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蘇代使齊 5

金鑾殿上,衆多齊國大臣紛紛瞪大了眼睛,一臉懵逼的看着後勝,就連最上首的君王后臉色也微微一動,顯得有些意外。

誰都知道這後勝近幾年來和秦國使臣佚莊那關係真的是好得就差同穿一條**了,齊國政壇之中百分之九十的親秦派大臣都是通過後勝才和佚莊有了聯繫,甚至可以說後勝就是親秦派之中的首腦人物之一。

但就是這樣一個屁股本該在秦國一邊的人,竟然在如此重要的場合跳出來,高聲宣佈:“幫趙國好,幫趙國妙,幫趙國這個主意呱呱叫!”

驚不驚喜?意不意外?

後勝這番話一出,秦國使臣佚莊便是如遭重擊,整個人瞬間從天堂掉到了地域,臉色變得完全慘白,根本不明白爲什麼事情會變成這個樣子。

後勝大哥,你你你臺詞本是不是拿錯了啊,這劇本不是這樣寫的啊!

只有坐在一旁的趙國使者蘇代,此時此刻的臉上才悄悄的露出了一絲不爲人知的隱秘笑容。

還沒等衆位大臣從這一顆後勝拋出來的重磅炸彈之中回過神來,坐在金鑾殿上首王位的齊王建突然也開口了。

“大司理此言,深得寡人之心。以寡人之見,這助趙抗秦之策,實乃上策也!諸卿以爲如何?”

如果說剛纔後勝的這一波直接把佚莊從天堂踢落地獄的話,那麼現在齊王建這緊隨而來的第二波,幾乎已經可以說是直接宣判了這次辯論的結果!

秦國使者佚莊已經是完全呆住了,整個人好像一座冰雕一般坐在那裡,渾身上下似乎瞬間失去了所有的力氣。

親趙派的大臣聞言頓時大喜過望,紛紛高聲附和:“大王高見!”

至於親秦派的大臣則是面面相覷,一時間完全找不着北。

搞、搞什麼啊?爲什麼後勝和齊王建會在這個時候跳出來,給親秦派狠狠的來一波背刺啊?

這些大臣們你看我我看你,最後都把目光集中在了大司行田炎的身上,指望這位親秦派的頭腦人物能夠有什麼方法力挽狂瀾。

此時此刻的田炎,心中這叫特麼的一個氣啊。

到了這個時候,田炎就算是個傻子,也能夠看得出來這後勝和大王(齊王建)之間,絕對是事先就通好氣的了,要不然能這麼一唱一和?

如此一來的話,田炎豈不是就站在了齊王建的對立面去了?你說說這臣子站到君王的對立面,還能有好果子吃嘛!

說白了,這後勝既然和大王定好了計謀,卻又不事先告知田炎,不就是想要算計田炎,讓田炎成爲這個忤逆君王之臣,把田炎架在火上烤麼!

田炎的身體被氣得不停的顫抖,心中只有一個念頭——後勝,你這個賣隊友的王八蛋!

可偏偏這個時候田炎還發作不得,畢竟如今齊王建都已經擺明了給後勝撐腰了,田炎再跳出去反駁後勝,那不就是打了齊王建的臉嗎?

再說了,他田炎和秦國人的交情,也沒有到能夠爲了秦國人跳出來赴湯蹈火的地步。

因此當齊王建開口的時候,田炎就知道,這件事情已經是蓋棺定論了。

不,其實可能還有一線希望。

這唯一的一線希望,就在於大殿之中的那唯一一名女性。

君王后。

只有這位威權深重的齊國太后,才能夠擁有在如今這樣的情況下,仍然能夠推翻齊王建決定的力量。

但是——太后會出手嗎?

田炎偷偷的擡頭瞄了一眼君王后,卻發現這名齊國太后只是平和無比的坐在那裡,目光慈愛的看着自己的兒子,但卻連一絲一毫想要說話的意思都沒有。

田炎長長的嘆了一口氣,出列俯身,語氣恭謹:“大王高見,臣田炎——附議!”

在田炎之後,自然就是一連串的附議之聲。

大家誰也不是傻子,現在大哥們都投降了,小弟們可不得跟上麼。

在後勝和田炎這兩大親秦派旗幟人物都倒戈之後,齊國朝堂之中迅速的形成了統一決議,那就是——助趙抗秦!

隨後在大司理後勝的主持下,齊國很快的和蘇代這位趙國使者達成了共識。

齊國將撥給趙國半年的糧食,但這些糧食並不是無償的,趙國將以比市場價高兩成的價錢收購這些糧食,第一批糧食將在七日後開始運往趙國,所有的糧食大約用三到四個月的時間完全運輸完畢。

接下來的細節,自然由蘇代帶來的趙國使團成員和齊國低級官員們敲定,就輪不到這些大佬們來操心了。

至於那位失魂落魄坐在殿旁角落的秦國使者佚莊,如今已經沒有任何人去關心他了。國與國之間的外交就是這樣,今天你還被奉若上賓,但是明天你可能就連一條狗都不如了。

在大朝議結束之後,蘇代和後勝有意磨蹭了一陣,當其他大臣都走完之後,兩人才並肩走出了金鑾殿之外。

後勝的心情看上去顯然極好,只見他十分親熱的對着蘇代笑道:“蘇卿,吾府上剛到一批越國歌姬,不如今晚一聚,如何?”

蘇代的臉上也滿是笑容,朝着後勝一拱手,道:“代有王命在身,既然此刻大局已定,那麼代今日便啓程回返邯鄲覆命,以安吾王之心,所以只能請大司理恕罪了。”

頓了一頓之後,蘇代突然好像變魔術一樣的從懷中掏出了一個拳頭大小的方盒子,不露痕跡的塞入了後勝的手中。

後勝微微一愣,隨後用最快的速度接過了這個盒子,小心翼翼的打開盒子看了一眼,隨後臉上露出了無比燦爛的笑容,把盒子收入懷中,然後拱手道:“既然如此,那麼勝就祝蘇卿一路順利吧。”

兩人在金鑾殿下各自登上馬車,拱手告別。

直到後勝的馬車消失在視野之中,坐在馬車上的蘇代纔回過頭來,臉上第一次露出了輕鬆的神情。

之所以後勝的態度突然會有這麼一個一百八十度的大轉彎,當然不可能是無緣無故的。

事實在早在出使趙國之前,蘇代就已經對齊國的政壇知之甚詳,對於後勝這傢伙貪財的弱點更是瞭如指掌。

這一切,都要多虧了蘇代在齊國當客卿的那位親生胞弟,三蘇之中最小的——蘇厲!

正是因爲有了蘇厲這麼一個齊國內部的情報渠道,蘇代纔敢在趙國國君趙丹的面前把胸脯拍得響響的,說出“大王不需將麥丘之地割於齊國,臣亦能使齊借糧與趙”這樣的話。

可以預見的是,如果蘇代沒有替趙國省下這片麥丘之地,那麼趙丹恐怕也不會允諾蘇代趙國行人的官職。

這充分體現了一個道理,那就是有多少貢獻,就有多少回報。

不過這裡其實還有值得一提的點,那就是在蘇代本來的計劃裡,他是打算直接用比秦國人更多的金錢和寶物來把後勝砸暈,讓後勝從親秦派變成親趙派的。

但是後來,當趙丹說服了都平君田單,讓田單也參與到這個計劃之中後,田單卻提出了不同的看法。

蘇厲畢竟只不過是一個客卿,從來都不是齊國的核心人物,而齊國復國的大功臣田單則不然。

在比蘇代更通曉齊國高層的田單看來,後勝這個人雖然貪,但是他還算是有原則的人,至少拿錢辦事這一點上來說是無可挑剔的。

所以如果單純的用錢去砸,那未必能夠成功,就算能夠用錢砸倒了後勝,也未必能夠說服後勝背後的齊王建。

那麼該怎麼辦呢?田單提出了一個意見,那就是用某種後勝乃至齊王建這兩個貪圖享樂之人所無法拒絕的寶物去賄賂他,這樣才能夠一舉成功。

趙國有這樣的寶物嗎?

有。

而且只有一件,一件田單指名要送出的寶物。

這件寶物,曾經在出土的時候聞名天下,曾經讓秦王稷想用十五座城來換取這座寶物,更讓當時還只不過是趙國宦者令繆賢門客的藺相如因此一舉成名,而且還由此創造了一個名叫“完璧歸趙”的成語。

這件寶物後來還被製成了傳國玉璽,被歷朝歷代皇帝代代相傳,放眼整個中華上下五千年,它也絕對屬於排名前列的無價珍寶。

這件寶物的名字當然就叫做——和氏璧!

在田單看來,只有和氏璧這樣的寶物,才能夠完全而徹底的打動後勝以及後勝身後的齊王建,讓後勝和齊王建從親秦派轉變爲親趙派。

事實證明,田單說的話,一點錯都沒有。

蘇代在來到臨淄之後,秘密的求見了後勝,將大筆金錢交到了後勝的手中,同時出示了和氏璧,允諾在事情辦成之後交給後勝,從而換取了後勝改變立場的承諾。

事實證明,和氏璧這種聞名天下的重寶,可比什麼錢財啊交情之類的靠譜多了。

根據情報,當天夜裡後勝就悄悄入宮,秘密的求見了一次齊王建,想來是獻計去了。

擅長出奇制勝的田單這一計果然收到了奇效,在今天的齊國大朝議之上,齊王建和後勝這一對君臣突然發難,一舉幫助蘇代奠定勝局。

蘇代也因此成功的算計了秦國的使臣佚莊,完美的達成了趙丹交待的任務,在外交的方面擊敗了秦國,爲趙國扳回一城。

坐在馬車上的蘇代此刻心情激盪,雖然已經是兩鬢斑白,卻恨不得馬上飛回邯鄲面見趙王,領受這一份出使之功。

從今天起,我蘇代的名字,必將重現天下人之耳中!

蘇代的腦海之中滴滴點點的回憶悄然浮現,當想到那位年紀輕輕卻如此信賴自己,幾乎是毫不猶豫就將和氏璧這種超級重寶交託到自己手中,只爲換取趙國外交上一次勝利的趙國國君,蘇代情不自禁的發出一聲感慨。

“識人善任,心智果決,爲做大事不惜一城一池,不惜重金異寶,更不惜以君王之尊遊說臣子,一心只以趙國爲重。大王,將來必爲不世之雄主也!”

第一百七十七章 歸國無門的魏無忌第七百七十二章 王駕親征第八百九十五章 秦國人的爭執第七百七十二章 王駕親征第四百六十章 呂不韋帶來的驚喜第第二百九十五章 掉坑的段乾子第五百三十八章 秦王柱的最終決定第九百九十一章 定巴郡第五百五十五章 此將可抵擋李牧!第一千零五十二章 進城第三百一十八章 蘇代又雙叒叕來到了臨淄第四百八十五章 趙丹的美食生活第十七章 馬具第六百六十八章 呂不韋回來了第一百八十四章 內史爭奪戰第四十一章 虞信使楚 2第二百三十四章 楚國戰爭會議第二百九十四章 挖坑的蘇代第七百九十九章 新首領第八百三十七章 破義渠第七百六十二章 緩緩生長的趙國科技樹第七百七十三章 對峙第八百一十三章 暗潮涌動第八百九十四章 齊王建的怒火第六百四十五章 跪門第二百四十七章 原來這破秦之策,一直就在寡人的眼下!第八百八十一章 推心置腹的談話第八百一十三章 暗潮涌動第七十一章 雪上加霜第四百七十七章 或許是時候考慮對匈奴動手了?第二十三章 打秋風第八百五十四章 初遇第二百二十六章 先廢掉秦國的一個幫手第一百零六章 誰說君子不會耍賴?第一百九十二章 秦國的慘重損失讓秦王稷十分的不爽第五百四十六張 蒲津渡趙軍的大危機第一百零七章 門客們的主意第一千零五章 趙忠第一千零二十六章 拍賣?第九百九十八章 商會主事呂青第四百九十二章 魏國傳來的好消息第七百三十章 魏國的條件第五百七十六章 幫不幫趙國?第六百九十六章 必勝無疑之計第五百九十四章 時代變了,總要與時俱進啊第九百一十五章 演員的自我修養第四十四章 楚王元的決定第九百四十章 突如其來的驚喜第一百八十七章 爲什麼是荀子?第六百八十九章 戰爭準備第四十六章 外交的重要性第六百九十章 進展順利的草原攻略第二百一十四章 雖然趙丹很想打秦國,然而第八百七十九章 密道入城第七章 趙括第五百五十一章 義渠人屠第一千零三十二章 匈奴這些年第八百九十八章 激起鬥志的李牧第六百五十七章 候與範睢第二百四十九章 奇襲夷陵城第三百一十七章 寡人慾親征河東!第一百零七章 門客們的主意第六百三十一章 兄妹會第六百七十六章 內外交困的楚國第四百九十九章 氣急攻心的後勝第五百四十二章 蔡澤使燕第五章 外交第二百二十三章 幫不幫秦國?齊國人吵成了一團第四百六十二章 這個婚禮不一樣第六百零三章 賢撣的美好生活第六百八十九章 戰爭準備第五百六十二章 呂不韋的努力第九百七十三章 移駕第六百八十一章 調解第四百一十三章 秦國人要圍殲李牧第一千零二十五章 李牧果然只是個武人而已!第八十章 馮亭第四百二十六章 破箭樓第三百八十三章 對河南地的處理第六百六十三章 敲山震虎第五百五十六章 趙丹的煩心事有點多第一百三十八章 秦軍的反擊第二百二十一章 關於魏國是否應該發兵的爭吵第六百九十五章 各出其計第六百二十八章 一錘定音的李牧第六百四十四章 荀況贈計第三百三十三章 霸道和強硬第七百二十三章 接見馮亭第二百零二章 韓王然和魏王圉的心情大不同第九百八十五章 李牧有個大膽的想法第六百九十六章 必勝無疑之計第八百四十八章 羊毛紡織第三百九十六章 魏無忌的新打算第六百二十二章 審問第四章 借糧第二十三章 打秋風第五百四十四章 楚王的怒火和秦王的擔憂第一百五十六章 真要議和?第二百五十章 繆賢帶來的好消息和壞消息第二百一十九章 完勝
第一百七十七章 歸國無門的魏無忌第七百七十二章 王駕親征第八百九十五章 秦國人的爭執第七百七十二章 王駕親征第四百六十章 呂不韋帶來的驚喜第第二百九十五章 掉坑的段乾子第五百三十八章 秦王柱的最終決定第九百九十一章 定巴郡第五百五十五章 此將可抵擋李牧!第一千零五十二章 進城第三百一十八章 蘇代又雙叒叕來到了臨淄第四百八十五章 趙丹的美食生活第十七章 馬具第六百六十八章 呂不韋回來了第一百八十四章 內史爭奪戰第四十一章 虞信使楚 2第二百三十四章 楚國戰爭會議第二百九十四章 挖坑的蘇代第七百九十九章 新首領第八百三十七章 破義渠第七百六十二章 緩緩生長的趙國科技樹第七百七十三章 對峙第八百一十三章 暗潮涌動第八百九十四章 齊王建的怒火第六百四十五章 跪門第二百四十七章 原來這破秦之策,一直就在寡人的眼下!第八百八十一章 推心置腹的談話第八百一十三章 暗潮涌動第七十一章 雪上加霜第四百七十七章 或許是時候考慮對匈奴動手了?第二十三章 打秋風第八百五十四章 初遇第二百二十六章 先廢掉秦國的一個幫手第一百零六章 誰說君子不會耍賴?第一百九十二章 秦國的慘重損失讓秦王稷十分的不爽第五百四十六張 蒲津渡趙軍的大危機第一百零七章 門客們的主意第一千零五章 趙忠第一千零二十六章 拍賣?第九百九十八章 商會主事呂青第四百九十二章 魏國傳來的好消息第七百三十章 魏國的條件第五百七十六章 幫不幫趙國?第六百九十六章 必勝無疑之計第五百九十四章 時代變了,總要與時俱進啊第九百一十五章 演員的自我修養第四十四章 楚王元的決定第九百四十章 突如其來的驚喜第一百八十七章 爲什麼是荀子?第六百八十九章 戰爭準備第四十六章 外交的重要性第六百九十章 進展順利的草原攻略第二百一十四章 雖然趙丹很想打秦國,然而第八百七十九章 密道入城第七章 趙括第五百五十一章 義渠人屠第一千零三十二章 匈奴這些年第八百九十八章 激起鬥志的李牧第六百五十七章 候與範睢第二百四十九章 奇襲夷陵城第三百一十七章 寡人慾親征河東!第一百零七章 門客們的主意第六百三十一章 兄妹會第六百七十六章 內外交困的楚國第四百九十九章 氣急攻心的後勝第五百四十二章 蔡澤使燕第五章 外交第二百二十三章 幫不幫秦國?齊國人吵成了一團第四百六十二章 這個婚禮不一樣第六百零三章 賢撣的美好生活第六百八十九章 戰爭準備第五百六十二章 呂不韋的努力第九百七十三章 移駕第六百八十一章 調解第四百一十三章 秦國人要圍殲李牧第一千零二十五章 李牧果然只是個武人而已!第八十章 馮亭第四百二十六章 破箭樓第三百八十三章 對河南地的處理第六百六十三章 敲山震虎第五百五十六章 趙丹的煩心事有點多第一百三十八章 秦軍的反擊第二百二十一章 關於魏國是否應該發兵的爭吵第六百九十五章 各出其計第六百二十八章 一錘定音的李牧第六百四十四章 荀況贈計第三百三十三章 霸道和強硬第七百二十三章 接見馮亭第二百零二章 韓王然和魏王圉的心情大不同第九百八十五章 李牧有個大膽的想法第六百九十六章 必勝無疑之計第八百四十八章 羊毛紡織第三百九十六章 魏無忌的新打算第六百二十二章 審問第四章 借糧第二十三章 打秋風第五百四十四章 楚王的怒火和秦王的擔憂第一百五十六章 真要議和?第二百五十章 繆賢帶來的好消息和壞消息第二百一十九章 完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