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四章 李牧自有主張

天才壹秒記住『→網.』,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

第二天早上,李牧便率領着自己的兩萬騎兵大軍馬不停蹄的繼續南下了。

從區域劃分的角度來說,李牧此刻所在的地方既是曾經的魏國西河郡,也是如今的秦國上郡。

這整個秦國上郡,說起來其實都屬於地廣人稀的地帶。

畢竟這裡曾經是屬於義渠人的地盤,而義渠人早就已經被秦國人或殺或遷移的給吞併得差不多了。

另外一個、同時也是最重要的原因,其實是因爲這裡過於靠近原先被林胡人所佔據的河套地區了。

一個常年飽受胡人侵擾之苦的地方,很顯然是不可能指望會有太多人居住的。

不過這樣的地方對於李牧來說,其實也有着一定的好處。

在邯鄲這樣人多眼雜的地方,即便是五百軍隊的調動都瞞不過有心人的耳目。

但是在河套、在上郡這樣的地方,只要擁有着足夠的人手,任何的消息和情報都是能夠封鎖下來的。

至於封鎖消息的手法其實也很簡單,只需要把斥候遠遠的放出去幾十裡的範圍,然後殺掉一切不屬於趙國軍隊的人就是了。

在李牧那嚴酷無比的命令之下,兩萬趙國騎兵踏平了一路上見到的所有村莊,殺死了碰見的每一個可能會傳遞訊息的秦國人,從而完美的達到了讓秦國人根本不清楚這支北方趙軍具體情況的目的。

也就是在這一天的中午時分,一名斥候來到了李牧的面前,先是行了一個軍禮,然後朝着李牧高聲稟告:“將軍,前方五十里便是高奴!”

李牧微微點了點頭,從懷中拿出了一份看上去頗爲古舊的地圖端詳了片刻,突然下達了一個命令:“傳令下去,全軍轉向西南!”

“啊?”李牧這個命令一下,他身邊的不少將官都有些懵逼了,臉上紛紛露出了極其驚訝的表情。

對於這些將官們的詫異神情,李牧當然是看在眼中,但是卻沒有任何想要解釋的慾望。

依照常理來說,李牧如果想要南下的幫助廉頗的話,那麼就應該一路經高奴、固陽、雕陰、彭衙、汪、元裡南下,又或者沿着繁龐、少樑南下,這樣才能夠從側面給正在王城和廉頗對峙的王齕來上狠狠的一刀,從而幫助到廉頗大將軍所率領的趙國主力部隊。

但是這條進軍路線雖然看上去是最近的選擇,但其實它也有自己的問題在裡面。

這問題就在於這條路線一路上要經過太多的秦國城邑,而李牧麾下的這兩萬騎兵又缺乏攻城所必備的重武器,而且絕大部分都是沒有任何盔甲的輕騎兵。

讓輕騎兵下馬拿着弓箭去攻城,這絕對會讓李牧成爲史書上的千古笑柄。

李牧相信,如果咸陽方面在知道了有一支趙軍騎兵從河套郡南下之後,秦國的君臣們一定都無比的希望李牧選擇這條看似一馬平川,實則險阻重重的道路。

所以李牧當然不會這麼做。

李牧自有主張。

李牧打算繞過洛水,從洛水西岸順着洛水一路疾行,不去管在關中平原東部正在激戰的廉頗或者王齕,而是直撲秦國關中的核心地帶!

更加絕妙的是,和洛水東岸那曾經被魏國經營過的西河郡故地不同,洛水西岸的這幾百上千裡地,幾乎就沒有任何像樣的秦國城邑。

如果一切順利的話,快則兩天遲則三天,李牧就能夠率領着麾下這兩萬騎兵出現在秦國人的腹地,給秦國最寶貴的關中盆地來上狠狠的一刀!

嚴格的說,這其實並不算是李牧的主張。

這個主張來自於李牧懷中的那份古老的地圖,而這份古老的地圖是趙丹命人送到李牧手中的。

但趙丹也不是這份地圖的繪製者。

這份地圖的繪製者乃是趙丹的爺爺、大名鼎鼎的趙武靈王!

李牧現在所走的路線,正是當年胡服騎射拓地千里之後雄心勃勃的趙武靈王親自實地勘察並繪製出來的路線!

當年的趙武靈王就是從雲中郡出發,沿着洛水西岸一路南下,最終抵達咸陽,然後以趙國使者的名義和秦王稷見面,最後大搖大擺的離去。

如果沒有沙丘宮變那場最終導致趙國元氣大傷的悲劇,那麼或許趙國騎兵的鐵蹄早就已經沿着這條趙武靈王親自走過的線路踏入關中腹地。

但,該來的總是會來的。

偉大的武靈王,他的努力並沒有被白費,在趙武靈王去世整整三十八年之後,一位年輕的趙國將軍終於率領着兩萬精銳無比的趙國騎兵踏上了這片土地,並將以趙武靈王親手繪製出來的這副地圖作爲指引,直搗黃龍!

李牧珍而重之的收好了地圖,擡頭望天。

一輪烈日在天空的正中央,奪目的光芒讓李牧完全睜不開眼睛。

當年的趙武靈王,豈非也是如此的光芒奪目,如此的不可一世?

但就是這樣一位不世雄主,卻在正值盛年之時被司寇李兌和公子成率兵圍困於沙丘宮之中三月有餘,活活餓死!

馬背上的李牧閉上了眼睛,心中暗暗祈禱。

“武靈王,若在天有靈,便請護佑吾等馬到功成,護佑趙國此戰必勝!”

當睜開眼睛的時候,李牧的眼中煥發出了無比的神采。

“傳令下去,遣兩千騎兵一路沿着洛水以東南下,沿路大造聲勢,務必要讓秦國人那便是吾等之主力!其餘一萬八千騎兵隨吾轉向西南,不到日落不下馬,直指關中!”

在李牧的命令下,一萬八千名騎兵帶着滾滾煙塵改變了方向,猶如一條黑色長龍轉向西南。

誠如《孫子兵法·兵勢篇》所言:“凡戰者,以正合,以奇勝。激水之疾,至於漂石者,勢也;鷙鳥之疾,至於毀折者,節也。故善戰者,其勢險,其節短。勢如擴弩,節如發機。”

如今,李牧就要率領着自己麾下的這兩萬騎兵,充當一支讓秦國人完全意想不到的奇兵南下,在一個秦國人完全意想不到的地方突然出現,然後再給秦國一個完全意想不到的“驚喜!”

李牧縱馬疾馳,心中只有一個念頭。

“目標——櫟陽!”

手機用戶請瀏覽m.閱讀,更優質的閱讀體驗。

第五百一十二 毛遂的名單第四十二章 虞信使楚 3第八百七十七章 陽翟風雲第九百九十八章 商會主事呂青第二百九十二章 魏無忌的威脅第六百二十八章 一錘定音的李牧第五百七十九章 奪函谷第八百三十章 先打誰第八百零七章 荊軻刺趙王第七百九十六章 詭異的上計第八百一十六章 薊都破第一百八十二章 畫風逆轉的爭吵第二百二十四章 後勝的心理博弈第四百九十二章 魏國傳來的好消息第五百三十四章 楚王,汝這是自尋死路!第九百九十五章 秦王,請第七百三十一章 別無選擇的段乾子第六百三十二章 寡人慾滅亡燕國第九十章 韓王然第一千零六章 秋議伐楚第一百三十七章 莽一波第九百八十六章 蜀道難第四百三十三章 從今日起,那便是趙國的了!第二十四章 趙王丹問呂不韋 1第二百四十六章 雛鷹營,趙丹的怒火第六百一十二章 對峙第八百八十七章 李牧的孤兒營之旅第八百零四章 樂間的計劃第一百六十六章 趁火打劫?寡人最喜歡了!第三百三十章 寵臣的讒言第一千零三十章 西進的趙括第一百零八章 裝逼的隱士第八百八十九章 下一個目標第三百四十五章 讓人吐血的消息第四百六十一章 澠池之會第三百七十六章 衛竭說齊王建第四百三十五章 趙丹的底線第一百二十六章 真正的正事第五百三十二章 義渠城之變第八百三十七章 破義渠第一千零六章 秋議伐楚第二百五十四章 鬱悶的司馬靳第二百一十八章 回馬箭第八百七十六章 李牧的新計劃第六百三十二章 寡人慾滅亡燕國第五百七十三章 想佔寡人的便宜第二十六章 趙王丹問呂不韋 3第三百一十一章 韓非和參謀處的計劃第七百二十五章 不能盲目樂觀啊第九百五十四章 秦國騎兵的蹤跡第六百八十一章 調解第四百七十七章 或許是時候考慮對匈奴動手了?第九百五十七章 不如和趙人決戰第九百八十三章 趙丹的煩心事第八百六十六章 李夫人獻藥第三百五十三章 趙丹的王牌騎兵第八百四十章 我也是當過大王的人第九百章 毛遂又來了第五百二十六章 紙第四百章 激烈的關中前線戰場第一百四十二章 好了範睢大哥還是請你閉嘴吧第四百三十九章 我看你趙勝就是拿我們尋開心!第一百七十章 諸將,吾大秦鐵軍的雪恥之路,便由此而始!第七百零一章 臣斗膽請太子選擇第二百八十六章 楚王元的野心、憤怒和拼命第七百八十四章 戰事起第四百八十二章 破月氏人,何須出奇?第七百一十二章 暴跳如雷的魏王圉第三百七十二章 從邯鄲出發的使團第五百五十二章 櫟陽城內的變化第五百九十四章 時代變了,總要與時俱進啊第一千零四十七章 定西域第三百五十八章 河東郡分田第七百七十九章 入宮第三百零三章 楚國要崩?第六百零九章 白蓮花郭開第五百二十八章 義渠勝第九百四十八章 呂不韋的大麻煩第五百零六章 旗鼓相當的接觸戰第一千零二章 這個劇本不對啊第七百零九章 鄭朱使燕第五百二十六章 紙第八百七十一章 博弈第六百四十八章 趙丹的處置第五百四十一章 雕版印刷第一百八十五章 邯鄲城裡來了三個人第四百八十五章 趙丹的美食生活第二百二十四章 後勝的心理博弈第五百二十五章 動搖的春申君黃歇第三十六章 平原君說魏王 1第八百五十二章 付之一炬,瞞天過海第六百二十八章 一錘定音的李牧第四百一十七章 蔡澤罷相第一百二十五章 賣隊友第二百一十九章 完勝第六百九十四章 深夜會議第二百一十章 準備攀科技的趙丹第一千零五十九章 楚王進宮例行推書第五百二十六章 紙
第五百一十二 毛遂的名單第四十二章 虞信使楚 3第八百七十七章 陽翟風雲第九百九十八章 商會主事呂青第二百九十二章 魏無忌的威脅第六百二十八章 一錘定音的李牧第五百七十九章 奪函谷第八百三十章 先打誰第八百零七章 荊軻刺趙王第七百九十六章 詭異的上計第八百一十六章 薊都破第一百八十二章 畫風逆轉的爭吵第二百二十四章 後勝的心理博弈第四百九十二章 魏國傳來的好消息第五百三十四章 楚王,汝這是自尋死路!第九百九十五章 秦王,請第七百三十一章 別無選擇的段乾子第六百三十二章 寡人慾滅亡燕國第九十章 韓王然第一千零六章 秋議伐楚第一百三十七章 莽一波第九百八十六章 蜀道難第四百三十三章 從今日起,那便是趙國的了!第二十四章 趙王丹問呂不韋 1第二百四十六章 雛鷹營,趙丹的怒火第六百一十二章 對峙第八百八十七章 李牧的孤兒營之旅第八百零四章 樂間的計劃第一百六十六章 趁火打劫?寡人最喜歡了!第三百三十章 寵臣的讒言第一千零三十章 西進的趙括第一百零八章 裝逼的隱士第八百八十九章 下一個目標第三百四十五章 讓人吐血的消息第四百六十一章 澠池之會第三百七十六章 衛竭說齊王建第四百三十五章 趙丹的底線第一百二十六章 真正的正事第五百三十二章 義渠城之變第八百三十七章 破義渠第一千零六章 秋議伐楚第二百五十四章 鬱悶的司馬靳第二百一十八章 回馬箭第八百七十六章 李牧的新計劃第六百三十二章 寡人慾滅亡燕國第五百七十三章 想佔寡人的便宜第二十六章 趙王丹問呂不韋 3第三百一十一章 韓非和參謀處的計劃第七百二十五章 不能盲目樂觀啊第九百五十四章 秦國騎兵的蹤跡第六百八十一章 調解第四百七十七章 或許是時候考慮對匈奴動手了?第九百五十七章 不如和趙人決戰第九百八十三章 趙丹的煩心事第八百六十六章 李夫人獻藥第三百五十三章 趙丹的王牌騎兵第八百四十章 我也是當過大王的人第九百章 毛遂又來了第五百二十六章 紙第四百章 激烈的關中前線戰場第一百四十二章 好了範睢大哥還是請你閉嘴吧第四百三十九章 我看你趙勝就是拿我們尋開心!第一百七十章 諸將,吾大秦鐵軍的雪恥之路,便由此而始!第七百零一章 臣斗膽請太子選擇第二百八十六章 楚王元的野心、憤怒和拼命第七百八十四章 戰事起第四百八十二章 破月氏人,何須出奇?第七百一十二章 暴跳如雷的魏王圉第三百七十二章 從邯鄲出發的使團第五百五十二章 櫟陽城內的變化第五百九十四章 時代變了,總要與時俱進啊第一千零四十七章 定西域第三百五十八章 河東郡分田第七百七十九章 入宮第三百零三章 楚國要崩?第六百零九章 白蓮花郭開第五百二十八章 義渠勝第九百四十八章 呂不韋的大麻煩第五百零六章 旗鼓相當的接觸戰第一千零二章 這個劇本不對啊第七百零九章 鄭朱使燕第五百二十六章 紙第八百七十一章 博弈第六百四十八章 趙丹的處置第五百四十一章 雕版印刷第一百八十五章 邯鄲城裡來了三個人第四百八十五章 趙丹的美食生活第二百二十四章 後勝的心理博弈第五百二十五章 動搖的春申君黃歇第三十六章 平原君說魏王 1第八百五十二章 付之一炬,瞞天過海第六百二十八章 一錘定音的李牧第四百一十七章 蔡澤罷相第一百二十五章 賣隊友第二百一十九章 完勝第六百九十四章 深夜會議第二百一十章 準備攀科技的趙丹第一千零五十九章 楚王進宮例行推書第五百二十六章 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