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7 章 帝國兵力和家底

這天,總參謀部的左宗棠和毛奇前來覲見皇帝,稟報總參謀部最近的一些軍事變革。最近,總參謀部對帝國的軍隊進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對於這些,馮雲山基本上都只是稍微看看便籤署自己的名字,蓋上自己的皇帝玉璽。

對於毛奇牽頭的總參謀部對帝國軍隊的完善,馮雲山很是支持。他雖然知道華夏的實際情況與普魯士不一樣,但借鑑一下這個西歐將來的第一強國的軍事改革,而且是由歷史上的實際操刀手來實施,還是值得一試的。因此,前陣子,對於先是在將所有總參謀部的一干處長以下的將領全部免職,納入培訓班學習培訓,等結業考試後再安排職位的做法,馮雲山絲毫沒有阻攔,還親自出面勸服幾名總參謀部中的天國老人服從大局,若是他們真不適合總參謀部,便將他們調往基層軍隊中。

這樣,總參謀部便先拿自己作爲試點,展開軍事培訓。前兩天,培訓的第一階段完成,原本的八十多人的總參謀部,被淘汰了五十多人,除了那些處長們因爲是馮雲山親自任命,否則很有可能連這些處長副處長都要被淘汰。

對於這些被淘汰的五十餘名參謀軍官,毛奇給出了兩條路。一條是繼續參加培訓,爭取在第二輪培訓中達到合格,再讓他們重新加入總參謀部,不過崗位就得根據特長重新安排;第二條路,特別是有十餘人連字都不認識的文盲將領,毛奇直言不諱地建議將他們下方至討虜軍基層部隊裡,充任連長營長,並且就算是在部隊裡,也要進行原本在太平聖國時期實行的夜校掃盲,否則,難有晉升機會。

總參謀部經過改造,更加的專業高效了。

總參謀部下,除了原本的作戰處,作訓處,情報處,後勤處,軍事科學處以外,總參謀部還增設了鐵道處,平時負責協助工務部開展鐵路的修建和設計,同時又協助情報處進行野外測繪勤務,戰時統一協調運輸兵力和後勤戰略物資。

又將最爲重要的作戰處一分爲三:作戰一處,作戰二處和作戰三處。作戰一處和作戰二處負責陸軍作戰的計劃和指揮,一處負責長江以北區域的作戰,主要針對蒙古、滿洲、朝鮮、俄羅斯和中亞各國,二處負責長江以南的區域作戰,主要針對東南亞各國、南亞等,而作戰三處負責海軍以及內河水師作戰的計劃和指揮,重點在日本、呂宋等地。

щщщ¤тт κan¤¢Ο

馮雲山看到改造後的總參謀部,就如同一架蓄勢待發的戰爭機器,一切都是爲了戰爭而準備着,很是滿意。

毛奇對於只有30多個人的總參謀部下達各項指令,將原本欠缺的基礎工作都慢慢開始建設起來。

而對於討虜軍的整編,也在同時進行。左宗棠在聽取一個多月的毛奇培訓課程後,也同意對討虜軍進行整編。-

這次,左宗棠和毛奇兩人,便是對整個討虜軍和帝國的軍隊進行整編方案,來向馮雲山稟報的。

雖然這次整編,主要是毛奇牽頭,左宗棠只是旁邊把關,但作爲毛奇的頂頭上司,左宗棠纔是馮雲山最爲看重的人,而且,真的論到奇謀怪策,直來直去的毛奇根本不是左宗棠的對手,此次也是由左宗棠來稟報帝國軍隊的改組計劃。

“陛下,微臣和毛將軍對帝國的軍隊進行了仔細分類,除了討虜軍外,另設預備役和民兵,以後這兩樣作爲主要的地方守備部隊,而常備的討虜軍和預備役中的主力部隊,作爲野戰軍。綜合考慮,本次軍隊的改組計劃,圍繞擴兵來進行!”左宗棠開始說起軍隊的改組計劃。

“討虜軍原本的編制,按甲等師和乙等師進行,當初的主要原因是火器不夠,火器佔比三分之一以上的,便編爲甲等師,都是刀矛武器的,便編爲乙等師,與如今的人手一杆新式火槍,連火炮也不少的實際情況已完全不同。因此,已經沒必要再對作戰師以甲乙來區分了。同時,毛將軍提出,帝國的營和團是一種全新的架構,與歐洲的營和團編制有所區別,甚至更爲合理。整個討虜軍,重新編制,陸軍方面,分爲步兵、炮兵以及特種兵,以及工兵、後勤兵等幾類;海軍方面,分爲內河水師和外海艦隊。”

“哦,新增加了特種兵和後勤兵這二類編制,不錯!對了,擲彈兵沒有設置了?”馮雲山有些汗顏,自己因爲懶得製作土製手雷,便忽略了這近代的擲彈兵兵種。事實上,這種介於步兵與炮兵之間的兵種,在早期來說,對於攻城和防守來說,殺傷力驚人,除了對付騎兵之外,對其餘步兵都是利器,但如今,已經慢慢沒落了。

“陛下,後勤處和軍事科學處已經開始研製手雷,但根據毛奇將軍所說的,如今普魯士的擲彈兵種雖然還保留,但主要武器已經不是手雷等投擲炸彈,而是與其他的步兵沒多少區別,只是更爲精銳而已。而我軍中已有特種兵種,事實上已經沒必要設置擲彈兵了。”左宗棠回答道。

“甲等師乙等師等番號全部取消,原甲等師的陸師,分別改爲討虜軍步兵第一師,步兵第二師,一直到步兵第八師,甲五師和甲十師爲水師,分別改爲南洋艦隊和東海艦隊,新組建二師,頂替空餘的討虜軍步兵第五師和討虜軍步兵第十師。原乙等師的陸師,分別改爲討虜軍步兵第十一師至步兵第二十師。原本的甲等旅和乙等旅全部整編爲師,野戰軍中廢除旅一級編制,整編爲步兵第三十一師至步兵第五十師。步兵前二十師均爲原本的甲等師編制不變,全部爲一萬一千兵員;從步兵第三十一師開始,道步兵第五十師,全部爲原來的乙等師編制,一萬兵員。”

“預留的第二十一師至第三十師的編制,已經面向全國徵募新兵,準備從第一師到第二十師中抽取一定的士官和老兵,加上新兵輔以黃埔軍校之中的學員,重新組建。”

馮雲山點點頭,這樣一來,現有的討虜軍步兵,便有四十個師,兵力達到42萬。果然是泱泱大國,稍一徵兵,短短几年時間,便能組建一支如此規模的步兵。不過,這麼多的步兵,武器方面不知道如何了,按理說,火槍遠遠不夠。他不由問道:“各步兵師武器裝備如何?”

“陛下,武器方面,主要是新式火槍,還是缺配嚴重。”左宗棠恭謹地回稟:“原本的甲等師配齊了一半多的新式火槍,還有四分之一配以鳥槍鳥銃等,另四分之一配以刀矛。乙等師也只有二個師基本配齊火槍,後面的幾個乙等師只配齊三分之一的火槍,其中還有較多的鳥槍等,更多的是刀矛弓弩等冷兵器。後因攻佔滿清,繳獲大批鳥槍,集中送往帝國第一兵工廠改造成遂發滑膛火槍,情況有所好轉。帝國成立以後,最近半年,伍大人利用南洋公司的關係,加大了與普魯士和美國等軍火商人的交易,購買大量的洋槍火炮及彈藥,大多爲燧發滑膛槍和擊發滑膛槍,大致有四萬杆,都囤積在廣州和上嗨,因各師都在各處作戰,還未來得及轉運各師手中。另外,位於韶州的帝國第一兵工廠每月能生產的擊發滑膛槍提高到二千杆,米涅步槍還是五百杆。二年下來,除去已經配給軍中將士的,還有一萬二千杆存貨未來得及運到軍中。而廣州的帝國第二兵工廠也專門生產德萊賽m1841針發槍,已經生產了五千杆。相當於一共還有五萬七千杆的庫存未發放,能裝備6個師。”

ps:感謝zxyz01大大的打賞!

第1344章 帝國的城市化第266章 天國會見洋人第492章 楊輔清投翼王第592章 談判(上)第236章 勸曾國藩謀反第三十四章 江華王氏兄弟(上)748章 英軍大敗第342章 北伐軍突圍(感謝盛開的爆米花打賞!)1040章 不接受你的投降(PS:大章感謝塞外沙塵的萬賞!)第1251章 出鐵水第265章 大興土木的天京第125章 攻奪廣州城(八)第四章 宿命之地第1023章 英首相對華宣戰第533章 粵賊不是賊第352章 三路出兵第二十五章 連克兩縣(上)第1063章 狠厲的維多利亞第131章 義軍的計劃931章  馮雲山的計劃第1108章 英國海軍總令霍普第659章 魏源第1107章 打了大勝仗都還沒反應過來第七十三章 被說服的尹頭領(求推薦)第1052章 絕望的坎貝爾第1274章 讓國人揚眉吐氣第465章 親去芸南(謝諸神賞)第687 章 另類科舉第247章 澳門是本王的722 章 完善徵兵制度(上)第1029章 愛爾蘭自治(感謝鬼狐毒士大大打賞!)870章 燃燒彈第396 章 急於應對南王燕王的楊秀清792章 炮臺羣第368章 滿清買軍艦第305章 聖王賑糧救大家第1116章 步兵也大敗第653章 以南京爲都的真正意義第1269章 二元制君主立憲制第1276章 帝國的發展第1252章 要有規劃第691 章 問策(二)第1098章 三國和平954章 中華帝國的完全統一第1100章 範汝增與西華德的繼續合作第368章 滿清買軍艦第274章 《南方日報》的火熱第716章 小小廣南地主,竟敢稱帝?1017章 即將成名的路透社第412 章 甲十師出兵第1152章 紛亂的沙俄第271章 都在看報的兩人:咸豐和馬克思第245章 勇敢的蘇三娘795章 我是來表達法蘭西皇帝的問候與友誼的第1055章 英軍大敗(上)901章 猖狂的英國新公使第九十六章 馮氏藥水破桂林 (求收藏求打賞!)第1096章 歐洲三國公使的無奈第447章 準備擴軍第389章 曲烏寶鐵路通車(上)第307章 北方也是蝗災第580章 八里橋血戰(上)第387章 四面漢歌,壓力山大858章 全殲第221章 擊潰南澳水師第153章 招標(上)第628 章 殘清的內鬥第555章 滿清軍制的致命缺陷第666 章 各有算盤第237章 衡州戰事第652章 定都天京第1153章 英國新首相應對沙皇之死972章 黑奴並不都是悲慘的?887章 京都城破(感謝諸神兄的打賞!祝大家新年快樂!)第710章 開發新疆第271章 都在看報的兩人:咸豐和馬克思第530章 北伐前夕的調兵遣將第133章 突然有了個兒子(求收藏支持)第1322章 火爆的橡膠產業和洪尼公司第1137章 拿破崙三世也慫了870章 燃燒彈第582章 八里橋血戰(下)第1189章 佔領阿斯特拉罕城896章 桂小五郎和日本的命運第365章 進軍芸南(諸神太客氣了!)第1146章 沙俄大公被刺殺第416章 不留活路第十七章 佔領道州(上)第309章 清廷官場的黑暗949章 毛瑟步槍和銅殼子彈的面世第507章 讓太平軍吃驚的討虜軍823章 《星加坡條約》(上)第604章 北京城內兵荒馬亂(謝謝週五不喝酒的打賞!)第1253章 大鍊鋼鐵(上)第125章 攻奪廣州城(八)第373章 琉球王覲見第657章 被供奉長生牌957章 印度再次叛亂第636 章 天京城內現狀第295章 楊秀清來借兵
第1344章 帝國的城市化第266章 天國會見洋人第492章 楊輔清投翼王第592章 談判(上)第236章 勸曾國藩謀反第三十四章 江華王氏兄弟(上)748章 英軍大敗第342章 北伐軍突圍(感謝盛開的爆米花打賞!)1040章 不接受你的投降(PS:大章感謝塞外沙塵的萬賞!)第1251章 出鐵水第265章 大興土木的天京第125章 攻奪廣州城(八)第四章 宿命之地第1023章 英首相對華宣戰第533章 粵賊不是賊第352章 三路出兵第二十五章 連克兩縣(上)第1063章 狠厲的維多利亞第131章 義軍的計劃931章  馮雲山的計劃第1108章 英國海軍總令霍普第659章 魏源第1107章 打了大勝仗都還沒反應過來第七十三章 被說服的尹頭領(求推薦)第1052章 絕望的坎貝爾第1274章 讓國人揚眉吐氣第465章 親去芸南(謝諸神賞)第687 章 另類科舉第247章 澳門是本王的722 章 完善徵兵制度(上)第1029章 愛爾蘭自治(感謝鬼狐毒士大大打賞!)870章 燃燒彈第396 章 急於應對南王燕王的楊秀清792章 炮臺羣第368章 滿清買軍艦第305章 聖王賑糧救大家第1116章 步兵也大敗第653章 以南京爲都的真正意義第1269章 二元制君主立憲制第1276章 帝國的發展第1252章 要有規劃第691 章 問策(二)第1098章 三國和平954章 中華帝國的完全統一第1100章 範汝增與西華德的繼續合作第368章 滿清買軍艦第274章 《南方日報》的火熱第716章 小小廣南地主,竟敢稱帝?1017章 即將成名的路透社第412 章 甲十師出兵第1152章 紛亂的沙俄第271章 都在看報的兩人:咸豐和馬克思第245章 勇敢的蘇三娘795章 我是來表達法蘭西皇帝的問候與友誼的第1055章 英軍大敗(上)901章 猖狂的英國新公使第九十六章 馮氏藥水破桂林 (求收藏求打賞!)第1096章 歐洲三國公使的無奈第447章 準備擴軍第389章 曲烏寶鐵路通車(上)第307章 北方也是蝗災第580章 八里橋血戰(上)第387章 四面漢歌,壓力山大858章 全殲第221章 擊潰南澳水師第153章 招標(上)第628 章 殘清的內鬥第555章 滿清軍制的致命缺陷第666 章 各有算盤第237章 衡州戰事第652章 定都天京第1153章 英國新首相應對沙皇之死972章 黑奴並不都是悲慘的?887章 京都城破(感謝諸神兄的打賞!祝大家新年快樂!)第710章 開發新疆第271章 都在看報的兩人:咸豐和馬克思第530章 北伐前夕的調兵遣將第133章 突然有了個兒子(求收藏支持)第1322章 火爆的橡膠產業和洪尼公司第1137章 拿破崙三世也慫了870章 燃燒彈第582章 八里橋血戰(下)第1189章 佔領阿斯特拉罕城896章 桂小五郎和日本的命運第365章 進軍芸南(諸神太客氣了!)第1146章 沙俄大公被刺殺第416章 不留活路第十七章 佔領道州(上)第309章 清廷官場的黑暗949章 毛瑟步槍和銅殼子彈的面世第507章 讓太平軍吃驚的討虜軍823章 《星加坡條約》(上)第604章 北京城內兵荒馬亂(謝謝週五不喝酒的打賞!)第1253章 大鍊鋼鐵(上)第125章 攻奪廣州城(八)第373章 琉球王覲見第657章 被供奉長生牌957章 印度再次叛亂第636 章 天京城內現狀第295章 楊秀清來借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