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三章 蔡澤再獻計

天才壹秒記住『→網.』,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

蔡澤話音剛落,秦王柱的眼神立刻就亮了起來。

對於現在的秦王柱來說,任何一個能夠幫助他擊敗趙國的計策都絕對堪比稀世珍寶一般貴重。

所以秦王柱立刻就開口問道:“綱成君何以教寡人?”

秦王柱話音一落,一旁的羋宸就不覺眉頭大皺。

大王連“教”這個字都說出來了,足以證明對蔡澤的這番話非常重視啊。

於是羋宸立刻就下定了決心,只要接下來蔡澤的發言之中有任何能夠被自己抓住的地方,那麼自己就一定要對這些地方大加攻擊,好讓大王不採納蔡澤的計策。

否則的話,萬一被蔡澤這個老傢伙藉助這個機會而重新獲得大王的信任,那羋宸屁股底下這個還沒有坐熱的相邦之位又開始危險了。

和心生警惕的羋宸恰好相反,蔡澤得到了趙柱的這番認可之後整個人一張臉上頓時就是紅光滿面,顯然心中高興已極。

於是蔡澤也不賣關子,而是直接朝着趙柱說道:“大王,縱觀當今天下諸國,齊魏已經是趙國之手下敗將,而且心氣已喪,對於趙國來說不足爲慮,亦不是吾大秦結盟的好選擇。而韓燕兩國身爲趙國之盟友,而且又都和趙國有着姻親關係,是否能夠勸說韓燕兩國背盟,實在亦是並無多少把握。”

蔡澤這一番話說到這裡,羋宸臉上的表情就輕鬆了不少。

還以爲汝蔡澤要發表什麼高論呢,結果說來說去半天了還不是在講這些廢話?

也不比吾強到哪裡去嘛!

但緊接着蔡澤所說的話,就讓羋宸有些笑不起來了。

事實上,情況並不僅僅是笑不起來那麼簡單。

只見蔡澤開口道:“故此以臣之見,大王應當聯合楚國,若是楚國能夠站在大秦一邊,那麼大秦方纔能夠有和趙國抗衡的資本。”

……

蔡澤話音一落,大殿之中就是一片倒吸涼氣的聲音。

不少人看向蔡澤的眼神一下子就變得非常不對了。

聯合楚國?還真虧你蔡澤說得出來啊。

要知道在這幾年裡,楚國可是每一場戰爭都和趙國站在一起,將秦國往死裡揍的。

且不提把楚國人宗廟和先王陵墓一把火燒了的白起現在可還都坐在大殿之中,就說這幾年來楚國也是一直站在趙國一邊,對於秦國是各種捅刀子和落井下石。

單單是從長平之戰起到現在三年多的時間,秦楚兩國因爲相互交鋒而陣亡的人數加起來就已經將近二十萬人。

正是因爲雙方之間的這新仇舊怨,所以即便在場就有好幾名出身於楚國的臣子,但是秦國的重臣們也從來都沒有將楚國當做是一個可以結盟的對象。

直到今天蔡澤當衆提出了這個提議。

秦王柱坐在大殿上首,臉色也是頗爲怪異,顯然一時之間也有些接受不能。

就在這一片寂靜之中,羋宸卻露出了笑容。

這不正是最好的反擊機會麼?

於是下一刻,羋宸重重的發出了一聲冷笑。

“吾還以爲綱成君有何高見,原來不過如此罷了。”

羋宸刻意將自己的聲調拉得長長的,極盡挖苦之能。

蔡澤的目光移了過來,和羋宸的目光交織在了一起:“如此說來,陽泉君莫非是對吾之計策有所不滿?”

羋宸嗤笑道:“綱成君,汝此計簡直滑稽!那楚國和大秦乃是何等仇怨,縱使大王願意和楚國握手言和,但是楚國君臣又怎麼可能會選擇和大秦聯手?”

蔡澤搖頭道:“陽泉君此言差矣。若是在高唐之戰前,楚國和大秦之間的確是仇怨難解,並無連橫之可能。但正所謂此一時彼一時也,在吾看來,如今大秦和楚國已然具備聯手之可能性。”

原本被羋宸的這一番話說得有些興致缺缺的秦王柱在一聽到蔡澤的這番話之後,立刻又來了精神。

對於和楚國結盟一事,其實秦王柱心中並沒有太多的牴觸。

仇怨什麼的,在共同的利益面前其實也算不得啥。

說起來秦王柱的奶奶宣太后是楚國人,如今的秦國王后是楚國人,如今的秦國相邦羋宸也是楚國人,秦國朝堂之中的楚國人真的不少。

而且吧,被燒掉的是楚國人的宗廟又不是秦國的,秦國自然也沒什麼好恨楚國的。

但是秦王柱的心中也很清楚,這件事情並不是秦國說了就算的,也得楚國願意和秦國聯手才行啊。

秦王柱對着蔡澤催促道:“綱成君快快道來。”

雖然秦王柱也知道自己的這番表態無形中等於打了羋宸的臉,但是在秦國復興的希望面前,羋宸這個相邦換掉都不是不行,打個臉又算得了什麼?

蔡澤用勝利者的眼神斜了滿臉不爽的羋宸一眼,然後對着趙柱笑道:“大王,之所以楚國有可能和大秦聯手,原因就在於高唐之戰後,楚國和趙國已經接壤,成爲了鄰國。”

“若是之前兩國未成鄰國之時,楚國自然是不需要擔心趙國攻伐楚國的,但如今接壤之後,這便成爲一個很大的問題了。臣之所以認爲秦楚連橫具備可能性,正是因此。”

秦王柱微微點頭,算是開始咂摸出一些門道來了。

說白了,遠交近攻唄。

之前楚國沒有和趙國接壤的時候,雙方之間的關係是“遠”,你打不了我我也打不了你,那麼大家就是“遠交”,自然一團和氣。

這就是爲什麼在之前的歷次戰爭之中趙國和楚國往往能夠站在同一邊,至不濟也不會相互敵對的原因。

但現在一旦接壤之後,雙方之間的關係就變成了“近”。

如此一來的話,那麼趙國就可能“近攻”楚國了。

當然了,鑑於目前的國際形勢來說,趙國主動攻擊楚國的可能性確實是不高。

但這種可能性已經從“無”變成了“有”。

這是一個非常關鍵的轉變。

哪怕是一絲絲的可能性,秦國都可以從中利用一番。

而且除此之外,秦王柱的心中其實還有着另外一個不爲面前其他秦國大臣所周知的秘密。

秦國在楚國的某位高層人物身邊,可是隱藏着一個“因間”啊。

只要利用好這個間諜,那麼秦楚同盟一事,還真的就是……大有可爲啊。

一想到這裡,秦王柱的心中其實已經下定了決心。

但秦王柱並沒有立刻做出決定,而是擡頭看了一眼坐在自己下首左側的白起:“武安君,汝覺得這秦楚連橫抗趙之策,是否可行?”

截止目前爲止,白起最優秀的戰績便是在對楚國的戰爭之中打出來的。

考慮到白起現在的職位和影響力,在和楚國聯盟的這件事情上秦王柱還真就不能夠繞開白起。

或許似乎是因爲老了,白起自從這一次朝議召開的時候就一直沒有開口說話,整個人面無表情的坐在那裡,眼睛半睜半閉,一動不動的像個雕塑一樣。

直到聽到了秦王柱的這一聲發問之後,白起的身子才微微動彈了一下,然後用略微有些嘶啞的聲音開口了。

“老臣但聽大王之命行事。”

白起的這個回答讓秦王柱終於放心了,於是立刻拍板做出了決定。

“既然如此,那麼便以呂不韋爲使者,秘密趕赴陳城,和楚國人商談結盟一事!”

手機用戶請瀏覽m.閱讀,更優質的閱讀體驗。

第七百零九章 鄭朱使燕第第二百九十五章 掉坑的段乾子第八百二十章 坐困愁城第七百零五章 苦盡甘來?第一百四十七章 爲何是野王第六百六十一章 入宮求情第四百三十八章 難道大王欲行那周武王之事?第一千零四十六章 勝負分第二百四十六章 雛鷹營,趙丹的怒火第三百零二章 參謀的意義和韓非的機會第七百七十四章 李牧自有主張第三章 爭論第一百九十九章 此子之名,便喚爲趙政!第五百三十四章 楚王,汝這是自尋死路!第八百五十五章 騎戰第六百五十章 區別對待第九百八十五章 李牧有個大膽的想法第二百七十六章 掌控大局第十五章 秦國政壇第二百八十四章 蔡澤獻計第一百零八章 裝逼的隱士第一百五十六章 真要議和?第九百五十四章 秦國騎兵的蹤跡第一百九十六章 即將入場的是另外一支精銳虎賁軍第八百三十三章 這個春天有點冷第二百五十五章 夜襲郢都第八百二十九章 勝利所帶來的附加問題第三百四十八章 大王說話,什麼時候輪到你範睢插嘴了第一百三十三章 進擊的趙括第四十六章 外交的重要性第九百七十九章 漢中危情第一千零一十六章 制度和新相邦的產生第一百零二章 秦蠻子,妄想!第一千零二十七章 人心散了,隊伍不好帶啊第三百三十八章 燕王薨,洛邑動第二百八十二章 範睢遭斥第一千零四十八章 偷寡人錢的都是罪該萬死!第九百一十二章 都是一羣沒用的東西!第二百七十六章 掌控大局第三百八十四章 楚國太子帶來的驚喜第八十七章 藺相如之死第六百五十九章 孤兒營中小孤兒第九百零一章 高宛城下第六百一十九章 匈奴內部的爭執第五百六十七章 突飛猛進的李牧第八百四十七章 不謀而合第三百八十七章 李園獻計第七百八十九章 咸陽閒話第一百四十四章 趙丹小兒去得,寡人亦去得!第九百一十四章 後勝進宮第四十章 虞信使楚 1第一百一十八章 侯贏罵魏王第六百八十八章 主將人選第二百四十六章 雛鷹營,趙丹的怒火第一百三十八章 秦軍的反擊第八十六章 麻煩大了第五百四十六張 蒲津渡趙軍的大危機第七十二章 對燕策略第二百八十二章 範睢遭斥第六百五十三章 荀況入宮第三百零二章 參謀的意義和韓非的機會第一百一十二章 魏王圉的怒火第四百五十六章 秦國來使第九百五十一章 伐秦還是滅楚第八百一十三章 暗潮涌動第六百八十六章 後勝的天大好事第七百五十五章 游擊戰第八百七十六章 李牧的新計劃第八百五十八章 暴烈如火第一千零二十八章 各自較勁第八百四十一章 秦國人的動向第六百七十一章 戰爭會議第七百三十七章 六國來朝第七十九章 韓國之辯第四百六十三章 魏國君臣之間的爭吵第六百三十一章 兄妹會第一千零五十七章 夜談,夜襲第二百零三章 趙丹喊出來的響亮口號第九百一十三章 趙國說客第三百三十八章 燕王薨,洛邑動第五百六十四章 藥引第八百六十章 偃旗息鼓第九百零九章 李牧的試驗第五百二十章 美人在懷第七百一十七章 抓住機會的呂不韋第一千零三十二章 匈奴這些年第六百五十一章 心態轉變的韓王然第八百一十一章 澹林部第六百章 武器、印刷和火藥第九百一十三章 趙國說客第二百二十五章 趙丹聽到的似乎都是壞消息第五百二十四章 候的陰毒計策第八十三章 長平戰火 3第二百三十一章 趙丹聽了想殺人第四百八十六章 算計寡人?白羊王汝還未夠班啊第五百七十七章 白起的直覺第九百六十七章 大戰起第一千零三十二章 匈奴這些年第九十三章 秦軍的總攻?第三百六十一章 如何抗趙?蔡澤有自己的主張
第七百零九章 鄭朱使燕第第二百九十五章 掉坑的段乾子第八百二十章 坐困愁城第七百零五章 苦盡甘來?第一百四十七章 爲何是野王第六百六十一章 入宮求情第四百三十八章 難道大王欲行那周武王之事?第一千零四十六章 勝負分第二百四十六章 雛鷹營,趙丹的怒火第三百零二章 參謀的意義和韓非的機會第七百七十四章 李牧自有主張第三章 爭論第一百九十九章 此子之名,便喚爲趙政!第五百三十四章 楚王,汝這是自尋死路!第八百五十五章 騎戰第六百五十章 區別對待第九百八十五章 李牧有個大膽的想法第二百七十六章 掌控大局第十五章 秦國政壇第二百八十四章 蔡澤獻計第一百零八章 裝逼的隱士第一百五十六章 真要議和?第九百五十四章 秦國騎兵的蹤跡第一百九十六章 即將入場的是另外一支精銳虎賁軍第八百三十三章 這個春天有點冷第二百五十五章 夜襲郢都第八百二十九章 勝利所帶來的附加問題第三百四十八章 大王說話,什麼時候輪到你範睢插嘴了第一百三十三章 進擊的趙括第四十六章 外交的重要性第九百七十九章 漢中危情第一千零一十六章 制度和新相邦的產生第一百零二章 秦蠻子,妄想!第一千零二十七章 人心散了,隊伍不好帶啊第三百三十八章 燕王薨,洛邑動第二百八十二章 範睢遭斥第一千零四十八章 偷寡人錢的都是罪該萬死!第九百一十二章 都是一羣沒用的東西!第二百七十六章 掌控大局第三百八十四章 楚國太子帶來的驚喜第八十七章 藺相如之死第六百五十九章 孤兒營中小孤兒第九百零一章 高宛城下第六百一十九章 匈奴內部的爭執第五百六十七章 突飛猛進的李牧第八百四十七章 不謀而合第三百八十七章 李園獻計第七百八十九章 咸陽閒話第一百四十四章 趙丹小兒去得,寡人亦去得!第九百一十四章 後勝進宮第四十章 虞信使楚 1第一百一十八章 侯贏罵魏王第六百八十八章 主將人選第二百四十六章 雛鷹營,趙丹的怒火第一百三十八章 秦軍的反擊第八十六章 麻煩大了第五百四十六張 蒲津渡趙軍的大危機第七十二章 對燕策略第二百八十二章 範睢遭斥第六百五十三章 荀況入宮第三百零二章 參謀的意義和韓非的機會第一百一十二章 魏王圉的怒火第四百五十六章 秦國來使第九百五十一章 伐秦還是滅楚第八百一十三章 暗潮涌動第六百八十六章 後勝的天大好事第七百五十五章 游擊戰第八百七十六章 李牧的新計劃第八百五十八章 暴烈如火第一千零二十八章 各自較勁第八百四十一章 秦國人的動向第六百七十一章 戰爭會議第七百三十七章 六國來朝第七十九章 韓國之辯第四百六十三章 魏國君臣之間的爭吵第六百三十一章 兄妹會第一千零五十七章 夜談,夜襲第二百零三章 趙丹喊出來的響亮口號第九百一十三章 趙國說客第三百三十八章 燕王薨,洛邑動第五百六十四章 藥引第八百六十章 偃旗息鼓第九百零九章 李牧的試驗第五百二十章 美人在懷第七百一十七章 抓住機會的呂不韋第一千零三十二章 匈奴這些年第六百五十一章 心態轉變的韓王然第八百一十一章 澹林部第六百章 武器、印刷和火藥第九百一十三章 趙國說客第二百二十五章 趙丹聽到的似乎都是壞消息第五百二十四章 候的陰毒計策第八十三章 長平戰火 3第二百三十一章 趙丹聽了想殺人第四百八十六章 算計寡人?白羊王汝還未夠班啊第五百七十七章 白起的直覺第九百六十七章 大戰起第一千零三十二章 匈奴這些年第九十三章 秦軍的總攻?第三百六十一章 如何抗趙?蔡澤有自己的主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