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1835年

第39章 1835年

弗朗茨二世逝世的餘波依然在擴散,之前同奧地利打得火熱的小邦國們,也都如同霜打了的茄子一般。

很多邦國政府都對奧地利失去了信心,畢竟他們的大使在見到新皇帝和他的首席顧問之後,都得出了相同的結論。

斐迪南一世皇帝是一位好人,但是他恐怕無法駕馭這個龐大的帝國。

而首席顧問,卡爾·馮·斯魯特先生是個十足的蠢貨。

新皇帝和他的帝國會在今後的日子裡,不斷面對各種挑戰和壓力。

若是我們站到奧地利一邊,就不得不和他們一同面對挑戰和壓力,這並不符合本國的利益。

奧地利已經完成了1400公里鐵路建設計劃中的20%,維也納和摩拉維亞之間的鐵路已經建成,世紀工程塞默林鐵路也已開始修建。

塞默林鐵路的造價預計是普通鐵路的三倍以上,但意義也十分重大,不僅可以讓海濱地區與維也納的聯繫加強,更溝通北意大利,從而盤活全局。

普魯士人瘋狂建設了兩百公里鐵路,只不過並不在他們的國土上。

而普魯士的新經濟顧問,對北德意志關稅同盟的加盟國提出了一個新的鐵路標準。

這個鐵路的軌距,與奧地利人的鐵路軌距並不相同,更寬也就意味着能裝載更多的貨物。

而弗里德里希·李斯特的真實目的是,幫助普魯士將奧地利的影響力控制在南德意志。

老實說,弗蘭茨打心裡佩服這位經濟學家,居然能想到用這種方法來排擠奧地利。

其實,此時的奧地利也有反制的辦法,那就是改變軌距,或者是強行要求德意志關稅同盟的成員按照奧地利的標準建設鐵路。

但是無論哪種選擇都會影響奧地利在德意志關稅同盟的聲譽,更重要的是需要一個穩定強大的政府。

攝政議會讓奧地利政府的效率大打折扣,甚至科羅拉夫伯爵和梅特涅親王,根本沒有認識到弗里德里希·李斯特的險惡用心。

不過這也難怪,因爲無論科羅拉夫伯爵,還是梅特涅親王,他們對鐵路的瞭解都十分有限。

弗蘭茨看到這件事的時候,基本上大局已定,現在補救的意義也不大。

而弗里德里希·李斯特的計謀,讓弗蘭茨看到了未來奧地利的一種新可能。

此時英國已經建成了超1000公里鐵路,而法國也有了將近300公里鐵路。

俄國,一位對鐵路癡迷的奧地利工程師弗蘭茲·格斯特納給尼古拉一世寫了封信。

信上描述了一個宏大的計劃,他計劃修建一條鐵路將聖彼得堡和喀山連接在一起,以加強沙皇對西西伯利亞的控制。

這條鐵路全長超過1000公里,這是一個令當時人難以置信的計劃。

然而這卻引起了沙皇尼古拉一世的極大興趣,覺得這鐵路是上天賜給俄國的禮物。

沙皇尼古拉一世的想法更加大膽,他想用鐵路連通整個大斯拉夫帝國。

君士坦丁堡——聖彼得堡——喀山——雅庫茨克(俄國遠東城市)——阿拉斯加

爲了實現自己的遠大理想,沙皇尼古拉一世成立了一個鑄路委員會。

結果當然是遭到了大臣們的激烈反對,權貴們不同意皇帝的意見,公開反對在國內建任何鐵路。

其中最反對的是財政大臣康克林伯爵,他在一份給沙皇的報告中說,財政部沒有一分錢是留給鐵路的。

而俄國的專家們也紛紛跳出來,爲康克林伯爵站臺。

他們提出火車的運貨量太少,還不如三百匹馬的運量多,而俄羅斯帝國有騾馬五百萬匹,完全可以應對任何情況。

此外俄國缺乏煤炭,爲了驅動火車不得不將森林砍伐,這會導致俄國平民沒有生火的木材。

俄國的生鐵產量嚴重不足,若是鑄造如此長的鐵路必須從外國進口大量生鐵,而這將使俄國的冶金業進入寒冬。

尼古拉一世最信任的手下,柳拜公爵更是提出,這極有可能是奧地利人的陰謀,利用鐵路來削弱俄國國力,好在瓜分奧斯曼的行動中佔得先機。

最後尼古拉一世不得不放棄了自己的宏偉藍圖,但是他並沒有心灰意冷。

俄國依然沒有鐵路。

美國人一年間修建的鐵路,比此時法國鐵路的總長還要長,400公里。

由於美國的棉花產量超過了預期,所以導致棉花的價格下降。

但是此時英美的小麥都經歷了超級大豐收,種小麥的農民經歷了虧損之後,紛紛改種棉花。

棉花價格雖然有所下降,但是總體依然走俏,至少不會賠錢。

而美國政府這一年出售的土地收入,已經完全可以償還美國政府欠下的債務,預計明年會出現大額的財政盈餘。

薩克森又向奧地利購買了500臺蒸汽織布機,奧地利的加入再加上德意志關稅同盟的成立,讓薩克森的財政收入幾乎是翻倍增長。

這不僅因爲薩克森是德意志的紡織中心,更因爲他是德意志關稅同盟中最大的二道販子。

普魯士和奧地利的摩擦不斷,而夾在普魯士和奧地利中間的薩克森則成了最大的受益者。

畢竟商人不會和錢過不去,兩國摩擦,並不能阻止兩國商人做生意。

奧地利的機械製造業雖然得到了不少訂單,但是依然處於半死不活的狀態,這主要是因爲英國人的競爭,因爲此時英國已經允許向外出口機械。

英國的機械製造起步比奧地利要早得多,工藝水平自然也高得多。

若不是有德意志關稅同盟保護,再加上漢諾威拒絕加入德意志關稅同盟,奧地利的機械製造業會像歷史上一樣,奔着農業技術的方向越走越遠。

奧地利由於內部出現了混亂,增加了軍隊的開支,但是削減了奧地利陸軍人數,現爲44萬人。

法國出於自身安全考慮,又增加了兩萬名士兵和憲兵,以及若干土著軍隊,總兵力達到53萬。

普魯士依然是二十萬,俄國發動了對國內遊牧民的戰爭,兵力依然保持在六十萬不變。

這一年法國和奧地利都開始更新自己的武器裝備,更加穩定的新式前裝擊發槍。

法國研製出了新式的野戰炮,更輕,更準確的4磅炮。

而奧地利研製出了歷史上有名的自殺神器,這種火炮擁有遠超同時代同口徑火炮的射程和威力。

但是由於鑄炮技術和沒有更好的鑄炮材料,這種火炮的炸膛機率高達20%,比後世的俄羅斯轉盤還要刺激。

奧地利的海軍迎來了他們十年內的第四位海軍元帥,這位元帥的身份依然不是一名職業軍人,而是一名經營內河航運的商人—瓦魯斯·塔菲。

奧地利的財政收入爲了1億5800萬弗羅林,高於歷史同期的1億3200萬弗羅林。

(本章完)

休整一天,看看前面的劇情。第752章 波蘭復國軍的征途第1238章 加利西亞總督(上)第1031章 和平的底線第1343章 婚前準備第234章 夜襲第653章 獨佔歐胡島第372章 驚不驚喜第1096章 誰是侵略者第1461章 最後的希望第1605章 紙幣在威尼斯(上)第1675章 在劫難逃第493章 白磷燃燒彈第370章 聖誕夜【加更1000字】第49章 法國人的野望第168章 各懷鬼胎(上)【爲打賞投票的書友第1654章 父與子第1285章 卡洛斯六世的征伐第1581章 自作聰明(上)第1229章 喜憂參半第979章 深信不疑第772章 大崩潰第902章 進軍羅馬第1180章 謀第1116章 兒戲第1604章 維也納(下)第1159章 各有所圖(下)第368章 合縱連橫(上)第1498章 統計(上)第551章 “請客 斬首 收下當狗”第496章 躁動的歐洲第192章 下馬威第885章 十二年前的謀劃第1107章 火力壓制第150章 凌汛第463章 人如草芥第962章 虛張聲勢第1145章 百貨商店第839章 帕爾馬風波第560章 路易菲利普慫了今天有事,大概晚上更新。第143章 來自巴伐利亞今天休息一天,整理下思路。第82章 底線(上)第487章 大匈牙利第739章 一萬年太久第853章 宣戰第596章 意料之外的援兵第1404章 遷都?(上)第1299章 風雲際會(下)第1223章 懲罰(中)第748章 丟人現眼第1058章 《斯特拉斯堡條約》第635章 “石牆”傑克遜第1177章 血償(下)第475章 兩則新聞第257章 法蘭西的野望第324章 口信第1467章 吃相第495章 禍水東引(下)第1321章 後路第1616章 狼狽爲奸第1639章 太平天國第1580章 前因後果(下)第1118章 隱患第337章 還有這種好事?第1178章 趁火打劫第916章 葬禮第359章 戰勝痛苦第280章 十九世紀魔幻的工業時代第1358章 泥足巨人第1038章 皇室領地第1412章 異變陡生(上)第1300章 夏爾第1382章 一觸即發第1221章 死要面子第956章 走爲上第630章 切割業務第714章 報告書第1319章 來時路關於這場戰爭中雙方的離譜操作。第181章 科學家們(1)第1668章 法國人的盤算第254章 日常第907章 節外生枝第387章 序曲第129章 水火無情第1040章 確認戰果?第99章 卡洛斯的反擊第767章 麻煩第34章 交易第1385章 孤軍(下)第430章 自不量力第165章 意外(下)第794章 援軍第900章 完勝第590章 利比里亞人要逆天第520章 “郊遊”第184章 彌撒曲第1444章 一觸即發
休整一天,看看前面的劇情。第752章 波蘭復國軍的征途第1238章 加利西亞總督(上)第1031章 和平的底線第1343章 婚前準備第234章 夜襲第653章 獨佔歐胡島第372章 驚不驚喜第1096章 誰是侵略者第1461章 最後的希望第1605章 紙幣在威尼斯(上)第1675章 在劫難逃第493章 白磷燃燒彈第370章 聖誕夜【加更1000字】第49章 法國人的野望第168章 各懷鬼胎(上)【爲打賞投票的書友第1654章 父與子第1285章 卡洛斯六世的征伐第1581章 自作聰明(上)第1229章 喜憂參半第979章 深信不疑第772章 大崩潰第902章 進軍羅馬第1180章 謀第1116章 兒戲第1604章 維也納(下)第1159章 各有所圖(下)第368章 合縱連橫(上)第1498章 統計(上)第551章 “請客 斬首 收下當狗”第496章 躁動的歐洲第192章 下馬威第885章 十二年前的謀劃第1107章 火力壓制第150章 凌汛第463章 人如草芥第962章 虛張聲勢第1145章 百貨商店第839章 帕爾馬風波第560章 路易菲利普慫了今天有事,大概晚上更新。第143章 來自巴伐利亞今天休息一天,整理下思路。第82章 底線(上)第487章 大匈牙利第739章 一萬年太久第853章 宣戰第596章 意料之外的援兵第1404章 遷都?(上)第1299章 風雲際會(下)第1223章 懲罰(中)第748章 丟人現眼第1058章 《斯特拉斯堡條約》第635章 “石牆”傑克遜第1177章 血償(下)第475章 兩則新聞第257章 法蘭西的野望第324章 口信第1467章 吃相第495章 禍水東引(下)第1321章 後路第1616章 狼狽爲奸第1639章 太平天國第1580章 前因後果(下)第1118章 隱患第337章 還有這種好事?第1178章 趁火打劫第916章 葬禮第359章 戰勝痛苦第280章 十九世紀魔幻的工業時代第1358章 泥足巨人第1038章 皇室領地第1412章 異變陡生(上)第1300章 夏爾第1382章 一觸即發第1221章 死要面子第956章 走爲上第630章 切割業務第714章 報告書第1319章 來時路關於這場戰爭中雙方的離譜操作。第181章 科學家們(1)第1668章 法國人的盤算第254章 日常第907章 節外生枝第387章 序曲第129章 水火無情第1040章 確認戰果?第99章 卡洛斯的反擊第767章 麻煩第34章 交易第1385章 孤軍(下)第430章 自不量力第165章 意外(下)第794章 援軍第900章 完勝第590章 利比里亞人要逆天第520章 “郊遊”第184章 彌撒曲第1444章 一觸即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