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九章 薊都風雲

薊都。

雖然燕國官方想要刻意的隱瞞,但是戰敗的消息還是在悄無聲息之間傳遍了整個宮城。

整座燕國宮城之中一片寂靜,宮人們就連走路的時候都是小心翼翼的如同貓兒一般,說話的時候更是細聲細氣,唯恐被哪位路過的心情不好的貴人聽見,然後被活活打死。

畢竟這種事情可不是沒有先例,自從前幾天開始,被太后杖責而死的宮人和寺人加起來已經整整有八個了。

一陣急促的馬蹄聲突然響起,在寂靜的宮城之中很是刺耳。

幾名正好路過的宮人們紛紛瞪大了眼睛,想要看看到底是誰如此的大膽,竟然敢在宮城之中縱馬狂奔。

等到看清楚來人之後,他們臉上的憤怒立刻就變成了惶恐。

來的不是別人,正是如今燕國最具權勢的人物,年紀輕輕就已經出任相邦的昌國君樂間。

此刻的樂間身上依舊穿着一副大將軍盔甲,整個人看上去風塵僕僕,甚至顯得有些狼狽。

樂間一路疾馳到大殿臺階之下,這才翻身下馬。

“昌國君!”

“見過昌國君!”

宮人們和守衛在大殿之前的士兵紛紛朝着樂間躬身見禮。

樂間嗯了一聲,點了一下頭就算是迴應了,隨後邁步登上了臺階,朝着上方的大殿走去。

進殿無需通傳,放眼整個燕國只有樂間能夠擁有這種特權。

剛剛走進大殿之中,一句十分尖銳的話就傳入了樂間的耳中。

“太后,昌國君連戰連敗,此刻已經不是繼續支持昌國君任性之舉的時候了,若是再這樣下去的話,燕國可能便會亡國啊!”

“太后,老臣懇請太后爲燕國着想,立刻解除昌國君兵權,派遣使者前往邯鄲和趙國和談!”

樂間站在門口遠遠看去,發現原來是幾名白髮蒼蒼的燕國老臣子正在拼命勸諫着,坐在上首的燕太后一張俏臉上滿是寒霜,一言不發,也不知道心中是如何想法。

樂間冷笑一聲,突然開口道:“燕國還亡不了!”

樂間這一開口,所有人都聞聲轉頭,這才發現了樂間的存在。

幾名老臣的臉上都不約而同的露出了震驚的神色,看着樂間的目光都頗爲怪異,畢竟說人壞話被當場抓包這種事情的確是有些難看。

燕太后看到了樂間的到來,嘴角突然間微微翹起,俏臉上的寒冰開始有了要融化的跡象。

樂間大刺刺的在右首第一位的位置坐了下來,對着臉色怪異的幾名燕國老臣笑道:“諸位繼續說啊,吾都聽着呢。”

幾名燕國老臣面面相覷,這現在正勸着太后把你樂間撤掉呢,結果你樂間就跳出來了,當着你的面還讓人怎麼說?

但不管怎麼說,樂間畢竟對於這些老臣們來說只不過是一個後輩,要知道這些老臣之中甚至有和劇辛這種燕昭王時代的臣子,是不折不扣的三朝元老,真正的老資格。

所以僅僅是片刻之後,其中最老資格的、坐在那裡都給人一種隨時隨地會死掉的老臣就顫顫巍巍的開口了:“昌國君一身征塵,想必是剛剛從戰場歸來,不知道如今戰況如何啊?”

樂間搖了搖頭,臉上露出了一絲苦澀:“趙齊聯軍實力強勁,吾軍已敗,最多不出五日,薊都便將會被趙齊聯軍包圍。”

“什麼?”樂間的話瞬間就好像點燃了火藥桶一般,將大殿之中的氣氛直接炸裂。

幾名老臣的臉上都露出了憤怒的神色,伸手指着樂間開始斥責了起來。

“昌國君,汝作爲燕國相邦和領軍主將,要對此次敗仗負有最大責任!”

“昌國君,若不是汝去年一意孤行背叛和趙國之間的盟約進攻齊國,如今的燕國亦不會落得如此下場!”

“昌國君,燕國之所以由此,全是因爲汝的錯誤所致!”

一張張嘴巴開開合合,無數指責的聲音在樂間的耳邊迴繞,口水都要噴到他的臉上了。

樂間默然不語,但是右手卻緊緊的握成拳頭,上面青筋畢露。

老臣們見樂間被自己駁得啞口無言,於是一個個氣勢更盛,乾脆將頭轉向了燕太后,提出了自己的要求。

“太后,臣請罷黜樂間相邦之位,另擇賢能!”

“太后,臣附議!”

“臣亦附議!”

燕太后看了看這些羣情激奮的老臣,又看了看一言不發的樂間,心中暗自嘆息,緩緩開口問道:“樂間,汝可有何話說?”

樂間嘿了一聲,臉上露出了奇特的笑容,緩緩說道:“太后,臣的確有話要說。”

“那便說罷。”

樂間清了清嗓子,道:“臣聽說,有一位上大夫裡通外國,暗中和趙國人結好,其在武陽城之中的二兒子更是多次出入邯鄲女閭,曾當衆宣稱願爲趙人不爲燕人。”

“臣還聽說,有一位亞卿暗中收受箕子朝鮮王所送的美人和財物,因此在朝議之中大力反對太后派軍出征箕子朝鮮的意見。”

“臣更聽說,有一名中大夫藉助自己曾爲漁陽城守的便利,暗中和東胡人進行貿易,所獲利潤極其不菲,由此在武陽城中建起了一座極爲奢華的宅邸。”

“臣又聽說……”

樂間不停的一樁樁一件件說了下去,每說一件就會有一名在場的燕國老臣臉色大變身體顫抖,個別人看上去更是似乎要馬上就暈倒過去。

足足過了半天之後,樂間纔將所有的事情都全部說完,接着對面前的燕太后行了一禮,道:“回太后,臣的話說完了。”

大廳之中一片死寂。

燕太后的臉上露出了怒容,將目光轉向了那些幾乎已經要無地自容的幾名燕國老臣,沉聲道:“諸卿,這昌國君的話可都屬實?”

雖然燕太后年紀輕輕,但是卻已經和其母趙威後一般有了一種威嚴的氣勢,這麼將目光一掃之下幾名燕國老臣立刻就感到了強大的壓力,忍不住紛紛跪地求饒。

“太后,老臣知錯,老臣知錯了,請太后饒命。”

“太后,老臣也是一時糊塗啊,請太后看在老臣忠心耿耿的份上恕老臣之罪。”

“太后,……”

大廳之中一時間充滿了求饒之聲。

燕太后俏臉寒霜,完全不敢相信這些一個個看上去如此忠心爲國的所謂老臣們竟然能夠做出這些事情,有心想要大發雷霆,但最終還是忍不住嘆了一口氣,冷冷的說道:“好了,汝等都先下去吧。”

幾名燕國老臣再無之前的威風,一個個灰溜溜的離開了這座大殿。

燕太后看向樂間,目光在樂間臉龐上的幾處小傷口上停留了一下,這才用遠較剛纔要溫和許多的語氣問道:“真的打不贏了?”

樂間低下了頭,道:“回太后,是臣無能。”

燕太后幽幽的嘆了一口氣,道:“老婦和趙王乃是一母所生,他的野心老婦是知道的。本以爲他不過乃是志大才疏之人,卻想不到趙國竟然能夠在他的手中發展的如此境地!所以現在就只能夠和趙王議和了罷?”

樂間十分艱難的點了點頭,道:“回太后,割地求和應當是唯一的辦法了。”

大殿之中又是一片寂靜。

良久之後,燕後的聲音再一次的響起了。

“既然如此,那汝還在等甚麼呢?今日便向邯鄲派去使者吧。”

第一百二十二章 有理的趙豹第九百三十章 蔡澤的機會第一百七十五章 最後的掙扎第八十八章 呂不韋帶來的消息又是一個月結束了,和大家聊聊吧.第三百七十九章 選哪裡作爲攻擊方向?第五百一十六章 讓趙丹震驚無比的提議第九百八十四章 平原君的病情第二百五十四章 鬱悶的司馬靳第八百六十五章 李園進宮第七百九十二章 割肉的秦王楚第六百零一章 呂不韋的勝利第三百一十九章 該輪到寡人和趙國來執掌這天下之牛耳了!第二百六十八章 蘇代提出的驚人建議第四十一章 虞信使楚 2第八百三十八章 李牧的決定第六百六十九章 論功行賞第六百二十六章 汝妻子吾養之,汝勿慮也第二百九十八章 魏王圉信任的小船又一次的翻了第二百九十一章 是時候準備出兵燕國了第一千零二十章 反面人物果然還是有第二百二十二章 韓王然的糾結第六百六十九章 論功行賞第七百零四章 長治城的情況似乎不太好第一千零二十一章 三軍出征第七百一十四章 勝利的消息和李牧的危機第二百五十八章 差之毫釐第五百一十九章 和韓王然的會面第二百八十三章 蔡澤見趙丹第一章 穿越第七百六十八章 第三次伐趙聯盟第五百一十七章 趙丹的答案第四百四十一章 李牧將軍,此舉萬萬不行!第五百一十一章 趙王的信到了第二百零六章 讓寡人放了高基其實也不是不行,但有兩個條件第四百四十七章 趙丹和魏無忌都很高興第六百八十二章 趙丹的意見第六百六十二章 雪夜行第二百二十九章 樓昌的決心第九百三十九章 臨淄城內人心亂第六百五十六章 咸陽密議第十二章 說田單第六百九十九章 呂不韋的好主意第九十一章 韓王然的怒火第五百章 世間不如意事十之八九第二百八十四章 蔡澤獻計第一千零六章 秋議伐楚第八百零六章 荊軻見駕第七百一十九章 失態的韓王然第六百四十五章 跪門第三百八十八章 邯鄲應對第四百四十二章 水淹大梁城第六百一十二章 對峙第三百一十四章 難道要寡人坐視趙國攻下河東郡不成?第五百五十三章 櫟陽驚變第九百五十五章 犯我強趙者,雖遠必誅!第七百一十一章 轉折第四百三十五章 趙丹的底線第七百一十五章 獻計第七百一十四章 勝利的消息和李牧的危機第九百零四章 李園進宮第五百五十九章 讓趙國人嚐嚐寡人的厲害!第六百四十七章 高興的儒家第九百五十二章 最終決定第八百一十八章 末路?第一百零一章 悲劇的趙括第九百六十四章 李牧的真正目標第六百六十三章 敲山震虎第三百五十章 宜陽城的歸屬第六百四十二章 夜宴第五百四十章 糞土可比萬戶侯第七百五十二章 趙國人心懷鬼胎?第一百二十一章 趙勝和趙豹的負面作用第八百七十八章 城內城外第九百二十二章 李園可是個聰明人第九百八十九章 蔡澤帶來的壞消息第一百七十二章 武安君的想法是很美好的,就是劇本有點不對第八百一十五章 破城難?第三百零七章 岸門之戰第四百八十五章 趙丹的美食生活第五百九十一章 八牛弩第六章 微操第九百四十七章 紡織坊第六十四章 燕國風雲 3第七百一十五章 獻計第一百五十一章 激烈的戰鬥第五百零八章 出人意料的廉頗第九百七十七章 南下戰略第一百八十九章 爲了儒家在這個時代好混一點,荀子做出了妥協第二百五十章 繆賢帶來的好消息和壞消息第二百七十八章 從河東郡傳來的好消息第三百八十五章 秦國因間第九百零三章 廉頗發難第五百六十六章 下輩子,莫信男人 第二章第六百六十九章 論功行賞第二百八十二章 範睢遭斥第一百零六章 誰說君子不會耍賴?第四百二十八章 輕敵的李牧?第五百八十九章 破城門第八百四十三章 戰局會議
第一百二十二章 有理的趙豹第九百三十章 蔡澤的機會第一百七十五章 最後的掙扎第八十八章 呂不韋帶來的消息又是一個月結束了,和大家聊聊吧.第三百七十九章 選哪裡作爲攻擊方向?第五百一十六章 讓趙丹震驚無比的提議第九百八十四章 平原君的病情第二百五十四章 鬱悶的司馬靳第八百六十五章 李園進宮第七百九十二章 割肉的秦王楚第六百零一章 呂不韋的勝利第三百一十九章 該輪到寡人和趙國來執掌這天下之牛耳了!第二百六十八章 蘇代提出的驚人建議第四十一章 虞信使楚 2第八百三十八章 李牧的決定第六百六十九章 論功行賞第六百二十六章 汝妻子吾養之,汝勿慮也第二百九十八章 魏王圉信任的小船又一次的翻了第二百九十一章 是時候準備出兵燕國了第一千零二十章 反面人物果然還是有第二百二十二章 韓王然的糾結第六百六十九章 論功行賞第七百零四章 長治城的情況似乎不太好第一千零二十一章 三軍出征第七百一十四章 勝利的消息和李牧的危機第二百五十八章 差之毫釐第五百一十九章 和韓王然的會面第二百八十三章 蔡澤見趙丹第一章 穿越第七百六十八章 第三次伐趙聯盟第五百一十七章 趙丹的答案第四百四十一章 李牧將軍,此舉萬萬不行!第五百一十一章 趙王的信到了第二百零六章 讓寡人放了高基其實也不是不行,但有兩個條件第四百四十七章 趙丹和魏無忌都很高興第六百八十二章 趙丹的意見第六百六十二章 雪夜行第二百二十九章 樓昌的決心第九百三十九章 臨淄城內人心亂第六百五十六章 咸陽密議第十二章 說田單第六百九十九章 呂不韋的好主意第九十一章 韓王然的怒火第五百章 世間不如意事十之八九第二百八十四章 蔡澤獻計第一千零六章 秋議伐楚第八百零六章 荊軻見駕第七百一十九章 失態的韓王然第六百四十五章 跪門第三百八十八章 邯鄲應對第四百四十二章 水淹大梁城第六百一十二章 對峙第三百一十四章 難道要寡人坐視趙國攻下河東郡不成?第五百五十三章 櫟陽驚變第九百五十五章 犯我強趙者,雖遠必誅!第七百一十一章 轉折第四百三十五章 趙丹的底線第七百一十五章 獻計第七百一十四章 勝利的消息和李牧的危機第九百零四章 李園進宮第五百五十九章 讓趙國人嚐嚐寡人的厲害!第六百四十七章 高興的儒家第九百五十二章 最終決定第八百一十八章 末路?第一百零一章 悲劇的趙括第九百六十四章 李牧的真正目標第六百六十三章 敲山震虎第三百五十章 宜陽城的歸屬第六百四十二章 夜宴第五百四十章 糞土可比萬戶侯第七百五十二章 趙國人心懷鬼胎?第一百二十一章 趙勝和趙豹的負面作用第八百七十八章 城內城外第九百二十二章 李園可是個聰明人第九百八十九章 蔡澤帶來的壞消息第一百七十二章 武安君的想法是很美好的,就是劇本有點不對第八百一十五章 破城難?第三百零七章 岸門之戰第四百八十五章 趙丹的美食生活第五百九十一章 八牛弩第六章 微操第九百四十七章 紡織坊第六十四章 燕國風雲 3第七百一十五章 獻計第一百五十一章 激烈的戰鬥第五百零八章 出人意料的廉頗第九百七十七章 南下戰略第一百八十九章 爲了儒家在這個時代好混一點,荀子做出了妥協第二百五十章 繆賢帶來的好消息和壞消息第二百七十八章 從河東郡傳來的好消息第三百八十五章 秦國因間第九百零三章 廉頗發難第五百六十六章 下輩子,莫信男人 第二章第六百六十九章 論功行賞第二百八十二章 範睢遭斥第一百零六章 誰說君子不會耍賴?第四百二十八章 輕敵的李牧?第五百八十九章 破城門第八百四十三章 戰局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