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五十八章 喜訊啊大王

時間一分一秒的過去,黑夜終於到來,無處不在的黑暗籠罩了整個大地。

在陳城的內側城牆之下,許多楚國士兵們抱着武器,已經進入了睡眠之中。

輕輕的鼾聲在夏日悶熱的空氣之中此起彼伏,因爲圍城太久的緣故,許多士兵看上去都是面有菜色,甚至有人一邊睡覺一邊留着口水,嘴裡咕噥着喝斥着什麼,似乎是在責罵吃了燒雞不知道把雞骨頭一起嚼爛嚥進腹中的孩子。

總而言之,這一夜的陳城看上去十分的安寧。

但即便如此,城頭之上仍舊時不時的有着一些楚軍的值守士兵走過,他們打着火把,一邊走一邊警惕的注視着城外的黑暗,豎着耳朵傾聽着一切不尋常的聲音,以免被趙國人抓住機會。

突然間,一陣急促的馬蹄聲打破了黑夜的寂靜,路過的巡邏兵立刻變得警惕了起來,朝着遠方看去,竟然發現在城外的平原上有着幾點光點正在急速靠近。

“敵襲,敵襲!”

尖銳無比的鳴鉦之聲立刻響起,城下的楚國士兵們頓時驚醒,紛紛握緊了手中的武器奔上城頭。

“怎麼回事?”一名睡眼惺忪的楚國將軍抓住了巡邏小隊長,厲聲喝道:“哪裡來的敵襲?”

片刻之後,城頭上的上千名楚軍紛紛彎弓搭箭,瞄準了黑暗之中急速而來的那些光點。

蹄聲越來越近了,黑夜之中隱約傳來了呼喝聲,似乎還有弓弦拉開和箭矢飛射的聲音。

楚國將軍哼了一聲,道:“這些趙國人,半夜亦想要前來受死?二三子且慢,等吾號令,讓這些趙國人知道一下好看!”

突然間,一個嘶啞無比的聲音從黑暗之中傳來:“吾乃越郡信使,正被趙人追殺,快快助吾!”

喊聲上氣不接下氣,顯然是從某個馬上騎士口中發出。

標準的楚國越地口音。

城頭之上的楚國將士們都清清楚楚的聽到了這句話。

有人低聲朝着將軍問道:“將軍,是否放下吊籃?”

楚國將軍冷笑一聲,眼看火光漸漸逼近,火光之中的趙軍騎兵們也已經能夠看見輪廓,當下不再猶豫立刻發出了命令:“射箭!”

一輪密集的箭矢齊射,黑暗之中的火光就是最好的指引目標。

幾聲慘叫之後,趙國的騎兵們顯然不敢再追,紛紛撥馬後撤,再度沒入了黑暗之中。

而剛剛那個呼喊的聲音再也沒有響起。

將軍臉色陰晴不定的注視着黑暗中剛剛傳來聲音的那一處方位,足足過了一刻鐘時間之後才用力的擺了擺手,下達了命令。

“來人啊,放下吊籃,派幾個人下去瞧瞧!”

半個時辰之後,哈欠連天的楚王元在大殿之中見到了同時求見的黃歇和景陽。

“大王大王,喜訊,喜訊哪!”

“喜訊?”當聽到這個詞的時候,楚王元直接就楞住了。

下一刻,因爲睡眠被打擾而泛起的所有怒氣瞬間被一掃而空,楚王元幾乎是一個健步邁到了這兩名楚國重臣的面前。

“究竟是何喜訊,還不快快給寡人道來!”

在被趙國人圍困瞭如此之久後,楚王元此時此刻十分迫切的需要一個好消息。

“是這樣的大王,方纔有六名信使冒死突圍來到陳郢城下,五人被趙軍追殺而死,一人重傷。此爲這些信使所帶來的情報!”

一封密報被呈到了楚王元的面前。

楚王元接過這份密報,隨後臉上微微露出了驚訝的神色。

這竟然是一份沾着鮮血的密報,而且不僅如此,這份密報還是由三份不同的小密報所拼成的。

“陰書?”楚王元看着面前情報,不免顯得有些驚訝。

這是楚國乃至整個戰國時代用來通傳情報的最高機密手段了。

陰書一分爲三,只有在齊聚三份陰書的情況下才能夠了解到這陰書之中究竟寫了些什麼,少了任何一份都不行。

既然能夠動用陰書來傳遞情報,那麼不用多說,這裡面一定蘊含着極其重要、甚至可能會改變戰局的情報!

楚王元心情十分激動的閱讀了下去。

只見這份陰書之上的第一段寫道:“臣越郡太守昭海啓稟大王,秦軍已發兵攻趙,河東、函谷皆爲秦人所有,如今白起率軍入上黨,劇辛、龐煖皆不能擋,秦軍勝利可期!”

楚王元看到這裡,頓時就是大喜過望。

秦國人出兵了?

而且居然還贏得這麼痛快淋漓?

如此一來的話,趙國腹背受敵,肯定是壓力山大啊!

這對於楚國來說,絕對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好消息!

楚王元繼續看了下去。

“燕國聽聞趙國之敗,如今已出兵伐齊,齊國被迫退兵。韓魏兩國亦是有所猶豫,裹足不前。另據臣數日前所獲之情報,廉頗已然暗自率領大量趙軍北上,如今城外趙軍數量最多不過五六萬。臣請大王自城中出兵,與臣一同共破趙軍!”

楚王元完整的看完了這份情報,整個人的心中是又喜又憂。

喜的是如果這份陰書之上說的都是真的,那麼在陳郢所被圍困的這將近兩個月裡,外面的世界竟然已經發生了如此重大的、對楚國如此有利的變化。

看來秦國這盟友,確實沒白交!

而憂的則是

楚王元擡起了頭,對着面前的兩大楚國重臣說道:“陰符何在?”

陰符和陰書,可以說是配套的東西。

陰書用來傳遞情報,而陰符則用來證明陰書的真實性。

畢竟這年頭各國都有用陰書,所以爲了以防敵人僞造,通常在三名信使之中的某一個裡還要帶着一個陰符。

這個陰符不一定是兵符,也可以是任何事前約定的信物。

三份陰書加一份陰符,四名信使同時出發,在大部分的情況下,這幾乎是不可能被完全截下來的。

景陽聞言忙從懷中拿出一個物事,乃是一個半截的青銅簪子,簪子的尾部看上去似乎是某種飛鳥的尾巴,被刻成了許多羽毛。

“大王,請驗陰符!”

楚王元點了點頭,喊來了一名貼身心腹宮人:“汝且去將越郡陰符取來!”

片刻之後,兩截青銅簪子合在了一起,變成了一個栩栩如生的青銅鳳凰簪子。

楚國君臣對視一眼,都從其他人的臉上看到了興奮和喜悅的神色。

“這陰符是真的!”

楚王元哈哈大笑,高聲道:“來人啊,速速召集諸卿,寡人要和諸卿一同商議反擊趙軍之事!”

第八百二十章 坐困愁城第一千零九章 我們的目標是星辰大海第七百九十六章 詭異的上計第七十二章 對燕策略第二十六章 趙王丹問呂不韋 3第二百四十三章 勝利的消息傳回了邯鄲第五百二十九章 墨家靈子第四百五十八章 齊國還是魏國?第六百一十七章 棋差一招上架感言第二百八十五章 心煩意亂的楚王元第九百八十一章 給李牧的“驚喜”第九百八十五章 李牧有個大膽的想法第三百九十九章 荀子論兵第九百八十二章 巴蜀防線第八百九十三章 五百主何華第二百四十五章 破解圍秦救楚,範睢有三計第九百零七章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第五百三十章 豐收第九百六十二章 充滿希望的趙國民情第六百二十六章 汝妻子吾養之,汝勿慮也第一千零三十五章 內訌第二百六十七章 從河東郡傳回來的消息讓趙丹很高興第一百八十八章 以哪一位皇帝爲鏡?這是一個問題第九百八十九章 蔡澤帶來的壞消息第七百七十五章 呂不韋整個人都震驚了第四百三十二章 趙國人發現了?第三十三章 監察衛第一百章 目標-故關!第二百五十八章 差之毫釐第五百九十二章 行刺未遂第二百二十章 秦王稷的希望來了第八百七十七章 陽翟風雲第九章 趙勝第九百三十九章 臨淄城內人心亂第三百七十二章 從邯鄲出發的使團第六百一十九章 匈奴內部的爭執第三十二章 趙姬第一千零一十七章 新官上任三把火第三百零九章 趙丹收到的兩個好消息第六十一章 樓緩第一千零一十三章 平原君離世第三百九十四章 李牧自有主張第二百二十二章 韓王然的糾結第三百二十章 兩個廢物!第七十章 危機第四百零三章 戰還是不戰?第三百九十三章 李牧南下第九百四十三章 秦楚戰局第九百六十七章 大戰起第六百零七章 惱火的趙括第八百五十九章 有備而來的秦國人第一千零五十二章 進城第六百零五章 郭開第四百六十八章 天上掉下個邯鄲姬第一千零二十五章 李牧果然只是個武人而已!第九百五十三章 大兵伐秦第一千零四十三章 匈奴重騎兵第二百九十章 這一次,寡人打算和秦王稷來一次以史爲鏡第八百六十四章 毛遂的計劃第三百一十九章 該輪到寡人和趙國來執掌這天下之牛耳了!第六百四十四章 荀況贈計第五百四十一章 雕版印刷第二百二十八章 圍秦救楚?第二百零八章 秦王稷開始按捺不住了第七百二十七章 齊國的決定第五百八十二章 恭喜建國第六百七十六章 內外交困的楚國第七十三章 秦王稷的怒火第九百七十三章 移駕第九百八十一章 給李牧的“驚喜”例行推書第七百二十二章 酒池肉林,謊言的力量關於春節期間的更新說明第七百五十五章 游擊戰第三百七十章 血色之路,狂暴衝殺第八百六十九章 黃歇的決定第五百六十九章 楚國的困境第二百九十章 這一次,寡人打算和秦王稷來一次以史爲鏡第八十二章 長平戰火 2第二百零八章 秦王稷開始按捺不住了第六十四章 燕國風雲 3第四百七十八章 月氏人要東進?第七百八十六章 秦國人的瘋狂攻勢第一千零三十二章 匈奴這些年第三百六十三章 微服出宮體察民情第三百八十三章 對河南地的處理第五百九十五章 儒家就是欠調教!第七十六章 一郡換一國第一百七十章 諸將,吾大秦鐵軍的雪恥之路,便由此而始!第一百八十六章 對於趙國的未來,趙丹有那麼一些想法第九百四十四章 拿不拿郢都,這是一個問題第四百零三章 戰還是不戰?第七百二十三章 接見馮亭第六百八十四章 讓人放心的韓王然第四百四十三章 魏王圉何德何能,和大王相提並論?第一百六十四章 這才第一天,寡人急啥?第四百二十九章 換家第六百九十六章 必勝無疑之計
第八百二十章 坐困愁城第一千零九章 我們的目標是星辰大海第七百九十六章 詭異的上計第七十二章 對燕策略第二十六章 趙王丹問呂不韋 3第二百四十三章 勝利的消息傳回了邯鄲第五百二十九章 墨家靈子第四百五十八章 齊國還是魏國?第六百一十七章 棋差一招上架感言第二百八十五章 心煩意亂的楚王元第九百八十一章 給李牧的“驚喜”第九百八十五章 李牧有個大膽的想法第三百九十九章 荀子論兵第九百八十二章 巴蜀防線第八百九十三章 五百主何華第二百四十五章 破解圍秦救楚,範睢有三計第九百零七章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第五百三十章 豐收第九百六十二章 充滿希望的趙國民情第六百二十六章 汝妻子吾養之,汝勿慮也第一千零三十五章 內訌第二百六十七章 從河東郡傳回來的消息讓趙丹很高興第一百八十八章 以哪一位皇帝爲鏡?這是一個問題第九百八十九章 蔡澤帶來的壞消息第七百七十五章 呂不韋整個人都震驚了第四百三十二章 趙國人發現了?第三十三章 監察衛第一百章 目標-故關!第二百五十八章 差之毫釐第五百九十二章 行刺未遂第二百二十章 秦王稷的希望來了第八百七十七章 陽翟風雲第九章 趙勝第九百三十九章 臨淄城內人心亂第三百七十二章 從邯鄲出發的使團第六百一十九章 匈奴內部的爭執第三十二章 趙姬第一千零一十七章 新官上任三把火第三百零九章 趙丹收到的兩個好消息第六十一章 樓緩第一千零一十三章 平原君離世第三百九十四章 李牧自有主張第二百二十二章 韓王然的糾結第三百二十章 兩個廢物!第七十章 危機第四百零三章 戰還是不戰?第三百九十三章 李牧南下第九百四十三章 秦楚戰局第九百六十七章 大戰起第六百零七章 惱火的趙括第八百五十九章 有備而來的秦國人第一千零五十二章 進城第六百零五章 郭開第四百六十八章 天上掉下個邯鄲姬第一千零二十五章 李牧果然只是個武人而已!第九百五十三章 大兵伐秦第一千零四十三章 匈奴重騎兵第二百九十章 這一次,寡人打算和秦王稷來一次以史爲鏡第八百六十四章 毛遂的計劃第三百一十九章 該輪到寡人和趙國來執掌這天下之牛耳了!第六百四十四章 荀況贈計第五百四十一章 雕版印刷第二百二十八章 圍秦救楚?第二百零八章 秦王稷開始按捺不住了第七百二十七章 齊國的決定第五百八十二章 恭喜建國第六百七十六章 內外交困的楚國第七十三章 秦王稷的怒火第九百七十三章 移駕第九百八十一章 給李牧的“驚喜”例行推書第七百二十二章 酒池肉林,謊言的力量關於春節期間的更新說明第七百五十五章 游擊戰第三百七十章 血色之路,狂暴衝殺第八百六十九章 黃歇的決定第五百六十九章 楚國的困境第二百九十章 這一次,寡人打算和秦王稷來一次以史爲鏡第八十二章 長平戰火 2第二百零八章 秦王稷開始按捺不住了第六十四章 燕國風雲 3第四百七十八章 月氏人要東進?第七百八十六章 秦國人的瘋狂攻勢第一千零三十二章 匈奴這些年第三百六十三章 微服出宮體察民情第三百八十三章 對河南地的處理第五百九十五章 儒家就是欠調教!第七十六章 一郡換一國第一百七十章 諸將,吾大秦鐵軍的雪恥之路,便由此而始!第一百八十六章 對於趙國的未來,趙丹有那麼一些想法第九百四十四章 拿不拿郢都,這是一個問題第四百零三章 戰還是不戰?第七百二十三章 接見馮亭第六百八十四章 讓人放心的韓王然第四百四十三章 魏王圉何德何能,和大王相提並論?第一百六十四章 這才第一天,寡人急啥?第四百二十九章 換家第六百九十六章 必勝無疑之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