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5章 損失巨大

荷蘭人的投降顯得很識趣,譚體元沒有多做殺戮,只是將巴達維亞城內的荷蘭士兵武裝全部解除,全部集中看押起來,甚至都沒有捆綁。

不過,這些荷蘭士兵並非全部都是荷蘭人,其中還有一些被僱傭的西班牙人、法國人和英國人。不過在譚體元他們看來,都是一樣的洋人。

最高興的還是城內和郊區的華人勞工以及華人首領,被巴達維亞總督任命爲甲必丹的陳學林、媽腰陳永元這兩堂兄弟最爲高興了,他們主動組織數百名巴達維亞城內外的華商和手工匠人、勞工頭領一道,敲鑼打鼓擡着禮物向家鄉的士兵犒勞慰問,譚體元趁機任命陳學林、陳永元兩人爲巴達維亞民團團總和副團總,幫助討虜軍維持秩序,看管在押的洋人,監視土著。

一時間,巴達維亞的華人紛紛走上街頭,歡慶不已。

要知道,他們原本被荷蘭人限制自由,只能在特定街區內行動,除非像陳學林陳永元這樣的華人首領,因爲定期交納大量的錢財給總督府,纔有少量的特權。他們從家鄉或者南洋其他地方想接個親人來巴達維亞,都必須有人擔保並交納保證金,而前年制定的法律更是直接將整個社會分爲四等,華人爲末等。法律還強行規定華人不準穿西裝,只能唐裝,還必須按照滿清的習俗留辮子,不能講荷蘭語,華人可以被警察隨意鞭打、侮辱,苛捐雜稅比土著重得多。

連陳學林也哭訴道:“譚將軍,就算小人是洋人指派的甲必丹,卻連土著們都不如,還經常被華族同胞暗罵是漢奸走狗。那些洋人知道我們華人勤勞肯幹,能掙些苦力錢,因此每年都向我們華人收繳兩三次人頭稅,而那些土著們好吃懶做一窮二白,反而躲過了人頭稅,小人討好洋人,也是爲了能做些生意,爲一些同胞交納那份稅錢。”說完,陳學林嚎啕大哭,似乎想將心中的委屈和苦楚全都喊出來。

周圍的華人紛紛喊着:“陳老大,苦了你了!”

譚體元拍拍陳學林肩膀:“陳團總,以後不會了,以後我中華帝國來治理這片土地,再不會遭受洋人的欺凌。”

陳學林找來一把大剪子,當着衆人的面,便咔地一聲將腦門頂上的豬尾巴辮子給剪斷了,道:“兄弟們,從今往後,我陳學林便是中華帝國的人,服從朝廷。你們要是還認我是大哥,就和我一樣,將頭頂的滿清辮子給剪了,和我一起,歸順朝廷。”

於是,在陳永元等人的帶領下,上萬的華人當衆在巴達維亞城內外紛紛剪去醜陋的鞭子,嚇得那幫爪哇島上的土著紛紛躲避。

巴達維亞總督個羅科忒主動提出,他將荷蘭在巴達維亞的金庫和糧倉、貨倉獻給譚體元,要求譚體元將他和荷蘭士兵們全部釋放,並提供運兵船送他們去星家坡。譚體元自然沒有答應,他知道這個洋人還打着主意,想去找英國人幫忙再攻打回來。俗話說,放虎歸山,即使不殺掉這些荷蘭人,他也不會直接將他們放走。在他看來,洋人也沒高人一定,按照帝國的慣例,這些投降被俘虜的荷蘭人,要麼他們的親人拿錢來贖回,要麼便爲帝國效勞,成爲僱傭軍或是其他人才,將贖金賺回來。再不濟,便要直接押送回國內,正好這些洋人都牛高馬大的,馬鞍山鐵礦如今可是如火如荼地在開採,正需要大量的人手。

無奈之下,個羅科忒索性一言不發,不肯透露荷屬東印度今年囤積的錢財藏在何處。不過,他的想法未免太幼稚了,在譚體元與總督府的幾名中級官員經過兩次“談心”之後,幾名荷蘭中級官員便交代出埋設錢財的地下倉庫。譚體元大喜,親自帶人組織數百討虜軍將士將之搜刮起來。

不得不說,荷屬東印度已經完全大不如從前了。荷屬東印度公司在上個世紀便衰落下來,香料貿易不再流行,如今流行的是茶葉和絲綢,可偏偏如今的茶葉這些幾乎被美英法和普魯士等國商人直接從中華帝國運走,巴達維亞以及整個荷蘭佔領的東印度羣島失去了原本的重要性,不再是商業的中心地帶,走向沒落。

荷屬東印度羣島只能以自己出產的廉價的香料和初級農產品、礦產等提供利潤,但要因爲荷屬東印度殖民當局內的官員腐敗成風,所得利潤極爲可憐。很早以前便再不能夠向股東支付紅利,前些年更是艱難,荷蘭政府便索性解散了東印度公司,但局面還是無法扭轉。這也是爲何駐守在荷屬東印度的荷蘭戰兵和海軍才這麼點人,負擔不起啊。

於是,譚體元見只搜出七百多萬荷蘭盾的財物,還以爲荷蘭人藏着,但經過三天裡裡外外的搜查,幾乎將整個巴達維亞城都搜遍了,總督府更是挖得破破爛爛到處是坑,還是再沒有發現了,譚體元這纔不甘心地收手。七百多萬荷蘭盾,也就才三百萬聖元不到,實在是太少了。這麼大一個荷屬東印度羣島,還不如小小的越南國呢!

而這時,蘭芳共和國派人送來消息,他們二千多名華人精壯在當地華人的協助下,一舉將婆羅洲南部的馬辰和東部的三馬林達全部佔領。

譚體元大喜,加上對於荷蘭人的氣憤,直接將讓尤浪漫率領第三分艦隊護衛着,以三十五艘運兵船將巴達維亞的一千多名荷蘭士兵連同先前俘虜的二百荷蘭士兵和七百荷蘭海軍全部經坤甸,返回日南省的西貢,準備先將這些荷蘭戰俘全部送至廣州城再說。

不過,總督個羅科忒還是留在身邊,譚體元還要通過這名投降的荷蘭最大官員,對爪哇島上的其他荷蘭重要據點進行招降。

這天,譚體元和曾國荃正商議繼續出兵,先將附近的萬隆給佔領了。這時,坤甸的蘭芳共和國一名首領乘坐一艘小型商船趕到巴達維亞,帶來一個驚人的消息:尤浪漫率領的第三分艦隊,護送裝有荷蘭俘虜的運兵船隊在北上準備返回西貢,在一處名叫淡美蘭的島嶼一帶,與早有準備前來攔截的英國東印度艦隊發生衝突,遭受重創,最後只有旗艦“南洋三號”因爲航速很快,有十三節勉強逃回坤甸港口內,第三分艦隊其餘的五艘軍艦,“南洋六號”被俘,二艘一千二百噸級的護衛艦一艘被俘一艘被擊沉,另外二艘炮艦全部被擊沉。整個第三分艦隊幾乎全軍覆沒,而且,運載的二千餘名荷蘭士兵的運兵船,也只逃走了七百海軍和二百步兵,估計能抵達西貢,另一千餘名從巴達維亞城內俘虜的荷蘭士兵,除去二百人乘坐的運兵船被擊沉,其餘裝載有八百人的運兵船被英國軍艦繳獲,送回星家坡。

聽到這個消息,譚體元憤怒異常,他連忙和曾國藩終止了進軍爪哇島其他地區的計劃,應對突如其來的英國人。

對於英國這種不宣而戰,譚體元怒火中燒,恨不得立刻率領南洋艦隊衝向星家坡,與英國人決戰。但他立刻冷靜下來,還是先弄清楚英國人的情況再說,連第三分艦隊都被全軍覆沒,譚體元感覺就算第一和第二分艦隊一併上前,很可能也要慘敗的結局。

PS:感謝一葉知秋111大大打賞!

第704 章 白馬會的陰謀第101章 形勢急變第1285章 羅斯柴爾德家族的請求第620 章 對待恭親王和衍聖公的方法第196章 聖軍改制(中)第248章 反清的地主黃德美第五十二章 通緝令原來就是“畫個圈圈詛咒你”807章 坤甸要塞第1186章 倒黴的俄軍(限免後求訂閱)第625 章 捻衆歸順第1089章 可怕的華人特種軍隊第625 章 捻衆歸順748章 英軍大敗第1251章 出鐵水第1090章 瀕臨破產的聯邦財政第133章 突然有了個兒子(求收藏支持)第149章 伍崇曜歸來第718章 知道真相的朱洪英倒吸口冷氣第1173章 歐洲籠罩着戰爭陰雲805章 布洛克授首第332章 馮雲山的喜事(感謝盛開的爆米花)第146章 太美的秘密協定726 章 劉永福參軍第555章 滿清軍制的致命缺陷第七十五章 一戰下陽山(求點擊收藏)第349章 清廷財政危機的應對第451章 楊秀清遇刺(謝諸神打賞)第1085章 戴爾斯堡血戰(端午節)第1304章 興業銀行的股東大會第1087章 又一個遇刺的倒黴總統955章 美國大選的消息第110章 天地會之爭(四)第531章 海路出征第1232章 鐵礦專運鐵路第237章 衡州戰事第1028章 都柏林市政廣場對女王惡毒的羞辱第1173章 歐洲籠罩着戰爭陰雲第432章 華人蔘與的美日談判881章 供銷社和代銷店第1046章 那曾想到會有今天第205章 湘南來的報喜第二十七章 清軍來襲(上)第431章 強大的佩裡艦隊(致謝同樣強大的諸神)第588章 前往圓明園路上的跨時空思念第1066章 沙皇的決定第442章 洋人退步了第十六章 雲山道州855章 喀什噶爾的血戰第1069章 河西聯合王國第281章 曲仁煤礦和羅飛德的問題第510章 虛僞的紹興知府第1132章 慘敗造成內閣紛爭926章 河邊伏擊第145章 美國駐華代辦伯駕第564章 大沽口炮臺(雙倍最後一天求月票)第1311章 經濟繁榮(感謝諸神大大打賞)728 章 英法插手905章 歐洲各國反應第1188章 土爾扈特和卡爾梅克(求訂閱啊)第1225章 聖京城堵車了第643章 投不投降第714章 劉長清和朱洪英第385章 武昌大捷讓咸豐欣喜若狂第414章 上嗨城陷入絕境第341章 北伐軍援兵907章 工人領袖麥喀士第529章 聖國的軍艦也不少了第298章 蒸汽機鼓風攻城第183章 不是賠償,只是“貸款”第535章 被圍困的武昌第295章 楊秀清來借兵第464章 芸南有變769章征討朝鮮(四)986章 林肯的應對第281章 曲仁煤礦和羅飛德的問題第597章 僧格林沁的末路1239章 瓜分奧斯曼與沙俄第411 章 義軍形勢急轉而下第669章 歐洲列強的反應(感謝諸神打賞)1019章 陷入愛爾蘭危機的英國第293章 統一火炮口徑第316章 沈冬蓮的天王府見聞(上)第301章 景德鎮和德興銅礦775章 日本風雲(三)1000章 宅地法令和解放奴隸宣言第550章 海防重地論海防第480章 最後一次天父下凡第393 章 民營的興業銀行第407 章 上嗨小刀會起義第1055章 英軍大敗(上)第395 章 李鴻章上位之路(下)878章 馬路第557章 秦日綱要挖咸豐祖墳第1210章 新的內閣總理人選865章 東方雄獅已經覺醒第1046章 那曾想到會有今天第224章 反擊福鍵水師1020章 歐洲承認美利堅南部獨立第150章 普魯士人的生意(上)第169章 試驗洋槍
第704 章 白馬會的陰謀第101章 形勢急變第1285章 羅斯柴爾德家族的請求第620 章 對待恭親王和衍聖公的方法第196章 聖軍改制(中)第248章 反清的地主黃德美第五十二章 通緝令原來就是“畫個圈圈詛咒你”807章 坤甸要塞第1186章 倒黴的俄軍(限免後求訂閱)第625 章 捻衆歸順第1089章 可怕的華人特種軍隊第625 章 捻衆歸順748章 英軍大敗第1251章 出鐵水第1090章 瀕臨破產的聯邦財政第133章 突然有了個兒子(求收藏支持)第149章 伍崇曜歸來第718章 知道真相的朱洪英倒吸口冷氣第1173章 歐洲籠罩着戰爭陰雲805章 布洛克授首第332章 馮雲山的喜事(感謝盛開的爆米花)第146章 太美的秘密協定726 章 劉永福參軍第555章 滿清軍制的致命缺陷第七十五章 一戰下陽山(求點擊收藏)第349章 清廷財政危機的應對第451章 楊秀清遇刺(謝諸神打賞)第1085章 戴爾斯堡血戰(端午節)第1304章 興業銀行的股東大會第1087章 又一個遇刺的倒黴總統955章 美國大選的消息第110章 天地會之爭(四)第531章 海路出征第1232章 鐵礦專運鐵路第237章 衡州戰事第1028章 都柏林市政廣場對女王惡毒的羞辱第1173章 歐洲籠罩着戰爭陰雲第432章 華人蔘與的美日談判881章 供銷社和代銷店第1046章 那曾想到會有今天第205章 湘南來的報喜第二十七章 清軍來襲(上)第431章 強大的佩裡艦隊(致謝同樣強大的諸神)第588章 前往圓明園路上的跨時空思念第1066章 沙皇的決定第442章 洋人退步了第十六章 雲山道州855章 喀什噶爾的血戰第1069章 河西聯合王國第281章 曲仁煤礦和羅飛德的問題第510章 虛僞的紹興知府第1132章 慘敗造成內閣紛爭926章 河邊伏擊第145章 美國駐華代辦伯駕第564章 大沽口炮臺(雙倍最後一天求月票)第1311章 經濟繁榮(感謝諸神大大打賞)728 章 英法插手905章 歐洲各國反應第1188章 土爾扈特和卡爾梅克(求訂閱啊)第1225章 聖京城堵車了第643章 投不投降第714章 劉長清和朱洪英第385章 武昌大捷讓咸豐欣喜若狂第414章 上嗨城陷入絕境第341章 北伐軍援兵907章 工人領袖麥喀士第529章 聖國的軍艦也不少了第298章 蒸汽機鼓風攻城第183章 不是賠償,只是“貸款”第535章 被圍困的武昌第295章 楊秀清來借兵第464章 芸南有變769章征討朝鮮(四)986章 林肯的應對第281章 曲仁煤礦和羅飛德的問題第597章 僧格林沁的末路1239章 瓜分奧斯曼與沙俄第411 章 義軍形勢急轉而下第669章 歐洲列強的反應(感謝諸神打賞)1019章 陷入愛爾蘭危機的英國第293章 統一火炮口徑第316章 沈冬蓮的天王府見聞(上)第301章 景德鎮和德興銅礦775章 日本風雲(三)1000章 宅地法令和解放奴隸宣言第550章 海防重地論海防第480章 最後一次天父下凡第393 章 民營的興業銀行第407 章 上嗨小刀會起義第1055章 英軍大敗(上)第395 章 李鴻章上位之路(下)878章 馬路第557章 秦日綱要挖咸豐祖墳第1210章 新的內閣總理人選865章 東方雄獅已經覺醒第1046章 那曾想到會有今天第224章 反擊福鍵水師1020章 歐洲承認美利堅南部獨立第150章 普魯士人的生意(上)第169章 試驗洋槍