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蘇代使齊 5

金鑾殿上,衆多齊國大臣紛紛瞪大了眼睛,一臉懵逼的看着後勝,就連最上首的君王后臉色也微微一動,顯得有些意外。

誰都知道這後勝近幾年來和秦國使臣佚莊那關係真的是好得就差同穿一條**了,齊國政壇之中百分之九十的親秦派大臣都是通過後勝才和佚莊有了聯繫,甚至可以說後勝就是親秦派之中的首腦人物之一。

但就是這樣一個屁股本該在秦國一邊的人,竟然在如此重要的場合跳出來,高聲宣佈:“幫趙國好,幫趙國妙,幫趙國這個主意呱呱叫!”

驚不驚喜?意不意外?

後勝這番話一出,秦國使臣佚莊便是如遭重擊,整個人瞬間從天堂掉到了地域,臉色變得完全慘白,根本不明白爲什麼事情會變成這個樣子。

後勝大哥,你你你臺詞本是不是拿錯了啊,這劇本不是這樣寫的啊!

只有坐在一旁的趙國使者蘇代,此時此刻的臉上才悄悄的露出了一絲不爲人知的隱秘笑容。

還沒等衆位大臣從這一顆後勝拋出來的重磅炸彈之中回過神來,坐在金鑾殿上首王位的齊王建突然也開口了。

“大司理此言,深得寡人之心。以寡人之見,這助趙抗秦之策,實乃上策也!諸卿以爲如何?”

如果說剛纔後勝的這一波直接把佚莊從天堂踢落地獄的話,那麼現在齊王建這緊隨而來的第二波,幾乎已經可以說是直接宣判了這次辯論的結果!

秦國使者佚莊已經是完全呆住了,整個人好像一座冰雕一般坐在那裡,渾身上下似乎瞬間失去了所有的力氣。

親趙派的大臣聞言頓時大喜過望,紛紛高聲附和:“大王高見!”

至於親秦派的大臣則是面面相覷,一時間完全找不着北。

搞、搞什麼啊?爲什麼後勝和齊王建會在這個時候跳出來,給親秦派狠狠的來一波背刺啊?

這些大臣們你看我我看你,最後都把目光集中在了大司行田炎的身上,指望這位親秦派的頭腦人物能夠有什麼方法力挽狂瀾。

此時此刻的田炎,心中這叫特麼的一個氣啊。

到了這個時候,田炎就算是個傻子,也能夠看得出來這後勝和大王(齊王建)之間,絕對是事先就通好氣的了,要不然能這麼一唱一和?

如此一來的話,田炎豈不是就站在了齊王建的對立面去了?你說說這臣子站到君王的對立面,還能有好果子吃嘛!

說白了,這後勝既然和大王定好了計謀,卻又不事先告知田炎,不就是想要算計田炎,讓田炎成爲這個忤逆君王之臣,把田炎架在火上烤麼!

田炎的身體被氣得不停的顫抖,心中只有一個念頭——後勝,你這個賣隊友的王八蛋!

可偏偏這個時候田炎還發作不得,畢竟如今齊王建都已經擺明了給後勝撐腰了,田炎再跳出去反駁後勝,那不就是打了齊王建的臉嗎?

再說了,他田炎和秦國人的交情,也沒有到能夠爲了秦國人跳出來赴湯蹈火的地步。

因此當齊王建開口的時候,田炎就知道,這件事情已經是蓋棺定論了。

不,其實可能還有一線希望。

這唯一的一線希望,就在於大殿之中的那唯一一名女性。

君王后。

只有這位威權深重的齊國太后,才能夠擁有在如今這樣的情況下,仍然能夠推翻齊王建決定的力量。

但是——太后會出手嗎?

田炎偷偷的擡頭瞄了一眼君王后,卻發現這名齊國太后只是平和無比的坐在那裡,目光慈愛的看着自己的兒子,但卻連一絲一毫想要說話的意思都沒有。

田炎長長的嘆了一口氣,出列俯身,語氣恭謹:“大王高見,臣田炎——附議!”

在田炎之後,自然就是一連串的附議之聲。

大家誰也不是傻子,現在大哥們都投降了,小弟們可不得跟上麼。

在後勝和田炎這兩大親秦派旗幟人物都倒戈之後,齊國朝堂之中迅速的形成了統一決議,那就是——助趙抗秦!

隨後在大司理後勝的主持下,齊國很快的和蘇代這位趙國使者達成了共識。

齊國將撥給趙國半年的糧食,但這些糧食並不是無償的,趙國將以比市場價高兩成的價錢收購這些糧食,第一批糧食將在七日後開始運往趙國,所有的糧食大約用三到四個月的時間完全運輸完畢。

接下來的細節,自然由蘇代帶來的趙國使團成員和齊國低級官員們敲定,就輪不到這些大佬們來操心了。

至於那位失魂落魄坐在殿旁角落的秦國使者佚莊,如今已經沒有任何人去關心他了。國與國之間的外交就是這樣,今天你還被奉若上賓,但是明天你可能就連一條狗都不如了。

在大朝議結束之後,蘇代和後勝有意磨蹭了一陣,當其他大臣都走完之後,兩人才並肩走出了金鑾殿之外。

後勝的心情看上去顯然極好,只見他十分親熱的對着蘇代笑道:“蘇卿,吾府上剛到一批越國歌姬,不如今晚一聚,如何?”

蘇代的臉上也滿是笑容,朝着後勝一拱手,道:“代有王命在身,既然此刻大局已定,那麼代今日便啓程回返邯鄲覆命,以安吾王之心,所以只能請大司理恕罪了。”

頓了一頓之後,蘇代突然好像變魔術一樣的從懷中掏出了一個拳頭大小的方盒子,不露痕跡的塞入了後勝的手中。

後勝微微一愣,隨後用最快的速度接過了這個盒子,小心翼翼的打開盒子看了一眼,隨後臉上露出了無比燦爛的笑容,把盒子收入懷中,然後拱手道:“既然如此,那麼勝就祝蘇卿一路順利吧。”

兩人在金鑾殿下各自登上馬車,拱手告別。

直到後勝的馬車消失在視野之中,坐在馬車上的蘇代纔回過頭來,臉上第一次露出了輕鬆的神情。

之所以後勝的態度突然會有這麼一個一百八十度的大轉彎,當然不可能是無緣無故的。

事實在早在出使趙國之前,蘇代就已經對齊國的政壇知之甚詳,對於後勝這傢伙貪財的弱點更是瞭如指掌。

這一切,都要多虧了蘇代在齊國當客卿的那位親生胞弟,三蘇之中最小的——蘇厲!

正是因爲有了蘇厲這麼一個齊國內部的情報渠道,蘇代纔敢在趙國國君趙丹的面前把胸脯拍得響響的,說出“大王不需將麥丘之地割於齊國,臣亦能使齊借糧與趙”這樣的話。

可以預見的是,如果蘇代沒有替趙國省下這片麥丘之地,那麼趙丹恐怕也不會允諾蘇代趙國行人的官職。

這充分體現了一個道理,那就是有多少貢獻,就有多少回報。

不過這裡其實還有值得一提的點,那就是在蘇代本來的計劃裡,他是打算直接用比秦國人更多的金錢和寶物來把後勝砸暈,讓後勝從親秦派變成親趙派的。

但是後來,當趙丹說服了都平君田單,讓田單也參與到這個計劃之中後,田單卻提出了不同的看法。

蘇厲畢竟只不過是一個客卿,從來都不是齊國的核心人物,而齊國復國的大功臣田單則不然。

在比蘇代更通曉齊國高層的田單看來,後勝這個人雖然貪,但是他還算是有原則的人,至少拿錢辦事這一點上來說是無可挑剔的。

所以如果單純的用錢去砸,那未必能夠成功,就算能夠用錢砸倒了後勝,也未必能夠說服後勝背後的齊王建。

那麼該怎麼辦呢?田單提出了一個意見,那就是用某種後勝乃至齊王建這兩個貪圖享樂之人所無法拒絕的寶物去賄賂他,這樣才能夠一舉成功。

趙國有這樣的寶物嗎?

有。

而且只有一件,一件田單指名要送出的寶物。

這件寶物,曾經在出土的時候聞名天下,曾經讓秦王稷想用十五座城來換取這座寶物,更讓當時還只不過是趙國宦者令繆賢門客的藺相如因此一舉成名,而且還由此創造了一個名叫“完璧歸趙”的成語。

這件寶物後來還被製成了傳國玉璽,被歷朝歷代皇帝代代相傳,放眼整個中華上下五千年,它也絕對屬於排名前列的無價珍寶。

這件寶物的名字當然就叫做——和氏璧!

在田單看來,只有和氏璧這樣的寶物,才能夠完全而徹底的打動後勝以及後勝身後的齊王建,讓後勝和齊王建從親秦派轉變爲親趙派。

事實證明,田單說的話,一點錯都沒有。

蘇代在來到臨淄之後,秘密的求見了後勝,將大筆金錢交到了後勝的手中,同時出示了和氏璧,允諾在事情辦成之後交給後勝,從而換取了後勝改變立場的承諾。

事實證明,和氏璧這種聞名天下的重寶,可比什麼錢財啊交情之類的靠譜多了。

根據情報,當天夜裡後勝就悄悄入宮,秘密的求見了一次齊王建,想來是獻計去了。

擅長出奇制勝的田單這一計果然收到了奇效,在今天的齊國大朝議之上,齊王建和後勝這一對君臣突然發難,一舉幫助蘇代奠定勝局。

蘇代也因此成功的算計了秦國的使臣佚莊,完美的達成了趙丹交待的任務,在外交的方面擊敗了秦國,爲趙國扳回一城。

坐在馬車上的蘇代此刻心情激盪,雖然已經是兩鬢斑白,卻恨不得馬上飛回邯鄲面見趙王,領受這一份出使之功。

從今天起,我蘇代的名字,必將重現天下人之耳中!

蘇代的腦海之中滴滴點點的回憶悄然浮現,當想到那位年紀輕輕卻如此信賴自己,幾乎是毫不猶豫就將和氏璧這種超級重寶交託到自己手中,只爲換取趙國外交上一次勝利的趙國國君,蘇代情不自禁的發出一聲感慨。

“識人善任,心智果決,爲做大事不惜一城一池,不惜重金異寶,更不惜以君王之尊遊說臣子,一心只以趙國爲重。大王,將來必爲不世之雄主也!”

第六百六十五章 奪咸陽第六百一十九章 匈奴內部的爭執第八百六十八章 黃歇的困境第一百零五章 拍桌子的趙丹第五百二十章 美人在懷第八百一十五章 破城難?第三百九十九章 荀子論兵第一百一十七章 兵符第三百二十三章 趙丹的小心機第八百九十七章 出師不利?第八百六十八章 黃歇的困境第六百七十章 白起之死第八百零四章 樂間的計劃第五百四十五章 雄心壯志的劇辛第三百四十五章 讓人吐血的消息第一千零一十二章 刺殺案的真相第九百三十九章 臨淄城內人心亂第三百五十六章 願爲良弓,不爲狡兔第九百一十七章 吾欲降趙,不知諸位以爲如何?第一千零四十六章 勝負分第一百零七章 門客們的主意第六百八十三 魏王圉的立場很堅定第四百零五章 一個能搞死魏無忌的計劃?第五百四十九章 王翦很着急第五百四十章 糞土可比萬戶侯第五百四十章 糞土可比萬戶侯第七百六十三章 候與蔡澤第四百二十二章 邯鄲保衛戰第九百八十三章 趙丹的煩心事第六百五十五章 河西急報第七百六十八章 第三次伐趙聯盟第七十六章 一郡換一國第五百二十六章 紙第八百二十二章 窮寇莫追第九百七十四章 兵臨咸陽第六百六十四章 羋宸夜會武安君第四百七十章 寡人要去北邊散散心!第三百九十二章 無論生死,願隨侍大王身邊第二十三章 打秋風第六百六十章 樹欲靜而風不止第九百七十二章 比死還要殘酷的刑罰第九百八十二章 巴蜀防線第五十九章 樓昌的提議第二十九章 廉頗第六百七十一章 戰爭會議第八百四十三章 戰局會議第七十三章 秦王稷的怒火第五百零四章 一個靠譜的君王還是很重要的第七百二十三章 接見馮亭第二百四十三章 勝利的消息傳回了邯鄲第二百一十四章 雖然趙丹很想打秦國,然而第六百七十六章 內外交困的楚國第七百二十一章 鹿臺第二百三十一章 趙丹聽了想殺人第七百七十六章 李牧,你瘋了?第二百八十四章 蔡澤獻計第六百八十章 魯儒第六百九十一章 常平關危情第一百三十八章 秦軍的反擊第二百二十七章 請不要懷疑,我們戰國諸侯就是這麼牛!第十五章 秦國政壇第一百九十五章 慶功大會即將開始,首先入場的是羽林軍第二十一章 蘇代使齊 4第六百二十八章 一錘定音的李牧第一百四十一章 我就問你範睢開不開口吧第五百九十三章 墨家緣何至此啊第三百八十九章 關中還是崤函?第二百二十章 秦王稷的希望來了第三百八十一章 李牧入河套第一千零一十四章 新相邦?暗潮涌動第五百八十章 四個消息第五百一十五章 割地還是滅國,汝自己選吧第一千零二十一章 三軍出征第四百一十六章 破秦兵第六百五十章 區別對待第五百一十六章 讓趙丹震驚無比的提議第八十五章 高闕塞第二百三十三章 叛國者,死!第九百七十二章 比死還要殘酷的刑罰第三百零六章 將計就計的魏無忌第六百六十一章 入宮求情第二百九十三章 趙豹的意見似乎很有建設性第九百六十九章 生死關頭第七百九十章 如何割肉也是一門技術活第一千零一十二章 刺殺案的真相第三百三十五章 深夜來客第八百六十九章 黃歇的決定第六百五十九章 孤兒營中小孤兒第九百八十二章 巴蜀防線第八十八章 呂不韋帶來的消息第四百三十二章 趙國人發現了?第三百三十四章 秦國真正的和平條件第八百三十章 先打誰第二百七十章 唯強者方可自保也!第七百零一章 臣斗膽請太子選擇第四百八十章 寡人怎麼可能當一個逃兵?第二百四十章 要打,就打得匈奴知道錯字怎麼寫!第一百五十五章 宜陽城中的秦王稷第五百四十一章 雕版印刷第七百二十一章 鹿臺
第六百六十五章 奪咸陽第六百一十九章 匈奴內部的爭執第八百六十八章 黃歇的困境第一百零五章 拍桌子的趙丹第五百二十章 美人在懷第八百一十五章 破城難?第三百九十九章 荀子論兵第一百一十七章 兵符第三百二十三章 趙丹的小心機第八百九十七章 出師不利?第八百六十八章 黃歇的困境第六百七十章 白起之死第八百零四章 樂間的計劃第五百四十五章 雄心壯志的劇辛第三百四十五章 讓人吐血的消息第一千零一十二章 刺殺案的真相第九百三十九章 臨淄城內人心亂第三百五十六章 願爲良弓,不爲狡兔第九百一十七章 吾欲降趙,不知諸位以爲如何?第一千零四十六章 勝負分第一百零七章 門客們的主意第六百八十三 魏王圉的立場很堅定第四百零五章 一個能搞死魏無忌的計劃?第五百四十九章 王翦很着急第五百四十章 糞土可比萬戶侯第五百四十章 糞土可比萬戶侯第七百六十三章 候與蔡澤第四百二十二章 邯鄲保衛戰第九百八十三章 趙丹的煩心事第六百五十五章 河西急報第七百六十八章 第三次伐趙聯盟第七十六章 一郡換一國第五百二十六章 紙第八百二十二章 窮寇莫追第九百七十四章 兵臨咸陽第六百六十四章 羋宸夜會武安君第四百七十章 寡人要去北邊散散心!第三百九十二章 無論生死,願隨侍大王身邊第二十三章 打秋風第六百六十章 樹欲靜而風不止第九百七十二章 比死還要殘酷的刑罰第九百八十二章 巴蜀防線第五十九章 樓昌的提議第二十九章 廉頗第六百七十一章 戰爭會議第八百四十三章 戰局會議第七十三章 秦王稷的怒火第五百零四章 一個靠譜的君王還是很重要的第七百二十三章 接見馮亭第二百四十三章 勝利的消息傳回了邯鄲第二百一十四章 雖然趙丹很想打秦國,然而第六百七十六章 內外交困的楚國第七百二十一章 鹿臺第二百三十一章 趙丹聽了想殺人第七百七十六章 李牧,你瘋了?第二百八十四章 蔡澤獻計第六百八十章 魯儒第六百九十一章 常平關危情第一百三十八章 秦軍的反擊第二百二十七章 請不要懷疑,我們戰國諸侯就是這麼牛!第十五章 秦國政壇第一百九十五章 慶功大會即將開始,首先入場的是羽林軍第二十一章 蘇代使齊 4第六百二十八章 一錘定音的李牧第一百四十一章 我就問你範睢開不開口吧第五百九十三章 墨家緣何至此啊第三百八十九章 關中還是崤函?第二百二十章 秦王稷的希望來了第三百八十一章 李牧入河套第一千零一十四章 新相邦?暗潮涌動第五百八十章 四個消息第五百一十五章 割地還是滅國,汝自己選吧第一千零二十一章 三軍出征第四百一十六章 破秦兵第六百五十章 區別對待第五百一十六章 讓趙丹震驚無比的提議第八十五章 高闕塞第二百三十三章 叛國者,死!第九百七十二章 比死還要殘酷的刑罰第三百零六章 將計就計的魏無忌第六百六十一章 入宮求情第二百九十三章 趙豹的意見似乎很有建設性第九百六十九章 生死關頭第七百九十章 如何割肉也是一門技術活第一千零一十二章 刺殺案的真相第三百三十五章 深夜來客第八百六十九章 黃歇的決定第六百五十九章 孤兒營中小孤兒第九百八十二章 巴蜀防線第八十八章 呂不韋帶來的消息第四百三十二章 趙國人發現了?第三百三十四章 秦國真正的和平條件第八百三十章 先打誰第二百七十章 唯強者方可自保也!第七百零一章 臣斗膽請太子選擇第四百八十章 寡人怎麼可能當一個逃兵?第二百四十章 要打,就打得匈奴知道錯字怎麼寫!第一百五十五章 宜陽城中的秦王稷第五百四十一章 雕版印刷第七百二十一章 鹿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