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9章 紡織業超過英國

而官道的發展,帶動了各地經濟的飛速發展。特別是那些不在沿海、不通河港的地方,更是讓整個當地經濟的佈局完全變革,煥發出嶄然的生機。

當然,帝國因爲海運、長江和京杭大運河的水運,以及鐵路運輸的便捷,長途運輸方面,大部分都採用水運和鐵路運輸的方式。但水運和鐵路運輸都是大宗貨物,並且都有港口碼頭以及鐵路車站的限制,而官道運輸卻完全沒有這種限制,並且因爲官道系統的四通八達,惠及面十分的廣泛,從內地的農副特產的運出,到礦產的開採流動,到輸入的布匹、機器的流入,這一切都改變了。

整個官道的建立和發展,將帝國的四輪馬車的發展推向了高潮。爲此,全國各地都成立了馬車運輸公司,利用騾馬牽引四輪馬車,設立途中驛站,進行物流和商客的運輸。在日益繁忙的各類官道上,川流不息的不斷行走的四輪馬車,在裝載四方商客、搬運貨物的同時,也運來了一座座新興的城鎮。

縣城因爲官道的緣故,成爲本縣甚至半個州府的商品和客商集散地,城市化水平也開始提高。甚至,因爲官道和四輪馬車運輸的願意,沿途的驛站也慢慢變成村寨、村落,最終變成了較大的集市甚至發展爲上千數千人口的城鎮。

就比如從安徽的徽州府城到太平府蕪湖縣城,原本是需要走崎嶇的山間泥土鄉道,靠騾馬駝貨物,運量很少,並且所花費的時間需要半個來月之久,而連接徽州府城與太平府城的省級官道大路修通之後,因爲經過蕪湖縣城,路面全部用水泥硬化,平坦堅固,四輪馬車跑起來速度比原本的泥土鄉道順暢許多,加上像後世的高速公路服務區一樣,每隔一二十公里便有一處較大的提供打尖休憩的驛站城鎮,提前在驛站處寄放兩匹騾馬進行更換腳力,速度大大加快,四百多裡的路程,只需要四五日時光便能抵達目的地,比原本的半個月時間大大縮短。

徽州府的屯溪綠茶,原本依靠新安江水運先到杭州,再通過杭州轉運河轉運到上海進行包裝出口,路途上所需的時間要五六天時間,並且,因爲新安江上游的落差不小,茶商常常提心吊膽害怕茶葉落水損失,或是遭遇天氣不佳延期抵達也是常有的事。

而自從國道徽浙官道修通之後,因爲從安慶出發到杭州的官道途徑徽州府城,茶商通過大批四輪馬車裝運茶葉,經官道直達杭州火車站,在經鐵路直接到上海港口,所需時間僅僅三日左右便能抵達。這樣的話,因爲不再是靠天氣,到達的時間可以直接預定下來,對於茶葉的銷售十分有利,使得徽州府的茶葉一下銷量大增。

對於百姓來說,則也收到了很多實惠。原本內地的一些地方,因爲運費關係,購買各類商品價格比較昂貴,而在官道四通八達地發展投用之後,價格一下便降了下來,使得他們的生活提高了許多。並且,因爲貨物的價格低廉,這些百姓也願意購買了,加上官道的延伸,貨物被運送的距離也越來越遠,市場更加的廣闊。甚至連內地一些少地的百姓,原本最遠都到不了縣城,圍着本鄉本鎮轉悠,沒見什麼世面,如今交通發達,乘坐四輪馬車走官道也好、乘坐內河客船走水路也好、甚至去縣城坐上火車去府城省城也好,方便快捷,見識一下便寬廣很多了。

交通和經濟相輔相成,相互促進,中華帝國的形勢一片大好。

馮雲山從李鴻章比較簡單粗略的稟報之中,又瞭解到紡織日用品等輕工業方面發展的諸多情況。

首先是中華帝國的紡織工業,從馮雲山攻佔廣州之後,便通過伍崇耀大力從海外引進紡織機械和紡織技術工人,開始着手發展帝國自己的紡織工廠。經過十多年的發展,從零開始,到如今成爲世界上最大的紡織大國。雖然平均紡織產量還沒有英國多,但架不住帝國的紡織工廠衆多,從業人口一多,總產量自然就上來了。

如今整個帝國境內,原本老式的手工紡織的土布麻布,已經慢慢被從兩廣和江南一帶廣泛興起的紡織廠生產出來的棉布給取代了。

民間的百姓們,對於這種新出來的棉布,認爲其輕質實用,暖和舒適,最重要的是價格低廉,遠比笨重而厚實的手工紡的土布便宜得多。而馮雲山早就知道棉布紡織業的歷史,是必定會繁榮數十年,一直到下個世紀位置。因此,在他這位皇帝的主導下,整個帝國朝廷的政策都是大力鼓勵和發展棉布紡織業。加上中華帝國地盤的越來越擴大,人口也增加,可謂世界上最龐大的棉布需求市場,支撐着其猛烈而茁壯地發展。

加上棉紡織行業在各個工業體系中來說,投資小、回報快、收益明顯、生產週期迅速的特點,加上馮雲山從後世來的靈魂早就知道流水線作業這種習以爲常的事情,於是,各種棉紡紗廠和織布廠便如雨後春筍般紛紛建立起來,沒幾年功夫,整個帝國的棉布產量大增。

特別是因爲帝國的人口衆多,勞力便宜,即便是生產技術和效率沒有英國同行高,但仗着勞力優勢,大批的棉布被製造出來,除了滿足國內市場之外,還開始衝擊印度洋和歐洲市場。

根據工業部的統計,去年,全國能紡紗又能織布的大小聯合棉布紡織廠,一共有五千家之多,若是再加上毛紡織廠、麻紡織廠以及繅絲廠、絲織廠等等,怕是超過八千家以上。而每年消耗的單是棉花便超過38萬噸以上,相當於8.5億磅,已經超過英國紡織行業所需棉花總量。

而這還是因爲中華帝國的棉花種植面積不足,而美利堅的棉花因爲戰亂有很多的減產的緣故,導致國內的棉紡織廠在最近兩年沒有大規模繼續擴建了,否則的話,只怕棉紡織廠遠不止五千家。

953章 逃婚的公主第1086章 南部聯盟國的苦衷第279章 至韶州府第236章 勸曾國藩謀反第1266章 兩種社會制度第1223章 朝官變動991章 密蘇里州的愛爾蘭事變第370章 福州陷落第531章 海路出征754章 絕緣電纜和古塔樹第1198章 如同兒戲的談判798章 暹羅王艱難的抉擇813章 巴達維亞第五十章 湘軍名將的歸附(中)第518章 天下大勢第298章 蒸汽機鼓風攻城第1069章 河西聯合王國第1066章 沙皇的決定第321章 南記絲綢鋪970章 林肯的情敵道格拉斯第217章 慈禧出主意第633 章 少年張之洞第197章 聖軍改制(下)980章 同一天赴任的兩個總統第1044章 強大的火力第213章 開科取士(下)第1156章 各打算盤第1210章 新的內閣總理人選883章 學堂第四十九章 湘軍名將的歸附(上)898章 印度的新消息925章 激戰857章 阿古柏之死第310章 報紙曝光李氏奇案(無理由加更一章)885章 高杉晉作的盤算第1039章 攻破科倫坡港937章?大獲全勝第103章 勢如破竹(中)926章 河邊伏擊878章 馬路第1339章 馮雲山的打算第447章 準備擴軍890章 伏見鳥羽之戰第103章 勢如破竹(中)第615章 悲催的杏貞成不了慈禧了第1223章 朝官變動第1183章 勇悍的高加索軍團也抵擋不住了第1054章 掩體射擊與排隊槍斃第382章 江忠源之死第498章 洪秀全癲狂了(謝諸神賞,繼續求大家訂閱)第105章 破南寧(上)第1347章 法愛西工人國第148章 羅大綱的苦心(求收藏、推薦)978章 被打臉的北方內閣成員第十五章 分兵、分別第288章 和普魯士結盟第321章 南記絲綢鋪第1197章 你們還不知道現在有兩個沙皇嗎第552章 胡雪巖來推銷軍糧第191章 給英軍俘虜做點手腳(上)第502章 向榮歸天第157章 買武器圖紙和機器(求支持)第1182章 錫克軍隊VS高加索軍團第1108章 英國海軍總令霍普803章 繳獲與追擊第348章 大清亂如麻837章 福州船政局第七章 天火破城793章 布爾布隆抵達聖京(求訂閱)1002章 背後黑手是羅斯柴爾德?(感謝鬼狐毒士老大的打賞!)811章 坤甸海戰第490章 東殿部屬的選擇(下)-曾水源歸順第1300章 擊敗巴西第521章 19世紀的第一個煉油裝置第543章 長達四十里的江北大營第132章 抄家與繳獲第337章 佔領琉球第1049章 亂戰第165章 出山辦團練第299章 江忠源的毒煙緣分第473章 幼主被擄走第587章 俘虜滿清皇后第583章 咸豐吐血第1167章 二世祖路德維希大公第1307章 鐵路發展章程和航運第五十六章 兩廣方略(求收藏!推薦!)第1147章 將沙皇炸得粉身碎骨的麪包炸彈第276章 長沙城外城內第690 章 變革(一)(致謝諸神成爲掌門!)第七十章 火藥和水泥(推薦票!)832章 瓊州府臨高縣馬嫋鎮第1150章 錫克大君第1138章 普魯士國王的請求第四章 宿命之地第540章 對手喋血讓石鳳魁心發寒第651章 討論國都問題第1032章 此仇不報,誓不爲人883章 學堂798章 暹羅王艱難的抉擇第1094章 決定和談
953章 逃婚的公主第1086章 南部聯盟國的苦衷第279章 至韶州府第236章 勸曾國藩謀反第1266章 兩種社會制度第1223章 朝官變動991章 密蘇里州的愛爾蘭事變第370章 福州陷落第531章 海路出征754章 絕緣電纜和古塔樹第1198章 如同兒戲的談判798章 暹羅王艱難的抉擇813章 巴達維亞第五十章 湘軍名將的歸附(中)第518章 天下大勢第298章 蒸汽機鼓風攻城第1069章 河西聯合王國第1066章 沙皇的決定第321章 南記絲綢鋪970章 林肯的情敵道格拉斯第217章 慈禧出主意第633 章 少年張之洞第197章 聖軍改制(下)980章 同一天赴任的兩個總統第1044章 強大的火力第213章 開科取士(下)第1156章 各打算盤第1210章 新的內閣總理人選883章 學堂第四十九章 湘軍名將的歸附(上)898章 印度的新消息925章 激戰857章 阿古柏之死第310章 報紙曝光李氏奇案(無理由加更一章)885章 高杉晉作的盤算第1039章 攻破科倫坡港937章?大獲全勝第103章 勢如破竹(中)926章 河邊伏擊878章 馬路第1339章 馮雲山的打算第447章 準備擴軍890章 伏見鳥羽之戰第103章 勢如破竹(中)第615章 悲催的杏貞成不了慈禧了第1223章 朝官變動第1183章 勇悍的高加索軍團也抵擋不住了第1054章 掩體射擊與排隊槍斃第382章 江忠源之死第498章 洪秀全癲狂了(謝諸神賞,繼續求大家訂閱)第105章 破南寧(上)第1347章 法愛西工人國第148章 羅大綱的苦心(求收藏、推薦)978章 被打臉的北方內閣成員第十五章 分兵、分別第288章 和普魯士結盟第321章 南記絲綢鋪第1197章 你們還不知道現在有兩個沙皇嗎第552章 胡雪巖來推銷軍糧第191章 給英軍俘虜做點手腳(上)第502章 向榮歸天第157章 買武器圖紙和機器(求支持)第1182章 錫克軍隊VS高加索軍團第1108章 英國海軍總令霍普803章 繳獲與追擊第348章 大清亂如麻837章 福州船政局第七章 天火破城793章 布爾布隆抵達聖京(求訂閱)1002章 背後黑手是羅斯柴爾德?(感謝鬼狐毒士老大的打賞!)811章 坤甸海戰第490章 東殿部屬的選擇(下)-曾水源歸順第1300章 擊敗巴西第521章 19世紀的第一個煉油裝置第543章 長達四十里的江北大營第132章 抄家與繳獲第337章 佔領琉球第1049章 亂戰第165章 出山辦團練第299章 江忠源的毒煙緣分第473章 幼主被擄走第587章 俘虜滿清皇后第583章 咸豐吐血第1167章 二世祖路德維希大公第1307章 鐵路發展章程和航運第五十六章 兩廣方略(求收藏!推薦!)第1147章 將沙皇炸得粉身碎骨的麪包炸彈第276章 長沙城外城內第690 章 變革(一)(致謝諸神成爲掌門!)第七十章 火藥和水泥(推薦票!)832章 瓊州府臨高縣馬嫋鎮第1150章 錫克大君第1138章 普魯士國王的請求第四章 宿命之地第540章 對手喋血讓石鳳魁心發寒第651章 討論國都問題第1032章 此仇不報,誓不爲人883章 學堂798章 暹羅王艱難的抉擇第1094章 決定和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