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六章 真要議和?

咸陽,咸陽宮。

“議和?”坐在上首的秦國太子安國君趙柱,有些不可思議的看着面前的秦國重臣。

在他面前的這幾位秦國重臣之中,當然也有秦國的相邦範睢。

在幾天之前,這些人裡只有範睢一個人是要求議和的。

然而僅僅不過短短數日,如今要求議和的人就已經成爲秦國朝堂之中的主流聲音,這多少讓趙柱有些不能理解。

老實說,趙柱對於議和並不陌生。

畢竟整個春秋戰國時代已經過去了數百年,在這期間發生了上千場戰爭,單單是秦國參與的戰爭也有數百場之多,在這幾十年裡趙柱有印象的秦國對外戰爭也有至少三四十場。

在趙柱所經歷的戰爭之中,很少是有打到兩敗俱傷或者一方滅亡而結束的,通常來說都是以議和而收場的。

這也是非常正常的現象,畢竟在兩百多年前戰國時代剛剛開始的時候七雄就已經存在,而在兩百年之後的今天,戰國七雄仍然屹立在這片大地之上。

兼併是戰國時代的主題曲,但是想要統一這天下,又談何容易?

在過去的時間裡,國與國之間的戰爭,一般都會以戰敗一方的割地而告終。

趙柱想要搞清楚的其實是,爲何這就要議和了呢?

在趙柱看來,秦國雖然損失了司馬梗所率領的五萬大軍,但是至少還有五十萬以上的大軍能夠動用,兵力比起趙國來說仍然保有優勢。

要知道通常來說議和可是都由戰敗國發起的,如今秦國打算議和,這豈不是意味着秦國在這場戰爭之中其實已經落了下風嗎?

趙柱將目光投向相邦範睢,希望能夠從範睢這裡得到解釋。

然而範睢卻並沒有開口說話。

這屬於軍事上的問題,當然需要一些軍事專家來爲趙柱答疑解惑。

所幸的是雖然說秦國的一大半將軍都已經出征,畢竟還是有那麼幾個退休老將軍的。

在這些退休老將軍們的陳述下,趙柱終於明白了秦國如今所面對的情況。

“依汝等所言,今在長平不但難以得勝,還有兵敗之虞?”

看着四周一片沉默不語的秦國大臣,趙柱的眉頭漸漸的皺了起來。

沉默,就代表着默認。

這可絕對不是什麼好現象。

作爲秦國的王太子,趙柱雖然對軍事方面並不算太過了解,但是最基本的帝王用人之術還是明白的。

什麼事情都好,讓專業的來,不要瞎指揮。

如今在趙柱面前的秦國諸多大臣加起來,無疑比趙柱要更專業得多。

既然連他們都覺得這場仗不能再繼續打下去,那麼恐怕這場仗就真的不能夠繼續打下去了。

趙柱我看了看周圍一片沉默的大臣,心中也是有些不爽。

沒想到大秦帝國舉傾國之師在長平之中奮戰了將近一年的時間,居然要以主動議和而收場。

身爲王太子的趙柱有些難以接受。

畢竟依照秦王稷現在的年紀來看的話,趙柱隨時隨地都有可能接任這秦國國君之位。

如今的趙柱已經開始越來越多的將自己放在了秦國國君的位置上去考慮問題。

這個主動議和的方式,顯然對於任何一個秦國國君來說,那都是非常不爽的事情,趙柱當然也不例外。

趙柱咳嗽了一聲,有些艱難的說道:“除議和外,真無他法?”

這一次,範睢終於開口了。

只見範睢對着趙柱說道:“太子,今大秦之敵,非獨趙國也。楚、魏、齊、韓,皆趙國之友,大秦之敵也。此趙國合天下之衆而攻大秦,縱然大秦如何昌盛,又何以能獨立應之?”

趙柱重重地哼了一聲,說道:“合縱之事,亦非首次也。以吾觀之,那山東五國乃面和心異,不過遣數說客可破之,又何必向那趙丹小兒求和?”

趙柱說的是上一次合縱的情況,當時的秦國就是憑藉張儀一張嘴就輕而易舉的破了六國合縱。

範睢搖了搖頭,開口道:“太子,此一時,彼一時也。若遣使入他國,則無非誘之以利,然此刻諸國之利,皆非我大秦所能給也。”

趙柱看了範睢一眼,有些不解的問道:“範君此言何意?”

只見範睢娓娓道來:“齊國者,不過借糧與趙國,並未參戰。故雖有使者,亦難以說之。”

趙柱沉默不語。

範睢又道:“魏國者,乃魏無忌矯詔奪軍權,魏軍已不從魏王圉之命。且魏無忌此人素來主張連趙抗秦,故亦不能說其退兵。”

趙柱沉默不語。

範睢繼續道:“楚國者,所求無非東南兩郡也,若得而楚國必罷兵,太子可能將此兩郡割予楚國?”

趙柱張了張嘴巴,最後還是選擇閉口不言。

開什麼玩笑,先不說趙柱現在都不是國君,像這種割地求和的事情需要趙柱的老爹秦王稷來做決定,就算趙柱如今已經繼承大統,那也不可能說就這麼簡簡單單的就把秦國辛辛苦苦打下來的東南兩郡給送出去。

要知道南郡和南陽郡不但面積廣闊將近秦國國土的三分之一,而且兩郡之中人口衆多土地富饒,還曾經是楚國的核心地帶,更有宛城和鄧城這樣的鋼鐵基地,對以青銅兵器爲主的秦國有着重要意義。

最重要的是,楚國東南兩郡可是這幾十年以來,秦國在對外開疆拓土上所取得的重大成就之一。

大量秦國的士兵和將官因爲軍功爵制度所獲封的土地就在這東南兩郡之中。

可以這麼說,誰敢把這東南兩郡給割讓出去,那麼誰就會立刻和秦國軍方反目,成爲秦國軍方上下的仇人。

在秦國這樣一個全民皆兵的軍國主義國家,居然有人敢成爲軍方的仇人?

就連趙柱這個王太子也不敢。

趙柱越想越是心煩意亂,然而範睢的話還在繼續:“韓國者,所求無非……”

“夠了!”趙柱終於忍無可忍,打斷範睢的話:“吾已知之,範君不必多言矣。”

跟韓國議和是不可能的,至少在短時間內是不可能的。

要知道韓國已經當了秦國很多年的小弟了,在這一次突然背叛並且在秦軍的身上狠狠的插了一刀,本身就已經是非常出乎秦國意料的表現。

在這樣的情況下,秦國上下如今正憋着勁,要教訓韓國一頓甚至滅掉這個不聽話的小弟。

割地讓韓國退兵?這選項不存在。

於是這麼一盤算下來,趙國的所有盟友,竟然都無法被拆散。

這就非常尷尬了。

大殿之中陷入了沉默。

其實趙柱的心裡是非常清楚爲什麼會變成這個樣子的。

說白了,秦國這幾十年來爲了變強,可是將除了燕國之外的所有國家通通都得罪了一遍。

這幾十年來,被秦國直接奪取大片土地的就有韓國魏國和楚國,被秦國用五國伐齊打的直接從霸主級別的神壇跌落的是齊國,然後趙國現在又是秦國的死敵。

正所謂木秀於林,風必摧之。

曾經秦國的這股風的始作俑者和參與者,但在南天霸楚國和東帝齊國的垮臺之後,這股邪風終於轉過頭來吹到了秦國的身上。

趙柱長嘆一聲,正想說些什麼,突然間一名信使快步的走進了大殿之中,將一封信遞到了趙柱的手中。

趙柱有些疑惑的拆開了這封來自宜陽城的急信。

過了片刻之後,這位秦國的王太子擡起了頭,臉上還帶着幾分震驚的神色。

“父王即日便回咸陽,命吾等先遣使趙國,和那趙丹議和。”

第八百零九章 觀望的各國第四百八十七章 元旦晚宴第八十三章 長平戰火 3第二百八十九章 趙括遭遇的挫折第八百一十四章 圍城第二百八十六章 楚王元的野心、憤怒和拼命第一千零三十章 西進的趙括第二百一十一章 君王后給自己的兒子好好的上了一課第九百六十一章 趙丹教子第九百六十四章 李牧的真正目標第六百七十七章 黃歇,汝是把寡人當傻子嗎?第五百六十二章 呂不韋的努力第一千零一十五章 趙丹的兩件事情第六百一十九章 匈奴內部的爭執第一千零四章 趙有黃雀,其名趙丹第八百三十七章 破義渠第四百八十四章 摧枯拉朽,八失裡之死第九百八十六章 蜀道難第七百三十七章 六國來朝第二百四十七章 原來這破秦之策,一直就在寡人的眼下!第八百三十四章 我們就是來送死的第一千零二十章 反面人物果然還是有第五十五章 信陵君說魏王 1第七百九十七章 龍臺新人第七百五十二章 趙國人心懷鬼胎?第二百四十三章 勝利的消息傳回了邯鄲第六百二十一章 我們都是趙國人第二百八十四章 蔡澤獻計第二百一十二章 燕國親趙派的威風第二百六十七章 從河東郡傳回來的消息讓趙丹很高興第一千零二十三章 西海馬第七百四十四章 遊說諸國第五百零六章 旗鼓相當的接觸戰第一百四十章 心情不佳的秦國君臣第一千零二十章 反面人物果然還是有第一千零五十九章 楚王進宮第九百四十四章 拿不拿郢都,這是一個問題第八百六十五章 李園進宮第九百四十五章 上林苑之中的炸藥工坊第三百七十六章 衛竭說齊王建第八百九十章 趙國來使第三百八十章 林胡王第四百四十章 華生,你發現了盲點!第九百四十四章 拿不拿郢都,這是一個問題第三百九十二章 無論生死,願隨侍大王身邊第八百六十七章 謝幕和揭幕第一千零五十二章 進城第九百三十八章 獻城第八百九十五章 秦國人的爭執第九百八十五章 李牧有個大膽的想法第九百六十一章 趙丹教子第一百零三章 超人的失敗第四百二十一章 求和第九百四十六章 啥時候纔能有蒸汽機啊第一千零一十五章 趙丹的兩件事情第一百零七章 門客們的主意第一千零三十六章 伊犁城是個好地方!第八百二十八章 平壤城第七百一十五章 獻計第八百六十七章 謝幕和揭幕第八百七十六章 李牧的新計劃第四十九章 咸陽宮議 1第二百八十章 蒙武的暗中謀劃第五百八十八章 百將李同第二百零三章 趙丹喊出來的響亮口號第五百零九章 言傳身教大家新年快樂!第二十六章 趙王丹問呂不韋 3第一千零一十一章 趙國使者來到了郢都第八百七十三章 呂不韋的理由第八百四十一章 秦國人的動向第九百九十四章 CD破第八百四十章 我也是當過大王的人第七十三章 秦王稷的怒火第九百二十五章 毛遂知道了?第六百零二章 勝利的匈奴人第八百七十二章 呂不韋的計策第二百四十五章 破解圍秦救楚,範睢有三計第四百六十五章 不如坐山觀虎鬥第三百二十四章 不要中了趙丹的詭計啊第四百三十二章 趙國人發現了?第八百八十八章 亞洲大一統?第七百七十七章 祭祀儀式第九百三十五章 破解陰書第七百三十五章 無非成王敗寇第一百二十五章 賣隊友第七百三十一章 別無選擇的段乾子第五百六十三章 白起做得,吾亦做得!第六百九十五章 各出其計第一千零三十四章 匈奴內訌? 第二章第二百一十六章 搗毀這座烽燧臺!第五百二十章 未知來客第三百四十二章 將軍,不如降趙而得封君之位第一千零二十九章 龐煖的奇兵第四十一章 虞信使楚 2第二百二十九章 樓昌的決心第九百三十八章 獻城第四百五十一章 算了,寡人是和平主義者第四百零四章 王氏雙雄第九百八十一章 給李牧的“驚喜”
第八百零九章 觀望的各國第四百八十七章 元旦晚宴第八十三章 長平戰火 3第二百八十九章 趙括遭遇的挫折第八百一十四章 圍城第二百八十六章 楚王元的野心、憤怒和拼命第一千零三十章 西進的趙括第二百一十一章 君王后給自己的兒子好好的上了一課第九百六十一章 趙丹教子第九百六十四章 李牧的真正目標第六百七十七章 黃歇,汝是把寡人當傻子嗎?第五百六十二章 呂不韋的努力第一千零一十五章 趙丹的兩件事情第六百一十九章 匈奴內部的爭執第一千零四章 趙有黃雀,其名趙丹第八百三十七章 破義渠第四百八十四章 摧枯拉朽,八失裡之死第九百八十六章 蜀道難第七百三十七章 六國來朝第二百四十七章 原來這破秦之策,一直就在寡人的眼下!第八百三十四章 我們就是來送死的第一千零二十章 反面人物果然還是有第五十五章 信陵君說魏王 1第七百九十七章 龍臺新人第七百五十二章 趙國人心懷鬼胎?第二百四十三章 勝利的消息傳回了邯鄲第六百二十一章 我們都是趙國人第二百八十四章 蔡澤獻計第二百一十二章 燕國親趙派的威風第二百六十七章 從河東郡傳回來的消息讓趙丹很高興第一千零二十三章 西海馬第七百四十四章 遊說諸國第五百零六章 旗鼓相當的接觸戰第一百四十章 心情不佳的秦國君臣第一千零二十章 反面人物果然還是有第一千零五十九章 楚王進宮第九百四十四章 拿不拿郢都,這是一個問題第八百六十五章 李園進宮第九百四十五章 上林苑之中的炸藥工坊第三百七十六章 衛竭說齊王建第八百九十章 趙國來使第三百八十章 林胡王第四百四十章 華生,你發現了盲點!第九百四十四章 拿不拿郢都,這是一個問題第三百九十二章 無論生死,願隨侍大王身邊第八百六十七章 謝幕和揭幕第一千零五十二章 進城第九百三十八章 獻城第八百九十五章 秦國人的爭執第九百八十五章 李牧有個大膽的想法第九百六十一章 趙丹教子第一百零三章 超人的失敗第四百二十一章 求和第九百四十六章 啥時候纔能有蒸汽機啊第一千零一十五章 趙丹的兩件事情第一百零七章 門客們的主意第一千零三十六章 伊犁城是個好地方!第八百二十八章 平壤城第七百一十五章 獻計第八百六十七章 謝幕和揭幕第八百七十六章 李牧的新計劃第四十九章 咸陽宮議 1第二百八十章 蒙武的暗中謀劃第五百八十八章 百將李同第二百零三章 趙丹喊出來的響亮口號第五百零九章 言傳身教大家新年快樂!第二十六章 趙王丹問呂不韋 3第一千零一十一章 趙國使者來到了郢都第八百七十三章 呂不韋的理由第八百四十一章 秦國人的動向第九百九十四章 CD破第八百四十章 我也是當過大王的人第七十三章 秦王稷的怒火第九百二十五章 毛遂知道了?第六百零二章 勝利的匈奴人第八百七十二章 呂不韋的計策第二百四十五章 破解圍秦救楚,範睢有三計第四百六十五章 不如坐山觀虎鬥第三百二十四章 不要中了趙丹的詭計啊第四百三十二章 趙國人發現了?第八百八十八章 亞洲大一統?第七百七十七章 祭祀儀式第九百三十五章 破解陰書第七百三十五章 無非成王敗寇第一百二十五章 賣隊友第七百三十一章 別無選擇的段乾子第五百六十三章 白起做得,吾亦做得!第六百九十五章 各出其計第一千零三十四章 匈奴內訌? 第二章第二百一十六章 搗毀這座烽燧臺!第五百二十章 未知來客第三百四十二章 將軍,不如降趙而得封君之位第一千零二十九章 龐煖的奇兵第四十一章 虞信使楚 2第二百二十九章 樓昌的決心第九百三十八章 獻城第四百五十一章 算了,寡人是和平主義者第四百零四章 王氏雙雄第九百八十一章 給李牧的“驚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