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3章 巴達維亞

海峽總督布蘭德爾對於這支隊伍有些瞭解。

前陣子當南洋艦隊駛入沙撈越的時候,便被一隊英國商船發現並稟報給了他。因爲海峽三地軍艦數量不夠,而聽說這次南洋艦隊出動有超過十艘軍艦,布蘭德爾便沒有多管。但他也向重新佔據了加爾各答的印度總督做了報告,請求儘快從印度調集軍艦回馬六甲和星加坡等地。儘管他也相信沒人敢襲擊大英帝國,但看一支原本落後的東方國家艦隊縱橫在南洋一帶,這種感覺,十分不好。

他早就收到消息,東方的原來大清帝國,如今已經改朝換代成爲中華帝國,並且還成立了三支外海艦隊。不過,在他的印象中,原本還停留在十多年前的滿清時代那支一戰便潰敗的內河水師,他幾乎在想,那些所謂中華帝國的軍艦一道海上,會不會就散架?可沒想到,突然出現的這支艦隊竟然有上十艘新式軍艦,看樣子,還都是從西方購置的模樣!他不由感覺到一陣威脅,心中暗自打定主意,要提醒印度總督以及倫敦方面注意這個新近崛起的東方國家。

不過,也只是如此而已。即便是有二十艘軍艦,大體上布蘭德爾依舊覺得這個東方國家遠遠不是大英帝國的對手。

因此,見到譚體元的時候,布蘭德爾並沒有因爲對方有十餘艘軍艦停靠在江面上,便低下頭,相反,他高昂起自己那英國貴族高貴的頭顱,心中充滿冷笑:也就是欺負弱小的荷蘭王國罷了,若是大英帝國,別說歐洲的那些艦隊,哪怕是東印度艦隊,只要出動,也足以擊敗這支一看便知道是花費大量錢財購置的南洋艦隊,一支強大的海軍艦隊,可不單單是有幾艘西洋軍艦就可以的,荷蘭東印度艦隊,只能說是軍艦實在太破舊、荷蘭人疏於訓練,太過無能了。

“遠東的這位大人,我是大英第六任海峽總督布蘭德爾,關於貴國不宣而戰,擅自入侵東印度羣島,侵犯荷蘭以及我大英帝國之事,我代表大英帝國向貴方提出嚴正抗議與警告!”布蘭德爾一臉嚴肅:“貴國必須立即向大英帝國和尼德蘭王國道歉,並賠償一切損失。其次,貴方必須立即釋放俘虜的西方人,同時你們的艦隊和士兵必須立即撤離東印度羣島。”

“啪!”譚體元一拍桌子,猛地站了起來,怒道:“這位海峽總督先生,不知道你海峽總督什麼時候管到我帝國的南洋地區來了?我們中華帝國解救我們自己的同胞,收復我們同胞生存的領地,與你英吉利何干?再說,這是我們與荷蘭人的事情。你們英吉利難道要與我們宣戰不成?”

布蘭德爾怒道:“東印度地區本就是荷蘭與英國之間的內部問題,早在三十年前英荷兩國便籤署了《倫敦條約》,其中約定……無論從哪方面說,你們這都是入侵,是直接向大英帝國宣戰,我會向首相稟報你們的入侵行爲,你們將爲此付出代價!”

“隨便!”譚體元不再理會布蘭德爾,扭頭朝安特生道:“部長先生,看來你是不需要去巴達維亞了,便留在坤甸吧!”說完,不顧英國人的反對,讓士兵將布蘭德爾趕出坤甸。

他既然連布洛克王國都滅掉了,早就得罪了英國,而且,皇帝已經讓他自行決斷,他是帝國最強大的南洋艦隊的指揮官,豈能懼怕英國一個小小的總督!

布蘭德爾倒還理智,雖然滿腔怒火,但他只帶來兩艘軍艦,根本不是一支艦隊的對手。雙方其實都還算理智,並沒有糾纏,當天,布蘭德爾便乘兩艘軍艦離開。

次日,譚體元便率領南洋艦隊三支分艦隊總共十餘艘軍艦,數十艘運兵船,離開坤甸港,徑直前往南方的爪哇島,荷屬東印度首都巴達維亞!

通過對抓獲的荷蘭士兵的審訊,譚體元和曾國荃等人已經證實了當初打聽到的巴達維亞的詳細情況是一致的。只不過,駐紮的兵力比原來預計的還要少!

原本範巴斯滕所說的,巴達維亞駐紮了二千多兵力,如今具體瞭解到,這二千兵力竟然還包括被俘虜的那支荷屬東印度艦隊上的一千多名海軍士兵,這樣一來,巴達維亞城內駐紮的正規荷蘭軍隊,便只有一千多人而已。

因此,譚體元索性一不做,二不休,既然已經宣戰,而那個安特生還去星家坡搬英國人當做救兵,便乾脆直接出兵巴達維亞,先佔領下來再說。

因爲譚體元在坤甸瞭解到,那爪哇島人口衆多,土地肥沃,是整個南洋地區物產最爲豐富、人口最稠密的地方。而且,最關鍵的是,根據蘭芳公司的人透露,整個南洋(東印度羣島)一帶,有25萬華人左右在此謀生,而爪哇島上便有10萬人,巴達維亞城內外及附近周邊一帶謀生的華人竟然達到四五萬之巨,僅次於爪哇人。這已經比起中華帝國本土的小型城市還要多了,而巴達維亞整個城市人口也就十餘萬。而且,蘭芳共和國的首領們還說,他們可以幫忙勸說巴達維亞的華人同胞作爲內應,幫助攻城。

譚體元內心一片火熱。他知道南洋有很多華人勞工,但沒想到,這個叫巴達維亞的殖民據點,竟然有這麼多華人在那謀生。這不是正是華人的土地麼?必須解救那些被洋人欺壓的同胞!

二天後,南洋艦隊領着運兵船,浩浩蕩蕩地來帶巴達維亞外海港。

巴達維亞可謂是座海上城市,是荷蘭人建造,有着特有的荷蘭風格。當初荷蘭人爲了商船運送貨物方便,建有完善的運河體系,整個巴達維亞城區被奇利旺河貫穿,用於貨物運輸。運河直接與海水連接,運河便成爲外來船隻進出巴達維亞的航道,而沿岸便最前端,荷蘭當局修築了幾座炮臺,進入城區後,河岸則住着居民。

一見浩浩蕩蕩的敵軍艦隊到來,奇利旺河口處僅剩的兩艘小型軍艦躲入航道內。譚體元下令追擊,卻沒想到,南洋艦隊一時大意,被航道兩邊的最前邊兩座大型炮臺給擊傷了一艘巡洋艦。譚體元急忙下令後退,利用火炮射程優勢進行攻擊。

原本軍艦上的克虜伯火炮,在海上對戰時,最佳射程只有六七百米,但那因爲瞄準的目標是高速移動的戰船,如今對付固定的炮臺,而南洋艦隊的這些軍艦也停泊在海面一動不動,這樣一來,便立刻發揮了克虜伯線膛炮的原本有效射程,頓時,荷蘭人又吃到了苦頭:遠遠地捱揍不能還擊,只能眼睜睜地看着炮臺被摧毀。幾輪炮擊之後,儘管後面進港航道的兩邊還有數座炮臺,但卻都只是守衛航道的老式滑膛加農炮,對付遠在河口處的南洋艦隊,根本無可奈何。

因此,絕望的荷蘭炮兵紛紛撤離炮臺,逃進巴達維亞城。

輕鬆地將炮臺端掉,那兩艘躲入航道內的軍艦便立刻掛上了白旗,軍艦上的一些荷蘭士兵早就下船逃跑,剩下一些本地土著水手和華人勞工留在軍艦上,都跪在甲板上投降。

失去了荷屬東印度艦隊的保護,加上炮臺火炮射程的劣勢,原本防守森嚴的巴達維亞城,猶如剝光了的竹筍,徹底暴露在南洋艦隊和步兵第三十八師面前。

PS:開19大,太激動沒辦法碼字了

748章 英軍大敗1241章 俄國形勢852章 濱海省駐軍司令卡爾薩科夫第265章 大興土木的天京第1095章 爲何非要是7月4日第204章 煙土生意第570章 步騎激戰第512章 胡雪巖幫助破杭州城第291章 第一紡織廠的投產774章 日本風雲(二)第1038章 以一敵三的“定印三號”(感謝諸神大大打賞!)815章 損失巨大第136章 成立南洋公司(上)第1166章 拿破崙三世的舞臺第1302章 進軍南美銅礦業786章 心碎的美國商人金能亨第1269章 二元制君主立憲制975章 軟弱的布坎南總統957章 印度再次叛亂第595章 桂良的交易第1054章 掩體射擊與排隊槍斃764章 南洋戰略919章 大勝的何伯艦隊第284章 平爐鍊鋼很先進,‘罐鋼’之法也不賴第1252章 要有規劃第1192章 四面開花第126章 佔領全城856章 援兵趕到916章 憋屈的何伯939章? 吳士禮的俘虜命運第642章 天京城破第1218章 戲弄第651章 討論國都問題第1099章 英俄公使的失意第560章 咸豐哭得像個孩子814章 佔領巴達維亞第426章 分兵取浙茳第1062章 愁雲慘霧的英國內閣四巨頭(求訂閱)722 章 完善徵兵制度(上)第307章 北方也是蝗災904章 英國的菜市場內閣896章 桂小五郎和日本的命運第577章 清妖京畿兵力竟達十萬之巨第590章 有漢奸也有滿奸第1265章 未雨綢繆第七十五章 一戰下陽山(求點擊收藏)920章 設什麼局?第1350章 金融戰(上)781章 挖煤工伊藤博文第711章 農牧生產建設兵團882章 養子民之人格,擴子民之德量第451章 楊秀清遇刺(謝諸神打賞)第195章 聖軍改制(上)第554章 滿清軍機廷會(感謝征程老大的打賞!)第427章 籌劃策反策略931章  馮雲山的計劃第294章 太平天國來人第132章 抄家與繳獲第372章 羅大綱的建議第514章 尤麻子的中元節第1221章 馮李對第187章 一個公式解決難題第545章 激戰江北大營949章 毛瑟步槍和銅殼子彈的面世869章 普埃布拉攻城開始第二十三章 聖軍整編(上)第668章 卡爾.麥喀士的救星第1062章 愁雲慘霧的英國內閣四巨頭(求訂閱)第356章 成立聖國中央銀行第223章 福鍵遇襲1014章 馮雲山的河西計劃第128章 見洋人(上)第576章 張家灣襲擊戰(感謝週五兄打賞)第1274章 讓國人揚眉吐氣第1131章 痛哭的維多利亞女王第440章 聖王遇刺第418章 助戰的反成第一目標了第520章 穿越的第一使命:拯救黃河生靈1018章 不能讓美利堅成長爲第二個中華帝國1241章 俄國形勢805章 布洛克授首923章 遠離這些東方魔鬼第529章 聖國的軍艦也不少了第1325章 世界金融中心的失去(月底瘋狂)977章 堪薩斯的背叛第1191章 自污就是要讓陛下知道第609章 登基定國號第440章 聖王遇刺第531章 海路出征914章 遠征聯合艦隊第1162章 攻打維也納得不償失第1077章 新奧爾良遭受攻擊第1056章 英軍大敗(下)第488章 僅剩的楊氏兄弟第376章 收購夏普斯武器公司第664 章 吳健彰歸降第492章 楊輔清投翼王第四十七章 鎮壓奸商(上)第651章 討論國都問題877章 鐵路建設
748章 英軍大敗1241章 俄國形勢852章 濱海省駐軍司令卡爾薩科夫第265章 大興土木的天京第1095章 爲何非要是7月4日第204章 煙土生意第570章 步騎激戰第512章 胡雪巖幫助破杭州城第291章 第一紡織廠的投產774章 日本風雲(二)第1038章 以一敵三的“定印三號”(感謝諸神大大打賞!)815章 損失巨大第136章 成立南洋公司(上)第1166章 拿破崙三世的舞臺第1302章 進軍南美銅礦業786章 心碎的美國商人金能亨第1269章 二元制君主立憲制975章 軟弱的布坎南總統957章 印度再次叛亂第595章 桂良的交易第1054章 掩體射擊與排隊槍斃764章 南洋戰略919章 大勝的何伯艦隊第284章 平爐鍊鋼很先進,‘罐鋼’之法也不賴第1252章 要有規劃第1192章 四面開花第126章 佔領全城856章 援兵趕到916章 憋屈的何伯939章? 吳士禮的俘虜命運第642章 天京城破第1218章 戲弄第651章 討論國都問題第1099章 英俄公使的失意第560章 咸豐哭得像個孩子814章 佔領巴達維亞第426章 分兵取浙茳第1062章 愁雲慘霧的英國內閣四巨頭(求訂閱)722 章 完善徵兵制度(上)第307章 北方也是蝗災904章 英國的菜市場內閣896章 桂小五郎和日本的命運第577章 清妖京畿兵力竟達十萬之巨第590章 有漢奸也有滿奸第1265章 未雨綢繆第七十五章 一戰下陽山(求點擊收藏)920章 設什麼局?第1350章 金融戰(上)781章 挖煤工伊藤博文第711章 農牧生產建設兵團882章 養子民之人格,擴子民之德量第451章 楊秀清遇刺(謝諸神打賞)第195章 聖軍改制(上)第554章 滿清軍機廷會(感謝征程老大的打賞!)第427章 籌劃策反策略931章  馮雲山的計劃第294章 太平天國來人第132章 抄家與繳獲第372章 羅大綱的建議第514章 尤麻子的中元節第1221章 馮李對第187章 一個公式解決難題第545章 激戰江北大營949章 毛瑟步槍和銅殼子彈的面世869章 普埃布拉攻城開始第二十三章 聖軍整編(上)第668章 卡爾.麥喀士的救星第1062章 愁雲慘霧的英國內閣四巨頭(求訂閱)第356章 成立聖國中央銀行第223章 福鍵遇襲1014章 馮雲山的河西計劃第128章 見洋人(上)第576章 張家灣襲擊戰(感謝週五兄打賞)第1274章 讓國人揚眉吐氣第1131章 痛哭的維多利亞女王第440章 聖王遇刺第418章 助戰的反成第一目標了第520章 穿越的第一使命:拯救黃河生靈1018章 不能讓美利堅成長爲第二個中華帝國1241章 俄國形勢805章 布洛克授首923章 遠離這些東方魔鬼第529章 聖國的軍艦也不少了第1325章 世界金融中心的失去(月底瘋狂)977章 堪薩斯的背叛第1191章 自污就是要讓陛下知道第609章 登基定國號第440章 聖王遇刺第531章 海路出征914章 遠征聯合艦隊第1162章 攻打維也納得不償失第1077章 新奧爾良遭受攻擊第1056章 英軍大敗(下)第488章 僅剩的楊氏兄弟第376章 收購夏普斯武器公司第664 章 吳健彰歸降第492章 楊輔清投翼王第四十七章 鎮壓奸商(上)第651章 討論國都問題877章 鐵路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