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八章 一錘定音的李牧

事情幾乎和龐煖所預料的一模一樣。

爲了能夠讓自己渡過北易水,樂間不得不再一次的派出一支萬人的部隊進行斷後。

或許是因爲這一次斷後部隊的主將並不如上一次那般勇猛的原因,又或許是因爲這一次的斷後部隊實力不夠強,也可能是因爲趙軍已經完全打出了士氣和血性,總而言之在一場十分短促的突擊戰之後,燕軍的第二道防線就徹底的崩潰了。

由於戰鬥結束的時間遠比樂乘所想的要快,所以當趙軍的先鋒追擊到北易水南岸的時候,雖然大部分燕軍主力已經渡過了北易水,但是仍舊有着三萬燕軍部隊沒有過河。

看着河水南岸黑壓壓如潮水般蜂擁而至的趙國大軍,樂乘臉色無比的難看,最終咬牙做出了決定:“傳令下去,燒燬所有船隻,全軍繼續北上!”

當剩餘的三萬燕軍將士們發現北岸的船隻上開始冒出滾滾濃煙之後,不需要任何人的述說也都明白髮生了什麼事情。

自己被拋棄了。

在轉身看看身後已經將自己團團包圍的趙軍主力,統帥着這三萬部隊的幾名燕軍偏將甚至都沒有經過碰頭就極其默契的作出了同樣的決定。

投降!

這個結果讓已經殺了兩陣,正準備迎來第三陣廝殺的李牧非常的不爽。

李牧騎在馬上,神情十分倨傲的看着面前的燕軍將領們,甚至對着面前的這些傢伙重重的冷哼了幾聲,順便冷嘲熱諷了幾句,期望他們能夠鼓起勇氣來和自己廝殺一番。

然而李牧這樣做的結果卻是讓這些燕軍將領們更加的戰戰兢兢,一個個就好像鴕鳥一樣巴不得完全把腦袋縮進脖子裡面。

李牧很失望,但是龐煖卻非常的高興。

僅僅付出了微小的代價就殲滅了五萬燕軍,俘虜了其中將近四萬人,這不管怎麼看都是一場不折不扣的大勝。

這正是龐煖最爲希望所能夠實現的勝利。

在結束了這一天的戰鬥之後,龐煖並沒有立刻北上,而是選擇先修整三天。

之所以要慢上三天,一方面是因爲龐煖希望能夠留給燕軍足夠的時間,好讓樂乘鋌而走險選擇先和齊軍決戰,另外一方面則是因爲燕軍在撤退的時候燒燬了幾乎所有的船隻,趙軍需要時間來重新造船以渡河。

燕軍的撤退對於汾門城之中的民衆來說無疑是一場再明顯不過的拋棄和背叛,這讓汾門城之中的民衆幾乎是瞬間就恨透了樂間,對燕國的好感也降到了一個史無前例的最低值。

因此趙軍幾乎沒有碰到任何阻礙就完全接管了這座城市,順利得好像是在接管一座滿是趙國人的城市一般。

三天過後,趙軍主力在龐煖的率領下渡過北易水,正式進入了督亢之地。

就在趙軍渡河的當天,燕軍和齊軍也在臨樂城外展開了大戰。

或許是因爲被龐煖逼急了眼,這一次樂間也是發了狠,親自壓陣率領着燕軍對齊軍的陣地展開了瘋狂衝擊。

一天的激戰下來,齊軍的陣地接連被燕軍突破,匡樑不得不率領部隊後撤三十里,重新結陣以抵抗燕軍。

而士氣大振的燕軍同樣是傾巢而出,準備以一場戰鬥來徹底的擊潰齊軍。

沉重的馬蹄聲在空氣傳播着,一股漫長得幾乎看不見盡頭的騎兵洪流從馬路上急速北上,這正是李牧所率領的三萬趙國騎兵主力。

在得知了戰況之後,龐煖發現自己似乎高估了齊軍的實力,於是便做出了彌補,那就是讓李牧率領三萬騎兵先行北上馳援匡樑,龐煖則率領着趙軍主力緊隨其後。

憑藉着騎兵的機動性,李牧只需要一個白天的時間就能夠趕到戰場。

在整整大半天的趕路之後,眼看已經要逼近戰場了,李牧開始下令放慢速度。

天空之中的太陽已經西斜,最多還有一個時辰就要落山,正常來說這時候的戰事要麼逼近尾聲,要麼就已經結束了。

一名斥候飛馬而至,高聲朝着李牧稟告:“將軍,齊燕兩軍仍舊在激戰之中,齊軍似乎已經不敵,開始出現潰散的跡象!”

“什麼?”李牧心中微微一驚,要知道自己經過了一天的長途跋涉已經是人困馬乏,其實並沒有多少戰鬥力。

如果燕軍真的取得了勝利,那麼李牧就不會繼續前進,相反要後退防止燕軍的攻擊,等待趙軍主力的到來了。

在斥候的帶領下,李牧很快騎馬衝上了一座小山包頂上。

平原地區最大的好處無疑就是視線十分的遼闊,所以即便相隔還有數裡,李牧仍舊能夠十分清楚的看到這次大戰的戰況。

斥候說的一點錯都沒有,如今的燕軍出乎意料的佔據了上風,齊軍在各個方向上都屬於節節敗退的姿態。

李牧憑藉着自己犀利的眼光做出了判斷——最多兩刻鐘的時間,齊軍就必敗無疑。

當然,前提是李牧沒有出現。

當李牧在千軍萬馬之中發現那面仍舊在煙塵中高高飄揚的齊軍帥旗,並且察覺到齊軍帥旗所在的方位正是整個戰場之中戰鬥最爲激烈的地方之後,李牧終於下定了決心。

“傳令下去,全軍列隊,立刻發動突擊!”

就在這個時候,樂乘的心情其實是非常好的。

只要能夠擊敗齊軍,那麼整個戰場的態勢就完全不同了。

燕國到時候不但能夠擁有了固守待援的底氣,而且秦國和楚國的態度也會因此而發生變化。

由於齊趙都是敵國的原因,現在的樂間還不知道楚國實際上已經陷入了韓魏兩國的戰爭之中。

總而言之,沒有任何人會不喜歡勝利,樂間當然也不例外。

勝利的曙光就在面前,但反派卻也總是在這個時候出現。

李牧來了。

三萬趙國騎兵從側翼加入了戰場,猶如一股洪流瞬間席捲了燕軍的右翼。

毫無防備的燕軍在趙軍騎兵的突擊之下率先潰散。

右翼的混亂迅速的波及到了中軍,就在樂間奮力收攏部隊的時候,發現來了援軍的齊軍主將匡樑大喜過望,立刻命人擂響了全面反攻的鼓聲。

在三萬趙軍騎兵的配合下,原本已經搖搖欲墜的齊軍不但穩住了陣腳,而且還發動了一次強力無比的超級反攻。

沒有能夠一鼓作氣的燕軍士氣在這個時候也徹底陷入了低谷,開始變得更加的混亂了起來。

當太陽即將落下之時,燕軍在將近一個時辰激烈拼殺之後,於漫天晚霞的映襯之下全線潰散。

燕軍主帥樂間被迫率領自己的殘兵敗將逃回臨樂城。

當第二天中午齊趙聯軍浩浩蕩蕩的開到臨樂城下的時候才發現這裡也已經成爲了一座無人駐守的城市。

樂間已經連夜收攏了所有的殘兵敗將,撤向了更北方的薊都。

第七百零一章 臣斗膽請太子選擇第二百八十一章 諸將,不如隨吾而降趙!第九百三十八章 獻城第六百九十七章 不能給任何可乘之機!第五十三章 龍陽君說魏王第六百七十九章 鬱悶的楚國君臣第二百二十章 秦王稷的希望來了第六百七十八章 義渠勝,汝的好事上門了第四百三十六章 大王,此事恐怕有些麻煩第六百一十六章 劫後逢生的郭開第八百三十三章 這個春天有點冷第五百零七章 破趙良機?魏無忌的猶豫第五百六十一章 明線暗線,一團亂麻第八百六十八章 黃歇的困境第六十七章 拉攏第五百四十九章 王翦很着急第六百九十九章 呂不韋的好主意第一千零四十七章 定西域第八百七十八章 城內城外第二百三十章 亂賊臣子,且靜候大王處置罷第一百一十七章 兵符第三百三十九章 一路向北,一路向西第五百九十九章 一切,便拜託了第四百五十章 要不要順便滅了魏無忌?第六百一十五章 趙丹的決定第三百六十章 對燕國局勢的應對第七百九十三章 布衣派的謀劃第五百二十三章 蔡澤再獻計第六百三十二章 寡人慾滅亡燕國第二百二十四章 後勝的心理博弈第一百三十八章 秦軍的反擊第四百零七章 將軍,趙王一定有詐!第四百六十章 呂不韋帶來的驚喜第四百一十九章 尉繚第一百五十四章 趙丹的好心情第三百七十八章 巡視軍營第三百零二章 參謀的意義和韓非的機會第三百三十一章 齊國君臣的陰謀第二百三十九章 搞定了魏國,那麼接下來就該關注一下匈奴了第一百五十八章 大王,你就從了那趙丹小兒吧第九百二十三章 和李園的談判第三百零三章 楚國要崩?第七百七十五章 呂不韋整個人都震驚了第五百五十章 李牧很淡定第五百三十六章 羋夫人第二百二十五章 趙丹聽到的似乎都是壞消息第九百九十一章 定巴郡第一百六十三章 沒錯,我們秦國的目標正是這九州天下!第五百零八章 出人意料的廉頗第六百一十五章 趙丹的決定第二十八章 趙異人第九百零八章 寡人覺得趁火打劫是一個好習慣第一百零八章 裝逼的隱士第四百四十三章 魏王圉何德何能,和大王相提並論?第九百零三章 廉頗發難第九十二章 韓王然的決定第七十二章 對燕策略第二百零八章 秦王稷開始按捺不住了第一百九十五章 慶功大會即將開始,首先入場的是羽林軍第五百九十二章 行刺未遂第七百二十三章 接見馮亭第三百七十五章 秦使說韓王然第八章 蘇代第五百九十二章 行刺未遂封推感言第七百五十六章 燕國的顧慮第八百零六章 荊軻見駕第九百六十五章 退無可退的王翦第六百零八章 匈奴人要建國?第六百七十二章 趙勝的賭注第九章 趙勝第二百七十九章 趙括和王稽有麻煩了第七百三十三章 趙勝的妙計第九百零九章 李牧的試驗第五百二十三章 蔡澤再獻計第五百三十四章 楚王,汝這是自尋死路!第一千零一十三章 平原君離世第五百七十一章 不如將武安君召回關中第七百五十二章 趙國人心懷鬼胎?第九百七十章 勝利第九十六章 夜襲第九百六十一章 趙丹教子第九百五十章 李牧的盟友第五百零四章 一個靠譜的君王還是很重要的第一千零三章 救星“鄭朱”第八百六十四章 毛遂的計劃第八十五章 高闕塞第五百八十章 四個消息第六百五十八章 深夜秘客第四百六十三章 魏國君臣之間的爭吵第一千零二章 這個劇本不對啊第七百二十三章 接見馮亭第六百四十章 荊軻打狗第七百五十六章 燕國的顧慮第五章 外交第七百四十三章 鄭朱使韓第三百三十八章 燕王薨,洛邑動第四百零四章 王氏雙雄第一千零四十八章 偷寡人錢的都是罪該萬死!第一百八十七章 爲什麼是荀子?
第七百零一章 臣斗膽請太子選擇第二百八十一章 諸將,不如隨吾而降趙!第九百三十八章 獻城第六百九十七章 不能給任何可乘之機!第五十三章 龍陽君說魏王第六百七十九章 鬱悶的楚國君臣第二百二十章 秦王稷的希望來了第六百七十八章 義渠勝,汝的好事上門了第四百三十六章 大王,此事恐怕有些麻煩第六百一十六章 劫後逢生的郭開第八百三十三章 這個春天有點冷第五百零七章 破趙良機?魏無忌的猶豫第五百六十一章 明線暗線,一團亂麻第八百六十八章 黃歇的困境第六十七章 拉攏第五百四十九章 王翦很着急第六百九十九章 呂不韋的好主意第一千零四十七章 定西域第八百七十八章 城內城外第二百三十章 亂賊臣子,且靜候大王處置罷第一百一十七章 兵符第三百三十九章 一路向北,一路向西第五百九十九章 一切,便拜託了第四百五十章 要不要順便滅了魏無忌?第六百一十五章 趙丹的決定第三百六十章 對燕國局勢的應對第七百九十三章 布衣派的謀劃第五百二十三章 蔡澤再獻計第六百三十二章 寡人慾滅亡燕國第二百二十四章 後勝的心理博弈第一百三十八章 秦軍的反擊第四百零七章 將軍,趙王一定有詐!第四百六十章 呂不韋帶來的驚喜第四百一十九章 尉繚第一百五十四章 趙丹的好心情第三百七十八章 巡視軍營第三百零二章 參謀的意義和韓非的機會第三百三十一章 齊國君臣的陰謀第二百三十九章 搞定了魏國,那麼接下來就該關注一下匈奴了第一百五十八章 大王,你就從了那趙丹小兒吧第九百二十三章 和李園的談判第三百零三章 楚國要崩?第七百七十五章 呂不韋整個人都震驚了第五百五十章 李牧很淡定第五百三十六章 羋夫人第二百二十五章 趙丹聽到的似乎都是壞消息第九百九十一章 定巴郡第一百六十三章 沒錯,我們秦國的目標正是這九州天下!第五百零八章 出人意料的廉頗第六百一十五章 趙丹的決定第二十八章 趙異人第九百零八章 寡人覺得趁火打劫是一個好習慣第一百零八章 裝逼的隱士第四百四十三章 魏王圉何德何能,和大王相提並論?第九百零三章 廉頗發難第九十二章 韓王然的決定第七十二章 對燕策略第二百零八章 秦王稷開始按捺不住了第一百九十五章 慶功大會即將開始,首先入場的是羽林軍第五百九十二章 行刺未遂第七百二十三章 接見馮亭第三百七十五章 秦使說韓王然第八章 蘇代第五百九十二章 行刺未遂封推感言第七百五十六章 燕國的顧慮第八百零六章 荊軻見駕第九百六十五章 退無可退的王翦第六百零八章 匈奴人要建國?第六百七十二章 趙勝的賭注第九章 趙勝第二百七十九章 趙括和王稽有麻煩了第七百三十三章 趙勝的妙計第九百零九章 李牧的試驗第五百二十三章 蔡澤再獻計第五百三十四章 楚王,汝這是自尋死路!第一千零一十三章 平原君離世第五百七十一章 不如將武安君召回關中第七百五十二章 趙國人心懷鬼胎?第九百七十章 勝利第九十六章 夜襲第九百六十一章 趙丹教子第九百五十章 李牧的盟友第五百零四章 一個靠譜的君王還是很重要的第一千零三章 救星“鄭朱”第八百六十四章 毛遂的計劃第八十五章 高闕塞第五百八十章 四個消息第六百五十八章 深夜秘客第四百六十三章 魏國君臣之間的爭吵第一千零二章 這個劇本不對啊第七百二十三章 接見馮亭第六百四十章 荊軻打狗第七百五十六章 燕國的顧慮第五章 外交第七百四十三章 鄭朱使韓第三百三十八章 燕王薨,洛邑動第四百零四章 王氏雙雄第一千零四十八章 偷寡人錢的都是罪該萬死!第一百八十七章 爲什麼是荀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