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三章 司馬梗的末路

如果說在這之前,司馬梗的心中可能還有着那麼一絲僥倖心理的話,那麼當鍾成大聲的在千軍萬馬之中喊出自己的名字並且恰好被司馬梗所聽到的這一瞬間,司馬梗的心中就非常清楚的知道,勝利已經離自己遠去了。

很顯然,那一封所謂的來自鍾成的密信,根本就是僞造的。

在想明白了這件事情的瞬間,司馬梗一下子從天堂跌落到了地獄。

司馬梗上當了,而且上了一個非常大的當。

到了這個時候,司馬梗已經不再去想到底是秦國的使節上當受騙了,還是密信被調包了,又或者送信來的根本就不是秦國使節所派出來的人。

因爲這一切都已經毫無意義。

司馬梗這一次上當不但將葬送在野王城外的這支五萬秦軍,更有可能會直接影響到整個長平戰局。

司馬梗的臉色變得越來越蒼白,直至最終就連他臉上最後的一絲血色都褪得乾乾淨淨。

在司馬梗的面前是無比殘酷而血腥的戰場,超過十萬大軍在司馬梗面前的戰場激烈無比的廝殺着。

作爲秦軍的主帥,司馬梗本應在此發號施令,指揮他麾下的五萬秦軍和敵人作戰。

然而此刻的司馬梗卻一動不動,猶如一尊雕塑般定在了那裡。

……

相比於此刻完全呆滯的司馬梗,在戰場的另外一邊,十萬魏軍的主帥,魏國公子信陵君魏無忌看着這一幕,臉上終於露出了難得的笑容。

是的,這一切都在魏無忌的意料之中。

那封署名爲鍾成的密信,正是魏無忌命人秘密炮製出來,然後帶給司馬梗的。

要知道,魏無忌的手下有着一張極其嚴密的情報網絡。

這張情報網絡在好幾年之前就已經能夠偵查到遠在邯鄲的趙惠文王出外遊獵的動向,對於本土的大梁城來說那自然更是無孔不入。

事實上,單單從魏無忌手下的情報頭子唐且能夠在夜晚悄無聲息的潛入到魏國的宮城之中,並且將竊符成功的如姬和兵符一起帶出宮城之外,就足以證明這張情報網絡到底是如何的強大了。

既然連戒備森嚴的魏國宮城都能夠被魏無忌手下的人給滲透,那麼滲透一個在大梁城之中幾乎毫無根基的秦國使節,又會有多大的難度呢?

從眼下的結果來看,這顯然並不難。

信陵君魏無忌,從來就和其他三名並稱“戰國四君子”的封君不一樣。

除了魏無忌本身的出衆才能之外,更在於信陵君魏無忌的手下很少養着閒人。

在其他三人的手下,或多或少都養着一些吃白飯的人,其中又以楚國的春申君黃歇府上最爲明顯。

黃歇的府中養着將超過兩千名門客,幾乎有一大半都是吃白飯的。

但是魏無忌不同,魏無忌所養着的門客幾乎都是有作用的,都是要經過魏無忌本人的親自考覈之後,才能夠允許這人加入到信陵君府上成爲門客。

這些門客之中的許多人便是魏無忌這張無所不在的情報網絡中的一員,在這一次的竊符、滲透以及僞造密信之中立下了大功。

還有一些人則成爲了他的幕僚負責平時爲他出謀劃策,就好像這一次一手策劃了整個竊符事件的侯贏。

另外還有一些武力出衆之人平日裡被魏無忌以軍法訓練並且教授領兵之道,這些人在魏無忌清洗了晉鄙一系的將領之後,就和魏無忌新近提拔起來的魏軍將官一起,牢牢的掌握住了這支十萬人的軍隊。

正所謂養士千日用在一時,在這場大戰之中,這位信陵君和他府上的三千名門客用實際行動證明了這一句話。

魏無忌的智慧、謀略、佈局、識人用人之術、臨場指揮之術,等等等等這所有的一切,通通都在這一場大戰之中淋漓盡致的發揮了出來。

這就是爲什麼此時此刻魏無忌能夠端坐在中軍陣中,並且露出勝券在握的笑容的最大原因。

在這個世界上,從來就沒有任何一次的成功是偶然的。

此時此刻,在魏無忌的面前,十萬魏軍和五萬韓軍正在瘋狂的圍攻着司馬梗所率領的五萬秦軍。

如果說單單是十萬魏軍的話,或許秦軍還有希望順利撤退甚至以少勝多。

但是當本該是秦國人盟友的五萬韓軍出其不意的調轉刀口,在完全沒有任何準備的秦軍側翼狠狠捅上一刀之後,這場戰爭對於魏無忌來說已經沒有任何懸念了。

就和考試一樣,戰爭這種東西有時候很難,有時候卻又非常簡單,區別只在於你平時到底爲了這樣的一場大考做了多少準備,付出了多少辛勞、智慧和汗水。

魏無忌不再去思考這些事情,而是雲淡風輕的下達了命令。

“且去傳令,命全軍出擊。”

隆隆的戰鼓聲開始不停的在空氣中迴盪,無數魏軍士兵一邊興奮的呼喝着,一邊揮舞着手中的兵器,將開始變得混亂起來的秦軍士兵們給衝散,然後無情的收割。

這樣的一幕,在戰場上的許多不同地方不停的上演着。

在魏韓兩軍的聯手衝擊下,秦軍的陣型正在變得越來越散亂,死傷也開始急劇增長。

但是在秦軍的中軍陣中,秦軍主將司馬梗卻只是定定的立在那裡,整個人宛如一尊雕塑,沒有任何的表情。

一陣急促無比的馬蹄聲突然響起,蒙驁的身影出現在了司馬梗的視線之中。

短短几秒鐘之後,蒙驁就衝到了司馬梗的面前,帶着滿心的憤恨和不甘對着司馬梗吼道:“將軍,韓軍背信棄義,此戰已難有勝算,還請將軍速速下令,命全軍撤退!”

司馬梗一動不動,沒有任何迴應。

蒙驁急了,雙手抓住了司馬梗的肩膀用力搖晃,高聲道:“將軍,戰情緊急,還請速速下令!”

司馬梗的眼睛微微的動了一下,整個人突然間“活”了過來。

活過來的司馬梗沉默了幾秒鐘,然後長長的嘆了一口氣,開口道:“鳴金吧。”

既然要鳴金,那當然就是要撤退了。

蒙驁心中一喜,忙朝着司馬梗身邊的親衛們喝道:“還愣着作甚?快隨吾護將軍後撤!”

但出乎蒙驁意料的是,司馬梗拒絕了這個提議。

“蒙驁,汝且率衆後撤,吾在此地遲滯魏韓軍,掩護爾等撤退。”

“什麼?”蒙驁大吃一驚,忙道:“將軍,這如何使得?”

司馬梗微微一笑,神色平靜的拍了拍蒙驁的肩膀,道:“今日一敗,吾百死難贖,唯以死謝大王恩寵。”

蒙驁正待說些什麼,司馬梗卻已經板起了臉龐,喝道:“副將蒙驁,吾以主將之身命爾率軍撤退,若不速去,軍法處置!”

便在此時,尖銳的鳴金聲開始從秦軍後方響起,並在幾秒鐘之內傳遍了整個戰場。

蒙驁看着一臉決然的司馬梗,心知這位老上司死志已決,只能長嘆一聲,朝着司馬梗鄭重無比的行了一個軍禮,恨聲道:“兄且先去,弟今日在此發誓,若此番得脫身,來日必率軍破大梁毀新鄭,以報今日之仇!”

司馬梗哈哈大笑,道:“吾便在地下靜候弟之佳音!”

蒙驁朝着司馬梗行了一個軍禮,咬牙轉身而去。

在目送蒙驁遠去之後,司馬梗回過身來,對着身邊的五百親衛道:“爾等也隨蒙驁而去吧。”

這些親兵之中許多人曾隨着司馬梗南征北戰,更有不少人便是司馬氏的族人,司馬梗並不希望他們死在這裡。

然而五百親衛無一人爲此言而動。

領頭的五百主神色平靜,對着司馬梗道:“將軍何故如此小覷吾等?吾等不才,亦願隨將軍而死!”

說的話這名五百主,乃是司馬梗的長子。

司馬梗長出了一口氣,微微點頭。

“善。既如此,二三子且隨吾來,於那魏韓軍做個生死!”

司馬梗跳下了馬,拔出了自己的武器。

在司馬梗的面前,許多秦軍正在後撤。

秦軍的撤退原本還算有序,但是在魏韓軍的連番衝擊下,這種有序很快變成了混亂,然後又變成了一場超級大潰敗。

司馬梗就在這無數倉皇而逃的秦國士兵所組成的浪潮中邁步向前。

在這位秦軍領兵大將的身後,是五百名面色沉靜,緊緊跟隨的司馬氏親兵。

也不知道是誰起的頭,在這紛亂的戰場上,突然響起了一陣歌聲。

豈曰無衣?與子同袍。王於興師,修我戈矛。與子同仇!

豈曰無衣?與子同澤。王於興師,修我矛戟。與子偕作!

豈曰無衣?與子同裳。王於興師,修我甲兵。與子偕行!

聲音漸漸的有小而大,司馬梗和他身後的五百名親衛高唱着這首激勵了老秦人幾百年的戰歌,朝着面前洶涌而來的無數魏軍將士,毫無畏懼的迎了上去。

然後被完全吞沒。

第一千零二十九章 龐煖的奇兵第六百二十三章 觸目驚心的事實第三百九十一章 寡人絕對不當第二個齊湣王!第八百八十五章 勝利和板子第四百七十五章 援軍來了第四百四十五章 秦王稷之死第四百三十二章 趙國人發現了?第一千零二十九章 龐煖的奇兵第四章 借糧第九百零九章 李牧的試驗第一百四十三章 不如議和第一百一十章 不如取而代之第八百三十五章 各懷鬼胎的義渠人第一千零三十一章 匈奴主力的蹤跡第八十一章 長平戰火 1第五百一十九章 和韓王然的會面第八百三十七章 破義渠第三百零五章 趙國的使者來到了陶邑城外第四百六十六章 好心情的趙丹和不太好的消息第六百二十七章 李牧的憂心第十七章 馬具第五十九章 樓昌的提議第七百章 薑還是老的辣第五百八十一章 再次爭執第七百六十六章 趙丹也別想得到!第四百一十九章 尉繚第七百九十五章 秋遊第七百三十一章 別無選擇的段乾子第四百四十四章 秦王稷醒了第一百零六章 誰說君子不會耍賴?第六百三十六章 蠢貨,我們是趙國人第六百八十九章 戰爭準備第三百三十四章 秦國真正的和平條件第六百零五章 郭開第五百二十四章 候的陰毒計策第二百零一章 所以現在的問題就是,先打誰?第五百四十二章 蔡澤使燕第八百六十章 偃旗息鼓第五百五十九章 讓趙國人嚐嚐寡人的厲害!第八百一十四章 圍城第四百七十章 寡人要去北邊散散心!第八百四十章 我也是當過大王的人第一百四十四章 趙丹小兒去得,寡人亦去得!第五百三十七章 救不救楚國?第五百六十五章 發作第八百一十四章 圍城第七百五十二章 趙國人心懷鬼胎?第五百八十一章 再次爭執第八百零一章 突襲第六百一十五章 趙丹的決定第四十三章 毛遂說楚王第三十一章 後宮第九百一十六章 臨淄城裡的人都瘋了第二百四十一章 自信滿滿的休利單于第三百二十六章 獅子和老虎之間的交鋒第八百六十章 偃旗息鼓第八百四十章 我也是當過大王的人第八百五十章 廉頗的信心第一百九十章 邯鄲學宮?寡人看行!第九百九十章 風雨飄搖第五百零五章 每一個人都有其侷限性所在第五百五十章 李牧很淡定第二百三十三章 叛國者,死!第二百五十章 繆賢帶來的好消息和壞消息第一百七十二章 武安君的想法是很美好的,就是劇本有點不對第四百四十六章 自信滿滿的趙丹第七百零二章 太子的最終決定第六百五十一章 心態轉變的韓王然第二百六十一章 樂間傳遞的消息第八百六十四章 毛遂的計劃第一千零七章 三線開戰?第六十七章 拉攏第八百八十二章 戰前準備第八十四章 白起的憂慮第四百六十章 呂不韋帶來的驚喜第三百一十四章 難道要寡人坐視趙國攻下河東郡不成?第一千零五十四章 楚雖三戶,亡趙必楚第三百五十五章 和樂間的交談第三百六十八章 大決戰第八百四十二章 果斷和猶豫第九百三十一章 瀕臨絕境的高宛第二百七十五章 殺蒙驁第六百七十章 白起之死第七百六十四章 南線戰事第五百零六章 旗鼓相當的接觸戰第九百五十一章 伐秦還是滅楚第五十七章 危機第二百二十九章 樓昌的決心第四百零五章 一個能搞死魏無忌的計劃?第七百零三章 魏王圉的煩心事第七百七十七章 祭祀儀式第一百八十一章 別看你頭鐵,寡人一句話就能夠搞定你第一千零二十二章 人老了,就會急躁第七百二十七章 齊國的決定第二十二章 蘇代使齊 5第三十二章 趙姬第一百零九章 何以自處第三百三十一章 齊國君臣的陰謀第五百零三章 形勢看上去很不錯第三百五十七章 武安君,許久不見
第一千零二十九章 龐煖的奇兵第六百二十三章 觸目驚心的事實第三百九十一章 寡人絕對不當第二個齊湣王!第八百八十五章 勝利和板子第四百七十五章 援軍來了第四百四十五章 秦王稷之死第四百三十二章 趙國人發現了?第一千零二十九章 龐煖的奇兵第四章 借糧第九百零九章 李牧的試驗第一百四十三章 不如議和第一百一十章 不如取而代之第八百三十五章 各懷鬼胎的義渠人第一千零三十一章 匈奴主力的蹤跡第八十一章 長平戰火 1第五百一十九章 和韓王然的會面第八百三十七章 破義渠第三百零五章 趙國的使者來到了陶邑城外第四百六十六章 好心情的趙丹和不太好的消息第六百二十七章 李牧的憂心第十七章 馬具第五十九章 樓昌的提議第七百章 薑還是老的辣第五百八十一章 再次爭執第七百六十六章 趙丹也別想得到!第四百一十九章 尉繚第七百九十五章 秋遊第七百三十一章 別無選擇的段乾子第四百四十四章 秦王稷醒了第一百零六章 誰說君子不會耍賴?第六百三十六章 蠢貨,我們是趙國人第六百八十九章 戰爭準備第三百三十四章 秦國真正的和平條件第六百零五章 郭開第五百二十四章 候的陰毒計策第二百零一章 所以現在的問題就是,先打誰?第五百四十二章 蔡澤使燕第八百六十章 偃旗息鼓第五百五十九章 讓趙國人嚐嚐寡人的厲害!第八百一十四章 圍城第四百七十章 寡人要去北邊散散心!第八百四十章 我也是當過大王的人第一百四十四章 趙丹小兒去得,寡人亦去得!第五百三十七章 救不救楚國?第五百六十五章 發作第八百一十四章 圍城第七百五十二章 趙國人心懷鬼胎?第五百八十一章 再次爭執第八百零一章 突襲第六百一十五章 趙丹的決定第四十三章 毛遂說楚王第三十一章 後宮第九百一十六章 臨淄城裡的人都瘋了第二百四十一章 自信滿滿的休利單于第三百二十六章 獅子和老虎之間的交鋒第八百六十章 偃旗息鼓第八百四十章 我也是當過大王的人第八百五十章 廉頗的信心第一百九十章 邯鄲學宮?寡人看行!第九百九十章 風雨飄搖第五百零五章 每一個人都有其侷限性所在第五百五十章 李牧很淡定第二百三十三章 叛國者,死!第二百五十章 繆賢帶來的好消息和壞消息第一百七十二章 武安君的想法是很美好的,就是劇本有點不對第四百四十六章 自信滿滿的趙丹第七百零二章 太子的最終決定第六百五十一章 心態轉變的韓王然第二百六十一章 樂間傳遞的消息第八百六十四章 毛遂的計劃第一千零七章 三線開戰?第六十七章 拉攏第八百八十二章 戰前準備第八十四章 白起的憂慮第四百六十章 呂不韋帶來的驚喜第三百一十四章 難道要寡人坐視趙國攻下河東郡不成?第一千零五十四章 楚雖三戶,亡趙必楚第三百五十五章 和樂間的交談第三百六十八章 大決戰第八百四十二章 果斷和猶豫第九百三十一章 瀕臨絕境的高宛第二百七十五章 殺蒙驁第六百七十章 白起之死第七百六十四章 南線戰事第五百零六章 旗鼓相當的接觸戰第九百五十一章 伐秦還是滅楚第五十七章 危機第二百二十九章 樓昌的決心第四百零五章 一個能搞死魏無忌的計劃?第七百零三章 魏王圉的煩心事第七百七十七章 祭祀儀式第一百八十一章 別看你頭鐵,寡人一句話就能夠搞定你第一千零二十二章 人老了,就會急躁第七百二十七章 齊國的決定第二十二章 蘇代使齊 5第三十二章 趙姬第一百零九章 何以自處第三百三十一章 齊國君臣的陰謀第五百零三章 形勢看上去很不錯第三百五十七章 武安君,許久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