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五十五章 河西急報

?朔方郡,定西城。

在城頭之下的道路兩旁,密密麻麻的立着一排排好幾百個木樁,有些木樁上空無一物,但也有許多木樁上懸掛着一個個骷髏頭,在這些樹樁的下方還可以看到許多森森白骨,每當夜幕降臨,這裡的就會出現轔轔的白光,看上去頗爲滲人。

這些屍骨不是別人,正是在幾個月前匈奴入侵之時的叛亂者們。

在匈奴入侵之前,這些叛亂者就提前在白羊王的率領下發動了叛亂,在河套、朔方兩郡之中造成了極大的混亂。

根據事後的統計,這些叛亂者對於河南地兩郡的破壞甚至還超出了匈奴人,畢竟匈奴人的大軍一直在定西城下圍城,並沒有造成多少破壞。

大量的河套郡、朔方郡子民沒有被匈奴人禍害,反而死在了這支叛軍的手中。

所以當趙國北方經略使李牧上書邯鄲並取得同意之後,四百五十七名叛亂者就被插在了這條道路的兩旁。

值得一提的是,在這條道路的最前方,也就是距離城門口大約五丈左右的地方,有一個特別立起來的木杆,木杆上單獨吊着一具骷髏。

每當秋風吹來,這具骷髏就會隨風不停的搖擺。

這是白羊王的屍體。

賢撣終究還是沒有能夠爲他的父親找到一個能夠埋葬屍骨的地方。

已經是深秋時節,刺骨的寒氣漸漸的在空氣之中凝結,定西城之中的人們已經開始穿起了厚厚的皮襖和靴子,恨不得將整個人都完全包起來。

一陣急促無比的馬蹄聲突然響起,遠方的道路上一匹馬急速而來,在馬路上濺起陣陣塵煙,從道路兩邊那些木樁之間穿過,帶着一股勁風直入城門。

在定西城之中最大的一座官邸絕對就是郡守官邸了,而在郡守官邸的對面是一座規模相差無幾的官邸,這裡就是趙國北方經略使李牧的官邸所在。

從地理位置來看,負責趙國北方七郡的李牧竟然將自己的官邸設在了這七郡之中最西方的朔方郡,這似乎有些不太合理。

要知道從朔方郡到最東邊的代郡,即便是快馬不眠不休的奔馳,那也需要至少四天四夜的時間,而正常行軍的話更是需要半個月左右。

但如果有人能夠進入到李牧這位經略使的書房之中,看到懸掛在書房牆壁上的那副巨型地圖,他就不會有這樣的疑問了。

因爲在那副巨型地圖之上可是將李牧的轄區標記的清清楚楚,除了現有的七郡之外,還有一條很大、很黑、很粗的線跨越了黃河,沿着賀蘭山和祁連山一路向西,將整個河西走廊乃至祁連山最西北部的烏孫部落腹地統統都劃了進來。

這樣一來的話,整個地圖上就出現了一個極爲狹長的,東到燕趙兩國邊境,西至祁連山脈盡頭、幅員遼闊無比、東西跨度數千裡的狹長地帶。

這個狹長地帶的右翼是趙國原先的北方五郡,而左翼則是被黑線整個划進來的河西走廊,而朔方郡的定西城正好就位於這整個狹長地帶的最中央。

如果盯着這幅地圖看久一點,甚至就會讓人覺得這個狹長地帶簡直就好像一隻振翅翱翔的雄鷹。而定西城,就是這支雄鷹的大腦所在!

趙國北方經略使李牧自從上任開始,就從來都沒有把目光侷限在保衛國土之中,因爲他那位雄才大略的君主給了他另外一個任務。

打通河西走廊,將中原和西域連接起來!

西域,這個詞語對於李牧來說是一個非常陌生的詞。

但李牧從趙丹口中得知,只要佔領了河西走廊,再打通西域,就會遇到一個強大的帝國。

那個帝國是一位名叫亞歷山大的大帝所創立下的帝國分裂之後留下的遺產之一,名叫——塞琉古帝國。

這個塞琉古帝國的領土面積,甚至超過了如今戰國七雄加起來的總和!

在聽到了這個消息之後,李牧感覺自己心中的熱血完全燃燒了起來。

原來在遙遠的西方,竟然還有這麼強大的一個國家!

雖然趙丹也很明白的告訴過李牧,至少在中原大勢已定之前,趙國恐怕是沒有多少精力去顧及西域的乃至是更西方的塞琉古,畢竟一來趙國還需要李牧的邊騎軍團南下,二來提前和如此強大的一個帝國接壤也不是什麼好主意。

但李牧在從邯鄲歸來之後就已經開始派出了一些密探渡過黃河向着西邊而去,開始了蒐集情報的過程。

知己知彼,百戰不殆。

李牧有一種預感,那就是自己和趙國總有一天會用上這些情報的!

一陣腳步聲從門外傳來,隨後是一個高聲稟報:“斥候百將屠斜求見!”

坐在書房之中的李牧微微擡起了頭:“進來!”

屠斜大步的邁進了房中,帶進來一股寒冷的秋風。

李牧擡頭看了一眼風塵僕僕的屠斜,平靜的說道:“有事?”

這位白羊部落的勇士在擊敗匈奴主力一戰中立下大功,被歸來的李牧一眼看中調入了具裝甲騎兵之中當了一名百將,但由於此刻沒有戰事具裝甲騎兵也沒有發揮的餘地,所以屠斜又主動請纓前往黃河西岸去偵查匈奴、月氏和烏孫的情報。

“大事!”屠斜一屁股坐了下來,興奮的對着李牧說道:“經略使,根據最前線的情報,烏孫和月氏殘部在焉支山下剛剛打了一場大仗,月氏殘部幾乎全軍覆沒,烏孫人元氣大傷!”

李牧臉上的神情微微一動,道:“可有具體情報?”

屠斜搖了搖頭,道:“經略使,我畢竟不是個烏孫人,只能夠在戰場的周圍遊弋,所以沒有什麼具體的情報。”

頓了一頓之後,屠斜繼續說道:“但是,我抓到了一個自稱是月氏人千夫長的傢伙,他告訴我們,月氏王族已經完全落入了烏孫人的手中!”

李牧臉色的神情再度一動,道:“那個千夫長呢?”

屠斜的臉上露出了遺憾的表情,道:“他受傷太重,已經死了。”

李牧搖了搖頭,沉吟不語。

如果屠斜所帶來的情報是真實的話,那麼毫無疑問,月氏人對河西走廊的統治就已經徹底的落幕了。

接下來,這片土地恐怕就要屬於新興的烏孫以及匈奴了。

屠斜突然開口道:“經略使,其實……這是一個我們的好機會啊!”

李牧眉毛微微一揚,道:“什麼機會?”

屠斜道:“如今匈奴人剛剛被我們擊敗,烏孫人又在和月氏人的戰爭之中元氣大傷,如果我們這個時候趁機西進的話,那麼從賀蘭山到祁連山這大片土地都有可能會被我們收入囊中!”

李牧聽了屠斜的這番話之後,心中不由得有些意動。

說起來,屠斜的這番話還真的就挺有道理的。

現在的河西走廊這片肥美無比的土地,佔據它的卻僅僅是一羣對於趙國來說根本不堪一擊的弱雞!

如果能夠趁機出擊,將這片土地收入囊中的話,那麼李牧身後那巨幅地圖之上“兩翼齊飛”的盛景,豈不是立刻就能夠達成了?

李牧沉默了一下,道:“好了,你先下去吧。”

屠斜一聽到李牧的這句話就急了,連忙說道:“可是……”

“沒有什麼可是。”李牧打斷了屠斜的話,對着屠斜說道:“馬上就是冬天了,難道你希望我們的部隊在冬天的冰天雪地之中和匈奴、烏孫人作戰嗎?”

屠斜愣了一下,隨後朝着李牧行了一禮,退出了書房之中。

李牧看着屠斜離去的背影,忍不住搖了搖頭,這位原先是射鵰手的匈奴人雖然說已經多多少少改變了一些遊牧民族與生俱來的散漫習性,但是那種急躁的性格畢竟不是一朝一夕能夠改變的。

其實就李牧個人來說,他又何嘗不希望能夠立刻發兵賀蘭山以西,將河西走廊整個完全都給奪取過來呢。

但是問題在於,阻擋着李牧向西進軍的不僅僅是賀蘭山,也不僅僅是即將到來的冬天。

根據趙丹之前的命令,在沒有外敵入侵的情況下,李牧最多可以調動三千人的部隊對草原方向進行主動進攻,如果超過三千人的話就必須要得到邯鄲的批准。

所以李牧很快就拿起了筆,開始寫起奏章來。

片刻之後,一名心腹被召喚進了書房,然後拿着這份奏章離開。

這份奏章將會以最快的速度送抵邯鄲,上面的內容其實非常簡單,那就是李牧希望在明年開春之後能夠得到趙丹的批准,調集趙國北方邊騎軍團的主力對河西走廊發動大規模的進攻。

爲了爭取到邯鄲之中的更多支持,李牧特地在奏章之中闡明兩點。

第一,邊騎軍團不需要任何來自邯鄲的兵力支持,只需要邊騎軍團本部三萬騎兵即可。

第二,如果這一戰獲勝的話,那麼整個河西走廊有望一戰而定,完全歸入到趙國的版圖之中。

即便如此,李牧對於這個計劃能否得到通過仍舊是心中沒底。

在前陣子返回邯鄲參加元旦晚宴的時候,李牧曾經拜訪了,包括廉頗和龐煖在內的大量趙國軍方高級將領,以及包括平原君趙勝在內的其他趙國高層。

從這些拜訪所得到的反饋之中來看,很顯然如今的趙國高層對在北方草原上開疆拓土的行爲並不是十分熱衷。

但現在這個機會的確是十分難得的,如果錯過了的話,下次再有這樣的機會就不知道是什麼時候了。

李牧走出了房門,看着面前一片蕭瑟的秋天景象,心中默默的想道。

“或許,也只能夠盡人事聽天命了。”

第一百一十章 不如取而代之第七百九十一章 魏國滅第五百二十二章 秦王柱問計第九十五章 秦銳士第八百三十八章 李牧的決定第九百八十九章 蔡澤帶來的壞消息第一百九十四章 白起還是王齕?第一千零三十一章 匈奴主力的蹤跡第一百六十六章 趁火打劫?寡人最喜歡了!第五十九章 樓昌的提議第二百二十五章 趙丹聽到的似乎都是壞消息第二百零九章 墨俠們的刺殺計劃第三章 爭論第五百三十六章 羋夫人第九百四十六章 啥時候纔能有蒸汽機啊第五百三十八章 秦王柱的最終決定第五百九十二章 行刺未遂第一百七十章 諸將,吾大秦鐵軍的雪恥之路,便由此而始!第六百一十七章 棋差一招第九百三十七章 勸降第五百四十章 糞土可比萬戶侯第三十七章 平原君說魏王 2第一百五十九章 大王,恕廉頗難以從命第一百四十三章 不如議和第二百一十七章 趙國騎兵五百主李牧第六百零一章 呂不韋的勝利第六百五十八章 深夜秘客第八百零四章 樂間的計劃第一百一十章 不如取而代之第七百五十章 狗急跳牆的段乾子第二百八十五章 心煩意亂的楚王元第一千零五十一章 破城第一百四十章 心情不佳的秦國君臣第三百三十七章 面臨絕境的宛城第四百八十七章 元旦晚宴第三百五十四章 燕後到來第三百一十五章 願獻五百里河東郡之地與趙!第二百九十七章 如姬之事第六百七十九章 鬱悶的楚國君臣第三百九十二章 無論生死,願隨侍大王身邊第八百二十九章 勝利所帶來的附加問題第九百三十五章 破解陰書第二百七十八章 樂乘奪皮牢第一百八十三章 雖有廉頗樂乘龐煖,但寡人的心中還是李牧最重要第五百三十一章 新年會議第五百一十六章 讓趙丹震驚無比的提議第六百四十五章 跪門第二百九十七章 如姬之事第一章 穿越第四百零五章 一個能搞死魏無忌的計劃?第三百七十五章 秦使說韓王然第八百五十九章 有備而來的秦國人第二百一十二章 燕國親趙派的威風第一百四十九章 初遇第一百一十四章 魏無忌的決定第七章 趙括第一百八十二章 畫風逆轉的爭吵第一百三十九章 王氏和趙氏第八章 蘇代第二百五十二章 趙丹拍板作出了決定第六百五十九章 孤兒營中小孤兒第七百九十六章 詭異的上計第五百八十六章 呂不韋的賭注第五百九十三章 墨家緣何至此啊第四百二十九章 換家第三百四十六章 屋漏偏逢連夜雨第九百一十一章 慘就一個字第二百八十二章 範睢遭斥第五百四十六張 蒲津渡趙軍的大危機第一百五十九章 大王,恕廉頗難以從命第八十四章 白起的憂慮第七百二十九章 魏王圉的艱難決定第一千零一十九章 宴無好宴第六十二章 燕國風雲 1第九百一十五章 演員的自我修養第五百六十五章 發作第六百四十九章 介入戰爭?第八百七十二章 呂不韋的計策第八百八十二章 戰前準備第九百零五章 婚禮第七百七十五章 呂不韋整個人都震驚了第四百七十章 寡人要去北邊散散心!第一千零一十六章 制度和新相邦的產生第五百二十一章 信陵君之死第一百八十章 信陵君入趙,平原君讓賢?第四百零四章 王氏雙雄第一百四十五章 齊、魏、楚、韓第六百五十八章 深夜秘客第九百一十八章 趙國使團要來了第二百三十五章 魏王圉對趙丹的仇恨第七十二章 對燕策略第九百零五章 婚禮第一百一十一章 入宮求見第三百六十六章 曲轅犁的好夥伴第六百七十五章 更加惱火的魏王圉第四百一十四章 遭遇第七百四十九章 上當了!!第三百一十三章 故人重逢第六百八十一章 調解第五百二十八章 義渠勝
第一百一十章 不如取而代之第七百九十一章 魏國滅第五百二十二章 秦王柱問計第九十五章 秦銳士第八百三十八章 李牧的決定第九百八十九章 蔡澤帶來的壞消息第一百九十四章 白起還是王齕?第一千零三十一章 匈奴主力的蹤跡第一百六十六章 趁火打劫?寡人最喜歡了!第五十九章 樓昌的提議第二百二十五章 趙丹聽到的似乎都是壞消息第二百零九章 墨俠們的刺殺計劃第三章 爭論第五百三十六章 羋夫人第九百四十六章 啥時候纔能有蒸汽機啊第五百三十八章 秦王柱的最終決定第五百九十二章 行刺未遂第一百七十章 諸將,吾大秦鐵軍的雪恥之路,便由此而始!第六百一十七章 棋差一招第九百三十七章 勸降第五百四十章 糞土可比萬戶侯第三十七章 平原君說魏王 2第一百五十九章 大王,恕廉頗難以從命第一百四十三章 不如議和第二百一十七章 趙國騎兵五百主李牧第六百零一章 呂不韋的勝利第六百五十八章 深夜秘客第八百零四章 樂間的計劃第一百一十章 不如取而代之第七百五十章 狗急跳牆的段乾子第二百八十五章 心煩意亂的楚王元第一千零五十一章 破城第一百四十章 心情不佳的秦國君臣第三百三十七章 面臨絕境的宛城第四百八十七章 元旦晚宴第三百五十四章 燕後到來第三百一十五章 願獻五百里河東郡之地與趙!第二百九十七章 如姬之事第六百七十九章 鬱悶的楚國君臣第三百九十二章 無論生死,願隨侍大王身邊第八百二十九章 勝利所帶來的附加問題第九百三十五章 破解陰書第二百七十八章 樂乘奪皮牢第一百八十三章 雖有廉頗樂乘龐煖,但寡人的心中還是李牧最重要第五百三十一章 新年會議第五百一十六章 讓趙丹震驚無比的提議第六百四十五章 跪門第二百九十七章 如姬之事第一章 穿越第四百零五章 一個能搞死魏無忌的計劃?第三百七十五章 秦使說韓王然第八百五十九章 有備而來的秦國人第二百一十二章 燕國親趙派的威風第一百四十九章 初遇第一百一十四章 魏無忌的決定第七章 趙括第一百八十二章 畫風逆轉的爭吵第一百三十九章 王氏和趙氏第八章 蘇代第二百五十二章 趙丹拍板作出了決定第六百五十九章 孤兒營中小孤兒第七百九十六章 詭異的上計第五百八十六章 呂不韋的賭注第五百九十三章 墨家緣何至此啊第四百二十九章 換家第三百四十六章 屋漏偏逢連夜雨第九百一十一章 慘就一個字第二百八十二章 範睢遭斥第五百四十六張 蒲津渡趙軍的大危機第一百五十九章 大王,恕廉頗難以從命第八十四章 白起的憂慮第七百二十九章 魏王圉的艱難決定第一千零一十九章 宴無好宴第六十二章 燕國風雲 1第九百一十五章 演員的自我修養第五百六十五章 發作第六百四十九章 介入戰爭?第八百七十二章 呂不韋的計策第八百八十二章 戰前準備第九百零五章 婚禮第七百七十五章 呂不韋整個人都震驚了第四百七十章 寡人要去北邊散散心!第一千零一十六章 制度和新相邦的產生第五百二十一章 信陵君之死第一百八十章 信陵君入趙,平原君讓賢?第四百零四章 王氏雙雄第一百四十五章 齊、魏、楚、韓第六百五十八章 深夜秘客第九百一十八章 趙國使團要來了第二百三十五章 魏王圉對趙丹的仇恨第七十二章 對燕策略第九百零五章 婚禮第一百一十一章 入宮求見第三百六十六章 曲轅犁的好夥伴第六百七十五章 更加惱火的魏王圉第四百一十四章 遭遇第七百四十九章 上當了!!第三百一十三章 故人重逢第六百八十一章 調解第五百二十八章 義渠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