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五章 昌國君,是否救趙?

燕國下都,武陽城。

年輕的燕國相邦樂間一路走來,無數侍衛侍女朝着他躬身行禮,但是這位素來和善的相邦今日卻視而不見,臉上的表情看上去頗爲凝重。

樂間走到大殿之中的時候,年輕的燕國太后已經在那裡等着他了。

“臣樂間見過太后!”樂間恭恭敬敬的朝着太后行禮。

“昌國君,請坐吧。”燕太后清冷的聲音傳入了樂間的耳中。

等到樂間坐下之後,燕太后開口道:“遼東之事,進行得如何了?”

自從掌權之後,燕太后和樂間第一件要做的事情就是將榮蚠和原先那位燕王安的所有黨羽給統統清除,不給他們任何東山再起的機會。

經過這一年時間下來,如今的燕國可以說已經完全被燕太后和樂間一派的人給掌控住了。

但凡事總有例外,半個月之前,燕國遼東郡太守突然起兵反叛,要討伐樂間和燕太后。

燕太后所問的便是這件事情。

樂間答道:“回太后,臣已經命人率軍前往平叛,不出半月遼東應當便會重歸我大燕國之手。”

燕太后輕輕的嗯了一聲,道:“是否有人在背後慫恿?”

樂間點頭,道:“根據一些線報,臣以爲東胡和箕子朝鮮或許有煽風點火的嫌疑。”

年輕的燕太后哼了一聲,一雙鳳目之中閃過一道煞氣:“東胡,箕子朝鮮?真是好大的膽子!他們便不怕大燕國出兵討伐?”

樂間道:“如太后允許,臣願親自率兵出征東胡、箕子朝鮮!”

燕太后沉默片刻,輕輕的搖了搖頭:“不可,如今國內不穩,怎可輕易出擊?”

樂間想了想,開口道:“請太后放心,最多不過三年,臣必定能夠率軍出征,令東胡和箕子朝鮮知曉大燕國之威!”

雖然說燕國一直以來位居華夏邊陲之地,但是不管怎麼說那也是戰國七雄之一,比起東胡和箕子朝鮮來說顯然是要更勝一籌的,所以樂間還真就沒有太把這兩個敵人給放在眼裡。

話題結束,大殿之中一時間陷入了沉默。

過了半晌,心中暗暗納罕的樂間悄悄的把頭擡起來,卻正好對上了一對極其溫柔的眸子。

樂間心中一跳,慌忙低下了頭去,心臟不知爲何一下子跳得厲害。

又過了片刻,燕後清冷的聲音再度響起:“今日早些時分,有秦國使者進宮求見。”

樂間深吸了一口氣,再一次的擡起了頭,卻發現燕太后的神情無比的端莊,眼神透着絲絲威嚴,完全就是一副太后對臣子的做派。

難道自己剛剛看錯了?樂間心中暗自納罕,開口道:“那秦國使者莫非是來談及結盟攻趙一事?”

燕太后淡淡的說道:“正是。以昌國君之意,該當如何?”

雖然說名義上是燕太后攝政,但是實際上如今燕國之中的大部分事情其實都是樂間這個相邦來拿主意的。

這其實也是非常正常的事情,畢竟這位燕太后今年都不到三十歲,而且是女兒之身,從小根本就沒有接觸過關於治理國家這種事情,唯一能夠信任的人又是樂間。

所以樂間如果不成爲燕國的權臣,那反倒是一件怪事了。

樂間聽了燕太后的話之後想了一想,道:“回太后,以臣之見,這攻趙之事暫不可行。”

燕太后嗯了一聲,突然又開口道:“以汝之見,這攻趙之事遲早都要行之?”

樂間的心中突然有些猶豫,因爲他很清楚燕後和那位趙王之間的關係。

但樂間還是硬着頭皮開口道:“回太后,若是趙國此戰敗北,對於燕國來說亦是一個好消息。”

燕太后問道:“此話怎講?”

樂間答道:“太后,如今趙國乃是天下最強國,由此強鄰在旁,燕國豈能無憂?只有將這趙國削弱,方纔符合燕國之利益。”

燕太后哼了一聲,道:“可是汝應當知道,大王之王位乃是那趙王出兵相助得來。若是老婦命燕國趁趙國之危而伐趙,那天下人該當如何看待燕國,豈不是要給老婦和大王扣上一個無信無義的帽子?”

樂間一咬牙,道:“太后此言,恕樂間不敢苟同。縱觀如今之世,諸國所行之事全無信義可言,只關乎利益也。趙國和齊國之所以扶助大王和太后,亦僅是因爲如此行爲符合兩國之利益罷了。因此臣請太后以燕國利益爲重,捨棄個人私情纔是。”

燕太后深深的看了樂間一眼,半晌才道:“如果老婦沒有記錯的話,樂氏一族之中亦有一支分支在趙國,若是他日汝和樂乘於戰場之上想見,該當如何?”

樂間正色道:“當各爲其主!”

大殿之中再度陷入了沉默。

樂間的心中多少也有些七上八下,通過這陣日子的接觸,樂間知道這位太后其實是一名頗念舊情的人,誰對她好,她就會給予這個人相應的回報。

如今趙國大王和燕太后乃是一母所生,有同胞親情,然後又有出兵扶立公子軻的恩情,這兩份感情相加在裡面,想要勸說燕太后以國家利益爲重而不是站在趙國一邊,其實還是頗有難度的。

良久之後,燕太后輕輕的嘆了一口氣,道:“既然如此,那麼爲何不立刻出兵攻趙?”

一聽到這番話,樂間的心中就是一鬆。

很顯然,燕太后已經接受了樂間的說法。

於是樂間慌忙說道:“回太后,之所以不立刻出兵攻擊趙國,其實是因爲臣以爲此刻出兵趙國,或許難有勝算。”

“什麼?”燕後的一雙秀美微微的皺了起來:“難道燕國已無可戰之兵不成?”

樂間道:“並非如此,如今燕國尚有十五萬可戰之兵。”

燕後道:“那趙國又有多少士兵來應對?”

樂間道:“最多不過五萬。”

燕後皺眉道:“十五萬對五萬,竟不能夠言勝,反而有可能失敗?”

樂間道:“正是如此。”

燕後:“……若是如此,那麼又該何時出兵攻擊趙國?”

樂間道:“等到邯鄲陷落之時,方是大燕國出兵之際。”

燕後道:“若邯鄲不陷落,又當如何?”

樂間道:“等!”

燕後道:“若趙國此戰獲勝,又該如何?”

樂間道:“可出兵南下攻齊,奪回先前割於齊國那兩百里之地!”

燕後想了想,道:“所以說,其實無論這場戰爭是趙國獲勝或者趙國失敗,燕國皆有可能從中取利?”

樂間十分肯定的點頭道:“正是如此!”

燕太后輕輕的鬆了一口氣,道:“既然如此,那麼便如昌國君所言吧。”

片刻之後,當樂間站在大殿之外,看着從頭上灑落下來的陽光之時,不知爲何卻突然想起了剛剛自己所見到的那個眼神。

不得不說,那的確是一個很能夠打動人的眼神。

“難道真的是因爲這段日子太忙,所以出現了幻覺?”

樂間搖了搖頭,朝着面前的臺階走去。

第四百四十八章 急報,悲報第一百零四章 廉頗的應急反應第七百六十六章 趙丹也別想得到!第四十七章 呂不韋說陽泉君 1第一百五十六章 真要議和?第四百零六章 兵臨城下第九百五十二章 最終決定第三百四十九章 秦王稷被迫簽訂的不平等條約第五百零八章 出人意料的廉頗第八百七十五章 後勝說齊王第四百五十五章 屈服的魏無忌第七十章 危機第八百一十三章 暗潮涌動第九百四十六章 啥時候纔能有蒸汽機啊第一百四十五章 齊、魏、楚、韓第五十六章 信陵君說魏王 2第五百八十三章 關隘破,白起歸第七百一十六章 城破第六百七十六章 內外交困的楚國第三百零六章 將計就計的魏無忌第六百五十八章 深夜秘客第四百章 激烈的關中前線戰場第九百三十八章 獻城第八百三十六章 李牧的攻城不一樣第二百零六章 讓寡人放了高基其實也不是不行,但有兩個條件第三百一十二章 廉頗覺得這個計劃簡直是太扯淡了第三百七十一章 捷報傳回了邯鄲第九百零二章 李牧的新想法第一百九十四章 白起還是王齕?第五百七十六章 幫不幫趙國?第六十章 上黨郡的重要性第一千零三十二章 匈奴這些年第二百四十章 要打,就打得匈奴知道錯字怎麼寫!第一百二十三章 監察衛,多此一舉第一百零九章 何以自處第一百三十七章 莽一波第四百八十三章 趙國人,一通弓箭的事罷了!第三百六十六章 曲轅犁的好夥伴第五百九十五章 儒家就是欠調教!第一千零二十七章 人心散了,隊伍不好帶啊第一百三十八章 秦軍的反擊第一百二十四章 趙丹的真正目的第八百六十二章 各自着急第六百九十章 進展順利的草原攻略第七百二十五章 不能盲目樂觀啊第二百八十五章 心煩意亂的楚王元第四百五十七章 功利短視和目光長遠之間的矛盾第三章 爭論第七百九十六章 詭異的上計第一千零五十七章 夜談,夜襲第五百四十一章 雕版印刷第八百二十二章 窮寇莫追第一千零一十三章 平原君離世第七百二十六章 後勝有點慌第九十章 韓王然第七百七十五章 呂不韋整個人都震驚了第九百二十三章 和李園的談判第八百二十四章 逃亡第五百二十章 未知來客第二百零六章 讓寡人放了高基其實也不是不行,但有兩個條件第四百二十一章 求和第五十三章 龍陽君說魏王第七十九章 韓國之辯第六百九十九章 呂不韋的好主意第八百八十一章 推心置腹的談話第二百零四章 你是把寡人當成秦王稷,還是把自己當成藺相如了?第三百一十二章 廉頗覺得這個計劃簡直是太扯淡了第五百八十九章 破城門第六百六十七章 不給面子第七百七十二章 王駕親征第一百六十九章 靳黈的真心話第四百九十五章 大王已經被逼瘋了!第一百九十六章 即將入場的是另外一支精銳虎賁軍第四百二十二章 邯鄲保衛戰第六百四十四章 荀況贈計第二百六十五章 不如率河東郡降趙!第七百五十八章 最後一次見面第八百二十八章 平壤城第五百零七章 破趙良機?魏無忌的猶豫第五百六十八章 跗骨之蛆第八百七十三章 呂不韋的理由推書第七百六十九章 猝不及防的呂不韋第四百四十五章 秦王稷之死第六百四十四章 荀況贈計第七百五十章 狗急跳牆的段乾子第二百二十六章 先廢掉秦國的一個幫手第七百九十三章 布衣派的謀劃第九百四十二章 趙王和齊王的會面第三百章 喜當爹的趙丹和來自魏國的消息第三百五十二章 範睢的煞星?救星?第三百三十九章 一路向北,一路向西第二百七十六章 掌控大局第四百六十章 呂不韋帶來的驚喜第四百二十六章 破箭樓第二百四十二章 完全被套路了的休利單于第一百七十五章 最後的掙扎第一百六十三章 沒錯,我們秦國的目標正是這九州天下!第三百零六章 將計就計的魏無忌第九百九十七章 秦國的落幕
第四百四十八章 急報,悲報第一百零四章 廉頗的應急反應第七百六十六章 趙丹也別想得到!第四十七章 呂不韋說陽泉君 1第一百五十六章 真要議和?第四百零六章 兵臨城下第九百五十二章 最終決定第三百四十九章 秦王稷被迫簽訂的不平等條約第五百零八章 出人意料的廉頗第八百七十五章 後勝說齊王第四百五十五章 屈服的魏無忌第七十章 危機第八百一十三章 暗潮涌動第九百四十六章 啥時候纔能有蒸汽機啊第一百四十五章 齊、魏、楚、韓第五十六章 信陵君說魏王 2第五百八十三章 關隘破,白起歸第七百一十六章 城破第六百七十六章 內外交困的楚國第三百零六章 將計就計的魏無忌第六百五十八章 深夜秘客第四百章 激烈的關中前線戰場第九百三十八章 獻城第八百三十六章 李牧的攻城不一樣第二百零六章 讓寡人放了高基其實也不是不行,但有兩個條件第三百一十二章 廉頗覺得這個計劃簡直是太扯淡了第三百七十一章 捷報傳回了邯鄲第九百零二章 李牧的新想法第一百九十四章 白起還是王齕?第五百七十六章 幫不幫趙國?第六十章 上黨郡的重要性第一千零三十二章 匈奴這些年第二百四十章 要打,就打得匈奴知道錯字怎麼寫!第一百二十三章 監察衛,多此一舉第一百零九章 何以自處第一百三十七章 莽一波第四百八十三章 趙國人,一通弓箭的事罷了!第三百六十六章 曲轅犁的好夥伴第五百九十五章 儒家就是欠調教!第一千零二十七章 人心散了,隊伍不好帶啊第一百三十八章 秦軍的反擊第一百二十四章 趙丹的真正目的第八百六十二章 各自着急第六百九十章 進展順利的草原攻略第七百二十五章 不能盲目樂觀啊第二百八十五章 心煩意亂的楚王元第四百五十七章 功利短視和目光長遠之間的矛盾第三章 爭論第七百九十六章 詭異的上計第一千零五十七章 夜談,夜襲第五百四十一章 雕版印刷第八百二十二章 窮寇莫追第一千零一十三章 平原君離世第七百二十六章 後勝有點慌第九十章 韓王然第七百七十五章 呂不韋整個人都震驚了第九百二十三章 和李園的談判第八百二十四章 逃亡第五百二十章 未知來客第二百零六章 讓寡人放了高基其實也不是不行,但有兩個條件第四百二十一章 求和第五十三章 龍陽君說魏王第七十九章 韓國之辯第六百九十九章 呂不韋的好主意第八百八十一章 推心置腹的談話第二百零四章 你是把寡人當成秦王稷,還是把自己當成藺相如了?第三百一十二章 廉頗覺得這個計劃簡直是太扯淡了第五百八十九章 破城門第六百六十七章 不給面子第七百七十二章 王駕親征第一百六十九章 靳黈的真心話第四百九十五章 大王已經被逼瘋了!第一百九十六章 即將入場的是另外一支精銳虎賁軍第四百二十二章 邯鄲保衛戰第六百四十四章 荀況贈計第二百六十五章 不如率河東郡降趙!第七百五十八章 最後一次見面第八百二十八章 平壤城第五百零七章 破趙良機?魏無忌的猶豫第五百六十八章 跗骨之蛆第八百七十三章 呂不韋的理由推書第七百六十九章 猝不及防的呂不韋第四百四十五章 秦王稷之死第六百四十四章 荀況贈計第七百五十章 狗急跳牆的段乾子第二百二十六章 先廢掉秦國的一個幫手第七百九十三章 布衣派的謀劃第九百四十二章 趙王和齊王的會面第三百章 喜當爹的趙丹和來自魏國的消息第三百五十二章 範睢的煞星?救星?第三百三十九章 一路向北,一路向西第二百七十六章 掌控大局第四百六十章 呂不韋帶來的驚喜第四百二十六章 破箭樓第二百四十二章 完全被套路了的休利單于第一百七十五章 最後的掙扎第一百六十三章 沒錯,我們秦國的目標正是這九州天下!第三百零六章 將計就計的魏無忌第九百九十七章 秦國的落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