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六十章 四打一你告訴寡人怎麼輸?

正所謂自家人知自家事,楚王元對於自己麾下的這個楚國軍隊戰鬥力如何,還是相當清楚的。

二十萬楚軍對十五萬趙軍,看上去有不小的數量優勢。

但打仗可不是看誰人多誰就能贏的。

這幾年來,楚軍屢次敗於秦軍之手,而秦軍又屢次敗於趙軍之手。

這一次廉頗帶到陳城之下的十五萬趙軍又是精銳之中的精銳。

這怎麼打?根本打不了。

別說是二十萬了,就是手裡有三十萬楚軍,楚王元也得好好考慮一下要不要和這十五萬趙軍正面對決。

有些時候戰鬥力上的劣勢還真就不是數量上的優勢能夠解決的。

當然了,這也不是絕對的。

比如說現在,在擁有了三萬多援軍之後,楚王元手中的可用兵力已經達到了二十一萬人,是城外五萬趙軍的整整四倍。

四打一,這總輸不了吧?

對於這一點,上柱國景陽是拍着胸脯大包大攬:“請大王放心,若是戰事不利,臣願領所有罪責!”

一旁的黃歇張了張嘴巴,最終還是什麼都沒有說。

楚國和其他國家都不同,令尹既是最高政治長官也是最高軍事長官,相當於趙國相邦和大將軍的集合體。

照理來說,這一仗由黃歇來指揮纔是比較符合常理的。

但黃歇卻選擇了退讓。

看着從楚王元手中領走虎符的景陽對自己投來的嘲諷目光,黃歇嘴角微微一扯,露出了一絲冷笑。

趙國這幾年來稱雄天下,靠的可就是城外那支堪稱天下無敵的鐵軍。

就算是撤退,難道趙國人還沒點計劃了?

廉頗可是當今天下唯一一名百戰百勝的將軍,難道他真的就這麼直接跑路,把這幾萬趙軍就這麼送給楚國了?天底下還有這種好事嗎。

說起來還要感謝李園啊,若不是他的提醒,倒是險些進了趙國人的坑了。

等到汝景陽灰頭土臉回來的時候,吾倒要看看汝三大家族怎麼在大王面前交待!

這一夜對於楚國君臣們來說註定是十分漫長的一夜。

有人迫不及待,有人袖手旁觀,有人心懷叵測,有人暗中焦急,而更多的人則是希望早日結束這場讓人心力交瘁的戰爭。

翌日。

堵塞着城門的巨石和木材被清理掉了,已經整整兩個月沒有打開過的城門打開了,浩浩蕩蕩的楚軍一排排自城中而出,先車後步,煙塵滾滾,遮雲蔽日,聲勢浩大。

而數裡之外的趙國大營之中雖然也有一隊隊趙軍正在集結,但單單憑藉肉眼就可以看得出來這些趙軍在數量上明顯比楚軍少了不少。

楚王元親臨城牆之上,看到這一幕之後心中大定,立刻就對着身邊的羣臣笑道:“諸卿,今日吾等便且在此觀看景陽大將軍如何破敵!”

緊跟在楚王元身邊的楚國羣臣們一個個喜笑顏開,馬屁猶如潮水一般將楚王元給淹沒,楚王元得意的眯着眼睛,臉上的笑容簡直都要溢出來了。

只有跟在楚王元身邊的春申君黃歇有些奇怪的咦了一聲,道:“這些趙軍明知道吾等已經識破了他們的虛張聲勢之計,爲何還不撤退,反而還想要前進迎敵?”

黃歇這麼一說,楚國的君臣們才發現從趙軍大營之中出現的那幾萬趙軍還真就浩浩蕩蕩的朝着陳城而來了。

城頭上一時間有些安靜。

過了好一會之後,另外一名站在楚王元身邊的大臣突然笑了起來:“想必是這支趙軍知道逃跑亦是無用,只能夠死中求活了。”

楚王元用力的點了點頭,大笑道:“沒錯,絕對是如此!”

陳城城頭頓時又是一番喜悅的鬨笑。

黃歇皺着眉頭站在那裡,心中總感覺有些不對。

如果真的撤退的話,趙國人完全可以連夜撤退的吧?幹嘛還要留下這幾萬人送死。

就算是留人斷後,留個兩三萬也差不多了,幹嘛要留五萬?

事出反常必有妖啊。

只不過到了這個時候,黃歇心中也很清楚不管自己說什麼都會被情緒已經完全起來的其他人所無視,說不定還要吃一頓排頭。

衆意難違啊。

所以黃歇乾脆閉上了嘴巴,靜靜的等待着即將發生的一切。

無論趙國人有什麼陰謀,這點人數擺在這裡,撐死也就讓景陽吃點苦頭吧,就隨它去吧。

此時此刻,在陳城東南邊,一支打着楚軍旗號的部隊也在快速的接近之中,正是那支楚國的援軍到了。

轟隆隆的戰鼓聲開始在楚軍的中軍之中響起,楚軍的兩翼猶如潮水一般朝着趙軍包夾而去。

而對面的趙軍之中同樣也響起了隆隆的鼓聲,五萬趙軍在面對四倍於幾的楚軍之時,完全沒有任何混亂或者驚慌,而是徑直朝着楚軍而來。

一場激烈無比的戰鬥隨即揭開序幕。

在三萬援軍的支援下,楚國大軍對着面前的趙國軍隊發動了三面夾攻。

但是讓陳城之上的楚國君臣們震驚的是,趙國軍隊即便在數量如此劣勢的情況下,仍舊爆發出了強大的戰鬥力。

上千具勁弩所射出來的箭矢猶如猶如雨點般密集落下,無情的收割着楚軍前鋒的性命,數千名趙軍騎兵在戰場的邊緣不停的遊走着,拖延着楚軍兩翼前進的腳步。

而在正面戰場上,楚軍遇到了一個之前只曾聞名卻未曾交過手的對手——具裝甲騎兵。

一千名具裝甲騎兵猶如一道鋼鐵洪流般瞬間就沖垮了楚軍的第一波先鋒部隊,鮮血和碎肉在空中飛揚,鋒利的槍尖在陽光下反射着耀眼的光芒,楚軍士兵所發出來的慘叫聲甚至連遠在數裡之外的陳城城頭都能夠清晰無比的聽到。

楚軍明顯缺乏應對這支具裝甲騎兵的經驗,在接連三波的慘敗之後才終於發現了具裝甲騎兵只能夠一路向前猛衝的弱點,開始打算對這支重甲騎兵進行包抄合圍。

但是這個戰術還沒有來得及進行實施就已經開始破產,因爲當楚國人自認爲找到了具裝甲騎兵的缺點之後,這支騎兵卻又不再出現了。

重甲騎兵最大的弊病就是持久力,三波連續的衝鋒已經耗盡了馬匹的所有耐力,必須要等待回覆。

但楚軍主將景陽當然不可能知道這一點,感覺被戲弄了的他憤怒欲狂,派出了大量的主力部隊狂攻趙國中軍,打算來一箇中心開花。

戰局來到了最慘烈的時刻,雙方無數步兵猶如潮水一般激烈的對撞,每時每刻都有幾十上百的士兵在這場戰鬥之中失去性命,人類的生命在這一刻卑賤得如同螻蟻,甚至連螻蟻都不如。

城頭之上的楚國君臣注視着這一場大戰,一個個都是頭暈目眩。

僅僅五萬趙軍,在面對數倍於己的敵人之時,竟然打得如此的頑強而富有韌勁。

楚王元此刻無比的慶幸,如果之前自己真的堅持和廉頗的十五萬趙軍對壘,那麼除了大敗虧輸之外再無他途。

好在面前只有不過五萬楚軍,任憑具裝甲騎兵如何勇不可擋,趙軍將士如何誓死奮戰,在付出了遠超趙軍的死傷之後,數量佔據壓倒性優勢的楚軍仍舊是慢慢的奪取了戰場的主動權,並且開始將這種主動權化爲勝勢。

看到這裡,所有人都終於鬆了一口氣。

大局已定,應該不會再有什麼別的浪花翻騰了。

黃歇突然發現自己不知何時已經汗溼重衣,擡頭一看才發現太陽居然已經開始從天空最高點向下滑落。

這一場大戰竟然打了將近三個時辰之久,從早上打到了下午。

此刻黃歇的心中既是高興又有些不爽,高興是因爲楚國即將獲得勝利,而不爽則是因爲這一次的大功要被自己的死對頭景陽給搶去了。

和黃歇站在一起的楚國君臣們一個個都是如釋重負,一個個彈冠相慶,城頭之上一時間滿是慶賀聲和馬屁聲。

然而便在此時,遠方突然傳來了隆隆的戰鼓聲。

在北方的平原上,無數煙塵大起,似有千軍萬馬朝着戰場而來。

楚王元的笑容頓時凝固在了臉上。

即便煙塵漫天,但是煙塵之中的那一抹鮮豔的紅色,那根在煙塵中高高飄揚的紅旗,此時此刻對於楚王元來說仍舊是無比的刺眼!

廉頗沒有走。

廉頗又回來了。

在經過了半天的急行軍之後,去而復返的十萬趙國大軍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朝着已經激戰了半天的楚軍發動了進攻。

體能和意志力都已經達到了極限的楚國大軍完全無法抵擋趙軍的瘋狂反撲,頓時兵敗如山倒。

僅僅兩刻鐘的時間,二十萬楚軍全線潰退,無數敗兵亂哄哄的四散奔逃。

在這些敗兵的身後,一隊隊趙國士兵猶如虎入羊羣,揮舞着兵刃一邊追殺一邊驅趕着他們朝着陳城而來。

許多楚軍士兵見勢不妙乾脆扔下武器,整個人五體投地的跪在地上,懷着滿心的恐懼瑟瑟發抖的當了俘虜。

陳城城頭之上一片死寂,數百楚國君臣猶如泥塑雕像一般站在那裡,人人臉色慘白,完全不敢相信自己所看到的這一切。

楚王元渾身顫抖,幾乎要暈倒過去,擡起手哆哆嗦嗦想要說些什麼,卻突然一個踉蹌直接朝着地面倒去。

站在楚王元身旁的黃歇眼疾手快一把扶住了楚王元:“大王沒事吧?”

“寡、寡人……”楚王元嘴脣顫抖着,半天都說不出話來。

黃歇心知此刻情況緊急,忙厲喝道:“來人啊,陳城即將失守,速速護衛大王撤離此地!”

第七百章 薑還是老的辣第三百章 喜當爹的趙丹和來自魏國的消息第一千零一章 隱情第一百九十章 邯鄲學宮?寡人看行!第四百三十章 魏王圉很生氣第一百五十五章 宜陽城中的秦王稷第五百零八章 出人意料的廉頗第五百六十九章 楚國的困境第一百三十三章 進擊的趙括第五百三十一章 新年會議第三百零二章 參謀的意義和韓非的機會第三十章 白起第四百二十四章 太醫院第二百九十四章 挖坑的蘇代第一百一十章 不如取而代之第二十五章 趙王丹問呂不韋 2第一千零二十五章 李牧果然只是個武人而已!第八百七十四章 最終決定第一百二十六章 真正的正事第六百六十四章 羋宸夜會武安君第二百八十八章 解圍第五百六十二章 呂不韋的努力第六百八十八章 主將人選第九百三十四章 袍澤第四百五十七章 功利短視和目光長遠之間的矛盾第一千零五章 趙忠第七十章 危機第二百五十五章 夜襲郢都第四百四十七章 趙丹和魏無忌都很高興第四百一十七章 蔡澤罷相第八十二章 長平戰火 2第九百二十八章 趙勝的顧慮第三百零三章 楚國要崩?第四百六十六章 好心情的趙丹和不太好的消息第一百五十七章 讓秦王稷自己來和寡人談!第五百七十五章 這個趙王,簡直太過分了第八百八十八章 亞洲大一統?第一千零三十章 西進的趙括第八百一十三章 暗潮涌動第五百六十五章 發作第四十五章 龐煖第八百七十八章 城內城外第一千零二十四章 趙括的任務第七百五十二章 趙國人心懷鬼胎?第一百一十五章 來自趙丹的密信第六百三十五章 夜襲第一百八十三章 雖有廉頗樂乘龐煖,但寡人的心中還是李牧最重要第三百一十三章 故人重逢第九百零二章 李牧的新想法第一百二十九章 傳令第七百七十七章 祭祀儀式第四十三章 毛遂說楚王第三百九十一章 寡人絕對不當第二個齊湣王!第六百二十三章 觸目驚心的事實第九百六十五章 退無可退的王翦第七百六十五章 睢陽破第三十六章 平原君說魏王 1第四百一十九章 尉繚第二百二十三章 幫不幫秦國?齊國人吵成了一團第九十二章 韓王然的決定第七百二十章 呂不韋的建議第八百九十四章 齊王建的怒火第九百四十五章 上林苑之中的炸藥工坊第一千零四十六章 勝負分第四百八十二章 破月氏人,何須出奇?第二百八十三章 蔡澤見趙丹第八百五十章 廉頗的信心第八百七十章 有點煩第七百九十三章 布衣派的謀劃第五百九十九章 一切,便拜託了第四百五十六章 秦國來使第一百五十八章 大王,你就從了那趙丹小兒吧第八百三十九章 韓王然的失態第八百二十五章 塵埃落定第七十四章 固執的範睢第九百三十五章 破解陰書第一百七十七章 歸國無門的魏無忌第一百六十九章 靳黈的真心話第三百五十八章 河東郡分田第四百八十八章 魏無忌的“豔遇”第一百六十二章 我們趙國要求不高,你們秦國只需要割點土地就行了第一百二十五章 賣隊友第八百六十二章 各自着急第二十九章 廉頗第九百零七章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第二百五十八章 差之毫釐第九百二十七章 生存還是死亡,汝自己選第七百二十五章 不能盲目樂觀啊第二百五十九章 因禍得福?第七百七十九章 入宮第四百七十四章 李牧,莫非汝只能夠胡吹大氣?第三百二十章 兩個廢物!第九百七十七章 南下戰略第六百六十九章 論功行賞第二百五十七章 突如其來的刺殺第五百七十八章 趙括的奇兵第五百零四章 一個靠譜的君王還是很重要的第一百九十四章 白起還是王齕?第三百三十四章 秦國真正的和平條件第一百八十五章 邯鄲城裡來了三個人
第七百章 薑還是老的辣第三百章 喜當爹的趙丹和來自魏國的消息第一千零一章 隱情第一百九十章 邯鄲學宮?寡人看行!第四百三十章 魏王圉很生氣第一百五十五章 宜陽城中的秦王稷第五百零八章 出人意料的廉頗第五百六十九章 楚國的困境第一百三十三章 進擊的趙括第五百三十一章 新年會議第三百零二章 參謀的意義和韓非的機會第三十章 白起第四百二十四章 太醫院第二百九十四章 挖坑的蘇代第一百一十章 不如取而代之第二十五章 趙王丹問呂不韋 2第一千零二十五章 李牧果然只是個武人而已!第八百七十四章 最終決定第一百二十六章 真正的正事第六百六十四章 羋宸夜會武安君第二百八十八章 解圍第五百六十二章 呂不韋的努力第六百八十八章 主將人選第九百三十四章 袍澤第四百五十七章 功利短視和目光長遠之間的矛盾第一千零五章 趙忠第七十章 危機第二百五十五章 夜襲郢都第四百四十七章 趙丹和魏無忌都很高興第四百一十七章 蔡澤罷相第八十二章 長平戰火 2第九百二十八章 趙勝的顧慮第三百零三章 楚國要崩?第四百六十六章 好心情的趙丹和不太好的消息第一百五十七章 讓秦王稷自己來和寡人談!第五百七十五章 這個趙王,簡直太過分了第八百八十八章 亞洲大一統?第一千零三十章 西進的趙括第八百一十三章 暗潮涌動第五百六十五章 發作第四十五章 龐煖第八百七十八章 城內城外第一千零二十四章 趙括的任務第七百五十二章 趙國人心懷鬼胎?第一百一十五章 來自趙丹的密信第六百三十五章 夜襲第一百八十三章 雖有廉頗樂乘龐煖,但寡人的心中還是李牧最重要第三百一十三章 故人重逢第九百零二章 李牧的新想法第一百二十九章 傳令第七百七十七章 祭祀儀式第四十三章 毛遂說楚王第三百九十一章 寡人絕對不當第二個齊湣王!第六百二十三章 觸目驚心的事實第九百六十五章 退無可退的王翦第七百六十五章 睢陽破第三十六章 平原君說魏王 1第四百一十九章 尉繚第二百二十三章 幫不幫秦國?齊國人吵成了一團第九十二章 韓王然的決定第七百二十章 呂不韋的建議第八百九十四章 齊王建的怒火第九百四十五章 上林苑之中的炸藥工坊第一千零四十六章 勝負分第四百八十二章 破月氏人,何須出奇?第二百八十三章 蔡澤見趙丹第八百五十章 廉頗的信心第八百七十章 有點煩第七百九十三章 布衣派的謀劃第五百九十九章 一切,便拜託了第四百五十六章 秦國來使第一百五十八章 大王,你就從了那趙丹小兒吧第八百三十九章 韓王然的失態第八百二十五章 塵埃落定第七十四章 固執的範睢第九百三十五章 破解陰書第一百七十七章 歸國無門的魏無忌第一百六十九章 靳黈的真心話第三百五十八章 河東郡分田第四百八十八章 魏無忌的“豔遇”第一百六十二章 我們趙國要求不高,你們秦國只需要割點土地就行了第一百二十五章 賣隊友第八百六十二章 各自着急第二十九章 廉頗第九百零七章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第二百五十八章 差之毫釐第九百二十七章 生存還是死亡,汝自己選第七百二十五章 不能盲目樂觀啊第二百五十九章 因禍得福?第七百七十九章 入宮第四百七十四章 李牧,莫非汝只能夠胡吹大氣?第三百二十章 兩個廢物!第九百七十七章 南下戰略第六百六十九章 論功行賞第二百五十七章 突如其來的刺殺第五百七十八章 趙括的奇兵第五百零四章 一個靠譜的君王還是很重要的第一百九十四章 白起還是王齕?第三百三十四章 秦國真正的和平條件第一百八十五章 邯鄲城裡來了三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