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五十一章 陶邑亂局

作爲這一次的吉祥物,魏國王后和太子同車而坐,讓所有人都清楚的看到了他們的面容。

這麼大的動靜自然驚動了整個陶邑,無數陶邑城中的居民們走上街頭,面帶驚訝不敢置信的看着面前的這一幕。

要知道就在不久之前,已經死去的魏國前任國君就已經拋棄過陶邑一次,在趙國龐煖大軍的兵鋒壓力下逃亡到了睢陽城。

如果不是後來向趙國求和成功,陶邑城怕是已經歸趙國所有了。

想不到才短短的半年多時間過去之後,這一幕竟然再一次的重演了。

魏王圉雖然已經死了,但是他的老婆和兒子,卻依舊在趙國人來襲的時候毫不猶豫的逃離了陶邑,甚至就連象徵性抵抗一下、堅守一下的勇氣都沒有!

被帶走的不僅僅是太子和王后,同時還有許多大臣以及他們的家室,浩浩蕩蕩的隊伍和馬車一直走了好幾個時辰,直到差不多日落時分才全部開出了陶邑城。

對於這種行爲,陶邑城之中的居民自然是議論紛紛。

“怎麼回事,這就又走了?”

“嘿,看來這些肉食者是被那趙國人嚇破膽了,去年大王便逃了,如今這位太子……當真是有其父必有其子也!”

“汝懂個甚,現在的魏國可不是太子能夠做主的。吾聽說啊,拋棄陶邑那根本就是武襄君的主意!”

“武襄君?他爲何要拋棄陶邑?”

“汝不知道?趙王都已經曉諭天下了,說武襄君當衆毒殺先王,又脅持了太子和王后,如今趙王出兵正是爲了誅殺武襄君這個逆臣,然後……”

話還沒有說完,一旁便有人急急打斷道:“噤聲!如今誰人不知此事,但是誰又敢說出來?汝現在公然在大庭廣衆之下說出此事,難道不怕被武襄君之耳目得知不成?想想這陣子菜市場的那些屍體,那可是要殺頭的!”

“嘿,殺頭?現在他武襄君都跑路了,誰來殺吾的頭?怕是他武襄君自己的人頭都快要保不住了!”

一名白髮蒼蒼的老者搖了搖頭,嘆道:“外有強敵環伺,內有奸臣亂政,此乃是亡國之道也!難道堂堂大魏,竟然已經淪落到今日這般地步了嗎?”

衆人聞言皆是一場嘆息,又有人忍不住說道:“吾有一兄在趙國之中行商,聽說如今的趙國人不但能夠足額授田,更有許多農具和耕牛免費租用,小日子過的那叫一個舒坦呢!汝等說說,若是這陶邑歸了趙國,那吾等的日子會不會比在魏國時要更加好過呢?”

此言一出,衆人面面相覷,一開始有心想要喝斥這個傢伙的賣國之言,但是仔細一想的話,似乎……還真的挺有道理的。

有人道:“說是這麼說了,但是汝等莫要忘了當年大梁城可是被趙國人給淹了!此等深仇如何不報?”

又有人道:“當年武安君白起同樣也淹了鄢都,楚國人又能夠拿他如何?南陽郡和南郡的楚人還不是老實當了幾十年順民?在這亂世之中,能夠苟全性命便已經是不易,就別提甚麼報仇不報仇了。吾伯兄亦是從軍死在戰爭之中,但是吾現在只希望能夠好好的活下去,過幾天和平的日子罷了。”

一片沉默之後,再一次有人開口道:“其實去年之時趙軍入城,倒也算得上是軍紀頗佳……”

“但是這一次趙軍乃是以討逆之命而來,而且那主將亦非龐煖而是樂乘,卻又說不準如今趙軍進城之後該是哪般景象了,說不定燒殺擄掠亦是有可能的。”

一說到這裡,衆人頓時就沒有了聊天的興致,有人道:“且都回家去吧,等到趙軍進城之後,也不知道是好是壞咯!”

衆人一番感慨,慢慢的也就淡了聊天的興致,全部散去了。

如果此刻段乾子還在城中的話,那麼憑藉着他在城中的衆多耳目就不難發現,那些原本已經消失在他視線之中的趙國胡衣衛們又再一次的冒了出來,開始在陶邑城中四處傳播各種反對段乾子、親善趙國的言論。

但是此刻段乾子的大部分黨羽已經隨着他而離去,剩下的人自顧尚且不暇,自然也就不會再去有什麼人來考慮捕殺這些胡衣衛的事情了。

等到入夜之後,由於整個魏國陶邑城之中幾乎絕大部分的官員以及武裝力量都被段乾子給帶走了,於是小規模的零星治安事件開始發生了。

但是這還並不是結束,因爲當那些原本只是搶劫的惡徒們發現完全沒有任何官府衆人來替受害者出頭之後,惡徒們自然就變得更加的猖狂而肆無忌憚了。

根據後來的統計,單單是在段乾子率領大部隊離開的當天,陶邑城之中就發生了至少六七十起惡性治安事件,並且多名受害者因此而受傷甚至身亡。

而到了第二天的時候,這個數字立刻就迅猛增長到了兩百多起。

第三天的時候,已經開始有成隊的歹徒在光天化日之下衝入許多店鋪之中哄搶財物了,許多商號不得不關門大吉,大量的陶邑居民開始拖家帶口逃出城池。

到了第四天,形勢越發的失去控制了,惡徒們已經不再僅僅滿足於搶劫平民和商人了,他們甚至開始幾百上千的集合起來,有組織的對那些大貴族們留下的宅邸進行進攻和洗劫。

陶邑城之中的混亂在這一天達到了最高峰,即便是遠在二三十里之外的趙齊聯軍大營都能夠在夜晚的時候看見來自陶邑城之中的熊熊火光。

對於這一點,齊國主將匡樑顯然有些不解。

“樂乘將軍,明明陶邑已經是觸手可及,爲何汝執意要在此處等待兩天時間?”

樂乘微笑的對着匡樑作出瞭解釋:“匡樑將軍,吾纔是聯軍之主將,汝只需靜候吾這個主將之命便是。”

匡樑默默的回到了自家的齊軍營地之中,告訴那些渴望着利用這一戰來建功立業的齊國將軍們一句話。

“誰要是再讓本將軍去找樂乘出戰,本將軍就讓他知道什麼是本將軍的怒火。”

雖然搞定了匡樑,但是另外一個有疑問的人又出現了。

這個人不是別人,正是樂乘的副將劇辛。

劇辛也不客氣,直接找到了樂乘就開始了提問。

“將軍,爲何還不入城?若是再這樣下去的話,陶邑就要毀掉了!”

劇辛現在是北軍中郎將,和樂乘的南軍中郎將屬於同一個級別,加上劇辛的老朋友兼上司龐煖現在正是春風得意的時候,說起話來自然也是特別的有底氣。

對於劇辛的質問,樂乘就不能夠做到無動於衷了。

於是樂乘在一番猶豫之後做出了回答:“劇辛將軍,想必汝應該知道大王這一次交待給吾等的任務。”

wωw☢ тTk án☢ C○

劇辛點了點頭,道:“吾當然知道,那就是奪下所有的魏國土地,所以吾才更加的不能理解,汝爲何要在陶邑城外浪費這麼多天的時間!”

樂乘沉默了一會,答道:“劇辛將軍也曾經爲燕國亞卿,當知道想要攻伐一地容易,但是攻下之後得到該地的民心卻是頗爲困難的事情。”

劇辛楞了一下,隨後開始明白了些什麼:“所以汝的意思是,汝想要等到陶邑亂起來之後,再進城去收拾殘局?”

樂乘點頭道:“正是。”

劇辛沉默半晌,嘆道:“可若是提早幾天進城的話,那麼陶邑城中就會少死很多人,至少幾千甚至是上萬人會因此而活命!”

樂乘搖了搖頭,沉聲道:“若是不能夠憑藉着這個機會一舉收復陶邑的人心,那麼將來想要做到這一點,就要付出更多的性命作爲代價!”

樂乘說到這裡,特意加重了語氣:“與其在將來用趙國人的性命來收復陶邑人心,不如現在用魏國人的自相殘殺來讓他們明白,只有強大的趙國才能夠讓這座城市得到保護,只有成爲趙國的一份子才能夠讓陶邑更好的發展起來!”

劇辛再次沉默,良久之後長嘆一口氣:“既然如此,那麼想必將軍明天應該可以進城了罷?”

樂乘猶豫半晌,最後還是說道:“便如劇辛將軍所言罷。”

劇辛如釋重負,朝着樂乘深深的行了一禮:“如此,劇辛便替陶邑城中數十萬子民謝過將軍了!”

看着劇辛離去的身影,樂乘忍不住長長的嘆了一口氣。

一個聲音突然在樂乘的這座帥帳之中響起了:“樂乘將軍,根據事先的計劃,汝應該再多等一天時間的。”

樂乘臉色微微一變,輕輕的哼了一聲,道:“吾纔是這支軍隊的主將!告訴汝的主人,吾和他之間只是合作關係,並不代表着他能夠對吾指手畫腳發號施令了!”

聲音沉默了一下,隨後說道:“吾之家主只是希望和樂乘將軍合作各取所需罷了,畢竟樂乘將軍也不希望一輩子屈居於廉頗和龐煖之下吧。”

樂乘臉上的厭惡之色更濃,沉聲道:“夠了!立刻給吾離開此地,回去告訴汝的家主,以後不要再給吾出這樣的主意了!”

……

翌日,趙國大軍在樂乘的率領下,浩浩蕩蕩的開入了陶邑城中,在萬千陶邑居民的翹首以盼下接管了整座陶邑城。

根據趙國史官記載:“王十二年,樂乘率軍南伐段乾子。段乾子脅魏王后、太子及諸多公族南逃,陶邑大亂。後樂乘進軍陶邑,秋毫無犯,三日擒罪犯千人斬首於城中,陶邑民心由此盡歸趙國。”

第六百五十八章 深夜秘客第二百一十一章 君王后給自己的兒子好好的上了一課第二百六十七章 從河東郡傳回來的消息讓趙丹很高興第六百四十八章 趙丹的處置第七百九十一章 魏國滅第七百六十八章 第三次伐趙聯盟第五百三十七章 救不救楚國?第八百二十八章 平壤城第七百三十章 魏國的條件第二百零二章 韓王然和魏王圉的心情大不同第六百四十九章 介入戰爭?第九百八十四章 平原君的病情第二百二十四章 後勝的心理博弈第四百三十三章 從今日起,那便是趙國的了!第一百四十一章 我就問你範睢開不開口吧第一百六十三章 沒錯,我們秦國的目標正是這九州天下!第一千零一十八章 趙丹的殺機第六百九十九章 呂不韋的好主意第一千零一十七章 新官上任三把火第三百五十章 宜陽城的歸屬第一百五十四章 趙丹的好心情第七百八十章 擒王第五百七十一章 不如將武安君召回關中第八百零五章 風蕭蕭兮易水寒第二百八十一章 諸將,不如隨吾而降趙!第六百四十二章 夜宴第八百五十三章 相互猜測第一千零五十二章 進城第九百一十五章 演員的自我修養第九百零九章 李牧的試驗第一百八十七章 爲什麼是荀子?第五百零二章 蘇代,汝這是在威脅寡人?第五百四十一章 雕版印刷第一百五十九章 大王,恕廉頗難以從命第一千零五十二章 進城第五百一十九章 和韓王然的會面第六十章 上黨郡的重要性第九百五十八章 呂不韋的“妙計”第七百章 薑還是老的辣第八百八十八章 亞洲大一統?第四百六十五章 不如坐山觀虎鬥第一百五十二章 目標——秦軍!第一百零一章 悲劇的趙括第九百一十一章 慘就一個字第四百九十五章 大王已經被逼瘋了!第六百零七章 惱火的趙括第四百一十七章 蔡澤罷相第六百三十三章 定西攻城戰第六十一章 樓緩第三百五十七章 武安君,許久不見第八百八十六章 請收李牧之權第七百三十九章 一切都亂套了!第六百零六章 父子閒聊第八百零三章 下一個目標第六百七十六章 內外交困的楚國第三百章 喜當爹的趙丹和來自魏國的消息第二百四十七章 原來這破秦之策,一直就在寡人的眼下!第一千零一十九章 宴無好宴第三百七十五章 秦使說韓王然第五百九十六章 選擇目標第四百零四章 王氏雙雄第七百九十五章 秋遊第二百五十六章 趙國在出徵前的誓師大會第九百九十八章 商會主事呂青第九百六十三章 抉擇和驚變第三百六十三章 微服出宮體察民情第九百八十一章 給李牧的“驚喜”第六百七十九章 鬱悶的楚國君臣第五十一章 第二次會議 1第九百四十九章 打草驚蛇第七百二十五章 不能盲目樂觀啊第三章 爭論第九百零三章 廉頗發難第九百二十七章 生存還是死亡,汝自己選第一百七十五章 最後的掙扎第八百七十五章 後勝說齊王第六百六十九章 論功行賞第九百零六章 吾有一言,請諸位靜聽第六十章 上黨郡的重要性第七百七十一章 六國想要決戰?第六百四十章 荊軻打狗第七百二十九章 魏王圉的艱難決定第九百九十三章 秦王怒第一百零二章 秦蠻子,妄想!第五百七十九章 奪函谷第七百九十三章 布衣派的謀劃第九百五十六章 呂不韋進宮第一百六十二章 我們趙國要求不高,你們秦國只需要割點土地就行了第二百二十五章 趙丹聽到的似乎都是壞消息第九十九章 陷落第七百一十七章 抓住機會的呂不韋第五百五十五章 此將可抵擋李牧!第九百三十六章 後勝入高宛第十一章 田單第九百一十六章 臨淄城裡的人都瘋了第六十一章 樓緩第十六章 兒子第六百一十三章 求饒第十九章 蘇代使齊 2第二百零三章 趙丹喊出來的響亮口號
第六百五十八章 深夜秘客第二百一十一章 君王后給自己的兒子好好的上了一課第二百六十七章 從河東郡傳回來的消息讓趙丹很高興第六百四十八章 趙丹的處置第七百九十一章 魏國滅第七百六十八章 第三次伐趙聯盟第五百三十七章 救不救楚國?第八百二十八章 平壤城第七百三十章 魏國的條件第二百零二章 韓王然和魏王圉的心情大不同第六百四十九章 介入戰爭?第九百八十四章 平原君的病情第二百二十四章 後勝的心理博弈第四百三十三章 從今日起,那便是趙國的了!第一百四十一章 我就問你範睢開不開口吧第一百六十三章 沒錯,我們秦國的目標正是這九州天下!第一千零一十八章 趙丹的殺機第六百九十九章 呂不韋的好主意第一千零一十七章 新官上任三把火第三百五十章 宜陽城的歸屬第一百五十四章 趙丹的好心情第七百八十章 擒王第五百七十一章 不如將武安君召回關中第八百零五章 風蕭蕭兮易水寒第二百八十一章 諸將,不如隨吾而降趙!第六百四十二章 夜宴第八百五十三章 相互猜測第一千零五十二章 進城第九百一十五章 演員的自我修養第九百零九章 李牧的試驗第一百八十七章 爲什麼是荀子?第五百零二章 蘇代,汝這是在威脅寡人?第五百四十一章 雕版印刷第一百五十九章 大王,恕廉頗難以從命第一千零五十二章 進城第五百一十九章 和韓王然的會面第六十章 上黨郡的重要性第九百五十八章 呂不韋的“妙計”第七百章 薑還是老的辣第八百八十八章 亞洲大一統?第四百六十五章 不如坐山觀虎鬥第一百五十二章 目標——秦軍!第一百零一章 悲劇的趙括第九百一十一章 慘就一個字第四百九十五章 大王已經被逼瘋了!第六百零七章 惱火的趙括第四百一十七章 蔡澤罷相第六百三十三章 定西攻城戰第六十一章 樓緩第三百五十七章 武安君,許久不見第八百八十六章 請收李牧之權第七百三十九章 一切都亂套了!第六百零六章 父子閒聊第八百零三章 下一個目標第六百七十六章 內外交困的楚國第三百章 喜當爹的趙丹和來自魏國的消息第二百四十七章 原來這破秦之策,一直就在寡人的眼下!第一千零一十九章 宴無好宴第三百七十五章 秦使說韓王然第五百九十六章 選擇目標第四百零四章 王氏雙雄第七百九十五章 秋遊第二百五十六章 趙國在出徵前的誓師大會第九百九十八章 商會主事呂青第九百六十三章 抉擇和驚變第三百六十三章 微服出宮體察民情第九百八十一章 給李牧的“驚喜”第六百七十九章 鬱悶的楚國君臣第五十一章 第二次會議 1第九百四十九章 打草驚蛇第七百二十五章 不能盲目樂觀啊第三章 爭論第九百零三章 廉頗發難第九百二十七章 生存還是死亡,汝自己選第一百七十五章 最後的掙扎第八百七十五章 後勝說齊王第六百六十九章 論功行賞第九百零六章 吾有一言,請諸位靜聽第六十章 上黨郡的重要性第七百七十一章 六國想要決戰?第六百四十章 荊軻打狗第七百二十九章 魏王圉的艱難決定第九百九十三章 秦王怒第一百零二章 秦蠻子,妄想!第五百七十九章 奪函谷第七百九十三章 布衣派的謀劃第九百五十六章 呂不韋進宮第一百六十二章 我們趙國要求不高,你們秦國只需要割點土地就行了第二百二十五章 趙丹聽到的似乎都是壞消息第九十九章 陷落第七百一十七章 抓住機會的呂不韋第五百五十五章 此將可抵擋李牧!第九百三十六章 後勝入高宛第十一章 田單第九百一十六章 臨淄城裡的人都瘋了第六十一章 樓緩第十六章 兒子第六百一十三章 求饒第十九章 蘇代使齊 2第二百零三章 趙丹喊出來的響亮口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