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四十章 死又何妨

看得出來,這個問題似乎已經在優留的心中盤桓了很久,以至於當這位右賢王問出這個問題之後,整個人的臉上都不自覺的流露出一種如釋重負的感覺。

文涼山的眉頭微微的抖動了一下,已經顯得有些老邁的臉龐上突然露出了笑容:“回大王,涼山所以出現在漠北,正是受了胡衣衛大總管毛遂的命令,率領一支胡衣衛小隊潛入匈奴之中。想不到涼山雖然竭力隱瞞,但終究還是是逃不過大王的慧眼。”

優留的臉色微微一動,露出了一副果然如此的神情,隨後整個人的表情變得陰沉了下來:“文涼山,你如此坦誠自己的間諜身份,難道就不怕被本王處死嗎?”

說這一句話的時候,優留用的卻是匈奴語。

文涼山笑了一笑,十分坦然的說道:“老夫雖爲趙人,但是自認爲這幾年來爲大王效忠之時也是盡心竭力處處爲大王着想,並無任何愧對大王之處,既然如此,那麼又有何不能夠對大王直言?”

優留重重的哼了一聲,殺氣騰騰的說道:“匈奴和趙國原本就是死敵,你既然是趙國間諜,那麼本身就是死罪!”

文涼山搖頭道:“大王此言,老夫以爲不妥。大王可知匈奴這個種族,乃是從何而來?”

優留嘿了一聲,道:“我輩匈奴,自古以來便世代定居漠南草原!”

文涼山大搖其頭,道:“錯了。大王或許有所不知,這匈奴一族,原本乃是來自於夏后氏之苗裔,夏后氏爲夏朝王族,後被商朝所代,商又被周所代,如今之趙國,正是周朝諸侯之一也。若是歸根溯源,其實匈奴一族,也是我華夏後裔也。”

優留很顯然並沒有想到文涼山說出來的竟然是這麼一番話,臉上多少顯得有些意外,足足過了片刻才道:“就算如此,那麼這商朝和周朝說起來都是我夏朝的叛賊,我匈奴人既然爲夏朝後裔,又豈能與之爲伍?”

雖然很吃驚,但是優留還是下意識的接受了這樣一個設定。

究其原因,主要還是因爲匈奴人骨子裡就是一個崇拜強者的民族,或者說這就是草原民族的特性,趙國這樣的國家雖然對於匈奴來說是死敵,但是匈奴人本身也不得不承認趙國是一個強大無比的國家,能夠和一個強者拉點“兩千年前是一家”的關係,似乎也不是不能夠接受……

當然,這裡面還有一些優留自己內心的考量,就不足爲外人說道了。

文涼山看着優留的神色,眼底不由得悄然閃過一絲喜色,又正色道:“大王這些日子以來,對於中原的文化想必也有所瞭解了,對吧?所以大王應該知道,這兩千年來雖然說夏、商、週三朝王族交替統治,但是中原之中的居民還是那些居民,華夏族人還是那些華夏族人,而匈奴,正是這華夏族之中流落在外的一員啊!”

優留嘿了一聲,沉吟不語。

文涼山繼續開口道:“所以老夫斗膽請大王想想,既然大家同族同源皆是華夏後裔,那麼又何必一定要爭個你死我活呢?如今趙國帶甲百萬,幅員萬里,一統天下之勢早就已經無法阻擋,敢問大王就憑藉着匈奴區區二三十萬部衆和三四萬兵馬,又如何能夠和趙國抗衡呢?倒不如臣服於趙國,做一個趙國臣民,纔是最爲正確的選擇啊!”

“而且趙國大王素來對於主動歸降之人,那都是相當慷慨的。大王應當知道那義渠國的國君義渠勝吧?此人自從投降趙國之後,如今已經被封爲義渠君,其爵位相當於大王如今的右賢王,僅在趙王和趙太子之下。大王若是也投降趙國,那麼一個封君自然也是不在話下。難道大王寧願抱着匈奴右賢王這個位置跟着匈奴這個種族一起滅絕,也不願意以匈奴拯救者的身份成爲趙國的封君,享受一生無憂的趙國貴族生活嗎?”

在文涼山的這番話說出來之後,優留臉上的表情終於出現了十分明顯的動搖。

事實上,對於文涼山的身份,一直以來優留都是有所察覺的。

畢竟這個部落還是優留的部落,文涼山想要在這個部落之中搞什麼小動作,就算再怎麼隱秘小心也好,顯然還是瞞不過優留這位右賢王的耳目。

幾個全是從趙國而來的奴隸突然間悄悄的勾結起來,這是想幹嘛?答案其實稍微推測一下就呼之欲出了。

說白了,匈奴最爲堅決的主戰派們早就已經在和趙國的數次戰爭之中死得差不多了,畢竟越堅決的主戰派在打仗的時候就會越是勇猛,所以他們的死亡概率自然就遠比那些見勢不妙便跑路的匈奴人要高上許多。

不僅如此,匈奴的高層又在接下來的內亂之中死了一大批,最後的勝利者烏維單于雖然同樣也是個堅決的主戰派,可是經歷了這許多次敗仗和浩劫之後,許多匈奴貴族們對於趙國的看法就未必真的和自家的大單于完全一致了。

右賢王優留就是這麼一個極具代表性的人物。

優留很糾結,非常的糾結。

任何人此刻坐在這位匈奴右賢王的面前,都可以看得出來他臉上表情的掙扎,這樣的失態對於優留來說是極爲少見的。

文涼山靜靜的坐在那裡,並沒有繼續開口。

對於這位胡衣衛的間諜來說,能夠將這些話說完,自己的使命就已經完成了。

這麼多年的時間,胡衣衛向匈奴派出了數百名間諜,而文涼山九死一生的來到匈奴之後,只不過聯繫上了區區七個人而已。

其他的人都去哪了?是不是都死完了?還是正在別的部落之中默默的當着一名牧奴、或者已經融入匈奴人之中成爲了一名騎士,甚至是更高的職位?

文涼山並不知道這個答案。

但是他很清楚的是,無論自己是否死在這一次的任務之中,自己的家小都會因此而得到一千畝田地,十名奴隸和一間足以讓所有老家鄉鄰羨慕的邯鄲房屋。

自己的大兒子如今已經是龐煖將軍麾下的一名五百主,孫子更是有可能會被選拔進入到華夏學宮之中成爲那些鼎鼎有名的各家學說大能門下之徒。

作爲一個早就已經沒落,大半輩子渾渾噩噩的在平原君府上當一個普通門客舍人的文涼山來說,這一切還有什麼不滿足的呢?

從進入大漠的這一天起,文涼山就已經做好了客死他鄉的準備。

看看如今強盛無匹的趙國,想想未來子孫們必然得到的大好生活,能夠用自己的一條賤命爛命去換取這些東西,難道不是已經賺大了嗎?

這位主動申請加入胡衣衛的趙國老者就那麼八方不動的跪坐在那裡,整個人有些佝僂的身軀挺得筆直,就連眼角的皺紋在這一刻似乎都散去了不少。

雖然經過了這些年的接觸,但是文涼山依舊不敢確定自己能否說服這位看上去言聽計從謙虛好學,但實則心智極爲深沉的匈奴右賢王。

如果下一刻優留突然拔劍斬去自己的腦袋,文涼山其實也一點都不意外,因爲文涼山見證過優留做過很多次這樣的事情。

“就算是死在匈奴人的手中,也不能讓人小覷了我泱泱華夏子民之傲啊。”

老人腦海之中默默的轉着念頭,又將已經慢慢不自覺變得有些彎曲下來的腰背挺直了一些。

第六百五十八章 深夜秘客第一百二十二章 有理的趙豹第二百六十章 是時候讓燕國換一個寡人中意的大王了第四百零二章 趙國人來了?第三百五十七章 武安君,許久不見第四十一章 虞信使楚 2第五百六十六章 下輩子,莫信男人 第二章第三百三十五章 深夜來客第三百二十一章 大王,趙國人這是在搶劫!第一千零二十一章 三軍出征第四百七十八章 月氏人要東進?第八百三十七章 破義渠第七百二十九章 魏王圉的艱難決定第二百三十八章 殺高基第三百一十七章 寡人慾親征河東!第二百七十六章 掌控大局第六百二十三章 觸目驚心的事實第三百五十五章 和樂間的交談第七百六十五章 睢陽破第五百一十一章 趙王的信到了第一百八十三章 雖有廉頗樂乘龐煖,但寡人的心中還是李牧最重要第四百零五章 一個能搞死魏無忌的計劃?第五百一十三章 高唐城之中的變化第四百一十三章 秦國人要圍殲李牧第一千零八章 趙丹的構想第五百三十章 豐收第五百一十七章 趙丹的答案第十四章 武安君何在第二百六十六章 出現在蒙驁身邊的神秘人第五百三十七章 救不救楚國?第七百零二章 太子的最終決定第三百四十四章 秦王稷收到的好消息和壞消息第五百九十七章 合縱連橫第八百九十一章 失蹤的歌姬第三百零九章 趙丹收到的兩個好消息第九百七十七章 南下戰略第一千零三十八章 一觸即發的大戰第一千零五章 趙忠第五百一十一章 趙王的信到了第四百二十章 神奇的李牧第七百六十五章 睢陽破第一千零二十三章 西海馬第八百二十九章 勝利所帶來的附加問題第九百六十九章 生死關頭第七百三十一章 別無選擇的段乾子第二十九章 廉頗第二百四十四章 秦國人識破了圍秦救楚?第九百七十三章 移駕第四百一十八章 趙柱獻計第五百三十四章 楚王,汝這是自尋死路!第四百五十六章 秦國來使第八十六章 麻煩大了第四百二十八章 輕敵的李牧?第五百七十一章 不如將武安君召回關中第五百二十五章 動搖的春申君黃歇第三百四十三章 司馬靳的神威第二百六十八章 蘇代提出的驚人建議第五十章 咸陽宮議 2第八百五十六章 屠斜的小麻煩第四百七十章 寡人要去北邊散散心!第九十八章 內賊第一百四十五章 齊、魏、楚、韓第六百八十九章 戰爭準備第一千零一十二章 刺殺案的真相第六百九十九章 呂不韋的好主意第一百七十一章 基本來說,這樣打的話魏無忌必敗無疑第五百一十九章 和韓王然的會面第五百四十六張 蒲津渡趙軍的大危機第一百二十一章 趙勝和趙豹的負面作用第六百零三章 賢撣的美好生活第二百四十六章 雛鷹營,趙丹的怒火第八十一章 長平戰火 1第四百五十章 要不要順便滅了魏無忌?第一百一十章 不如取而代之第三十一章 後宮第七百六十章 不合時宜的吵架第三十六章 平原君說魏王 1第三百六十四章 趙丹的農業大殺器第二百一十二章 燕國親趙派的威風第六百八十七章 魏王圉的雄心第一百四十七章 爲何是野王第七十六章 一郡換一國第一千零五十三章 入王宮第十一章 田單第四百四十六章 自信滿滿的趙丹第四百三十五章 趙丹的底線第五百三十五章 誰當主將?第八百七十八章 城內城外第七百五十八章 最後一次見面第七百九十章 如何割肉也是一門技術活第八百八十七章 李牧的孤兒營之旅第四百四十章 華生,你發現了盲點!第二百四十八章 樂間,汝能否聯絡趙國?第八百四十三章 戰局會議第一百四十八章 自信滿滿的司馬梗第三百三十三章 霸道和強硬第四百八十二章 破月氏人,何須出奇?第一百章 目標-故關!第二百七十七章 燕國、李斯、韓非第五百零四章 一個靠譜的君王還是很重要的
第六百五十八章 深夜秘客第一百二十二章 有理的趙豹第二百六十章 是時候讓燕國換一個寡人中意的大王了第四百零二章 趙國人來了?第三百五十七章 武安君,許久不見第四十一章 虞信使楚 2第五百六十六章 下輩子,莫信男人 第二章第三百三十五章 深夜來客第三百二十一章 大王,趙國人這是在搶劫!第一千零二十一章 三軍出征第四百七十八章 月氏人要東進?第八百三十七章 破義渠第七百二十九章 魏王圉的艱難決定第二百三十八章 殺高基第三百一十七章 寡人慾親征河東!第二百七十六章 掌控大局第六百二十三章 觸目驚心的事實第三百五十五章 和樂間的交談第七百六十五章 睢陽破第五百一十一章 趙王的信到了第一百八十三章 雖有廉頗樂乘龐煖,但寡人的心中還是李牧最重要第四百零五章 一個能搞死魏無忌的計劃?第五百一十三章 高唐城之中的變化第四百一十三章 秦國人要圍殲李牧第一千零八章 趙丹的構想第五百三十章 豐收第五百一十七章 趙丹的答案第十四章 武安君何在第二百六十六章 出現在蒙驁身邊的神秘人第五百三十七章 救不救楚國?第七百零二章 太子的最終決定第三百四十四章 秦王稷收到的好消息和壞消息第五百九十七章 合縱連橫第八百九十一章 失蹤的歌姬第三百零九章 趙丹收到的兩個好消息第九百七十七章 南下戰略第一千零三十八章 一觸即發的大戰第一千零五章 趙忠第五百一十一章 趙王的信到了第四百二十章 神奇的李牧第七百六十五章 睢陽破第一千零二十三章 西海馬第八百二十九章 勝利所帶來的附加問題第九百六十九章 生死關頭第七百三十一章 別無選擇的段乾子第二十九章 廉頗第二百四十四章 秦國人識破了圍秦救楚?第九百七十三章 移駕第四百一十八章 趙柱獻計第五百三十四章 楚王,汝這是自尋死路!第四百五十六章 秦國來使第八十六章 麻煩大了第四百二十八章 輕敵的李牧?第五百七十一章 不如將武安君召回關中第五百二十五章 動搖的春申君黃歇第三百四十三章 司馬靳的神威第二百六十八章 蘇代提出的驚人建議第五十章 咸陽宮議 2第八百五十六章 屠斜的小麻煩第四百七十章 寡人要去北邊散散心!第九十八章 內賊第一百四十五章 齊、魏、楚、韓第六百八十九章 戰爭準備第一千零一十二章 刺殺案的真相第六百九十九章 呂不韋的好主意第一百七十一章 基本來說,這樣打的話魏無忌必敗無疑第五百一十九章 和韓王然的會面第五百四十六張 蒲津渡趙軍的大危機第一百二十一章 趙勝和趙豹的負面作用第六百零三章 賢撣的美好生活第二百四十六章 雛鷹營,趙丹的怒火第八十一章 長平戰火 1第四百五十章 要不要順便滅了魏無忌?第一百一十章 不如取而代之第三十一章 後宮第七百六十章 不合時宜的吵架第三十六章 平原君說魏王 1第三百六十四章 趙丹的農業大殺器第二百一十二章 燕國親趙派的威風第六百八十七章 魏王圉的雄心第一百四十七章 爲何是野王第七十六章 一郡換一國第一千零五十三章 入王宮第十一章 田單第四百四十六章 自信滿滿的趙丹第四百三十五章 趙丹的底線第五百三十五章 誰當主將?第八百七十八章 城內城外第七百五十八章 最後一次見面第七百九十章 如何割肉也是一門技術活第八百八十七章 李牧的孤兒營之旅第四百四十章 華生,你發現了盲點!第二百四十八章 樂間,汝能否聯絡趙國?第八百四十三章 戰局會議第一百四十八章 自信滿滿的司馬梗第三百三十三章 霸道和強硬第四百八十二章 破月氏人,何須出奇?第一百章 目標-故關!第二百七十七章 燕國、李斯、韓非第五百零四章 一個靠譜的君王還是很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