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6章 兩種社會制度

“正好難得有空,朕跟衆位愛卿聊聊這社會政體的制度形式。你們應該都瞭解過,西洋的社會制度,很多國家,就比如英國等與我中華帝國的形式有所不同吧?”馮雲山乾脆像教書先生一樣,給五位內閣講起世界的社會制度來了:“根據西方的一個偉大的哲學家的說法,整個社會制度,其實按照歷史的發展先後順序,如今主要來說應該分爲兩大類,一是類似滿清王朝的這種,封建制度,表現爲君主專權制;而另外一種,則是資本主力制度,像英國這種的君主立憲制,其實準確地說,叫議會制君主立憲制!君主雖然是終身制並且可以世襲的,但它的這個君主,比如英國的那個維多利亞女王,不過是一個國家的象徵性的元首而已,她本身並沒有實際性的國家權力,君主這個位置,也只是屬於一個特別的類似世襲並且不降爵位的貴族階層一樣。而這種形勢的政治體制,其國家的根本權力在於由特定階層選舉出來的議會!

議會不僅是國家的最高立法機關,而且是最高國家權力機關,他們的內閣,是由議會選舉產生的,而內閣組織政府,行使權力並對內閣負責,因此,內閣或者說內閣背後的議會纔是真正的國家權力中心。因爲是選舉產生的權利機構,因此,這種政體算得上是目前比較先進的政體了,有人稱之爲虛君共和制。”

“很顯然,衆位愛卿都能明白,這後面一種議會制的君主立憲制,它能始終確保這個國家的決策層,也就是議會或者內閣裡的人員,相對來說,選拔出比較優秀的人才充當這個角色。這樣就完全避免了封建君主制的那種只能從嫡系皇族血脈中選拔君主的弊端。

當然,這並不是說這套體系就一定是非常完美。根據那位西方哲學家的預測,在很久以後的未來,可能還會出現一種比這種虛君共和制,也就是內閣執政的君主立憲制更完美的制度,叫涉會主義共和制度,這種社會體系之下,連只是擺設的君主都廢除了,吹捧的是人人平等、個個都有相同政治權利、個個都能參與選舉的社會大同,但這種,也只是預測,說實話,朕也不敢肯定能不能實現,但總歸是一種趨勢吧。

其實在朕的理解之中,這中涉會主義共和制度,應該是虛君共和制的進一步發展而已。只不過是將決定和選舉內閣成員的那個議會給擴大化了而已,原本只是代表統治階層的議員們,到了那個時候,便會被擴大成全體百姓了,人人都有選舉投票權,而不是代表統治階層的特權人員而已。所謂涉會主義,因爲要參加選舉的人多了,因此涉及的會議比較多吧,才取此名。

當然,衆位愛卿也可以發現,這個涉會主義政體,肯定是整個國家和社會,發展到一定程度才能實現的。他的最終目標,是實現猶如當初太平天國宣揚的天堂一般,人人需要什麼便有什麼的社會,稱之爲珙產主義!這些你們可以當做沒聽說過,幾百年內應該是不會實現的。”

李鴻章等人總算聽明白了。而伍崇耀等原本就對西方政治有些瞭解,自然知道怎麼回事,只不過,他們從來沒有聽到過這麼清晰明瞭的闡述而已。因爲自古以來,議論皇權等同於造反。但他們怎麼也想不到的是,如今竟然是皇帝本人在說這個去掉皇權,還政於民的事情。

馮雲山接着說道:“愛卿等應該明白朕的想法了?其實說白了,就是一個制約機制,通過選舉而帶來的制約機制。通過選民選舉議會的議員,而議會議員通過選舉選取內閣成員,組成政府,這樣,這個政府就不得不爲這些選民的利益考慮,至少得爲大多數選民的利益考慮。內閣無法違背這些選民的真正意志去做其他的事情,而且,因爲是數年便重新選出一任,不能終身制,這些執掌政府權力核心的內閣成員便難以完全掌控整個國家,也爲謀取私利以及尋求權力出租、甚至想當皇帝的心思給基本杜絕了。

就算日後誰的野心大,掌控了整個內閣,他能達到當皇帝的條件,也當不了皇帝,因爲民衆都習慣了這種能有選舉權,感覺自己是能主宰政府內閣、能主宰國家命運的人,不會輕易放棄權利重新回到被約束成任人宰割的命運。

而這種體制,最關鍵的其實還是對一個國家和民族而言,是一件大好事。前面朕好像已經說過了,朕不能保證朕的子孫後代全部都是睿智聰慧之輩,一旦哪一代昏庸,便會不但葬送朕的馮氏江山,還會將整個中華帝國乃至華族都拖累掉。而這種選舉內閣執政的體制之下,便能有效避免這種隱憂。

只要能基本實現公平百姓選制,那些通過激烈的選戰而成功上位的內閣成員,領導整個國家的發展,相信絕不是什麼無知短淺的愚蠢之輩,又或是道德敗壞到極點的卑劣之徒。既然他們有能力通過自己的表現,讓很多議員和百姓都心甘情願地把選票投給他們,那麼其自身的才能和品德就不可能會很差,就算他們不是一個聰明絕頂的人才,也頂多就是一些誇誇其談、能力欠缺的平庸之士而已,而絕不可能是昏庸無能、荒淫昏聵和亡國敗家之徒。”

羅澤南一直跟隨皇帝的講解在沉思,聽到這裡,他擡起頭,向皇帝詢問道:“陛下,微臣有一事不明!”

馮雲山笑着看向他:“羅愛卿問就是了。”

“陛下,微臣能理解陛下說的這種制度的優勢所在。國家的權利由議會選舉的內閣掌握,而內閣就得對議會的大多數議員負責,而議員又由各省的選民推選而出,各省的選民又由下層的府、縣的選民選舉產生。這樣一來,微臣有一個困惑,畢竟我中華帝國人口衆多,如今已經有5億人口,具體的這些選民,誰有資格,而誰又能成爲下一層選民選舉出來的代表,行使權力呢?”羅澤南問道。

第1346章 三年(感謝諸神老大的打賞!)894章 幕府的大手筆(限免後居然沒人訂閱,悲催)第704 章 白馬會的陰謀第630 章 最大地主的危機第1154章 重大消息第579章 僧格林沁開始絕望932章 廣州城指日可下第258章 暫時不要攻打長沙第280章 小鎮調研第133章 突然有了個兒子(求收藏支持)第482章 天京變亂王殺王(上)第521章 19世紀的第一個煉油裝置798章 暹羅王艱難的抉擇821章 星加坡天福宮第525章 好聖國的好聖肥讓我有個好收成783章 人均糧食還不如康乾第195章 聖軍改制(上)第416章 不留活路837章 福州船政局740章 起義爆發(中)734 章 緬甸戰略第1194章 包令的東方沿途見聞(下)第1171章 都亂套了第1207章 環西伯利亞大鐵路第1181章 擊潰敵軍比攻佔城市更爲重要第576章 張家灣襲擊戰(感謝週五兄打賞)第541章 醫護兵第1085章 戴爾斯堡血戰(端午節)第111章 佔領梧州(求支持!)742章 緬甸出事了884章 小學老師工資是縣長的兩倍730 章 派攪屎棍去攪亂阿三們起義第559章 秦日綱搶走努爾哈赤的屍骸第1071章 南北停戰結盟979章 東方人也想來分杯羹809章 巴達維亞來人了第540章 對手喋血讓石鳳魁心發寒第1319章 經濟危機761章 朝鮮來的消息第454章 蟬變黃雀第219章 湘軍的雛形(陸師和水師)第四十六章 坑蒙拐騙的人回來了第二十五章 連克兩縣(上)第545章 激戰江北大營第313章 尤浪漓娶親(上)834章 電纜和油田第426章 分兵取浙茳第156章 與法國的交易第1148章 亞丁港第1113章 葬身大海第646章 洪秀全最後的瘋狂第1316章 普魯士陷入困境第1054章 掩體射擊與排隊槍斃第417章 大殺四方第1344章 帝國的城市化第1101章 可憐的秦日綱第353章 克里米亞戰爭的消息第1338章 悲催的奧斯曼帝國868章 墨西哥遠征軍第631 章 千年孔府一朝破第384章 佔據荊州958章 孟買完了第十二章 俘劉長佑第438章 海灣激戰第405 章 準備出兵江南第413章 洋人介入第216章 洪秀全進城939章? 吳士禮的俘虜命運第1329章 法軍突圍遇阻第1290章 建立財團更是建立利益集團第292章 兵工廠1018章 不能讓美利堅成長爲第二個中華帝國763章 緬甸傳來喜訊748章 英軍大敗第七十八章 攻略韶州府(三)第634 章 讀書人的歸心第537章 既生國藩,何生雲山(感謝諸神和小法師賞)第1280章 組建工業部836章 沈葆楨和沈桂芬第五十八章 發小的偶遇第601章 紛紛出逃第567章 攻陷炮臺757章 茶葉事件第386章 樂極生悲第533章 粵賊不是賊第1046章 那曾想到會有今天第375章 火器和軍艦到貨第633 章 少年張之洞1017章 即將成名的路透社786章 心碎的美國商人金能亨909章 條件937章?大獲全勝第1246章 克里米亞調解第213章 開科取士(下)第199章 分配洋槍,準備出兵第1066章 沙皇的決定第九十九章 尤浪漫參軍(中)第653章 以南京爲都的真正意義第1201章 西征軍大捷的震撼消息第638 章 洪仁玕勸降
第1346章 三年(感謝諸神老大的打賞!)894章 幕府的大手筆(限免後居然沒人訂閱,悲催)第704 章 白馬會的陰謀第630 章 最大地主的危機第1154章 重大消息第579章 僧格林沁開始絕望932章 廣州城指日可下第258章 暫時不要攻打長沙第280章 小鎮調研第133章 突然有了個兒子(求收藏支持)第482章 天京變亂王殺王(上)第521章 19世紀的第一個煉油裝置798章 暹羅王艱難的抉擇821章 星加坡天福宮第525章 好聖國的好聖肥讓我有個好收成783章 人均糧食還不如康乾第195章 聖軍改制(上)第416章 不留活路837章 福州船政局740章 起義爆發(中)734 章 緬甸戰略第1194章 包令的東方沿途見聞(下)第1171章 都亂套了第1207章 環西伯利亞大鐵路第1181章 擊潰敵軍比攻佔城市更爲重要第576章 張家灣襲擊戰(感謝週五兄打賞)第541章 醫護兵第1085章 戴爾斯堡血戰(端午節)第111章 佔領梧州(求支持!)742章 緬甸出事了884章 小學老師工資是縣長的兩倍730 章 派攪屎棍去攪亂阿三們起義第559章 秦日綱搶走努爾哈赤的屍骸第1071章 南北停戰結盟979章 東方人也想來分杯羹809章 巴達維亞來人了第540章 對手喋血讓石鳳魁心發寒第1319章 經濟危機761章 朝鮮來的消息第454章 蟬變黃雀第219章 湘軍的雛形(陸師和水師)第四十六章 坑蒙拐騙的人回來了第二十五章 連克兩縣(上)第545章 激戰江北大營第313章 尤浪漓娶親(上)834章 電纜和油田第426章 分兵取浙茳第156章 與法國的交易第1148章 亞丁港第1113章 葬身大海第646章 洪秀全最後的瘋狂第1316章 普魯士陷入困境第1054章 掩體射擊與排隊槍斃第417章 大殺四方第1344章 帝國的城市化第1101章 可憐的秦日綱第353章 克里米亞戰爭的消息第1338章 悲催的奧斯曼帝國868章 墨西哥遠征軍第631 章 千年孔府一朝破第384章 佔據荊州958章 孟買完了第十二章 俘劉長佑第438章 海灣激戰第405 章 準備出兵江南第413章 洋人介入第216章 洪秀全進城939章? 吳士禮的俘虜命運第1329章 法軍突圍遇阻第1290章 建立財團更是建立利益集團第292章 兵工廠1018章 不能讓美利堅成長爲第二個中華帝國763章 緬甸傳來喜訊748章 英軍大敗第七十八章 攻略韶州府(三)第634 章 讀書人的歸心第537章 既生國藩,何生雲山(感謝諸神和小法師賞)第1280章 組建工業部836章 沈葆楨和沈桂芬第五十八章 發小的偶遇第601章 紛紛出逃第567章 攻陷炮臺757章 茶葉事件第386章 樂極生悲第533章 粵賊不是賊第1046章 那曾想到會有今天第375章 火器和軍艦到貨第633 章 少年張之洞1017章 即將成名的路透社786章 心碎的美國商人金能亨909章 條件937章?大獲全勝第1246章 克里米亞調解第213章 開科取士(下)第199章 分配洋槍,準備出兵第1066章 沙皇的決定第九十九章 尤浪漫參軍(中)第653章 以南京爲都的真正意義第1201章 西征軍大捷的震撼消息第638 章 洪仁玕勸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