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七章 危機

“魏國上將軍晉鄙率軍十萬進駐鄴城?”當邯鄲城之中的趙丹聽到繆賢前來稟告的這個消息時,已經是幾天之後的事情了。

這個消息對於趙丹的震撼程度,單單看他臉上那無比驚訝的表情就能夠察覺出來。

由於穿越所帶來的記憶,趙丹在潛意識之中可是一直將魏國看待爲“準盟友”的。在之前的會議之中也更加傾向於注意燕國方面,而非魏國。

毫無疑問,這是一個錯誤。

一個真正的準盟友,是絕對不可能在如此關鍵的時刻做出公然在趙國首都邯鄲城一河之南的鄴城屯兵十萬這種行爲的。

這簡直就相當於魏國人拿着一把衝鋒槍坐在了趙丹家的大門口,而衝鋒槍的槍口直指趙丹的臥室!

足足過了片刻之後,趙丹才勉強平抑住了心中諸多的驚訝、憤怒、不解等等情緒,朝着面前的繆賢說道:“速召諸大臣進宮議事!”

看着繆賢匆忙離去的身影,趙丹的臉色漸漸的沉了下來。

直到此時此刻,趙丹才突然發現自己犯了一個一直以來都沒有注意到的錯誤。

伴隨着穿越出現的蝴蝶效應,這個世界已經悄然發生了改變,自己已經不能夠再單純的套用之前記憶之中的那些歷史去看待趙國與其他各國的關係了。

無論是盟國也好,敵國也好,從現在開始通通都應該重新評估、從現狀去思考趙國和他們之間的關係,而並非去照搬歷史了。

畢竟“朝秦暮楚”這個成語,本來就是用來諷刺戰國時代的諸侯國今天和這個結盟,明天又和那個結盟的啊。

不過讓趙丹稍微鬆一口氣的是,至少現在魏國還沒有正式對趙國開戰,那麼這件事情應該還是有轉機的。

該怎麼去做,才能夠化解這一次危機呢?

趙丹靜靜的坐在那裡,臉色不停的變幻着,陷入了長久的沉思之中。

由於路程的原因,等到趙國諸大臣齊聚趙丹面前之時,已經是半個時辰之後的事情了。

這一次到來的大臣數量有四個,除了坐鎮前線照常缺席的廉頗之外,因病發作而再度臥牀不起的藺相如也沒有出現。

但那並不要緊,因爲趙丹面前的幾個人,就已經足夠決定整個趙國的軍國大事了。

梁啓超先生曾經說過“欲使外有競力,非舉國爲軍國民不可。七雄中實行軍國主義者,唯秦與趙。······武靈王者,趙之大彼得也。王之變胡服也,凡以爲習騎射之地也;以騎射教百姓,所謂舉國民皆兵之也。”

在梁啓超看來,推行“胡服騎射”的趙武靈王,乃是一位堪比俄羅斯史上最優秀的皇帝彼得大帝一樣的國家領導人。而這兩位帝王所推行的改革之中,除了復國強兵之外,最重要的就是——集權。

如今的秦國與趙國,正是戰國七雄之中集權程度最高的兩個國家,集權的程度秦爲首,趙次之。

兩國的這種現狀符合了時代的潮流和歷史的發展規律,這也就是爲何秦趙兩國能夠在殘酷無比的戰國大爭之世中站在最後,並在最終的總決賽舞臺上一較高下的原因。

龍臺之中,趙丹看着面前的諸位仍然有些不明所以的大臣,最後將目光落到了平原君趙勝的身上,緩緩開口道:“魏王圉日前令魏國上將軍晉鄙率軍十萬,今已進駐鄴城。”

趙丹這句話一出,在場的四名大臣同時露出了震驚的表情。能夠坐在這裡的人沒有一個是傻子,所以他們當然明白魏國屯兵鄴城代表着什麼。

邯鄲危矣!

一旦魏國反水和秦國合作,那麼魏國大軍隨時都可以渡過漳水北上進入趙國境內。

攻入趙國境內後,魏軍既可以圍困趙國首都邯鄲城進行斬首戰術,也可以去攻擊趙國另外兩座重鎮武安和中牟,甚至進一步攻入北上黨的屯留,徹底的切斷長平方面大軍的糧道和後路。

無論是哪一種情況的發生,對於趙國來說,都是極爲致命的。

當然了,之前的歷代趙國君主,對於來自魏國的攻擊也不是沒有防備的。別忘了“圍魏救趙”這個成語之中的主角雖然是齊國和魏國,但是被魏國圍攻的可是趙國,被圍攻的城市就是邯鄲!

圍魏救趙的結果雖然是齊軍大破魏軍於桂陵,可在桂陵之戰爆發之前,魏國大將龐涓已經率領魏軍攻破了邯鄲,逼得當時的趙國君主趙成侯狼狽出逃。

也正是由於邯鄲之敗,後來趙成侯還被迫和魏惠王在漳水之盟中籤訂了不平等條約。

對於趙成侯和趙國來說,這無疑是一件奇恥大辱。

於是趙成侯以及之後的趙國曆代君主,就在魏趙兩國的分界線漳水北岸修建了一條長城用以防備魏國軍隊的再度北上,這條長城也就是趙國南長城。

有了南長城之後,趙國對於魏國的防禦能力顯著增強,在隨後至今的近百年裡兩國雖然爆發了多次戰爭,但是邯鄲卻是再也沒有被魏國攻破過了。

御史樓昌勉強擠出了一絲笑容,道:“大王勿憂,我趙國有南長城之堅,涼那魏國急切間亦不能克之。”

虞信聞言嘿了一聲,用看白癡的目光看了樓昌一眼:“今我趙國兵卒悉數集於長平一線與秦人作戰,縱有南長城,又以何人守之?”

虞信這句話一說出來,宮殿之中的溫度似乎一下子又下降了好幾度。

這就是趙國現在的尷尬之處了。

沒兵!

如今的南長城由於長平之戰而抽調了大量原本駐守在此的兵馬,現在不過只有兩三千士卒駐紮。

而且這兩三千人之中大部分要麼是毛都沒長齊的新兵,要麼是已經上不了戰場的等死老卒,根本沒有什麼戰鬥力可言。

想要以這樣的一支隊伍去守衛長達百餘里的南長城,去防備十萬魏國精銳大軍的突擊,簡直就是癡人說夢。

要守護南長城一線,沒有幾萬兵力根本做不到。

必須要調兵!

但問題在於——兵從哪來?

如今的趙國,在近乎軍國主義的體制下,可以說是全民皆兵,把戰爭的潛力發揮到了極致。

之前已經說過了,長平前線聚集了此刻趙國一大半的青壯,共計四十五萬大軍。當然這裡面不可能全部都是作戰部隊,也包含了一部分後勤輜重部隊的人員。

那麼還有一小半青壯呢?這一小半青壯的任務也很重,那就是要負責爲前線的部隊轉運糧草!

從齊國臨淄到邯鄲,再從邯鄲到長平戰場,這期間可是有着整整上千裡的路程,在交通並不發達的戰國時代需要動用大量的車馬民夫才能夠保證前線數十萬人的糧草供應,這就把趙國的其他小部分青壯基本都用上了。

無論是長平戰場還是運糧民夫,這都是絕對只能加不能減的,沒的商量,畢竟霸主秦國纔是頭號大敵。

可以這麼說,除了趙國北方五郡還保有一支大約五萬人左右的力量之外,趙國所有的青壯幾乎全部都被動員了起來,投入到了這場曠世大戰之中。

在歷史上,趙國大軍於長平之戰中全軍覆沒並被白起盡數坑殺後,在其後的邯鄲保衛戰之中,由廉頗所率領的邯鄲城守軍大部分都是由未成年的孩子、婦女和老人組成的。

甚至最危急的關頭,趙國相邦平原君趙勝可是連自己的老婆和小妾們都通通派上了邯鄲城牆,由此可見趙國在長平一戰失敗後的損失究竟是如何之大。

至於北方五郡那支五萬人的邊軍,雖然也保有一定戰鬥力,但是一來要提防趙國北邊遊牧民族的南下,二來更要警惕東北鄰居燕國隨時都可能發動的攻擊,已經完全被牽制住了,根本就無法南下馳援。

如此一來,位於趙國東南部、緊靠魏趙兩國邊境的都城邯鄲雖然有着南長城的保護,但是這駐守南長城、抵禦魏軍的兵馬從何而來,竟然讓在座的諸位趙國大臣都有些無計可施了。

大殿之中陷入了一片沉默。

第二百二十五章 趙丹聽到的似乎都是壞消息第六百九十六章 必勝無疑之計第八百零三章 下一個目標第七百五十二章 趙國人心懷鬼胎?第五百零八章 出人意料的廉頗第四百六十四章 靳黈和馮亭的爭吵第五百八十二章 恭喜建國第一百一十七章 兵符第一千零六章 秋議伐楚第七百零三章 魏王圉的煩心事第九十二章 韓王然的決定第一千零四十六章 勝負分第八百四十一章 秦國人的動向第五十一章 第二次會議 1第四百二十九章 換家第一百零二章 秦蠻子,妄想!第八百九十九章 黃歇之死第一千零一十一章 趙國使者來到了郢都第七百八十章 擒王第七百一十二章 暴跳如雷的魏王圉第四百四十七章 趙丹和魏無忌都很高興第三百零一章 趙丹要開幕府?第九十章 韓王然第七百四十九章 上當了!!第五百六十五章 發作第九百九十九章 使者?第二百七十八章 樂乘奪皮牢第九百五十三章 大兵伐秦第五百四十六張 蒲津渡趙軍的大危機第八百三十六章 李牧的攻城不一樣第九十章 韓王然第二百零六章 讓寡人放了高基其實也不是不行,但有兩個條件第三百七十三章 對龐煖的封賞和制衡第八百五十四章 初遇第三百六十四章 趙丹的農業大殺器第四百五十二章 面見段乾子第六百二十三章 觸目驚心的事實第五百七十九章 奪函谷第七百一十五章 獻計第九十七章 白起的真正目標第二百二十六章 先廢掉秦國的一個幫手第八百一十五章 破城難?第一千零三十三章 趙國人實在太強了!第六百二十二章 審問第一百五十六章 真要議和?第四百七十章 寡人要去北邊散散心!第二百二十五章 趙丹聽到的似乎都是壞消息第五百六十七章 突飛猛進的李牧第六百零七章 惱火的趙括第五百二十九章 墨家靈子第一千零五章 趙忠第二百一十七章 趙國騎兵五百主李牧第八十三章 長平戰火 3第二百零九章 墨俠們的刺殺計劃第四百九十九章 氣急攻心的後勝第七百九十七章 龍臺新人第五百五十章 李牧很淡定第七百二十三章 接見馮亭第六章 微操第四百八十二章 破月氏人,何須出奇?第九百四十四章 拿不拿郢都,這是一個問題第二百八十六章 楚王元的野心、憤怒和拼命第三百二十五章 局勢的走向脫離了秦王稷的掌控第六百七十一章 戰爭會議第五百五十七章 破陳城之策第八百三十二章 腹真的驚喜第四百九十八章 各懷心思第一百三十二章 廉頗的困境第九百二十六章 又來?吾可不吃汝這一套了!第一千零二章 這個劇本不對啊第二百七十八章 樂乘奪皮牢第九百九十一章 定巴郡第一千零一十六章 制度和新相邦的產生第八百八十七章 李牧的孤兒營之旅第一千零六十三章 臣等參見皇帝陛下第二百七十三章 虞信的主意第八百零三章 下一個目標第九百二十二章 李園可是個聰明人第七百二十章 呂不韋的建議第五百八十九章 破城門第五百九十六章 選擇目標第四百六十二章 這個婚禮不一樣第六百七十章 白起之死第三百零七章 岸門之戰第九百五十八章 呂不韋的“妙計”第八百四十五章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小心思第二百九十六章 蘇代終於見到了魏王圉第一百六十章鬱悶的白起第七百六十四章 南線戰事第二十一章 蘇代使齊 4第七百九十五章 秋遊第七百四十八章 趙軍出征第九十五章 秦銳士第二十一章 蘇代使齊 4第二百八十五章 心煩意亂的楚王元第四百七十七章 或許是時候考慮對匈奴動手了?第三十八章 七大姑家八大姨的九兒子第四百八十九章 魏無忌,汝竟然行此竊賊之事!第八十九章 呂不韋獻計第八百五十八章 暴烈如火
第二百二十五章 趙丹聽到的似乎都是壞消息第六百九十六章 必勝無疑之計第八百零三章 下一個目標第七百五十二章 趙國人心懷鬼胎?第五百零八章 出人意料的廉頗第四百六十四章 靳黈和馮亭的爭吵第五百八十二章 恭喜建國第一百一十七章 兵符第一千零六章 秋議伐楚第七百零三章 魏王圉的煩心事第九十二章 韓王然的決定第一千零四十六章 勝負分第八百四十一章 秦國人的動向第五十一章 第二次會議 1第四百二十九章 換家第一百零二章 秦蠻子,妄想!第八百九十九章 黃歇之死第一千零一十一章 趙國使者來到了郢都第七百八十章 擒王第七百一十二章 暴跳如雷的魏王圉第四百四十七章 趙丹和魏無忌都很高興第三百零一章 趙丹要開幕府?第九十章 韓王然第七百四十九章 上當了!!第五百六十五章 發作第九百九十九章 使者?第二百七十八章 樂乘奪皮牢第九百五十三章 大兵伐秦第五百四十六張 蒲津渡趙軍的大危機第八百三十六章 李牧的攻城不一樣第九十章 韓王然第二百零六章 讓寡人放了高基其實也不是不行,但有兩個條件第三百七十三章 對龐煖的封賞和制衡第八百五十四章 初遇第三百六十四章 趙丹的農業大殺器第四百五十二章 面見段乾子第六百二十三章 觸目驚心的事實第五百七十九章 奪函谷第七百一十五章 獻計第九十七章 白起的真正目標第二百二十六章 先廢掉秦國的一個幫手第八百一十五章 破城難?第一千零三十三章 趙國人實在太強了!第六百二十二章 審問第一百五十六章 真要議和?第四百七十章 寡人要去北邊散散心!第二百二十五章 趙丹聽到的似乎都是壞消息第五百六十七章 突飛猛進的李牧第六百零七章 惱火的趙括第五百二十九章 墨家靈子第一千零五章 趙忠第二百一十七章 趙國騎兵五百主李牧第八十三章 長平戰火 3第二百零九章 墨俠們的刺殺計劃第四百九十九章 氣急攻心的後勝第七百九十七章 龍臺新人第五百五十章 李牧很淡定第七百二十三章 接見馮亭第六章 微操第四百八十二章 破月氏人,何須出奇?第九百四十四章 拿不拿郢都,這是一個問題第二百八十六章 楚王元的野心、憤怒和拼命第三百二十五章 局勢的走向脫離了秦王稷的掌控第六百七十一章 戰爭會議第五百五十七章 破陳城之策第八百三十二章 腹真的驚喜第四百九十八章 各懷心思第一百三十二章 廉頗的困境第九百二十六章 又來?吾可不吃汝這一套了!第一千零二章 這個劇本不對啊第二百七十八章 樂乘奪皮牢第九百九十一章 定巴郡第一千零一十六章 制度和新相邦的產生第八百八十七章 李牧的孤兒營之旅第一千零六十三章 臣等參見皇帝陛下第二百七十三章 虞信的主意第八百零三章 下一個目標第九百二十二章 李園可是個聰明人第七百二十章 呂不韋的建議第五百八十九章 破城門第五百九十六章 選擇目標第四百六十二章 這個婚禮不一樣第六百七十章 白起之死第三百零七章 岸門之戰第九百五十八章 呂不韋的“妙計”第八百四十五章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小心思第二百九十六章 蘇代終於見到了魏王圉第一百六十章鬱悶的白起第七百六十四章 南線戰事第二十一章 蘇代使齊 4第七百九十五章 秋遊第七百四十八章 趙軍出征第九十五章 秦銳士第二十一章 蘇代使齊 4第二百八十五章 心煩意亂的楚王元第四百七十七章 或許是時候考慮對匈奴動手了?第三十八章 七大姑家八大姨的九兒子第四百八十九章 魏無忌,汝竟然行此竊賊之事!第八十九章 呂不韋獻計第八百五十八章 暴烈如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