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七十九章 奪函谷

函谷關。

曾經有一句俗話是這麼說的“一夫當關萬夫莫開”,這句話通常用來形容那些十分雄偉,險峻和難以攻破的關隘。

函谷關,無疑就是這種關隘之中的佼佼者。

自從建成以來,這裡就是整個秦國之中最重要的關隘,沒有之一。

秦國人憑藉着這座關隘曾經多次的抵擋了來自山東六國的進攻,雖然說也曾經有過失敗的時候,但是在絕大部分的時間裡,這座天下雄關就是秦國人的驕傲,給予了老秦人無限的安全感。

也正是因爲這座關隘對於秦國人如此的重要,所以即便是在現在這個戰事最緊張的時候,這裡仍舊有着四千秦軍將士鎮守此地,防備可能來自關東的攻擊。

事實證明,這樣的防備是十分有必要的。

五天前,整整十萬趙國大軍來到了函谷關的面前,對着函谷關發動了無比猛烈的進攻。

廉坡站在戰車上,整個人的站姿挺拔得如同一棵松樹,凝視着面前的這座雄偉關城。

在廉頗的身後,無數趙軍士兵們正在緊張的忙碌着,投石機的機括被重重地砸了下去,龐大的巨石呼嘯而起衝上天空,朝着遠處的函谷關城頭落了下去。

在關城之前的平原上,成千上萬名趙軍士兵猶如一隻只不知疲倦的螞蟻匯成了一股黑色的潮水,朝着面前的關城席捲而去。

關城之上許多箭矢射下,將不少奔跑之中的趙軍士兵紛紛射倒,但是其餘的趙軍士兵對此完全熟視無睹,他們高舉着雲梯推着衝車,心中的目標只有一個,那就是將這座關牆給完全推倒,攻破這一座天下雄關。

戰鬥十分的激烈,每時每刻都有許多趙軍的士兵倒在了衝鋒的路上,也有不少的趙國士兵成功的衝到了城牆之下。

一架架雲梯被架在了城牆上,趙軍士兵們開始猶如螞蟻一般的在雲梯之上攀附着。

在這之前的幾天之中,函谷關關城之下的壕溝和護城河都已經被趙國軍隊給填平了。

從今天開始,雙方終於迎來了最激烈的一段的攻城時刻。

在廉頗的身邊,十幾名趙國將軍猶如衆星捧月一般將這位老將軍簇擁在最中間,每一名趙國將軍的目光都緊緊的注視着面前的函谷關城頭,每一個人的臉上都帶着幾分迫切和期待的神色。

是的,廉頗所率領的趙軍主力並沒有像其他人所認爲的那般從軹關陘去增援曲沃方向,又或者是從遼闊的中條山去進攻安邑城,而是選擇了另外一個秦國人乃至整個天下所有人都沒有想到的地方——函谷關。

這一次廉頗可並不打算和白起去正面對決,而是打算另闢曲徑。

只要攻破了函谷關,那麼趙國軍隊就可以長驅直入關中,直搗秦國人的腹地。

到那個時候,廉頗再配合上如今早就已經在關中搞風搞雨、讓秦國君臣難受無比的李牧兩萬騎兵,兩支部隊加一起完全可以將秦國關中弄得天翻地覆。

只要廉頗大軍踏入關中,那麼咸陽城就會受到極其嚴重的威脅,除非秦國君臣們真的已經做好了用自己的性命來換取河東的心理準備,否則的話位於河東郡之中的白起所率領的二十萬秦軍主力是一定會回援的。

這就叫做“圍魏救趙”,或者用更加具體的說法,應該是“圍關中救河東”。

當然了,這一切的前提是必須要攻破面前這座函谷關。

如果不能夠攻克函谷關的話,那麼一切都無從說起,甚至等到河東郡那邊因爲沒有援軍而戰敗的時候,廉頗還要因此而背上一口巨大的黑鍋。

這是一場賭注,一場非常巨大的賭注。

正是因爲攻克函谷關的必要性,所以當廉頗開口說話的時候,他口中所說出來的話語充滿了不容置疑的意味。

“吾不管汝等要付出多少傷亡,在今日日落之前,一定要給吾將這座函谷關給徹底拿下!”

想要攻破函谷關這座和趙國高闕塞相提並論的天下雄關,難度顯然是非常大的。

自從函谷關建立開始到現在,這座雄關只有一次被別人攻破過,那就是齊國大將匡章帶領着齊韓魏三國聯軍所爲。

自從那一次被攻破之後,秦國人重新整修了函谷關,讓這一處函谷關變得更加的高大堅固。

從那以後,函谷關就再也沒有被攻破的紀錄了。

由此看來,即便此時此刻函谷關之中只有四千名守軍,想要攻克函谷關其實也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

但廉頗的心中非常的清楚,事情其實並不是完全沒有希望的。

函谷關雖然的確是天下雄關,但是它有一個特點,那就是由於地形的原因,函谷關的重要性對於中原政權和關中政權來說完全是兩個概念。

對於秦國來說,如果失去了函谷關,那麼就失去能夠拱衛秦國關中安全的一大屏障。

而對於趙國來說,有沒有函谷關,其實都是一件很無所謂的事情。

趙國所在的中原地區實在是太大了,東南西北擁有着無數的出入口,多函谷關一個不多,少它一個也不少。

而且趙國之前面對着秦國的時候一直是一個進攻的姿態,既然是主動進攻,那麼函谷關這種只能用於防守的關隘重要性顯然就又要再下降不少了。

這就是爲什麼在之前的戰爭之中,原本駐守在這裡的趙國函谷關守軍當發現了秦軍到來之後便立刻十分痛快的撤離了函谷關,將這座關隘讓給秦國人的原因了。

但趙軍當然也不會白白的就將這一座關隘給拱手相讓了。

在趙國人掌握了函谷關的這兩年之中,函谷關事實上並沒有得到任何的整修,反而變得有些荒廢。

大量秦軍的守城器械被拆除,關內的許多防禦措施也都廢置,導致函谷關如今所能夠發揮出來的作用只不過是全盛時期的七成左右。

除此之外,如今的趙軍也對函谷關從裡到外有着一個十分完善的瞭解,廉頗的帥帳之中就放着一副極其完整的函谷關平面圖。

從這個角度來說,趙軍這一戰可以說是真正做到了知己知彼。

當一座關城之中的諸多防禦措施都被敵人摸得清清楚楚,當敵人知道從哪個地方攻擊纔是最容易攻破關牆,當敵人知道哪個地方哪個地方是防線之上可能會被疏忽的漏洞,最重要的是當出現在這座關牆之下的乃是十萬趙國最爲精銳的部隊之後,想要攻破函谷關就並不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了。

只要不停的拿命去填,大抵也就夠了。

在這一場攻城之戰中,手握十萬重兵的廉頗最不缺少的,那就是源源不斷的人命啊。

當天空之上的太陽已經漸漸西斜的時候,在函谷關的關牆之上突然爆發出了一陣驚天動地的歡呼之聲。

廉頗順着這一陣聲音擡頭望去,正好看到了一面象徵着趙國的紅旗在函谷關的關牆之上冉冉升起。

看着這面鮮豔無比的紅旗,老將軍的臉上緩緩的露出了一絲笑容,而在他的身邊,諸多趙國將軍興奮無比,整個趙軍大營都成爲了歡樂的海洋。

在整整五天的激戰之後,廉頗率領的趙國十萬大軍,以付出將近一萬人傷亡的代價強行攻破了函谷關,正式開進了崤函通道之中。

第二百七十八章 從河東郡傳來的好消息第一百九十六章 即將入場的是另外一支精銳虎賁軍第六百九十九章 呂不韋的好主意第六百二十三章 觸目驚心的事實第一百七十八章 給你甜頭不是因爲犒賞你,而是寡人要收你當小弟第五百五十九章 讓趙國人嚐嚐寡人的厲害!第八百九十一章 失蹤的歌姬第八百四十七章 不謀而合第七百八十一章 說齊第六百四十八章 趙丹的處置第八百一十六章 薊都破第一百四十章 心情不佳的秦國君臣第七百零九章 鄭朱使燕第四百七十五章 援軍來了第五十章 咸陽宮議 2第八百七十三章 呂不韋的理由第二百五十二章 趙丹拍板作出了決定第二百五十三章 魏無忌的妙計第四百四十七章 趙丹和魏無忌都很高興第八百一十八章 末路?第一百五十章 魏武卒第一百零七章 門客們的主意第一百二十六章 真正的正事第九百七十章 勝利第六百八十八章 主將人選第三百一十六章 秦王稷想和寡人談?先拿個人頭當利息!第三百六十四章 趙丹的農業大殺器第九百三十一章 瀕臨絕境的高宛第八百六十一章 寡人的命苦啊!第五百零八章 出人意料的廉頗第八十六章 麻煩大了第五百零九章 言傳身教第一千零三章 救星“鄭朱”第一百二十二章 有理的趙豹第三百五十九章 春耕祭天儀式第五百四十二章 蔡澤使燕第九百四十章 突如其來的驚喜第二百三十四章 楚國戰爭會議第一百四十二章 好了範睢大哥還是請你閉嘴吧第三百七十章 血色之路,狂暴衝殺第一百三十八章 秦軍的反擊第一百七十九章 論收小弟對趙國的重要性第五章 外交第二十七章 趙王丹問呂不韋 4第三百二十三章 趙丹的小心機第七百八十三章 戰書第一千零四十四章 屠斜衝陣第四百二十九章 換家第一千零四十三章 匈奴重騎兵第六百三十八章 白龍魚服第五百八十章 四個消息第七百二十九章 魏王圉的艱難決定第四百五十四章 必須割讓此二城第七百三十二章 能夠挽救局面的機會?第七百五十六章 燕國的顧慮第八百三十九章 韓王然的失態第五百六十九章 楚國的困境第一百八十七章 爲什麼是荀子?第五百五十八章 喜訊啊大王第八百三十八章 李牧的決定第九百三十四章 袍澤第第二百九十五章 掉坑的段乾子第七百六十八章 第三次伐趙聯盟第六百章 武器、印刷和火藥第九百二十四章 毛遂帶來的新情報第八百一十章 進軍燕國 第三章第八十五章 高闕塞第五百六十四章 藥引第一百五十一章 激烈的戰鬥第一百七十五章 最後的掙扎第九十六章 夜襲第二百一十二章 燕國親趙派的威風第七百九十六章 詭異的上計第八百八十七章 李牧的孤兒營之旅第六百七十三章 李牧的請求第八百六十六章 李夫人獻藥第八百三十章 先打誰第一百二十九章 傳令第六百九十六章 必勝無疑之計第五百一十一章 趙王的信到了第一千章 趙丹的驚訝和封賞典禮第四百九十三章 對齊開戰第五百七十八章 趙括的奇兵第五百二十七章 開幕大典第七百三十七章 六國來朝第九百九十一章 定巴郡第九十九章 陷落第二百二十六章 先廢掉秦國的一個幫手第九百九十八章 商會主事呂青第七百四十六章 趁火打劫的趙國人第七百九十五章 秋遊第七百章 薑還是老的辣第七百五十八章 最後一次見面第一百五十三章 司馬梗的末路第七百三十六章 引子第五百六十九章 楚國的困境第八百六十一章 寡人的命苦啊!第五十六章 信陵君說魏王 2第一千零四十章 死又何妨第五百零八章 出人意料的廉頗
第二百七十八章 從河東郡傳來的好消息第一百九十六章 即將入場的是另外一支精銳虎賁軍第六百九十九章 呂不韋的好主意第六百二十三章 觸目驚心的事實第一百七十八章 給你甜頭不是因爲犒賞你,而是寡人要收你當小弟第五百五十九章 讓趙國人嚐嚐寡人的厲害!第八百九十一章 失蹤的歌姬第八百四十七章 不謀而合第七百八十一章 說齊第六百四十八章 趙丹的處置第八百一十六章 薊都破第一百四十章 心情不佳的秦國君臣第七百零九章 鄭朱使燕第四百七十五章 援軍來了第五十章 咸陽宮議 2第八百七十三章 呂不韋的理由第二百五十二章 趙丹拍板作出了決定第二百五十三章 魏無忌的妙計第四百四十七章 趙丹和魏無忌都很高興第八百一十八章 末路?第一百五十章 魏武卒第一百零七章 門客們的主意第一百二十六章 真正的正事第九百七十章 勝利第六百八十八章 主將人選第三百一十六章 秦王稷想和寡人談?先拿個人頭當利息!第三百六十四章 趙丹的農業大殺器第九百三十一章 瀕臨絕境的高宛第八百六十一章 寡人的命苦啊!第五百零八章 出人意料的廉頗第八十六章 麻煩大了第五百零九章 言傳身教第一千零三章 救星“鄭朱”第一百二十二章 有理的趙豹第三百五十九章 春耕祭天儀式第五百四十二章 蔡澤使燕第九百四十章 突如其來的驚喜第二百三十四章 楚國戰爭會議第一百四十二章 好了範睢大哥還是請你閉嘴吧第三百七十章 血色之路,狂暴衝殺第一百三十八章 秦軍的反擊第一百七十九章 論收小弟對趙國的重要性第五章 外交第二十七章 趙王丹問呂不韋 4第三百二十三章 趙丹的小心機第七百八十三章 戰書第一千零四十四章 屠斜衝陣第四百二十九章 換家第一千零四十三章 匈奴重騎兵第六百三十八章 白龍魚服第五百八十章 四個消息第七百二十九章 魏王圉的艱難決定第四百五十四章 必須割讓此二城第七百三十二章 能夠挽救局面的機會?第七百五十六章 燕國的顧慮第八百三十九章 韓王然的失態第五百六十九章 楚國的困境第一百八十七章 爲什麼是荀子?第五百五十八章 喜訊啊大王第八百三十八章 李牧的決定第九百三十四章 袍澤第第二百九十五章 掉坑的段乾子第七百六十八章 第三次伐趙聯盟第六百章 武器、印刷和火藥第九百二十四章 毛遂帶來的新情報第八百一十章 進軍燕國 第三章第八十五章 高闕塞第五百六十四章 藥引第一百五十一章 激烈的戰鬥第一百七十五章 最後的掙扎第九十六章 夜襲第二百一十二章 燕國親趙派的威風第七百九十六章 詭異的上計第八百八十七章 李牧的孤兒營之旅第六百七十三章 李牧的請求第八百六十六章 李夫人獻藥第八百三十章 先打誰第一百二十九章 傳令第六百九十六章 必勝無疑之計第五百一十一章 趙王的信到了第一千章 趙丹的驚訝和封賞典禮第四百九十三章 對齊開戰第五百七十八章 趙括的奇兵第五百二十七章 開幕大典第七百三十七章 六國來朝第九百九十一章 定巴郡第九十九章 陷落第二百二十六章 先廢掉秦國的一個幫手第九百九十八章 商會主事呂青第七百四十六章 趁火打劫的趙國人第七百九十五章 秋遊第七百章 薑還是老的辣第七百五十八章 最後一次見面第一百五十三章 司馬梗的末路第七百三十六章 引子第五百六十九章 楚國的困境第八百六十一章 寡人的命苦啊!第五十六章 信陵君說魏王 2第一千零四十章 死又何妨第五百零八章 出人意料的廉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