章 太子的最終決定第二百八十七章 意想不到的會師第六十八章 好消息第九百五十四章 秦國騎兵的蹤跡第八百零八章 慌亂的燕國人第七百九十六章 詭異的上計第八百四十七章 不謀而合第八百九十四章 齊王建的怒火第九百五十七章 不如和趙人決戰第四百三十八章 難道大王欲行那周武王之事?第八百八十五章 勝利和板子第二百七十四章 河東太守府驚變第四百三十八章 難道大王欲行那周武王之事?第一千零三十一章 匈奴主力的蹤跡第九百二十八章 趙勝的顧慮第九百五十章 李牧的盟友第二百一十四章 雖然趙丹很想打秦國,然而第七百四十七章 結束的序幕第二百二十九章 樓昌的決心第三百八十九章 關中還是崤函?第三百七十章 血色之路,狂暴衝殺第六百八十八章 主將人選第七百四十七章 結束的序幕第七十九章 韓國之辯第三十六章 平原君說魏王 1第七百九十三章 布衣派的謀劃第六百七十三章 李牧的請求第九百六十九章 生死關頭第五百零一章 難,何其難也!第九百一十四章 後勝進宮第四十六章 外交的重要性第七百五十章 狗急跳牆的段乾子第二百八十章 蒙武的暗中謀劃第六百九十三章 上黨危情這是一個不推書,關於劇情的單章第四百二十章 神奇的李牧第三百零二章 參謀的意義和韓非的機會第八百六十六章 李夫人獻藥第十七章 馬具第一千零一十九章 宴無好宴第一百零四章 廉頗的應急反應第六百四十八章 趙丹的處置第四百五十一章 算了,寡人是和平主義者第六百六十六章 甘泉宮之戰第三百九十七章 趙丹的隨機應變第九百八十七章 去XX的馬服子第三百九十九章 荀子論兵第七百三十四章 驚天謀劃第四百七十八章 月氏人要東進?第七百九十九章 新首領第七百八十一章 說齊第二百五十八章 差之毫釐第五百七十六章 幫不幫趙國?第四百一十章 吾有憂,呂大夫可能解?第六百六十八章 呂不韋回來了第七百九十六章 詭異的上計第一百六十九章 靳黈的真心話第三百八十六章 呂不韋的心事第六百七十章 白起之死第九十章 韓王然第一百零一章 悲劇的趙括第一千零四十八章 偷寡人錢的都是罪該萬死!第一百七十章 諸將,吾大秦鐵軍的雪恥之路,便由此而始!第六百七十章 白起之死第六百七十七章 黃歇,汝是把寡人當傻子嗎?第八十九章 呂不韋獻計第一百五十九章 大王,恕廉頗難以從命第六百五十一章 心態轉變的韓王然第六百七十四章 齊王建的惱火第九百一十三章 趙國說客第六百零一章 呂不韋的勝利第十四章 武安君何在第五百二十二章 秦王柱問計第二十六章 趙王丹問呂不韋 3第六百八十一章 調解第五百三十四章 楚王,汝這是自尋死路!第八百一十六章 薊都破第八百一十七章 樂間亂第八百二十一章 燕國的援軍第八百六十八章 黃歇的困境第二百零八章 秦王稷開始按捺不住了第九百四十三章 秦楚戰局第六百三十章 滅還是和?第一千零五十五章 風雨飄搖的吳城第一千零二十二章 人老了,就會急躁第一百二十一章 趙勝和趙豹的負面作用第二百九十四章 挖坑的蘇代第四十二章 虞信使楚 3第四百四十四章 秦王稷醒了第五百三十九章 趙丹教子
第七百九十六章 詭異的上計第一百八十章 信陵君入趙,平原君讓賢?第五百五十八章 喜訊啊大王第七百二十七章 齊國的決定第七百三十一章 別無選擇的段乾子第四百六十章 呂不韋帶來的驚喜第六百一十六章 劫後逢生的郭開第六百四十七章 高興的儒家第六百四十七章 高興的儒家第四十二章 虞信使楚 3第七百零二章 太子的最終決定第二百八十七章 意想不到的會師第六十八章 好消息第九百五十四章 秦國騎兵的蹤跡第八百零八章 慌亂的燕國人第七百九十六章 詭異的上計第八百四十七章 不謀而合第八百九十四章 齊王建的怒火第九百五十七章 不如和趙人決戰第四百三十八章 難道大王欲行那周武王之事?第八百八十五章 勝利和板子第二百七十四章 河東太守府驚變第四百三十八章 難道大王欲行那周武王之事?第一千零三十一章 匈奴主力的蹤跡第九百二十八章 趙勝的顧慮第九百五十章 李牧的盟友第二百一十四章 雖然趙丹很想打秦國,然而第七百四十七章 結束的序幕第二百二十九章 樓昌的決心第三百八十九章 關中還是崤函?第三百七十章 血色之路,狂暴衝殺第六百八十八章 主將人選第七百四十七章 結束的序幕第七十九章 韓國之辯第三十六章 平原君說魏王 1第七百九十三章 布衣派的謀劃第六百七十三章 李牧的請求第九百六十九章 生死關頭第五百零一章 難,何其難也!第九百一十四章 後勝進宮第四十六章 外交的重要性第七百五十章 狗急跳牆的段乾子第二百八十章 蒙武的暗中謀劃第六百九十三章 上黨危情這是一個不推書,關於劇情的單章第四百二十章 神奇的李牧第三百零二章 參謀的意義和韓非的機會第八百六十六章 李夫人獻藥第十七章 馬具第一千零一十九章 宴無好宴第一百零四章 廉頗的應急反應第六百四十八章 趙丹的處置第四百五十一章 算了,寡人是和平主義者第六百六十六章 甘泉宮之戰第三百九十七章 趙丹的隨機應變第九百八十七章 去XX的馬服子第三百九十九章 荀子論兵第七百三十四章 驚天謀劃第四百七十八章 月氏人要東進?第七百九十九章 新首領第七百八十一章 說齊第二百五十八章 差之毫釐第五百七十六章 幫不幫趙國?第四百一十章 吾有憂,呂大夫可能解?第六百六十八章 呂不韋回來了第七百九十六章 詭異的上計第一百六十九章 靳黈的真心話第三百八十六章 呂不韋的心事第六百七十章 白起之死第九十章 韓王然第一百零一章 悲劇的趙括第一千零四十八章 偷寡人錢的都是罪該萬死!第一百七十章 諸將,吾大秦鐵軍的雪恥之路,便由此而始!第六百七十章 白起之死第六百七十七章 黃歇,汝是把寡人當傻子嗎?第八十九章 呂不韋獻計第一百五十九章 大王,恕廉頗難以從命第六百五十一章 心態轉變的韓王然第六百七十四章 齊王建的惱火第九百一十三章 趙國說客第六百零一章 呂不韋的勝利第十四章 武安君何在第五百二十二章 秦王柱問計第二十六章 趙王丹問呂不韋 3第六百八十一章 調解第五百三十四章 楚王,汝這是自尋死路!第八百一十六章 薊都破第八百一十七章 樂間亂第八百二十一章 燕國的援軍第八百六十八章 黃歇的困境第二百零八章 秦王稷開始按捺不住了第九百四十三章 秦楚戰局第六百三十章 滅還是和?第一千零五十五章 風雨飄搖的吳城第一千零二十二章 人老了,就會急躁第一百二十一章 趙勝和趙豹的負面作用第二百九十四章 挖坑的蘇代第四十二章 虞信使楚 3第四百四十四章 秦王稷醒了第五百三十九章 趙丹教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