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1章 死要面子

聖彼得堡,冬宮。

沙皇並不知道此時歐洲人在波蘭問題上已經是羣魔亂舞,隨着春風一起吹來的是波蘭人因拒絕改教發動叛亂和英國人的艦隊進入波羅的海的消息。

俄國人幾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首先此前並沒有多少俄國高官覺得改教的事情會引起叛亂,畢竟在此之前他們已經有了多次成功經驗。

而且奧地利能做到俄國爲什麼不行?

另一事實依據就是俄屬波蘭境內的波蘭人已經遭受了沉重的打擊,他們的領導層和基層組織結構都遭到了嚴重破壞,沒有幾年,甚至十幾年的功夫根本無法恢復。

哪怕是平民也被俄國以大瘟疫的藉口驅逐、屠殺了不少,理論上講他們只能任人擺佈纔對。

其次,英國人的艦隊進入波羅的海,這給俄國人的震撼更大。丹麥與英國是世仇,理論上講不可能放任英國人通過丹麥海峽。

瑞典人自號“北歐霸主”,波羅的海乃是其根本所在,豈能讓他人染指?

然而現實是英國人的艦隊打着狗屁不通的旗號,暢通無阻地進入了波羅的海。

維護自由貿易這個旗號雖然很扯,但英國人是俄國木材最大的進口國,利巴瓦也確實是重要的木材集散地。

俄國高官中很多人的家族都經手木材生意,除了木材生意以外,他們還有很多和英國人說不清、道不明的關係。

要知道此時英國可是世界第一經濟強國,而且非常懂得財帛動人心這個道理。

於是乎一個非常奇葩的場面出現了,一羣俄國高官居然替英國人的行爲辯護,認爲這是陸軍的失職,以及海軍的無能,所以才需要英國人來幫忙維護秩序。

“陛下,現在當務之急是弄清真相,不能被一時之言矇蔽啊!”

一位老臣痛心疾首地說道,聽其言,觀其“形”,可謂是又忠又誠。

“你退休吧。”

尼古拉一世本來就不待見文官,此時更是在氣頭上,說話非常直接了當,一句話就結束了對方的政治生涯。

“沙皇陛下.”

尼古拉一世不耐煩地揮了揮手,兩名宮廷侍衛連忙將老人家“攙”了出去。

雖說尼古拉一世表現得還算平靜,但其內心中早就開始罵娘了。

整個俄屬波蘭的人口也不過四百多萬,俄國光是駐軍就有八萬人,再加上當地的警察和貴族武裝,總兵力怎麼說也有十萬人。

此時俄屬波蘭名義上的駐軍有八萬人,但實際人數只有五萬人左右,人員編制不全,後勤滯後都是俄軍的老問題了。

再加上部分貴族軍官刻意虛報人數吃空餉的操作,龐大的俄軍總是顯得兵力不足。

尼古拉一世怎麼也想不到俄屬波蘭爲什麼會發生叛亂,那些廢物又是怎麼把波蘭丟了的。

十萬人,哪怕是鎮壓1830年華沙起義帕斯克維奇也只用了十二萬人。

而1830年那次可不是什麼農民、工人、手工業者的起義,那是真正的貴族、軍人起義。

尼古拉一世十分保守,他對於貴族、軍人有着一種天生的崇拜。

這在沙皇眼中是兩種最高尚的人,至於那些農奴、工人、靠着奇技淫巧過活的手工業者則完全入不了他的法眼。

然而可笑的是此時由俄國貴族統領的軍隊正在被那些他瞧不起的泥腿子們搞得焦頭爛額。

“爲什麼波蘭人會叛變?”

尼古拉一世轉頭問向首相切爾尼雪夫,俄國的文官十分不受待見,尤其是文官之首這個職位尤其難過。

“偉大的沙皇,可能是您的命令激起了波蘭人的憤怒。”

面對咄咄逼人的沙皇,切爾尼雪夫一時失言將自己的想法說了出來。

場面頓時靜得嚇人,所有人都爲首相大人捏了一把汗。

沙皇的聲音再次響起。

“我問你波蘭人爲什麼會叛變!我明明已經下令收繳了波蘭人的武器!”

此話一出,衆人算是鬆了一口氣,看起來沙皇是不覺得自己的政令有錯。

但又有一個疑問浮現在了心頭,那就是他們確實按照沙皇的命令對波蘭民間的武器進行過收繳,甚至還激起了幾次小型叛亂。

只不過由於叛亂規模不大,所以並沒有上報。

這可是十九世紀的歐洲,想要靠大刀、長矛造反基本沒有可能。

俄國人的武器收繳政策其實卓有成效,但他們想破頭也不會知道除了英國在海上運來的那一箱箱武器以外,與普奧的邊境也是走私的重災區。

最要命的地方是羅茲地區,俄國一直想要吸引來自西歐地區的高質量移民,所以開放了羅茲地區的互市,並且對普魯士人十分優待。

但他們不知道的是那些喜歡往羅茲鎮跑的普魯士人,大多數都是新普魯士人,也就是普屬波蘭人。

這羣人來羅茲鎮除了正常貿易以外,還搞了一大堆兄弟會和秘密結社。

最要命的是這些普屬波蘭人很多都受過普魯士的軍事訓練,其中相當一部分就是不受重用的士官。

如果沒有這羣人整天滲透,此時的波蘭起義絕對不可能鬧得這麼大,最起碼不會這麼順利。

面對沙皇的質問,首相切爾尼雪夫卻不知道該如何回答。

首先沙皇不能有錯,其次自己也沒錯,那些負責收繳的官員更沒有,收繳上來的武器、裝備就堆在倉庫準備在沙皇生日那天獻給沙皇。

此時切爾尼雪夫無論回答是誰的錯,他都會是那個背鍋俠。

於是乎切爾尼雪夫想要繞過沙皇的問題,直接給出解決波蘭問題的方案。

“陛下我們在波蘭的兵力捉襟見肘,文別特洛夫斯基總督更是失職,不但丟了華沙,甚至一直到現在還未與聖彼得堡進行聯繫。

我認爲是文別特洛夫斯基曲解了您的意思,從而激起了叛亂。俄屬波蘭方面缺乏一名可以統籌全局的將領,我推薦帕斯克維奇元帥。

除此之外國際的局勢對我們也非常不利,與其疲於奔命四處打擊敵軍不如先暫緩改教的行動,安撫住一部分人將其分化瓦解,然後再逐個殲滅。”

其實切爾尼雪夫這套方案並沒有什麼毛病,先找出一個背鍋俠,然後恩威並施,再逐個擊破。

然而這在此時的尼古拉一世耳中卻非常刺耳,暫緩改教的行動,那不就是等於承認失敗嗎?

“這可不行!”

第1159章 各有所圖(下)第1650章 靈活的秘密協議第1657章 另一條道路第646章 禍福相依(上)第677章 葬禮第447章 又見拿破崙的私生子?第550章 造次第1266章 改造第541章 加州總動員第272章 討伐文明之敵第1635章 收銀機(上)第676章 東西 南北第1454章 重啓第994章 圍城第1361章 老而不死是爲賊(上)第1157章 無恥第1381章 何不添柴加薪第307章 騰籠換鳥第1454章 重啓第1216章 調虎離山第226章 和解第632章 雨果來了第1637章 審查官的拜訪第937章 惡鄰爲伴第1465章 功(上)第603章 不忿第383章 傲慢與偏見第202章 好消息第395章 英國人後花園裡的蟲子第228章 揚帆第1528章 退而求其次第316章 受命於天,既壽永昌。第1209章 故人相見第1622章 請客 斬首 收下當狗(下)第1131章 英奧停戰第393章 有備無患彼得遺詔(免費,省事兒,順路方便聽書的書第522章 暴風的前奏第1397章 訓誡(有馬)第1186章 布達佩斯之殤第1466章 功(下)第34章 交易第859章 出山第1530章 壞人絞盡腦汁,蠢人靈機一動(下)第829章 水銀封棺第596章 意料之外的援兵第412章 家家都有一本難唸的經第279章 化妝品第583章 拉德茨基第358章 饑荒之始第1646章 “美利堅黨”第1562章 阿爾伯特的計劃第275章 科學家們(2)第1484章 停戰第211章 捷報(下)第721章 想錯了第1471章 一封電報(中)第1441章 死裡逃生第632章 雨果來了第1389章 醉翁之意(下)第920章 糧食來源第701章 日本勞工的正確用法第636章 錄取通知書第142章 《英土商約》第552章 忠君愛國第71章 餘波(二)第1039章 不信第807章 夏爾的第一桶金第586章 弗蘭茨的打算第160章 入股第257章 法蘭西的野望第520章 “郊遊”第16章 “公平”第1640章 安廬商社第1592章 比武審判(下)第90章 我們的目標是第663章 平安夜不平安第158章 康格里夫火箭第121章 皇室領地第186章 大斯拉夫計劃第311章 首戰告捷第251章 馬匪是一定要剿滴第953章 開戰日第847章 情理之中,意料之外第630章 切割業務第974章 黃昏第505章 開戰(下)第231章 死不悔改第1610章 一意孤行第49章 法國人的野望第1319章 來時路第899章 這裡不是斯巴達第1024章 又見《戰時法典》第729章 一場演講第270章 試點教育的二三事(上)第101章 掃貨第234章 夜襲第736章 一些小問題第1302章 攔路之人第794章 援軍
第1159章 各有所圖(下)第1650章 靈活的秘密協議第1657章 另一條道路第646章 禍福相依(上)第677章 葬禮第447章 又見拿破崙的私生子?第550章 造次第1266章 改造第541章 加州總動員第272章 討伐文明之敵第1635章 收銀機(上)第676章 東西 南北第1454章 重啓第994章 圍城第1361章 老而不死是爲賊(上)第1157章 無恥第1381章 何不添柴加薪第307章 騰籠換鳥第1454章 重啓第1216章 調虎離山第226章 和解第632章 雨果來了第1637章 審查官的拜訪第937章 惡鄰爲伴第1465章 功(上)第603章 不忿第383章 傲慢與偏見第202章 好消息第395章 英國人後花園裡的蟲子第228章 揚帆第1528章 退而求其次第316章 受命於天,既壽永昌。第1209章 故人相見第1622章 請客 斬首 收下當狗(下)第1131章 英奧停戰第393章 有備無患彼得遺詔(免費,省事兒,順路方便聽書的書第522章 暴風的前奏第1397章 訓誡(有馬)第1186章 布達佩斯之殤第1466章 功(下)第34章 交易第859章 出山第1530章 壞人絞盡腦汁,蠢人靈機一動(下)第829章 水銀封棺第596章 意料之外的援兵第412章 家家都有一本難唸的經第279章 化妝品第583章 拉德茨基第358章 饑荒之始第1646章 “美利堅黨”第1562章 阿爾伯特的計劃第275章 科學家們(2)第1484章 停戰第211章 捷報(下)第721章 想錯了第1471章 一封電報(中)第1441章 死裡逃生第632章 雨果來了第1389章 醉翁之意(下)第920章 糧食來源第701章 日本勞工的正確用法第636章 錄取通知書第142章 《英土商約》第552章 忠君愛國第71章 餘波(二)第1039章 不信第807章 夏爾的第一桶金第586章 弗蘭茨的打算第160章 入股第257章 法蘭西的野望第520章 “郊遊”第16章 “公平”第1640章 安廬商社第1592章 比武審判(下)第90章 我們的目標是第663章 平安夜不平安第158章 康格里夫火箭第121章 皇室領地第186章 大斯拉夫計劃第311章 首戰告捷第251章 馬匪是一定要剿滴第953章 開戰日第847章 情理之中,意料之外第630章 切割業務第974章 黃昏第505章 開戰(下)第231章 死不悔改第1610章 一意孤行第49章 法國人的野望第1319章 來時路第899章 這裡不是斯巴達第1024章 又見《戰時法典》第729章 一場演講第270章 試點教育的二三事(上)第101章 掃貨第234章 夜襲第736章 一些小問題第1302章 攔路之人第794章 援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