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七十一章 戰爭會議

邯鄲,龍臺。

雖然延遲了整整七天,但是當趙丹聽到了來自秦國的消息之時,他還是非常高興。

正是因爲這份高興,所以趙丹當天晚上就多折騰了三次,讓嬌嫩的羋夫人第二天都有些下不了牀。

第二天早上,趙丹拖着腰痠背疼的身體召集了諸多趙國大臣,開始了一次非常正式而嚴肅的會議。

趙勝、廉頗、虞信、龐煖、李伯、鄭朱、以及暫時來說只能夠旁聽的李斯,這就是如今趙國最新的七巨頭組合了。

這讓趙丹的心中不由得有些感慨,這才僅僅五年多的時間,當年自己穿越過來的時候那六位趙國高層就已經換了整整一半了。

在這樣的大爭之世,每一場戰爭的勝利或者失敗都有可能導致驚天動地的變化,這種變化不僅僅對於國家,對於個人也是如此。

趙丹咳嗽一聲,緩緩說道:“諸位卿家,如今嚴冬將過,又該到春耕之時了。等到春耕再過,寡人就準備對外用兵了,不知道諸卿可有什麼建議?”

如果是以後世的角度來看,趙國這樣年年對外征戰的擴張方式,多少有些窮兵黷武。

當年齊湣王就是這麼年年對外大打出手,這才導致了最後齊國內部空虛,引來了虎視眈眈的五隻餓狼。

但經過趙丹穿越之後的一番以史爲鏡,他發現這件事情其實並沒有這麼簡單。

自從秦國商鞅變法以來,尤其是自從秦王稷上臺之後,秦國年年對外用兵,但是卻並沒有出現那種窮兵黷武耗盡國力的情況,反倒是最終把山東六國給耗得差不多了。

從歷史上來說,如果不是長平之戰中的嚴重消耗以及邯鄲之戰大敗給秦國造成了重創的話,那麼歷史上第一位一統天下的國君就應該是秦王稷了。

秦國究竟是怎麼樣能夠保持這種年年打仗然後還越來越強的態勢呢?對於這一點,趙丹非常的好奇。

自從參謀部成立之後,趙丹就將這個課題丟給了參謀部去研究。

就在不久之前,參謀部給出了答案。

答案其實很簡單,就是——以戰養戰。

由於秦國的軍隊十分的精銳,所以在對外戰爭的時候,秦國的軍隊往往損失都會比敵國小很多。

除此之外,秦國的對外戰爭又往往以勝利告終,這就讓秦國能夠獲得大量敵國的領土和人口。

每當秦國佔領一個地方,就會大量抽調這個地方的青壯作爲下一戰時的隨軍民夫,這樣一來的話不但能夠防止這些被佔領的地方出現叛亂,而且還能夠有效的減少真正老秦人的死傷。

簡單的說,就是不停的抽敵國和新佔領地區的血來作爲軍隊的補給,儘量減少關中等核心區域的負擔。

在此種種因素疊加之下,這纔有了秦國越打越強的這種看上去完全不合理的情況出現。

當然了,最重要也是最核心的一點,就是勝利。

只有連續不斷的勝利,才能夠將這種戰法給繼續下去,一旦遭到失敗的話,那就不行了。

歷史上的秦國和現在的秦國,都是因爲連續的損失和失敗所以纔會導致元氣大傷,不得不停止了對外擴張的步伐。

在仔細的閱讀了好幾次參謀部所總結的這個情報之後,趙丹得出了結論,那就是自己的趙國似乎也可以學習一下秦國人的這一套經驗啊。

如果說山東六國有哪個國家和秦國最像的話,那肯定非趙國莫屬了。

相似的軍功爵制度,軍隊的戰鬥力非常強悍,又同樣是名將如雲。

可以這麼說,如果誰要學習秦國的先進經驗的話,那麼趙國肯定是最有資格和能力的。

事實上,在過去的幾年裡,趙國雖然對於戰爭還沒有現在這麼系統的認識,但是卻也已經有意無意的將這些經驗給運用到戰爭之中去了,否則的話也不可能在連續發動瞭如此多場戰爭之後仍舊保有對外征伐的強大實力。

趙丹一提出準備對外開始征伐,在場的趙國大臣們就立刻變得激動了起來,通常這個時候也是他們最爲活躍的時候。

廉頗看了一眼趙勝,發現趙勝並沒有開口的意思,於是便咳嗽一聲,道:“大王,以老臣之見,不如征討齊國。”

趙丹看了一眼廉頗,露出了“果然如此”的表情。

對於這麼一位吃飯睡覺打齊國的老將來說,齊國絕對是廉頗心目中的第一目標。

趙丹並沒有立刻對廉頗說的話發表意見,而是開口問道:“大將軍,不妨說說汝的理由。”

廉頗胸有成竹的說道:“大王,如今齊國大軍在燕國之中難以脫身,正是趁勢進攻齊國的最好時機。”

由於已經是冬天,所以齊國和燕國之間的戰事早就已經陷入了沉寂,據說雙方正在和談,但是不知道什麼時候能夠得出結果

從過去將近半年的時間來看,齊軍雖然奪取了燕國的大片土地,但是本身也遭受了頑強的抵抗,付出了不小的損失。

如果趙國這個時候趁虛而入的話,倒還真是一個好機會。

趙丹思考了一下之後,還是有些猶豫。

打齊國趙丹心理自然是沒有任何心理障礙的,問題在於在剛剛過去伐燕戰爭之中齊國和趙國還是盟友,也算是趙國的臨時小弟了。

可現在齊國和燕國的戰爭還沒有結束,廉頗就建議趙丹要攻伐齊國了。

如果真的打了臨時小弟齊國,會不會讓韓魏這兩個小弟產生什麼不好的聯想,對趙國產生什麼異心?

這纔是趙丹真正躊躇的地方。

想要避免趙國陷入舉世皆敵的情況,牢牢拉住韓魏兩個小弟是非常重要的,那麼這兩個小弟的感受還是要注意一下。

似乎是看出了趙丹的顧慮,相邦趙勝突然咳嗽一聲,道:“大王,其實臣覺得,也未必就是隻有齊國一個選擇。”

趙丹將目光轉向了趙勝:“平原君有什麼好主意?”

自從趙豹獲罪之後,趙勝這陣子沉寂了不少,也很少在朝議的時候發言,這一次倒是近來比較難得的主動發表意見了。

趙勝笑了笑,道:“臣以爲,魏國纔是大王必須要攻伐的目標!”

第五百一十三章 高唐城之中的變化第二百二十三章 幫不幫秦國?齊國人吵成了一團第一千零六十四章 大結局第一百五十二章 目標——秦軍!第五十五章 信陵君說魏王 1第七百一十八章 今個兒真高興第一百八十五章 邯鄲城裡來了三個人第四百四十九章 鳴金,收兵!第六百九十五章 各出其計第一百八十九章 爲了儒家在這個時代好混一點,荀子做出了妥協第七百六十二章 緩緩生長的趙國科技樹第六百九十八章 呂不韋的爲難第三百一十七章 寡人慾親征河東!第二十九章 廉頗第三十四章 信陵君第九百五十八章 呂不韋的“妙計”第三百四十五章 讓人吐血的消息第三百七十七章 尉繚說魏王圉第五百二十八章 義渠勝第八百七十三章 呂不韋的理由第八十八章 呂不韋帶來的消息第四百三十四章 寡人覺得不行第八百三十二章 腹真的驚喜第八百六十一章 寡人的命苦啊!第一百七十四章 白起活命的唯一機會第四百二十三章 龐煖和劇辛之間的爭吵第九百二十五章 毛遂知道了?第八百七十九章 密道入城第二百七十二章 挑不出毛病?第九百八十七章 去XX的馬服子第九百三十一章 瀕臨絕境的高宛第二百零九章 墨俠們的刺殺計劃第二十二章 蘇代使齊 5第六百九十九章 呂不韋的好主意第五百七十四章 大膽奴婢第四百一十四章 遭遇第九百八十六章 蜀道難第五百九十六章 選擇目標第九百零七章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第三百零二章 參謀的意義和韓非的機會第二百八十七章 意想不到的會師第五十三章 龍陽君說魏王第七十四章 固執的範睢第一百一十一章 入宮求見第一百七十三章 武安君,還不交出兵權?第三百四十九章 秦王稷被迫簽訂的不平等條約第一百三十三章 進擊的趙括第四十七章 呂不韋說陽泉君 1第五百一十一章 趙王的信到了第三百六十四章 趙丹的農業大殺器第五百六十三章 白起做得,吾亦做得!第一千零一十章 爾虞我詐第五十五章 信陵君說魏王 1第三十六章 平原君說魏王 1第九百三十八章 獻城第四百零七章 將軍,趙王一定有詐!第一千零五章 趙忠第四百一十三章 秦國人要圍殲李牧第一千零四十六章 勝負分第八百八十七章 李牧的孤兒營之旅第五百三十四章 楚王,汝這是自尋死路!第一百一十四章 魏無忌的決定第二百六十八章 蘇代提出的驚人建議第七百九十五章 秋遊第六百八十九章 戰爭準備第九百三十三章 趙國內部的分歧第六百七十八章 義渠勝,汝的好事上門了第二百八十九章 趙括遭遇的挫折第五百九十四章 時代變了,總要與時俱進啊第三百六十章 對燕國局勢的應對關於有讀者反映王翦死而復活的事情.第五十一章 第二次會議 1第一百六十七章 論討價還價,秦王稷根本不是寡人對手第二百七十四章 河東太守府驚變第一百八十一章 別看你頭鐵,寡人一句話就能夠搞定你第一千零五十章 郢都第五百零八章 出人意料的廉頗第一千零二十章 反面人物果然還是有第五百三十八章 秦王柱的最終決定第一百五十七章 讓秦王稷自己來和寡人談!第四百七十三章 匈奴人的內訌第六百九十八章 呂不韋的爲難第六百一十一章 毛遂的審訊第四百六十一章 澠池之會第二百三十四章 楚國戰爭會議第七百五十一章 陶邑亂局第六十八章 好消息第四百六十六章 好心情的趙丹和不太好的消息第九百三十六章 後勝入高宛第七百二十七章 齊國的決定第四十三章 毛遂說楚王第一百零九章 何以自處第一百二十七章 斬,斬,斬,斬!第一百三十二章 廉頗的困境第一百三十四章 王翦第一千零二十五章 李牧果然只是個武人而已!第九百四十七章 紡織坊第三百八十九章 關中還是崤函?第九百六十七章 大戰起第八百章 賢撣的心路歷程
第五百一十三章 高唐城之中的變化第二百二十三章 幫不幫秦國?齊國人吵成了一團第一千零六十四章 大結局第一百五十二章 目標——秦軍!第五十五章 信陵君說魏王 1第七百一十八章 今個兒真高興第一百八十五章 邯鄲城裡來了三個人第四百四十九章 鳴金,收兵!第六百九十五章 各出其計第一百八十九章 爲了儒家在這個時代好混一點,荀子做出了妥協第七百六十二章 緩緩生長的趙國科技樹第六百九十八章 呂不韋的爲難第三百一十七章 寡人慾親征河東!第二十九章 廉頗第三十四章 信陵君第九百五十八章 呂不韋的“妙計”第三百四十五章 讓人吐血的消息第三百七十七章 尉繚說魏王圉第五百二十八章 義渠勝第八百七十三章 呂不韋的理由第八十八章 呂不韋帶來的消息第四百三十四章 寡人覺得不行第八百三十二章 腹真的驚喜第八百六十一章 寡人的命苦啊!第一百七十四章 白起活命的唯一機會第四百二十三章 龐煖和劇辛之間的爭吵第九百二十五章 毛遂知道了?第八百七十九章 密道入城第二百七十二章 挑不出毛病?第九百八十七章 去XX的馬服子第九百三十一章 瀕臨絕境的高宛第二百零九章 墨俠們的刺殺計劃第二十二章 蘇代使齊 5第六百九十九章 呂不韋的好主意第五百七十四章 大膽奴婢第四百一十四章 遭遇第九百八十六章 蜀道難第五百九十六章 選擇目標第九百零七章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第三百零二章 參謀的意義和韓非的機會第二百八十七章 意想不到的會師第五十三章 龍陽君說魏王第七十四章 固執的範睢第一百一十一章 入宮求見第一百七十三章 武安君,還不交出兵權?第三百四十九章 秦王稷被迫簽訂的不平等條約第一百三十三章 進擊的趙括第四十七章 呂不韋說陽泉君 1第五百一十一章 趙王的信到了第三百六十四章 趙丹的農業大殺器第五百六十三章 白起做得,吾亦做得!第一千零一十章 爾虞我詐第五十五章 信陵君說魏王 1第三十六章 平原君說魏王 1第九百三十八章 獻城第四百零七章 將軍,趙王一定有詐!第一千零五章 趙忠第四百一十三章 秦國人要圍殲李牧第一千零四十六章 勝負分第八百八十七章 李牧的孤兒營之旅第五百三十四章 楚王,汝這是自尋死路!第一百一十四章 魏無忌的決定第二百六十八章 蘇代提出的驚人建議第七百九十五章 秋遊第六百八十九章 戰爭準備第九百三十三章 趙國內部的分歧第六百七十八章 義渠勝,汝的好事上門了第二百八十九章 趙括遭遇的挫折第五百九十四章 時代變了,總要與時俱進啊第三百六十章 對燕國局勢的應對關於有讀者反映王翦死而復活的事情.第五十一章 第二次會議 1第一百六十七章 論討價還價,秦王稷根本不是寡人對手第二百七十四章 河東太守府驚變第一百八十一章 別看你頭鐵,寡人一句話就能夠搞定你第一千零五十章 郢都第五百零八章 出人意料的廉頗第一千零二十章 反面人物果然還是有第五百三十八章 秦王柱的最終決定第一百五十七章 讓秦王稷自己來和寡人談!第四百七十三章 匈奴人的內訌第六百九十八章 呂不韋的爲難第六百一十一章 毛遂的審訊第四百六十一章 澠池之會第二百三十四章 楚國戰爭會議第七百五十一章 陶邑亂局第六十八章 好消息第四百六十六章 好心情的趙丹和不太好的消息第九百三十六章 後勝入高宛第七百二十七章 齊國的決定第四十三章 毛遂說楚王第一百零九章 何以自處第一百二十七章 斬,斬,斬,斬!第一百三十二章 廉頗的困境第一百三十四章 王翦第一千零二十五章 李牧果然只是個武人而已!第九百四十七章 紡織坊第三百八十九章 關中還是崤函?第九百六十七章 大戰起第八百章 賢撣的心路歷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