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3章 大鍊鋼鐵(上)

“什麼?朝廷要搞大鍊鋼鐵!?”曾玉珩一臉欣喜地看完手中的文書,感嘆道。

他手中的文書,其實是一份內閣派發給各省各部的邸報,相當於內閣商議後決定的工作計劃提綱,準備要實行的接下來一階段的工作任務,知會各省各地,以便提前做好準備和籌劃。

而這份朝廷邸報上面,寫了好幾點內容,包括移民、徵兵和興辦實業等內容,其中最重要的一條,便是特意提到的在全國各地大搞冶煉鋼鐵的運動。邸報上寫明白了,內閣委員們召開內閣會議,落實皇帝關於加快發展工業,尤其是鋼鐵產業的諭令。在剛剛升任內閣副總理的李鴻章的主持下,內閣通過了《全國爲生產80萬噸鋼而奮鬥》的決議,準備掀起轟轟烈烈的全民大鍊鋼鐵的普及鋼鐵工業運動。

在這次內閣會議中,李鴻章爲了落實皇帝要高度重視鋼鐵生產,尤其是鋼材工業的發展要求,直接在邸報中明確指出:“鋼鐵工業是帝國整個工業的基礎,是整個工業的綱,是整個工業的頭領,要求內閣的其他各部都要爲工務部讓路讓資金,要求各省各地都要擠出資金和人手,安排鋼鐵廠的建立與開工投產,一切都要爲鋼鐵廠的生產停車讓路,讓鋼鐵發展成爲頭等大事,提出今年,也就是1864年,要全力保證實現鋼產量比去年的29.5萬噸鋼材翻1.7倍以上,達到80萬噸鋼材,爲急缺的鐵路鋼軌提供保障,是整個中華帝國各地當前最重要的任務。”

再看了兩遍這份包含着大鍊鋼鐵的邸報,曾玉珩又是欣喜,又有些不安。欣喜的是,內閣這麼快就落實陛下的旨意,着手大力發展鋼鐵工業了,這樣一來,他們工務部就會成爲最最重要的部門,甚至邸報中都說了,內閣其他各部要爲工務部讓出資金來,一切圍繞鋼鐵生產讓路。這樣的話,集中發展鋼鐵產業,帝國的鋼鐵產業要不了多久,便會強勁崛起。

而曾玉珩非常清楚鋼鐵工業在整個帝國工業體系中的重要地位。

鋼鐵工業,是世界所有工業化國家的基礎工業,而且是最爲重要的基礎工業,通常將鋼產量作爲衡量各國工業發展程度和實力的一項重要指標。而有了強勁的鋼鐵工業,的確,可以帶動鐵路、機器加工、軍工工業、民用工業、採礦等一切工業的發展。鋼鐵的確是所有行業中最最需要優先發展的。

但讓曾玉珩不安的是,李鴻章因爲剛被皇帝任命爲內閣副總理,心急着要以實際行動來落實皇帝的諭旨,便匆匆忙忙地沒有經過調研就下發這份邸報,讓全國都開展以鋼鐵爲綱的行動綱領,一切都爲了鋼鐵這樣的口號一經喊出,經過各省、府、州縣的層層傳遞,很可能會加劇,會忘記生產鋼鐵的初衷是爲了帝國的發展,而變成一切只爲鋼鐵也僅僅爲了鋼鐵,放棄其他的所有一切行業於不顧,所有的人都撲在鋼鐵之上,這樣的話,很可能會釀造出一場災難!

別的不說,曾玉珩雖然是工務部部長,但他還是清楚,農業糧食方面決不能有所鬆懈。而其他的一些工業,比如剛剛大力發展有了點起色的紡織工業,還有帝國最爲有特色的聖肥和聖油工業,也不能就此丟棄或忽視。

想到這裡,曾玉珩有些緊張起來。原本按照行程,他還要去盛京的奉天府遼陽州一趟,那邊有處叫鞍山驛的驛站旁邊,發現了大儲量的鐵礦,盛京那邊已經開始組織人手開採,而曾玉珩雖然已經派出了工務部礦產司的人前去查探具體情況,他還想摸清這些鐵礦旁邊是否有大量的煤礦,以便就近興辦鋼鐵廠,同時還要考慮如何運出鋼鐵,聯合交通部在原定計劃之外額外修建一條貨運鐵路。

但現在,看到這個邸報,他覺得自己必須返回聖京一趟了,必須給內閣提點建議才行。

..........

與此同時,內閣的這份邸報抄送各地,掀起了巨大的轟動。因爲內閣打着響應皇帝的旨意的口號,讓各地紛紛積極響應,迅速跟進內閣的號召,掀起了一番大力發展鋼鐵產業的狂潮。

杭州城郊的閒林鎮,一副鑼鼓喧天的熱鬧場景,今天是閒林鎮鎮長率領鎮公所的十幾名吏員蓋起小高爐,土法鍊鐵出鐵水的大好日子,隨着第一桶大概二十來斤鐵水的流出,現場一片歡騰,旌旗招展,上千人圍聚在一起歡慶。

喧鬧的氣氛和不斷高漲的人羣,將餘杭縣長和副縣長都吸引了,聽說縣長要過來查看,閒林鎮長立刻下令,繼續加快燒爐鍊鐵,爭取在縣長到來之後再出一爐鐵水。

頓時,在鎮長的一聲令下之後,整個閒林鎮都雞飛狗跳起來。鎮公所在警務所警長的帶領下,挨家挨戶搜尋廢鋼廢鐵,將鎮上個店鋪以及鎮郊農戶的鐵鍋、火鉗、鐵鋤、鐵鏟、鐵劍、菜刀等全部收集起來,扔進青磚和水泥砌成的小高爐之中。因爲用的煤炭不足,鎮長下令蒐集木柴塞入小高爐底部,整的濃煙滾滾,見風力太小,從一處鐵匠鋪拿來鼓風箱開始鼓風,不過因爲鐵匠鋪已經歇業一段時間了,風箱破損漏風,爲了解決風箱出風問題,把鎮上的幾十只公雞都殺掉,把雞毛用到風箱上堵住漏風問題。

終於,在次日中午時分,當餘杭縣長和副縣長抵達閒林鎮上的時候,小高爐正式開第二爐鐵水出爐,看着有些黑紅的鐵水流出小高爐,進入一個陶盆之中,總共大概有五十多公斤。縣長大喜,當場表揚了閒林鎮長和鎮公所以及全鎮的人們,讚揚他們富有創造精神,克服困難,響應陛下號召進行大鍊鋼鐵運動!

縣長算了一筆賬,閒林鎮這樣的小高爐,只要20來個勞力就能搞起來,每天能出鐵水2爐,也就是每天能煉製100公斤鋼鐵,全縣16萬人有將近5萬的勞力,也就是說,整個餘杭縣每天能煉出鐵水25萬公斤,一年下來,便是9萬噸鋼鐵!就算已經過去了幾個月,也至少有6萬噸!

這樣一算,縣長激動起來,滿懷豪情地一揮手:全縣百姓除了吃飯睡覺之外,要放下其他的事情,全力進行建小高爐,大鍊鋼鐵!

之後,縣長興沖沖地奔向杭州知府衙門,稟報自己餘杭縣今年要鍊鋼鐵6萬噸!杭州知府繆梓一聽樂壞了!他本來還在頭疼怎麼去在這次的朝廷邸報中立功出頭,這下好了,出頭的機會到了!他當即問清楚具體情況之後,立刻向浙江巡撫王有齡報喜!

PS:感謝kankan2015打賞!

第七十章 火藥和水泥(推薦票!)第530章 北伐前夕的調兵遣將第1347章 法愛西工人國第四十四章 好事不斷第527章 聖肥的熱銷和推廣第522章 洪仁軒和容閎來廣州第1287章 組建自己的財團(感謝無敵大燈泡打賞!)第367章 咸豐籌錢第二十八章 清軍來襲(下)第130章 《博物新編》第709章 對疆政策第171章 虎門炮臺激戰(一)第585章 咸豐驛站遇襲777章 日本風雲(五)第104章 勢如破竹(下)第1303章 數千萬投資第363章 討虜軍的攻勢第1049章 亂戰第690 章 變革(一)(致謝諸神成爲掌門!)第1041章 鎮守康提古城的英軍第1050章 上帝啊他們都是魔鬼第327章 未來的美國鐵路大王來包工程第六十七章 硫酸工場(上)第1169章 即將完成的和談第一章 成了太平天國的南王?第113章 廣東天地會起義(一)第506章 石達開下常州第669章 歐洲列強的反應(感謝諸神打賞)第454章 蟬變黃雀第1023章 英首相對華宣戰第1131章 痛哭的維多利亞女王第578章 喬莊遭遇戰第370章 福州陷落第1106章 首個目標——仰光港743章 聲東擊西第481章 洪秀全的佈置第1338章 悲催的奧斯曼帝國第439章 軍艦?是被大風颳跑了(謝諸神賞)第1270章 皇家科學院第1262章 繼續推行大鍊鋼鐵779章 尊王攘夷869章 普埃布拉攻城開始第172章 虎門炮臺激戰(二)第1279章 帝國的糧食產量第1042章 佔領錫蘭島全境第1249章 煤鐵小能手譚廷襄(謝書友無敵大燈泡的打賞!)第1212章 鋼材緊俏第134章 忽悠合信(求收藏)第1099章 英俄公使的失意863章 西疆的治理第1039章 攻破科倫坡港第167章 義軍的分崩離析(上)第1141章 普魯士兩巨頭和他們的真正目標第476章 擬建煉油廠743章 聲東擊西第1138章 普魯士國王的請求954章 中華帝國的完全統一第1055章 英軍大敗(上)第583章 咸豐吐血第485章 一心做得利漁翁的洪秀全814章 佔領巴達維亞第1039章 攻破科倫坡港第1274章 讓國人揚眉吐氣1238章 貪婪的本性第424章 叛徒邱昌道之死884章 小學老師工資是縣長的兩倍第411 章 義軍形勢急轉而下930章 取地圖來第十七章 佔領道州(上)第三十二章 傷亡撫卹制度第七十五章 一戰下陽山(求點擊收藏)第315章 尤浪漓娶親(下)第574章 咸豐要談和?946章 德比伯爵的屈辱第356章 成立聖國中央銀行第216章 洪秀全進城第552章 咸豐罵天第173章 虎門炮臺激戰(三)第1104章 印度洋的形勢第1278章 土地流轉政策第550章 海防重地論海防第375章 火器和軍艦到貨第614章 得知北京消息的咸豐最後一次噴血第643章 投不投降第166章 陳開之死第267章 洋人送鍾給東王第1068章 鐵血首相的誕生(求看盜版的兄弟來起點訂閱)第九章 商議出征第647章 天王歸天第134章 忽悠合信(求收藏)第1345章 美洲的開發第九十六章 馮氏藥水破桂林 (求收藏求打賞!)第1194章 包令的東方沿途見聞(下)第1034章 它要戰,朕便戰(求不養,會養死)726 章 劉永福參軍第1146章 沙俄大公被刺殺739章 起義爆發(上)第653章 以南京爲都的真正意義第1102章 帝國的殺手鐗
第七十章 火藥和水泥(推薦票!)第530章 北伐前夕的調兵遣將第1347章 法愛西工人國第四十四章 好事不斷第527章 聖肥的熱銷和推廣第522章 洪仁軒和容閎來廣州第1287章 組建自己的財團(感謝無敵大燈泡打賞!)第367章 咸豐籌錢第二十八章 清軍來襲(下)第130章 《博物新編》第709章 對疆政策第171章 虎門炮臺激戰(一)第585章 咸豐驛站遇襲777章 日本風雲(五)第104章 勢如破竹(下)第1303章 數千萬投資第363章 討虜軍的攻勢第1049章 亂戰第690 章 變革(一)(致謝諸神成爲掌門!)第1041章 鎮守康提古城的英軍第1050章 上帝啊他們都是魔鬼第327章 未來的美國鐵路大王來包工程第六十七章 硫酸工場(上)第1169章 即將完成的和談第一章 成了太平天國的南王?第113章 廣東天地會起義(一)第506章 石達開下常州第669章 歐洲列強的反應(感謝諸神打賞)第454章 蟬變黃雀第1023章 英首相對華宣戰第1131章 痛哭的維多利亞女王第578章 喬莊遭遇戰第370章 福州陷落第1106章 首個目標——仰光港743章 聲東擊西第481章 洪秀全的佈置第1338章 悲催的奧斯曼帝國第439章 軍艦?是被大風颳跑了(謝諸神賞)第1270章 皇家科學院第1262章 繼續推行大鍊鋼鐵779章 尊王攘夷869章 普埃布拉攻城開始第172章 虎門炮臺激戰(二)第1279章 帝國的糧食產量第1042章 佔領錫蘭島全境第1249章 煤鐵小能手譚廷襄(謝書友無敵大燈泡的打賞!)第1212章 鋼材緊俏第134章 忽悠合信(求收藏)第1099章 英俄公使的失意863章 西疆的治理第1039章 攻破科倫坡港第167章 義軍的分崩離析(上)第1141章 普魯士兩巨頭和他們的真正目標第476章 擬建煉油廠743章 聲東擊西第1138章 普魯士國王的請求954章 中華帝國的完全統一第1055章 英軍大敗(上)第583章 咸豐吐血第485章 一心做得利漁翁的洪秀全814章 佔領巴達維亞第1039章 攻破科倫坡港第1274章 讓國人揚眉吐氣1238章 貪婪的本性第424章 叛徒邱昌道之死884章 小學老師工資是縣長的兩倍第411 章 義軍形勢急轉而下930章 取地圖來第十七章 佔領道州(上)第三十二章 傷亡撫卹制度第七十五章 一戰下陽山(求點擊收藏)第315章 尤浪漓娶親(下)第574章 咸豐要談和?946章 德比伯爵的屈辱第356章 成立聖國中央銀行第216章 洪秀全進城第552章 咸豐罵天第173章 虎門炮臺激戰(三)第1104章 印度洋的形勢第1278章 土地流轉政策第550章 海防重地論海防第375章 火器和軍艦到貨第614章 得知北京消息的咸豐最後一次噴血第643章 投不投降第166章 陳開之死第267章 洋人送鍾給東王第1068章 鐵血首相的誕生(求看盜版的兄弟來起點訂閱)第九章 商議出征第647章 天王歸天第134章 忽悠合信(求收藏)第1345章 美洲的開發第九十六章 馮氏藥水破桂林 (求收藏求打賞!)第1194章 包令的東方沿途見聞(下)第1034章 它要戰,朕便戰(求不養,會養死)726 章 劉永福參軍第1146章 沙俄大公被刺殺739章 起義爆發(上)第653章 以南京爲都的真正意義第1102章 帝國的殺手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