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5章 帝國民間財團的形成

這些股東,一聽蔣明試願意以高出2成的價格收購他們的股份,便又開始捨不得起來。他們不是傻瓜,既然蔣家願意高價收購,以蔣家的精明,他們絕對不會做虧本生意,這樣說來,這興業銀行的股份遠不止這點價值,還會快速地增值。自己要是現在就賣了,可不就是變成蠢蛋,虧大發了嗎。

再想想這興業銀行投資以來,還真是每年都一倍的收益在翻番,已經算是增長驚人了。這樣一想,有不少股東開始同意追加投資起來:“蔣先生,別理那些沒見識的傢伙。說說您準備將興業擴股多少?我們雖然能力不夠,但也願意投一些。”

蔣明試道:“我準備將興業銀行先追加到2億資本金再說,還差13875萬聖元。其中我蔣家認繳5000萬聖元,其餘的8875萬聖元由你們認繳。若是不願認繳,別怪我蔣家不顧相交一場的情面,我會直接推向整個帝國由其他的江南和北方商賈來認繳參股了。”

聽到這裡,衆股東都抓狂了!在他們看來,資本金便高達6000多萬的興業銀行,按照中華帝國商業銀行平均20%的準備金率,興業銀行可以借貸投資等業務達到3億聖元。已經是龐然大物,除了朝廷開辦的帝國中央銀行、工商銀行、建設銀行之外,已經算是國內排名居前的商業銀行了,可沒想到蔣明試竟然直接要跨過1億聖元的門檻,直接增加到2億聖元。而這樣的話,興業銀行經營範圍都可以到達10億聖元,等於是跨過了一個等級!10億聖元啊,這樣的天文數字,衆位股東都驚呆了!

雖然都很震驚,但有些股東卻有些激動,嚷道:“蔣先生,我們願意投資。我們相信您!”

但也有少量股東很是埋怨,抗議着這是變着法子分散他們的股份,不同意擴股。場面變得有些混亂起來。

這個時候,蔣明試拿出了他的魄力來:“行了!不同意擴股的,你們的股份全部由我蔣家以1.5倍的價格收購!不管同意還是不同意,我們在座的大部分股東同意了就行。”這些股東啞口無言,有幾個還準備吵鬧,蔣明試揮揮手,護衛出現,直接拿出轉讓協議,強行將這幫人的手印按了上去,然後便將之轟了出去。

蔣明試拍拍手,看向噤若寒蟬的一幫股東,一身輕鬆地道:“好了,將這些跟我們沒在一條心的人清理出去之後,蔣某再跟大家解釋下,爲何要如此大筆投資興業!

大家可能還不知道,蔣某這裡掌握了一個重要的信息,只可惜,蔣某財力有限,無法參與進去。各位,最近是不是覺得市面上的現錢,越來越少了?”

衆人點點頭,的確,最近感覺流通的聖幣越來越少了,興業銀行以前每天貸出與百姓存入的錢相差不大,保持一個微微的平衡。但最近,存入的錢越來越少,因此,興業銀行將存款利率提高了一點,一邊吸引儲戶,這才勉強達到平衡,但這樣一來,貸款與存款中間的利息差就變小,銀行的利潤也更低了。原來大家還不覺得,聽蔣明試這樣一說,頓時明白過來,錢少了!

“可能衆位股東很多也跟蔣某一樣,不大明白。可蔣某的兩個孫子剛剛從帝國大學畢業出來,學的什麼金融專業,還是這兩個小崽子給蔣某解釋清楚。這種看起來錢變少了的現象,卻並不是通貨緊縮,因爲沒有需求下降,經濟放緩,相反,是經濟加速發展的階段,到處都是利潤,因此,蔣某原先就推測,這是由大規模資金的投資抽調造成的。前不久,消息得到證實了。

一家名爲二馬的大財團,不但整合了帝國本土的衆多公司,還針對美洲進行了重點投資,規模已經有數億聖元。而且,隨着後續的收益,可能規模會更大。這家財團資本呢十分雄厚,聽說有衆多的朝廷官員和地方官員都涉及其中,想必你們有些認識的生意場上的朋友也參與其中了吧,甚至你們當中就有些人投資在裡面!”

蔣明試的話,立刻得到了幾個人的迴應。有人甚至透露他們就投了一些在一項巨大的投資當中,但他們都是最小最小的那種股東,不知道具體情況,甚至連具體的公司名稱都不知道,只是從蔣明試的話中猜測他們投資的很可能就是這家叫二馬公司的財團。

蔣明試接着說道:“除了這家二馬財團以外,開始有其他的地方官紳以家族、同鄉、同行等結合在一起,開始創立財團。也就是由銀行爲基本,數個大公司一起聯合經營,相互團結佔領市場。簡單地說,這種叫財團的新形式,就是極少數金融寡頭所控制的大銀行和大企業結合而成的壟斷集團,而我們目前要組建的,便是以我蔣家爲核心的興業財團!毫無疑問地,這個財團是以我蔣家爲主導,由我蔣家來控制,但畢竟大家都上了我蔣家這條大船,風雨同舟,我蔣家也會考慮你們的利益,這是共同的利益!

我以蔣家家主的身份在這裡承諾,若是資金到位,興業財團在前五年將會以每年不低於40%的增長速度快速成長,而後,也會不低於20%的利潤。

大家可別小看這些,好像還沒有我們前期的興業銀行的利潤高了,但你們別忘記了,那時候,興業銀行才500萬聖元的體量,雖然十年增加了11倍,但實際上,也就是十多年才增長五千多萬。而如今,我們是2億的體量,單單增長50%,也是一億聖元的巨量,若是運氣好點,一年便增長50%,那就意味着我們一年便超過過去的10年20年!”

聽完蔣明試的話,衆人變得狂熱起來,開始瘋狂表示要追加投資。

數十人的瘋狂表態,一下便將蔣明試的計劃推向高潮。很快,他們的投資額便達到將近6000萬聖元。雖然還有將近3000萬聖元的短缺,但問題已經不大了。蔣明試相信,只要放出風去,憑藉興業銀行這些年的表現,這3000萬聖元,很快便能募集起來。

事實上,不到一週的時間,經過這些商賈的四處籌措,很快,剩下的3000萬聖元也很快到位。雖然不少人是從建設銀行等朝廷的銀行借貸,還有人是從同鄉會那邊四處籌集,但蔣明試很清楚,他完全不在乎,只要資金到位便成。事實上,他們蔣家追加的5000萬聖元,也只有兩千萬聖元真的是蔣家的家底,其餘的都是從四處挪用借調而來的。只要最終的結果達到就成了。

就這樣,中華帝國第一個民間的私人財團,興業財團在廣州悄悄地成立了。

財團一產生,蔣明試便立刻馬不停蹄地開始龐大的投資計劃。他決定派出興業財團中的幾名年輕人前往美洲考察,不但跟着二馬公司去南美看看,還準備去北美和澳大利亞兩地都看看,他要以興業銀行爲根基,利用廣泛的股東基礎,加上雄厚的財團資金,去這些海外興辦礦產開發業,將興業財團打造成一家礦業和遠洋運輸業的巨頭。

第514章 尤麻子的中元節第488章 僅剩的楊氏兄弟882章 養子民之人格,擴子民之德量第688 章 參觀聖京織造局的觸動第697 章 帝國的第一個五年計劃(下)第539章 京杭大運河上814章 佔領巴達維亞第221章 擊潰南澳水師第1330章 拿破崙三世投降第1220章 你們江蘇發展很不錯第1168章 布拉格要獨立第581章 八里橋血戰(中)第1268章 馮雲山的性格缺陷第1034章 它要戰,朕便戰(求不養,會養死)第1049章 亂戰724 章 帝國軍事變革第1120章 哥薩克騎兵的衝鋒769章征討朝鮮(四)第1278章 土地流轉政策第444章 幕後真兇第1227章 聖京的人口第674章 黃河要決口?開什麼玩笑!903章 維多利亞女王問策第199章 分配洋槍,準備出兵第253章 佔領苔灣府第1074章 慘烈的勒蘇爾小鎮934章 邪惡的東方人太瘋狂了第1142章 普魯士的五大軍團第1098章 三國和平第218章 缺錢缺人的曾國藩第244章 回府的豔遇第679章 賑災安排與決口第594章 僧格林沁提出斬殺賊酋第399 章 下次凡不容易,撈回本才行第552章 咸豐罵天891章 出兵東洋第719 章 嗣德的掙扎與後悔第533章 粵賊不是賊第1200章 我們的好消息,你們的噩耗1012章 帝國海軍五大艦隊第576章 張家灣襲擊戰(感謝週五兄打賞)第171章 虎門炮臺激戰(一)第511章 善於投機倒把的胡雪巖第1137章 拿破崙三世也慫了第225章 水陸聯合敗敵第1027章 首相你應該擺正位置769章征討朝鮮(四)第1207章 環西伯利亞大鐵路第485章 一心做得利漁翁的洪秀全第502章 向榮歸天第571章 汽油火燒滅敵961章 大不列顛王國的兵力第1322章 火爆的橡膠產業和洪尼公司第1069章 河西聯合王國第353章 克里米亞戰爭的消息第三章 天帝傳音第1147章 將沙皇炸得粉身碎骨的麪包炸彈第1139章 俾斯麥和郭嵩燾的談判第438章 海灣激戰791章 法國要找事第1145章 兄弟相煎第二十四章 聖軍整編(下)第215章 楊秀清攻佔南京城第312章 事後補救亦臉上無光第133章 突然有了個兒子(求收藏支持)第101章 形勢急變第401 章 互挖牆角(感謝諸神)第587章 俘虜滿清皇后第697 章 帝國的第一個五年計劃(下)916章 憋屈的何伯911章 混亂的倫敦城第394 章 李鴻章上位之路(上)971章 躊躇滿志的林肯第1310章 輕工業的發展第492章 楊輔清投翼王第1206章 面積空前的帝國957章 印度再次叛亂第316章 沈冬蓮的天王府見聞(上)第三章 天帝傳音第327章 未來的美國鐵路大王來包工程896章 桂小五郎和日本的命運885章 高杉晉作的盤算975章 軟弱的布坎南總統第175章 虎門炮臺激戰(五)第216章 洪秀全進城第427章 籌劃策反策略第218章 缺錢缺人的曾國藩975章 軟弱的布坎南總統第1048章 成爲廢墟的加爾各答威廉城堡第643章 投不投降第1027章 首相你應該擺正位置第655章 聖京和五京第180章 被迫投降 (上架求首訂、求打賞、求月票!)第622 章 捻軍的處境第1209章 帝國國庫收支第九十九章 尤浪漫參軍(中)第448章 榮維善和席寶田參軍(上)第1167章 二世祖路德維希大公第251章 金門鎮總兵的投靠第1301章 華人的橡膠園
第514章 尤麻子的中元節第488章 僅剩的楊氏兄弟882章 養子民之人格,擴子民之德量第688 章 參觀聖京織造局的觸動第697 章 帝國的第一個五年計劃(下)第539章 京杭大運河上814章 佔領巴達維亞第221章 擊潰南澳水師第1330章 拿破崙三世投降第1220章 你們江蘇發展很不錯第1168章 布拉格要獨立第581章 八里橋血戰(中)第1268章 馮雲山的性格缺陷第1034章 它要戰,朕便戰(求不養,會養死)第1049章 亂戰724 章 帝國軍事變革第1120章 哥薩克騎兵的衝鋒769章征討朝鮮(四)第1278章 土地流轉政策第444章 幕後真兇第1227章 聖京的人口第674章 黃河要決口?開什麼玩笑!903章 維多利亞女王問策第199章 分配洋槍,準備出兵第253章 佔領苔灣府第1074章 慘烈的勒蘇爾小鎮934章 邪惡的東方人太瘋狂了第1142章 普魯士的五大軍團第1098章 三國和平第218章 缺錢缺人的曾國藩第244章 回府的豔遇第679章 賑災安排與決口第594章 僧格林沁提出斬殺賊酋第399 章 下次凡不容易,撈回本才行第552章 咸豐罵天891章 出兵東洋第719 章 嗣德的掙扎與後悔第533章 粵賊不是賊第1200章 我們的好消息,你們的噩耗1012章 帝國海軍五大艦隊第576章 張家灣襲擊戰(感謝週五兄打賞)第171章 虎門炮臺激戰(一)第511章 善於投機倒把的胡雪巖第1137章 拿破崙三世也慫了第225章 水陸聯合敗敵第1027章 首相你應該擺正位置769章征討朝鮮(四)第1207章 環西伯利亞大鐵路第485章 一心做得利漁翁的洪秀全第502章 向榮歸天第571章 汽油火燒滅敵961章 大不列顛王國的兵力第1322章 火爆的橡膠產業和洪尼公司第1069章 河西聯合王國第353章 克里米亞戰爭的消息第三章 天帝傳音第1147章 將沙皇炸得粉身碎骨的麪包炸彈第1139章 俾斯麥和郭嵩燾的談判第438章 海灣激戰791章 法國要找事第1145章 兄弟相煎第二十四章 聖軍整編(下)第215章 楊秀清攻佔南京城第312章 事後補救亦臉上無光第133章 突然有了個兒子(求收藏支持)第101章 形勢急變第401 章 互挖牆角(感謝諸神)第587章 俘虜滿清皇后第697 章 帝國的第一個五年計劃(下)916章 憋屈的何伯911章 混亂的倫敦城第394 章 李鴻章上位之路(上)971章 躊躇滿志的林肯第1310章 輕工業的發展第492章 楊輔清投翼王第1206章 面積空前的帝國957章 印度再次叛亂第316章 沈冬蓮的天王府見聞(上)第三章 天帝傳音第327章 未來的美國鐵路大王來包工程896章 桂小五郎和日本的命運885章 高杉晉作的盤算975章 軟弱的布坎南總統第175章 虎門炮臺激戰(五)第216章 洪秀全進城第427章 籌劃策反策略第218章 缺錢缺人的曾國藩975章 軟弱的布坎南總統第1048章 成爲廢墟的加爾各答威廉城堡第643章 投不投降第1027章 首相你應該擺正位置第655章 聖京和五京第180章 被迫投降 (上架求首訂、求打賞、求月票!)第622 章 捻軍的處境第1209章 帝國國庫收支第九十九章 尤浪漫參軍(中)第448章 榮維善和席寶田參軍(上)第1167章 二世祖路德維希大公第251章 金門鎮總兵的投靠第1301章 華人的橡膠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