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7章 羅澤南的思考

“並且,據我所知,如今歐洲和北美的鋼材價格,尤其是用來敷設鐵路的鋼軌,價格十分昂貴,比數年前的價格已經上漲了五成之多。若是我們帝國能進行大鍊鋼鐵運動,集中力量發展鋼鐵產業,不但能滿足國內自己的需求,說不定還能出口一些,這樣的話就能大賺了,肯定比在鄉下種地強多了。”伍崇耀不愧是商人出身,他說的還是從商品出產的角度去衡量。

李鴻章友好地朝伍崇耀微微顎首,難得伍崇耀堅定地支持自己,這也讓他獲得了極大的信心,有把握能將大鍊鋼鐵之事推動下去。

最後只剩下羅澤南還有些沒贊同,雖然就算他反對,李鴻章也可以憑藉自己是內閣副總理的身份,外加另外三名內閣成員已經表示出贊同的意見,可以將此事強行決定下來,但畢竟這是他李鴻章作爲內閣副總理第一次做出巨大的決策,李鴻章還是希望能獲得包括羅澤南在內的所有內閣成員的一致贊成。

他可是記得,陛下跟他特意交代過,要團結其他的內閣成員,團結各省巡撫和各部部長們,將政務好好推行下去。

羅澤南見大家都盯着自己,他沒有絲毫不自然,微笑道:“我先前便說過了,我也贊成並執行陛下的旨意,只要有利於我們中華帝國,就是要大力發展鋼鐵產業。但要充分評估,因爲要要開展大鍊鋼鐵運動,才因此造成的其他不利影響到底有多大。而且內閣的這種鋪向全國的重大決定,我提議還是報陛下批准,依陛下的聖明,自然能看出其中的不利之處,再加以修正和完善,想必能將這項工作做到最好。

不過剛纔李總理提到的人口紅利,我認爲這個說法雖然有些違背以人爲本的思辨,將人也當成了貨物商品,但從經濟實用性來說,這個提法非常巧妙,將一國的經濟完全與人口掛上了緊密的關聯,甚至裡面有個複雜的邏輯關係在其中,只是如今我們還沒有發現而已。我認爲內閣要花大力氣組織研究這個問題,使這個人口紅利最快地、最有效地發揮出來!

而這個鋼鐵產業的發展,便可以應用這個人口紅利!但我想,任何產業都不可能一蹴而就,要大力發展鋼鐵產業,也是如此。我們可以將這勞動人口從農業之中解放出來,但不一定所有的都要投入到鋼鐵產業之中。

我最近在思索那些西洋國家,就比如說英國,爲何他們的人口不及滿清人口的十分之一,而他們的綜合國力卻比中華帝國要強大得多,究其原因,是他們廣泛使用先進的機器和技術工人,也就是說,他們的勞力從事的是能生產更多財富的行業,比如紡織、鋼鐵、採礦、機器、造船、運輸貿易,甚至是軍人,而不是農業。

舉例來說,就比如英國的煤炭行業來說吧,根據我們前些時間收集到的數據,英國在4前年的時候,也就是西曆所謂的1860年吧,總共約有25萬煤礦工人,煤炭產量爲8130萬噸左右,算起來,憑藉每個煤礦工人一年生產下來的煤炭大概是325噸左右,按照如今的4.5聖元每噸的價格,價值大概在1462聖元左右,除去開採煤炭和運輸銷售的成本之外,產生的利潤價值折算成聖元,大概是1100元左右。也就是說,英國的煤礦工人一年能創造出1100聖元的價值出來,當然,這還包括他自己的薪俸在其中。

而英國的農民的話,一年創造的價值,折算成聖元的話,僅僅300聖元左右。從這裡便能看出,即便是在英國,從事煤礦工人的勞力,也比從事農民的勞力創造的價值也要多得多!當然,英國的煤礦工人他們一年的俸祿還是隻有350聖元左右樣子,其餘的750聖元都被那些開設煤礦的老闆們給賺走了,但這是另一回事了。”

“而英國的鋼鐵工人,他們一年創造的價值便更高了,根據身在歐洲的郭嵩燾郭大人的估算,英國的鋼鐵工人工資折算起來,在每年400聖元左右,有技術的熟練工,甚至能到500聖元以上。而實際上,他們每年創造的價值,比煤礦工人更高,能達到1400聖元甚至1600聖元左右。

若是不算那些洋人老闆們的剝削之類的,除去原材料等成本,包含那些工人本身的工資在內,鋼鐵工人辛苦勞作一年下來,所創造的總價值,也就是帶給這個世界的總財富,遠比農民高出許多!而這樣的話,將這些勞力配置到鋼鐵等工業之中,的確比從事農耕的鄉農要創造出更多的財富。”羅澤南接着自己的長篇大論,繼續說道:“這就是我最近思考的一些問題。

從這方面來說,我又贊成李大人的舉措,希望帝國能大力發展鋼鐵產業,將廣大的鄉農們,轉移到鋼鐵工人的隊伍之中,這樣才能創造出更大的價值!其實不僅僅是鋼鐵產業,其他的各類工業都可以,當然,鋼鐵產業是基礎。這樣的話,便能以最快的速度,最低的人力成本,增加我國的綜合國力!

但唯一的條件和判斷標準便在於,我們準備要開戰的大鍊鋼鐵,能否做到正常的壯勞力產生的價值,大爲超過正常的種地鄉農創造的價值!”

聽完羅澤南的長篇大論,衆人總算明白了他說的道理,同時也爲他的見識所折服,所有人都陷入沉思之中。

羅澤南不愧是理學大師,這個獨到的見解和思辨方式,讓人不得不佩服。事實上,不正是這個道理麼,到底要不要進行大鍊鋼運動,取決於是鍊鋼划算,還是種地划算。

因此,李鴻章哈哈笑了起來,他直接下結論道:“大鍊鋼鐵,產生的價值必然比種地要大得多!既然羅大人也贊同大鍊鋼鐵,我們內閣便就此決定了,在全國範圍內開展大鍊鋼鐵運動,全力發展鋼鐵產業!

我以內閣副總理的名義,下發內閣令,發動全國各地儘快掀起大鍊鋼鐵的高潮!等出了一點成績之後,再向陛下報喜,爲衆位大人請功!”

888章 天皇駕崩第三十八章 攻佔寧遠(中)第1251章 出鐵水第198章 揪出奸細第299章 江忠源的毒煙緣分931章  馮雲山的計劃745章 傑索爾村遭遇戰(上)第476章 擬建煉油廠第280章 小鎮調研第612章 繳獲寶物無數743章 聲東擊西957章 印度再次叛亂第1250章 6萬噸的年生鐵產量第142章 太平天國治下的武昌第294章 太平天國來人805章 布洛克授首765章 出兵朝鮮第348章 大清亂如麻第1331章 法國政變第1332章 一個時代的終結(感謝書友無敵大燈泡的打賞!)第1156章 各打算盤830章 菲律賓總督的秘密第1104章 印度洋的形勢第265章 大興土木的天京730 章 派攪屎棍去攪亂阿三們起義第1148章 亞丁港第448章 榮維善和席寶田參軍(上)第448章 榮維善和席寶田參軍(上)796章 其實我們可以在墨西哥合作第三十八章 攻佔寧遠(中)第695 章 施策第375章 火器和軍艦到貨846章 拆上海城牆第七十章 火藥和水泥(推薦票!)第1183章 勇悍的高加索軍團也抵擋不住了第1115章 這場海戰註定載入史冊第1095章 爲何非要是7月4日第348章 大清亂如麻第330章 北伐軍被包圍第292章 兵工廠第466章 昆明清軍全部歸降925章 激戰第1064章 倫敦震動852章 濱海省駐軍司令卡爾薩科夫第484章 天京變亂( 下)東王之死第609章 登基定國號第三十七章 攻佔寧遠(上)第543章 長達四十里的江北大營第1266章 兩種社會制度第679章 賑災安排與決口989章 上南部蓄奴州的動盪第622 章 捻軍的處境第598章 載垣改名“那奴兒”第192章 給英軍俘虜做點手腳(下)第1095章 爲何非要是7月4日744章 印度總督的恐慌第356章 成立聖國中央銀行第1156章 各打算盤第322章 南記五金鋪(上)第717章 出兵安南第1139章 俾斯麥和郭嵩燾的談判723 章 完善徵兵制度(下)第388章 沒銅就買洋人的第145章 美國駐華代辦伯駕第1335章 鮑狄埃和嗯格斯第425章 細作幫助破衢州城第626 章 袁甲三和李鴻章第1112章 世界上最大戰艦勇士號的悲劇第267章 洋人送鍾給東王第1142章 普魯士的五大軍團1040章 不接受你的投降(PS:大章感謝塞外沙塵的萬賞!)第1086章 南部聯盟國的苦衷第550章 海防重地論海防第479章 天王的怒火第1097章 閒雜人等不能參加和談第235章 春夢耶?酒後洞房第371章 福州滿旗老幼的處置第1057章 坎貝爾自盡921章 四國聯合艦隊第342章 北伐軍突圍(感謝盛開的爆米花打賞!)第439章 軍艦?是被大風颳跑了(謝諸神賞)第152章 南洋公司開業(求支持、收藏)901章 猖狂的英國新公使第203章 “曾剃頭”的來由第1277章 《邊疆大開發法案》第317章 沈冬蓮的天王府見聞(下)第434章 俘虜佩裡981章 被黑出翔的林肯總統(各位書友娶妻要慎重啊)第568章 軍糧城小鎮第139章 再見“周彗敏”第1056章 英軍大敗(下)第1048章 成爲廢墟的加爾各答威廉城堡第563章 肅順識破馮雲山的謀算第112章 準備出兵廣州第1121章 逃回奧倫堡第203章 “曾剃頭”的來由第541章 醫護兵第六十五章 竟然是硫化鋅826章 南洋新城——雞籠坡(上)第1174章 奧斯曼土耳其
888章 天皇駕崩第三十八章 攻佔寧遠(中)第1251章 出鐵水第198章 揪出奸細第299章 江忠源的毒煙緣分931章  馮雲山的計劃745章 傑索爾村遭遇戰(上)第476章 擬建煉油廠第280章 小鎮調研第612章 繳獲寶物無數743章 聲東擊西957章 印度再次叛亂第1250章 6萬噸的年生鐵產量第142章 太平天國治下的武昌第294章 太平天國來人805章 布洛克授首765章 出兵朝鮮第348章 大清亂如麻第1331章 法國政變第1332章 一個時代的終結(感謝書友無敵大燈泡的打賞!)第1156章 各打算盤830章 菲律賓總督的秘密第1104章 印度洋的形勢第265章 大興土木的天京730 章 派攪屎棍去攪亂阿三們起義第1148章 亞丁港第448章 榮維善和席寶田參軍(上)第448章 榮維善和席寶田參軍(上)796章 其實我們可以在墨西哥合作第三十八章 攻佔寧遠(中)第695 章 施策第375章 火器和軍艦到貨846章 拆上海城牆第七十章 火藥和水泥(推薦票!)第1183章 勇悍的高加索軍團也抵擋不住了第1115章 這場海戰註定載入史冊第1095章 爲何非要是7月4日第348章 大清亂如麻第330章 北伐軍被包圍第292章 兵工廠第466章 昆明清軍全部歸降925章 激戰第1064章 倫敦震動852章 濱海省駐軍司令卡爾薩科夫第484章 天京變亂( 下)東王之死第609章 登基定國號第三十七章 攻佔寧遠(上)第543章 長達四十里的江北大營第1266章 兩種社會制度第679章 賑災安排與決口989章 上南部蓄奴州的動盪第622 章 捻軍的處境第598章 載垣改名“那奴兒”第192章 給英軍俘虜做點手腳(下)第1095章 爲何非要是7月4日744章 印度總督的恐慌第356章 成立聖國中央銀行第1156章 各打算盤第322章 南記五金鋪(上)第717章 出兵安南第1139章 俾斯麥和郭嵩燾的談判723 章 完善徵兵制度(下)第388章 沒銅就買洋人的第145章 美國駐華代辦伯駕第1335章 鮑狄埃和嗯格斯第425章 細作幫助破衢州城第626 章 袁甲三和李鴻章第1112章 世界上最大戰艦勇士號的悲劇第267章 洋人送鍾給東王第1142章 普魯士的五大軍團1040章 不接受你的投降(PS:大章感謝塞外沙塵的萬賞!)第1086章 南部聯盟國的苦衷第550章 海防重地論海防第479章 天王的怒火第1097章 閒雜人等不能參加和談第235章 春夢耶?酒後洞房第371章 福州滿旗老幼的處置第1057章 坎貝爾自盡921章 四國聯合艦隊第342章 北伐軍突圍(感謝盛開的爆米花打賞!)第439章 軍艦?是被大風颳跑了(謝諸神賞)第152章 南洋公司開業(求支持、收藏)901章 猖狂的英國新公使第203章 “曾剃頭”的來由第1277章 《邊疆大開發法案》第317章 沈冬蓮的天王府見聞(下)第434章 俘虜佩裡981章 被黑出翔的林肯總統(各位書友娶妻要慎重啊)第568章 軍糧城小鎮第139章 再見“周彗敏”第1056章 英軍大敗(下)第1048章 成爲廢墟的加爾各答威廉城堡第563章 肅順識破馮雲山的謀算第112章 準備出兵廣州第1121章 逃回奧倫堡第203章 “曾剃頭”的來由第541章 醫護兵第六十五章 竟然是硫化鋅826章 南洋新城——雞籠坡(上)第1174章 奧斯曼土耳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